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三字經讀書筆記(15篇)

三字經讀書筆記(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讀書筆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字經讀書筆記(15篇)

三字經讀書筆記1

寒假裏,我的書櫃多了一位新成員——《三字經》那是我特地到新華書店買來為自己“寫作”之用的。

回到家,我靜靜的坐在書桌前朗讀《三字經》一口氣竟讀完了整本書。讀完後,我感到知識豐富了許多。並從中找到我最記憶猶新的兩句話:“香九齡 能温席 孝於親 所當執。”和“融四歲 能讓梨 第於長 宣先知”讀完這兩句話,我深筆記觸和慚愧,黃香九歲時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替父母暖被窩;孔融四歲時就知道禮讓同輩,讓大的梨子給哥哥弟弟吃,自己卻吃小的梨子。

讀完黃香和孔融的故事後,自己感到十分慚愧,比我小的孩子都能做到,而我為什麼沒有做到呢?回想起來真後悔,今後我要像這些優秀的`古人學習,學習他們克服困難和孝敬親人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來回報父母。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用不退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言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讀這本好書吧!

三字經讀書筆記2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被尊稱為“經”。

三字經植根於傳統文化,以中國歷史為素材,講述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把《三字經》列入了《世界兒童道德叢書》,那都説明《三字經》的文化地位是何等重要。

《三字經》採用敍事和論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藴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説,廣泛深動而又言簡賅。

《三字經》的內容分為六個部份,每一部份有一箇中心。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瞭;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這部份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諸子的著作;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中還例舉了許多意義匪淺的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斷機、五子登科、黃香温席、孔融讓梨等,其中蘇洵二十七方才學習的故事讓我受到一些啟發,説的是北宋著名散文家蘇洵在妻子程氏的勸告下,27歲才開始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

嘉祐元年,攜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22篇文章謁見歐陽修,受其賞識,由此名聲大振。後人因其二子蘇軾、蘇轍均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為“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為文見解精闢,語言鋒利,縱橫捭闔,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蘇洵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是現代的我們所缺乏的,由此我們更應向他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被任何困難所屈服。

再如孟母教子的一些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學了許多喪家哭泣的言語動作。孟母就把家遷到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孟子正是因為受到了母親的教育,從此以後,專心致志一心向學,後來成為了一代亞聖,成為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這是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及以後能成為有用的人,父母為我們不辭勞苦地奔波卻沒絲毫怨言,所以懂事後的我們更該為父母着想,孝敬父母,努力學習,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藴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

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而最大的收穫是提高自我的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着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

三字經讀書筆記3

我看了《三字經》這本書有一些感想,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吧。

我看了一篇三字經的內容上面説到: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從字面理解,意思就是:從一到十,從十到百。從百到千,從千到萬。而我讀完這句話的理解是:做事不能一下子做好,要慢慢來,爭取做到最好。

我還看了一篇,上面説到: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書中的意思是: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循環往復,永遠也沒有盡頭。而我讀完這句話後,我結合學習,總結出一條道理:學習就像春夏秋冬,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循環往復,形成一個好的`學習鏈,你才能讀好書。

三字經可以教大家很多適合國小生用的東西,大家一定要常常温習温習哦!

三字經讀書筆記4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故事: 一位媽媽因為結婚,晚年紀大才生了一個兒子。因此十分寵愛他。

有一天,他發現同桌有一塊很好的寫字板。於是沒經人同意就拿回家,媽媽問他發生什麼事。他一五一十的告訴她,媽媽沒有罵他,反而還説這是好事。過了不久,兒子從別人院子裏拿了一件衣服。媽媽説:”我的兒子真能幹,以後多那兩件。“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偷人家東西一點都不難為情。過了幾年,他的'膽子也大了。偷東西判了死刑。

在他要被砍頭時,他要求和媽媽説幾句話,誰知道他要掉了媽媽的耳朵。兒子説:”當初我偷寫字板的時候,你對我又打又罵,我就不會有今天了。“

生養了兒女不加以教導,這是做父母的錯。

三字經讀書筆記5

《三字經》這代歷史書,相信大家都看過吧,《三字經》但是一本悠久的古代書阿!它的每一個字,都藴藏着一個深刻的道理。讀完三字經後,還要透徹理解它們的意思,這樣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經的每一個,每一行字,都在講述着一個個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那樣,意思就是不能浪費光陰,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

三字經歷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間傳説融入到一個個字中的。別看這小小的一個字,它裏面可有一個個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那樣,講述的是一個秀麗的故事呢!

