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學會變通才能活得精彩散文隨筆

學會變通才能活得精彩散文隨筆

學會變通才能活得精彩散文隨筆
  朋友小聚,酒意闌珊之際,一朋友“正式宣佈”:辭了職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另一朋友立馬錶示贊同,他站起來,斟滿酒,説:“俗話説‘樹挪死,人挪活’,咱們一起祝他改弦易轍,馬到成功……”  諺語“樹挪死,人挪活”指人要學會變通,不可墨守成規,唯如此,才能開闢新天地,有新發展。否則,往往容易走進人生的死衚衕。  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裏有個按圖索驥的故事,講的就是不懂變通的笑話,讓人在會心一笑之餘,若有所思。  秦國有個人叫孫陽,他一眼就能認出哪些是良騎,哪些是劣馬,識別率高得離譜,人們都稱他為“伯樂”。伯樂把自己的一身相馬本領都寫進了《相馬經》裏,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伯樂有個兒子,把《相馬經》背得滾瓜爛熟,自以為能像老爸一樣神通。這一天,伯樂的兒子路遇一隻癩蛤蟆,忽然想起《相馬經》裏説的“額頭隆起、眼睛明亮、有四個大蹄子的就是好馬”,心想:“這傢伙額頭高高隆起,兩隻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老爸書裏描繪的千里馬嗎?”於是,他歡天喜地把癩蛤蟆抓回家,得意洋洋地對伯樂説:“老爸,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馬!”伯樂一看,又好氣又好笑:“你抓的‘馬’太愛跳高了,不好騎啊!”儘管伯樂的兒子熟悉“相馬攻略”,但是因為不懂變通,一味生搬硬套,所以出盡了洋相。《易經》説:“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通,其實是延續了數千年的一種中國智慧。一個人,只有學會變通,才會“變”出一份精彩與美麗。  還有一個九尺觀音像的民間故事。  畫技精湛的'南安和尚被慈禧太后宣進宮。老佛爺心情不爽時,想刁難一下這位名滿天下的南安,她命小太監取來文房四寶,冷冷地對南安説:“畫一幅九尺高的觀音像吧!”  南安念聲南無阿彌陀佛,細細研好墨,靜靜攤開紙,卻發現這張宣紙只有五尺長。  一旁的大臣不由得替南安捏了一把汗:“五尺宣紙,怎麼可能畫出九尺高的觀音?這下老和尚可要倒大黴了。”  南安微微一笑,略一思索,凝神,提筆,潑墨……一幅畫一揮而就。兩個小太監把畫呈到慈禧和大臣面前,眾人一看,禁不住連聲叫好。原來畫中的觀音並不是筆直站立的,而是彎腰在拾地上的柳枝。妙就妙在如果菩薩直起腰正好九尺高。  慈禧暗暗佩服南安的畫技、機敏和變通,點點頭説,“賞”。  南安的變通,讓他免遭殺身之禍。但是在生活中,許多人害怕改變,害怕因改變帶來的風險。其實,不變才是最大的風險!歲月在變,環境在變,世事在變,我們怎麼可能一成不變?  水隨形而方圓,人隨勢而變通。水無形,故可以隨着盛裝它的器皿而變化;而人要順勢,就要懂得適時變通。改變思路,才能改變你人生的高度。前途黯淡時,變通是一種智慧;誤入歧途時,變通是一種能力;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只有隨機應變,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失之東隅時,只有另闢蹊徑,才能“得之桑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pexd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