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關於詩詞典故的大全辭典

關於詩詞典故的大全辭典

【三矢平虜】

關於詩詞典故的大全辭典

《舊唐書·薛仁貴傳》:(薛仁貴)領兵擊九姓突厥於天山,……時九姓有眾十餘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人漢關。’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為邊患。

◆喻武藝高強、功勛卓著。唐白居易《答箭簇》:不然學仁貴,三矢平虜庭。另參見地理部·土石弓掛天山、武備部·兵器三箭、人物部·將相歌三箭。

【下齊功】

參見人事部·行止舌卷齊城。清吳偉業《夜宿阜昌》:下齊功不細,奔趙事無成。

【斬樓蘭】

《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樓蘭)攻劫漢使王恢等,又數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漢使。……上詔(任)文便道引兵捕樓蘭王。……遣歸國,亦因使候司匈奴。………後復為匈奴反間,數遮殺漢使。元鳳四年,大將軍霍光白遣平樂監傅介子往刺其王……既至樓蘭,詐其王欲賜之,王喜,與介子飲,醉,將其王屏語,壯士二人從後刺殺之……介子遂斬王嘗歸首,馳傳詣闕。

◆喻殺敵建功立業。唐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另參見器用部·飲食樓蘭肉、人事部·志趣取樓蘭。

【燕然功】

參見地理部·土石勒燕然。唐李益《塞下曲》:請書塞北陰山石,願比燕然車騎功。

【聊城功】

參見武備部·兵器魯連箭。唐李白《五月東魯行答墳上翁》: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軍前射虎】

參見動物部·走獸射虎。唐劉商《贈頭陀師》:秋山年長頭陀處,説我軍前射虎歸。

【百步穿楊】

《戰國策·西周》: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詠射術高明。唐李涉《看射柳枝》:萬人齊看翻金勒,百步穿楊逐箭空。另參見植物部·木本楊葉百穿、武備部·兵器穿楊箭、人物部·將相養由。

【賈勇】

參見人事部·秉性餘勇。唐劉兼《咸陽懷古》:七國鬥雞方賈勇,中原逐鹿更爭雄。

【七縱七擒】

參見政事部·治理七擒七縱。唐貫休《送人徵蠻》詩: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

【子房籌】

參見器用部·日用借箸。唐高適《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能為吉甫頌,善用子房籌。

【田單術】

《史記·田單列傳》:燕攻齊,破齊七十二城。田單固守即墨。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後。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遂潰敗。◆指軍事力量或武將智計。唐胡曾《詠史詩·即墨》:固存不得田單術,齊國尋成一土丘。另參見動物部·走獸火牛、人物部·將相燕將。

【孫吳暗同】

《世説新語·識鑑》:晉武帝講武於宣武場,帝欲偃武修文,親自臨幸,悉召羣臣。山公(濤)謂不宜爾,因與諸尚書言孫吳用兵本意,遂究論,舉坐無不諮嗟,……時人以謂山濤不學孫吳,而暗與之理會。王夷甫亦歎雲:‘公暗與道合。’

◆詠軍事才能。唐高適《李雲南徵蠻詩》:廉藺若未死,孫吳知暗同。

【背河一戰】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指用兵奇謀。唐王季友《古塞曲》:日落沙塵昏,背河可一戰。另參見地理部·水流背水。

【黃公略】

參見器用部·衣冠取履。唐劉禹錫《郡內書情獻裴侍中留守》:兵符今奉黃公略,書贈曾隨翠鳳翔。

【聚米】

《後漢書·馬援傳》:八年,帝西征隗囂,至漆,諸將多以王師之重,不宜遠入險阻,計冘豫未決。會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羣議質之。援因説隗囂將帥有土崩之執,兵進有必破之狀。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帝曰:‘虜在吾目中矣。’

◆指軍事上分析地形。明陳瑚《李映碧廷尉遺地圖》:人關無復蕭丞相,聚米空思馬伏波。另參見器用部·飲食伏波米。

【歸馬華山陽】

《尚書·武成》載:周武王滅商,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指罷戰休兵。唐杜甫《有感五首》之二:大君先息戰,歸馬華山陽。另參見地理部·土石華山歸馬、動物部·走獸華陽逸驥。

【金湯固】

《漢書·蒯通傳》:蒯通勸説范陽令徐公降陳涉部將武臣,説:通且見武信君(武臣)而説之,曰:……(范陽令)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君不利,則邊地之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降而身死’,必將嬰(環繞)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為君計者,莫若以黃屋朱輪迎范陽令,使馳騖於燕趙之郊,則邊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下而身富貴’,必相率而降,猶如阪上走丸也。

◆喻防守堅固。唐沈全期《初冬從幸漢故青門應制》:何必金湯固,無為道德藩。另參見地理部·水流湯池、地理部·城建金湯。

【猿鶴化】

參見人物部·其他蟲沙猿鶴。清朱琦《關將軍輓歌》:猿鶴幻化那忍論,我為剪紙招忠魂。

【拔幟】

《史記·淮陰侯列傳》: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草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指在戰爭中戰勝對手,據有其地。南朝陳張正見《賦得韓信詩》:沉沙壅急水,拔幟上危城。

【風聲鶴唳】

《晉書·謝安傳》附《謝玄傳》:(謝)玄、(謝)琰仍進,決戰於淝水南。(符)堅中流矢,臨陣斬(符)融。堅眾奔潰,……餘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指因兵敗而驚懼。清黃景仁《壽陽》:地經白馬青絲後,山在風聲鶴唳中。另參見動物部·飛禽鶴唳。

標籤: 辭典 詩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llgz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