在以前,有一個女神。一天,她的兒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對她説,只要她的兒子不吃地獄裏的東西,他就還給她,但是,他的兒子只是吃了一個果子。從此,冥王只能讓他一年回去倆次,回去的時候,萬物復甦,而沒回去的時候,將寒冷無比。所以,導致出了春,夏,秋,冬,這四季。

瞧,這個故事是多麼搞笑阿!《三字經》還有許多故事呢!如蓋房子,孟子媽媽三次搬家……這些故事都是多麼搞笑阿!而且,故事的精華都包含在這幾個小小的字裏。這幾個小小的字,卻藴含着這麼一個深刻的`道理,真是好阿!

《三字經》不但要背,還要背裏面的故事和意思,透徹理解它,才能懂得新知識,為我們的祖國做一份貢獻。《三字經》真的是一本好書,曾是古代四大好書之一呢!為了對我們的祖國做一份貢獻,為了我們的將來,為了能夠弘揚國學,倡導禮貌,讓我們一齊,來理解這本獨一無二的古代暢銷書——《三字經》吧!

三字經讀書筆記6

放下電子書,重新開始翻看實體書,選了2本書《兩地書》和《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先看完的是後者,最直接的原因是後者更白話,除了生僻字,沒有太多需要翻查理解的典故歷史。

先説説《三字經》。我以前是沒有看過三字經的,所以雖然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但對這個究竟講什麼是沒有概念的。特別因為熟悉的部分只有開篇的一部分,在開始讀這本書之前,我還一度以為這是古人用來勸學樹立道德表率的。而事實上《三字經》包羅很廣,讓我越讀越有趣,也就很快讀下來了(此處很快是相對於另外一本書啊)。

《三字經》開篇就是要學習,強調教育,從小開始的教育。之後是要學些什麼。最後再次強調要學習,無論年齡無論地位無論處境,都要學習。

孔子成名後還要向小兒學習,雖然我覺得此小兒只會耍小聰明

最吸引我的應該是古人蒙學都學什麼。《三字經》裏給出的順序是:品性,數數,常識,語文基礎(識字斷句),經&子集(精讀儒家,泛讀百家),歷史。其中常識部分涵蓋曆法、地理、農作物、家禽家畜、道德倫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經子集部分,簡略的介紹了儒家經典和其他各家中的幾家代表。歷史部分更絕,從三皇五帝一直敍述到明朝滅亡。背熟《三字經》,春秋戰國的文化以及歷史朝代更替,國中都能應付一二了。

首要要學習的是品性。

接下來要學習數數和常識。

在學習識字斷句之後,開始學經子集。

最後,要學史。

古人從國小的東西對我也是有些啟發的。無論古今,孩子首先需要培養的都是好的習慣。《三字經》所説的“親師友,習禮儀”現在也適用,當然現在把品相具化成各種具體的習慣。“首孝悌,次見聞”,品性比知識更重要。雖然我是學工科的,我也很贊同《三字經》中對歷史的重視,“考世系,知始終”,民族認同感應該是從民族的`歷史開始的。

我希望我家娃是個對歷史感興趣的中國娃。

選《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而不是《三字經》來讀,當然是對自己的古文知識沒有信心,有個人幫你把涉及的人和事講的更明白點,總是好的。事實上,這本書真的很口語化,有點像作者錢文忠站在講台上,有人把《三字經》遞過去,他就四句八句的讀下來,遇到有故事有來由的地方,就引申開來,説古道今。坐在講台下的我,就跟着學習一下,看看哪本儒家經典有興趣拿來讀讀,再重温一下已經許久沒碰過的中國古代史。

