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那隔着一道門的愛散文

那隔着一道門的愛散文

人的一生中總要經歷種種門檻,有一種門叫做“學校的門”。那灰黑色的大門是如此厚重,寄宿制學校把世界割裂成兩部分:門裏孩子,門外家長。

那隔着一道門的愛散文

小城無處不飛花時,門外是苦等的家長;烈日炎炎下,還有等候的身影;悽風冷雨中,傘下是焦灼眺望的定格;即使白雪皚皚之時,也會有家長的守候。這一幕幕只要是我上班的日子,天天都在上演。有時急着出門,可是家長把門口堵的嚴嚴實實,擠都擠不出去,想着自己家裏孩子在等媽媽回家,心裏更是焦躁。然而看到那手打涼棚踮起腳後跟伸長脖子使勁瞭望希望找到自己孩子的身影的家長們,心中不覺湧出百般滋味。

有一種愛,叫做“可憐天下父母心”。是的.,做父母的恨不得把心掏給孩子們,可是每一個子女又能否理解父母這份苦心。恐怕“養兒方知父母恩”罷了。

快到會考了,那隔着學校厚厚的自動門,門裏怎樣,門外如何呢?這兩天會考考理化生實驗,考查成績滿分十分是計入會考成績的。門外的家長心急如焚,急切想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實驗做的怎樣,能否拿滿分。門裏的孩子們是不是如家長所期盼的那樣用心去備考呢?

倏然想到去年會考時也是那一門之隔,感覺一下子把我和女兒隔在了兩個世界。國中三年孩子一直跟我長大,雖然沒有那麼盡心盡力地去管過,但是一日三餐是必須惦念的。而會考之時我又是帶隊老師,親自把孩子送到考場。那一刻感覺孩子就像上戰場一般,我知道孩子也知道在我們這裏會考就是一座分水嶺,不同的選擇就會有不同的道路去走。當教室的門關上的一剎那,我心頭一沉:以後的道路就是孩子自己面對自己走了。

在待考期間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回想起那一年16歲參加會考時。同村幾個好友相約,騎上自行車到縣城參加會考。麥收時節空氣中到處瀰漫的是麥子特有的清香,田間有點種玉米的農民,在田地彎腰低頭。頭頂上黑黑的電線上落着一排排燕子麻雀,遠看是一排排省略號近看是一排逗號。人走近了,標點符號移動,那一排排呼啦啦衝上藍天,有的還打個迴旋。一路走一路隨意看。到學校找到帶隊老師進考場參加考試。稀裏糊塗做夢般地參加完了會考。記得那年會考時,第二天下午正考着,天忽然暗了下來,光線極其黑暗,只能湊在桌子上才可以勉強看清試題。時間不長電閃雷鳴狂風呼嘯,硬幣大小的雨點“吧嗒吧嗒”地往下落。有些擔心一會兒怎麼回家,還要再考一場才能全部結束,又定下心來繼續答題。天公作美記得考完最後一科時卻是風停雨住,天色放晴夕陽西斜,空氣異常清新,地上只有一汪汪積水和散落的花瓣樹葉子。

和同伴們結伴回家之後就是等待成績來,那會兒都不知道會考是什麼意思,只知道考試結束後就可以上中專或者上高中或者輟學。而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讀書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以後會有一個好的前途。其實“可憐天下父母心”,做子女的又怎麼能理解父母所付出的一切呢?等到自己生兒育女之後才感覺到做父母真的不容易。也是多年以後,母親才説起那一次會考下大雨時父親一直在學校大門外淋雨等着,直到天晴他才回家。然而我卻不知道,不知道的也許還有更多一牆之隔一門之隔的愛,不知道那種父母對子女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愛。

等到女兒中考後就開始了寄宿生活,我也曾經是門口的“眺望一族”,在瑟瑟寒風之中在窄窄的門口之外,手中握着的是貼有女兒照片的探視證。半個小時身上的熱氣被寒風裹挾的沒有一絲半點了,只有卡片還温暖如舊,現在想起來歷歷在目。去年兩次探視之後,女兒再也不讓我們去探視。孩子告訴我們她在學校都好,休息時間可以去閲覽室多看一會兒書,如果我們去了生活習慣就全亂了。實際上我知道女兒的懂事我也知道她希望吃上我親手做的紅燒肉啊!只是孩子更體諒家長,有時甚至一個月連電話都不打。我也沒有抱怨和指責,因為每次月考的成績已經足以證明女兒的付出,雖然我看不到過程,但是那一串串阿拉伯數字之後就是女兒勤奮努力的見證。一次比一次進步,半年時間名次提高1000多名,我只能默默讚歎了!也許以後的考試會有跌宕起伏,但是女兒已經明白,自己想得到多少自己就必須付出多少,我們不需要口頭承諾只需要付諸行動。

我把自己三代人隔門的愛講給我的學生聽,那與我交流的眼神、端正的坐姿,足以説明一切。可是門外的愛,你們是否體會得到?你們是否又會把這種愛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呢?

天地玄黃,日月如梭。國中三年轉瞬即逝,那麼每一個日出月落之時多一些思考會有更多感觸。行走之中不僅僅是感悟,更需要的是回報回饋。那隔着一道門的愛,又有多少人可以參透!

標籤: 那隔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rd99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