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室友和我説,畢業以後不會再聯繫散文

室友和我説,畢業以後不會再聯繫散文

很多人真的是走着走着就會在你的生命中徹底消失,無聲無息無影無終,你沒辦法去追尋,也沒有理由挽留。

室友和我説,畢業以後不會再聯繫散文

1、

以前總覺得一個人生活也沒什麼,不該留戀的也留不住的能果斷放下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然而當和你朝夕相處了四年的室友對你説以後不會再聯繫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鐵石心腸”。

大三了,原先同住了一年的室友因為分專業的緣故一下子散的七零八落,七個人經過兩年分分轉轉終究只剩三個人慶幸住在一起。

我一直認為自己不是那麼矯情的人,基本上也沒什麼特別想留戀的東西。但這一次,我卻突然很想在生命中抓住一些可能。

那天我問室友,“你説,我們畢業後會怎樣?”

---“應該不會再聯繫了吧。”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平靜無波的回答,卻讓我杵在原地沉默了很久。

我以為即使大家的方向不同,但至少有時間的日子還是可以像當七年級樣,如同等着彼此一同去市場買菜一樣聚在一起。

但一句‘不會再聯繫’卻硬生生把我心底僅存的那份奢望毫不留情地擊碎。

我能挽留嗎?應該説出我想和她們成為那種可以一直相伴到老的朋友嗎?

有的時候,不是你不想去留住某些東西,而是不知道該用什麼理由去留,以及怕自己的挽留會帶來更難以消化的失望。

2、

其實無論在什麼階段,你都會感受到‘朋友’這個概念在你的生命中越來越模糊。

以前不明白沒能好好珍惜所以只能錯過,如今懂得了想努力留住卻發現你已經沒有足夠的勇氣和頑強去對抗那些時間並不能維持的關係。

如同印證了村上春樹的那句。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要是真那麼做的話,恐怕只會失望而已。”

而對於朋友,我們都是敏感而又柔軟的,能輕而易舉被幾句言辭撂倒。

3、

剛上大學那會,真的非常不適應。一個班的同學幾乎都是以寢室為界扎堆,然後各自埋頭抱着手機。一年下來,除了室友之外,大家都沒怎麼交流,甚至連人都認不全。

有一次宿舍對門有個女生跑到我們寢室來,拿着幾份調查問卷滿面笑容地來了一句,“學姐你好,我們是對面宿舍的同學,因學業要求能麻煩你們幫忙填下調查問卷嗎?”

室友當時看着她們都僵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迴應。這本是舉手之勞的事,一般都會二話不説三兩下填完,讓我們不知所以然的是我們可是每次都在同一個教室一起上課了兩年的同學。

你就這樣坦誠地成為我們的“學妹”實在讓我們無話可説無處招架。

至於我,非常清楚的記得那個女生是因為我們選了一樣的體育課,每次排隊我就站在她的隔壁的隔壁。

世界那麼大,你原以為你會遇見很多人,原以為遇見的都是緣分,原以為或許我們之間有無數種可能。

而往往你會忽然被這個世界的可笑打敗,會恍然覺得自己積攢了很久的勇氣和希望換來的'只能是更多的失望。

4、

書上都説‘人是生來孤獨的,所以你不必去強求合羣,你必須得學會忍受孤獨’。

其實誰都嘗過孤獨是何種滋味,無論是人與人的相處還是精神上的獨行,這既是一份煎熬也是一種享受。

即便我們再怎麼習慣孤獨,內心深處一定也渴望能有個在自己脱下孤獨的行裝後可以放下生命的沉重陪你走走的朋友,即使終其一生也只有一個,所求的也僅僅一個足矣。

《金陵十三釵》中有一句話感觸很深刻。

“人和人不是因為合得攏才在一塊,而是因為拆不開,都在被動地、無奈地陪伴別人,也忍受別人常常成為打擾的因而是多餘的陪伴。”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被動的”或者“多餘的”陪伴。

5、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願意失望。”

那些在你生命中不打招呼就來不説再見就走的人,也許只是過客,也有可能是可以陪你走到最後的不可或缺的人。

所以,你一定要認真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那句“不會再聯繫”請好好保存遲一些再説出。

標籤: 室友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qdnj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