三字經讀書筆記7

今天,我讀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字經》,有人説我真是百看不厭,我想,大概是這樣吧。因為,這裏的每一句都有着它深刻的道理。比如説: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杵;融四歲,能讓梨;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我很喜歡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杵。並且,我還知道關於這句話的一個故事。

孟子小時候,很是調皮,由於住的比較偏僻,有很多的人都從這條路上送去世的人,孟子和他的小夥伴,就學着這些人的樣子,堆一個小土堆,立上一塊小石頭,放一些小石子在旁邊,然後不停的哭。孟母看了,便搬了家,搬到了一個靠近菜市場的地方,可孟子很快和這裏的小孩子成了好朋友,他們學着賣肉的,也吆喝起來,孟母搖了搖頭,便又搬家,這次,孟母住在了一個靠近學堂的'地方,他本想這下孟子應該好好學,沒想到,孟子卻逃課,回到家中,見媽媽正在織布,孟母看到後,心很痛,拿起剪刀就把織好的布剪斷了,孟子不理解的看着媽媽,孟母對孟子説:“你就像這布,我織到一半就把它剪斷,我不就是半途而廢嗎!你也是一樣的。”孟子聽了,淚流滿面,説:“媽媽,我一定會好好學的。”便跑回了學堂。

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做什麼事,不要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除了幹一些壞事)還告訴了我們,不要學一些不適合我們的東西,一定要學一些好的東西,做一個好的自己,一定要學會約束自己。

三字經讀書筆記8

三字經,一本傳統知識的教育重點;一本歷來備受推崇,稱之為”袖裏通鑑綱目“ , ”千古一奇書“;一本家喻户曉,膾炙人口的啟蒙教材。

三字經的每一句當中,即便於記誦,又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有幾句使我心曠神怡。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就是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想想如今,有的國小不好好上,到外面瞎混,一上了國中,學校都不要他,他只能出去打工。可他長大了一事無成,看看別的同學都有了自己家的'公司,他到現在才後悔已經晚了。

還有一句,就是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意思就是當時君王和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女子之間要相親相愛,夫妻之間要和順相處。想想如今,夫妻如果過不下去就要離婚,還談什麼和順,要不就是因為一件小事而吵架。真是不應該呀!

三字經,一本被人稱之為”若能句句詮解,子史經書一貫通。“它洋溢着儒學教育的氣息,全篇以孺子思想貫之。

三字經讀書筆記9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閲讀《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的一些——“瑩八歲,能詠詩”到“戒之哉,宜勉力”,裏面講的是古聖先賢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幾句話十分影響我“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勤有功,戲無益。”這幾句話主要講我們要小時候努力學習,不能耽誤學習的黃金時段。這樣,長大為國。、為民、為自己都有好處。還能使父母長輩感到驕傲自豪,造福於後代。

以前,我總以為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還很長,不必這麼累這麼認真地學習,可以留着一些知識以後慢慢學。可現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只有那幾次,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並且知識也像一個黑洞一樣,越來越大。今天你會了這個,明天又有新的知識等着你,可誰又能保證你前一天學的知識忘不了呢?知識像一隻被人吹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就算你有三個腦子每天不停地記也記不完。所以,我們要把握好近在手邊的學習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錯過就再也記不住了。

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並且這種快樂就像夏天裏的`冰一樣,一吃還想吃。我們學生可以享受一下這種快樂,不過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學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從而無心學習,長大後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像一杯咖啡,剛開始有苦,然後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後是香醇。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雖然剛開始沒有香,不過會越來越有甜頭。從而讓你愛上這種長久的快樂。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

我要學會做一個珍惜時間,品嚐學習“咖啡”的小才女。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三字經讀書筆記10

《三字經》是一本教我們怎麼做人的一本書。

例如孔子的弟子子路,他為了救自己的母親到處去借米,夏啟奪天下等等的故事。看了這些故事後都讓我感觸很深。其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孔子認錯,有一次,孔子帶着弟子們到一個地方,突然下起了雨,後來有一個小孩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山洞裏躲雨,後來孔子説:“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把沙灘萬點坑。”那個孩子説:“千層浪和萬點坑你數過嗎?”孔子很佩服他,於是就和他的弟子門説:“以前我講過上等人有智慧,而下等人愚昧,看來是錯的。”後來當着眾多弟子孔子糾正了自己的錯誤,並想弟子們道了謙。看了這個故事 讓我明白了做錯事一定要大膽承認,並要誠心改過。

