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遺失的年味散文

遺失的年味散文

又一個年不期而至來到了身邊,現在對年的概念淡漠了很多,沒有了昔日對年的渴望與憧憬,以前父母在世的時候年對我來説暖融融的,我們姊妹幾個總是帶着大包小包、帶着孩子、帶着回家的急切、帶着濃濃的温情回到家裏和父母一起過年。農村條件差,屋裏只有一個蜂窩煤爐子取暖,早上水桶裏的水凍成了冰,母親要生起灶火燒開水解凍。有時候正在擀着的麪糰就凍了,只好邊擀邊烘,一頓飯下來很辛苦,但看到自己做的手擀麪被一掃而光,母親總是很高興。時光一晃跨過了近20多年,這樣的温情變成了回憶,每每這個時候思緒總是把我帶回上世紀七十年代兒時的新年之中...........

遺失的年味散文

(一)粉牆

在老家農村,每年臘八剛過,家家户户就開始了新年的一切籌備。最麻煩的事也就是粉牆了,當時沒有白灰,用白土粉牆,白土一般都長在幾十裏地之外的深山,路途遙遠,又很沉,挖白土一般都是家裏的壯勞力去幹,他們選一個挖土的日子,約上幾個伴,帶上乾糧,天麻麻亮就出發了,快的話在趕在太陽落山之前就能揹着白土回家。當時父親在外工作,這樣的重活只有母親去幹,有時遇上週末,哥哥們也會替母親進山挖土。到臘月二十三前,選一個有太陽的好天氣,早早開始,在院子裏支起一口大鍋用大火熬煮白土,直熬到粘稠能掛住的時候就可以用來刷牆了,這時,我們姊妹幾個在母親的指揮下一齊上手勞動,把家裏所有的盆盆罐罐、傢伙什的全都搬到院子裏放在一張大席上面。然後用竹竿綁的有兩米長的掃把開始逐個房子掃塵,掃完之後給每個櫃子上都鋪上塑料紙就開始粉牆了,這時就沒我事了,母親帶着幾個哥哥一個房子一個房子,由高到低、從左到右,一刷一刷的仔細粉刷,那動作、那神情,是那樣的嫻熟、那樣的專注,似乎要刷去昨日的貧窮,刷出來年的希望,刷完之後每個人都成了一個活脱脱的粉刷匠,臉上、衣服上沾滿了白土,母親累的直不起腰,可一點也沒有要歇息的`意思,擦完櫃子把東西一一搬進去,放回原位,忙完這一切要整整一天。晚上躺在熱乎乎的土炕上,看着粉刷過雪白的牆面,母親總是感到很開心,美滋滋的籌劃着臘月二十八貼年畫時的情景。

(二) 穿新衣

在上世紀那個用布票扯布的年代過年,每個孩子想穿新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般人家平時不扯布一直把布票攢到過年時才扯幾尺布給孩子們做件新衣。我們家姊妹多也不例外,到了臘月初的年集上母親取出包了好幾層,攢了一年的布票和錢到商店扯回一丈藍色嘰卡布和五尺花布給我們做過年的新衣服,一般每人只有一件,很少有人穿過一身的新衣服。白天母親把布鋪在炕上,用舊衣服做參照裁剪好,等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在煤油燈下穿針引線,一針一針的為我們趕製新衣。儘管當時布料圖案較單一,但經母親的巧妙設計有時給衣領上加個飛邊,或是給胸前繡一朵小花,使衣服看起來別出一格,穿在身上總能引來鄰居們的誇讚。熬幾個夜晚,母親總會在年前早早的把新衣趕製出來,對於 我這愛臭美的小姑娘來説,有了新衣服的日子就變成了蜜一樣的日子,天天是唱着歌跑出跑進,把新衣服穿上又脱下,脱下又穿上,總這樣來回折騰,捨不得穿,天天晚上抱着新衣服睡覺,總是要等到年三十時才穿。好不容易捱到三十這天,早早的起來穿上新衣服就跑到鄰居家和小夥伴們互相炫耀了。

