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我的老師抒情散文

我的老師抒情散文

12歲的那年秋天,我升入四年級,這算是我們學校的最高年級了。新學期入學後,我們迎來一位新面孔,我們的新老師,孟斌老師。當時的他,不過二十多歲,清癯俊秀的臉龐,靈氣十足的濃眉,遒勁有神的雙眸,一頭烏黑油亮的髮型,一身挺拔整潔的工作裝,這便是他留給我的初次印象。他身上特有的朝氣是完全別於學校的另外三位老師的,看慣了那三位老師古板敷衍的教學模式,我們更加期待新老師帶來的新的教學方法。

我的老師抒情散文

像學校的其他老師一樣,孟老師也是一個人帶着我們整個四年級,其實也就十幾個學生。但他並非只純粹地教語文與數學兩門課,他獨闢新徑,所教授的課程涉及體育,繪畫,音樂,算術,以及寫作。他提倡我們這個年齡的學生應該學會勞逸結合,多多與大自然接觸,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學校的東門前是一片廣闊的場地,場地的另外三面被鬱鬱葱葱的楊樹環抱着,參差斑駁的樹影搖曳在場地邊緣,那便是我們嬉戲娛樂的場所了。在一個靜暖温潤的午後,孟老師會帶上他的那台別緻神祕的相機,拉着我們一同走進陽光直射的楊樹林裏。在婆娑影移的林蔭間,我們沐浴和煦微風的輕撫,我們享受柔暖光線的懶照,我們領略神祕相機的光彩,即使什麼都不做,我們一樣會是心情澎湃的,這種快意不同於平日裏的遊戲,它沒有玩彈珠時的急躁等候,沒有捉迷藏時的猜測算計,更沒有揮紙寶時的大汗淋漓,它只是一時間的靜靜享受,是我們幼小的人生的另一種活法。每次這樣的“郊遊”後,我們都會留下一張張的照片,若干年後,在我再次瀏覽這些已經泛黃的照片時,我依舊可以從那些稚嫩的笑容裏感受我們當時的快樂與不捨,唯一的遺憾便是我沒能留下一張與老師的合影。

課堂上,孟老師會抓住時機,讓我們就這次親近自然的經歷作一篇自主命題的習作。寫作完成後,他會認真地修改,並在班上朗誦那些感受奇特、語言優美的習作。另外,關於數學教學,他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而是實際地注重我們的計算能力,他讓我們記憶一些基礎的數字計算,然後在課後給我們出一些複雜的題目,留做練習,這樣的經歷給我後來的數學學習留下深刻的影響。孟老師雖然不懂音樂,但他不會扼殺我們嚮往音樂的童心,他會在閒暇的時候,用他的隨身聽給我們循環播放一曲曲音樂,讓我們跟着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便是我們跟着朗唱的李叔同作的<送別>。如今,我依然清晰記得那一張張歪斜着的笑臉,若待哺的幼鳥一般搖晃在孟老師周圍,然後嘰嘰喳喳地在孟老師面前放聲演唱。那個時候,我們是無拘無束的.,是快樂無限的,我們未曾想過學習會是這般輕鬆愉快的。

如此教學方式,這在當時是不被理解的,質疑者們會帶着有色眼鏡去透析你的目的。當傳統教學遇到彈性教學時,彈性教學者是會被排擠的,我們的孟老師就曾被否定過。有人懷疑他的教學水平,有人揣測他的教學目的,如此種種,我們都緊捏着一把汗,不僅是為着他,也是為着我們自己。好在學校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當時正是教師短缺時期,老師們雖嘴裏有意見,卻也沒怎麼做出過格的事來。灰色時期很快就消去了,我們又繼續在孟老師身邊活躍着,這一次卻是倍加珍惜的愉快。

這樣短暫愉快的光陰只持續了一年,2003年六月裏,我們紅着眼睛相互告別,幼小的我們根本不懂得"匆匆過客"的意思,但那之後我們都做了彼此間的"匆匆過客"。以後的歲月裏,我沒能再見到我的孟老師,只是隱約聽説他離職了,結了婚,在家務農。這其中的緣由,我是無從知曉的,但我認定他是我的啟蒙老師,他教給我的東西,讓我獲益匪淺,我會永遠牢記在心。

標籤: 抒情散文 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6p4m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