《三字經》裏還有很多故事,如方仲永,陽春白雪等等,我們不能小看着本書,其實《三字經》裏的每個故事都有一個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讀完這本書後,雖然有些我並沒有看懂,但我知道從今以後我會認真讀書,讓自己以後能成為有用的一個人,那樣才對的起辛苦養育我的父母和精心培養我的老師們。

三字經讀書筆記11

每次當我讀《三字經》的時候,我總想起以前的子女是那麼孝順、善良。想到現在的子女小時候那樣的`幸福,長大出國留學,在國外生活,卻對自己家鄉的親人不理不睬。

看看現代的人和古代的人差別怎麼這麼大呢?以前大多數的人對兄弟姐妹都很好,《三字經》裏提到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學會了有好的東西要讓給弟弟。

三字經讀書筆記12

我從小就喜歡讀《三字經》。我也一向徜徉在古文化的海洋裏。因為它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深筆記觸。

“幼不學,老何為”呢所以我們此刻要勤奮好學,不懂九月不恥下問,讀書務必懂得“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這些道路都是透過求知無坦途,學問無捷徑而得來的。“親師友,習禮儀”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要明白尊敬親人,老師和朋友就務必要敏而好學。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經過雕琢,就不能成玉器,着説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要我們努力學習,不然長大後就不等成大器。

經過讀《三字經》讓我明白了:“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太祖興,國大明。清順治,據神京。復漢土,民國興。”這些人都是因為明白了這些職責,明職責,負職責才去為國家作出無私奉獻。我們國家每個人都就應這樣:一人立志,萬夫莫敵,”因為每個人都把成功的祕訣當作自己的堅定目標。成功是期望與奮鬥的結合,那麼我們都會和平相處,讀了歷史書,考試時要按時記載,透過古到今,如果親眼所見者,都會明白學習的敵人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的滿足。

讀了《三字經》後,我的感受更深了,因為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説:“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因為坦白就猶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質,我們要擁有良書,喲工友益友,擁有一顆純潔的人,這會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純樸的心靈去體驗別人的困苦不堪,能夠去聽見遠方的呼喚。讓你去了解,去親近社會與大自然。

三字經讀書筆記13

自從學習了經典名著《三字經》之後,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從前,孟母為了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生氣地割斷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也像孟母一樣,為了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又是給我買點讀機,又是給我買寫字桌,星期六星期天還送我去老師家補課。從前,我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認為買給我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當我貪玩的`時候,父母説一下我,我還會不服氣,認為他們不該限制我的自由。學了《三字經》後,我終於明白父母為什麼這樣,是希望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講的是: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兄長,尊敬兄長的道理。而現在有些孩子在家大多都是小皇帝,他們惟我獨尊,想要什麼就叫父母買,沒買到就不高興。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同學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要懂得謙讓,我們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

總之,學了《三字經》後,我的收穫真不少。

三字經讀書筆記14

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三字經》,《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大學者王應麟,寫下此書後,元,明,清代,不斷有人補充,使它更加完善。

《三字經》讓我受匪淺,大學都王應麟能短短三個字,讓人懂得一個大道理,又把人生道理,古代朝政的變更,用通俗易懂,簡單明瞭的用三個字表達出。這本書也告訴了我很多:親敬師友,孝敬父母,尊重兄長等等。這本書裏有:教學之道,孝悌之叉,名物常識,學習典籍,以史為鑑,勤學刻苦等知識。其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不能半途而廢:“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話告誡我們,小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學習!等等。

《三字經》淺顯易懂,它能告訴我們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以及“仁,義,誠,敬,孝”,讓我十分充實,《三字經》就是我的一位老師。

三字經讀書筆記15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閲讀《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十分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務必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那裏我們能夠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齊去讀這本好書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z1j1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