(三)放鞭炮

鞭炮永遠是男孩子們的最愛。我家除過我外全都是男孩,父親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七的年集上為他們每人買一串鞭炮,有時還會買幾隻大炮。從買回鞭炮之日起他們等不到年三十就開始放了,因每個人的炮有限,他們都捨不得一次放,就把整串鞭炮拆開一次放一個,有時父親會和他們一起放大炮,正在做飯的母親被突然響起的炮聲嚇一大跳,就會罵一句,讓他們走遠點放,父親帶着哥哥弟弟們嬉笑着走到院邊又點燃一支,又把母親嚇一跳,日子就在這一聲一聲的炮聲中迎來了年三十。年三十這天,我負責貼窗花,母親負責做飯,哥哥們負責貼年畫,父親和弟弟們負責貼對聯和門神,這一切準備就緒後,父親就把最長的一串鞭炮掛在院子邊的蘋果樹上,隨着大哥點燃燃線,噼裏啪啦的炮聲響徹山谷,足足要響幾分鐘,響過之後整個院子上空瀰漫着濃濃的炮味,男孩子們一擁而上在院子裏尋找沒燃盡的炮。鞭炮放過,意味着新年已經正式開始,鄰居之間也就不能再串門子了。三十晚上交夜之後,點燃一串鞭炮結束過去的一年,到了大年七年級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要點燃一串炮迎接新的一年,一般鞭炮要放到元宵節過後才結束。

(四)守夜

農村講究臘月二十八蒸饃。每到這個時候母親總是半夜起來發面,二十八吃過早飯就開始了蒸饃,一般烝點饅頭,但包子烝的多,因為我們都喜歡吃包子,有豆沙餡的,菜餡的,核桃糖餡的,我們最愛吃的要數豆沙餡的,常常是把包?a href='' target='_blank'>雨醖昀錈嫻畝股橙緩笥滯低檔陌尋悠し漚櫪錚蓋追⑾趾笠歡偈洌頤嵌記那牡牟桓頁鏨?/p>

那時候的年三十沒有電視、沒有春晚,母親不讓我們早睡,説是怕睡着後被空中過往的神靈發現帶走,全家人一定要守夜。母親就下廚精心做幾個菜,雖然菜品少點,但放在我們家只有過年才拉開用的枚紅色圓餐桌上面看起來仍然很誘人,父親用高壓鍋燉一鍋雞湯,端上餐桌,一頓可口的年夜晚就這樣開始了,吃過飯後,父親和哥哥弟弟們放着鞭炮,我陪着母親走到很遠的一個十字路口去給外婆“送錢”。當所有事都忙完後,有的人已經困了,為了不讓我們睡覺就一大家人圍坐在熱乎乎的土炕上聊天,嗑瓜子,好讓空中過往的神靈看見我們在守夜,然後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安。

年,就這樣在一家人忙碌、嬉笑中匆匆度過,沒想到那個時代簡單貧窮的年竟成了我一生中難以割捨的銘記與留戀。曾幾何時,年對我來説是一種期盼,一種嚮往,一種喜悦與幸福的代名詞,自從沒有了父母這近20多年來,每次都在城裏過年,儘管住着乾淨舒適的樓房,不用為粉刷牆而辛苦,在穿衣方面也常常是跟着時尚的腳步,年夜飯在酒店訂餐不用那麼辛苦的準備,可總找不到年的味道,沒有了母親親手做的可口的飯菜、沒有了暖暖的熱炕頭、沒有漂亮的窗花、沒有母親手工縫製的花布衫、沒有了全家人圍坐在熱炕頭守夜的暖融融的氛圍........這一切的一切,都變成了歲月的痕記,變成了中年的滄桑與感慨。原來那個濃濃的年味因父母的離去而遺失了,父母在,年就在,父母不在了,年也就遺失了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若父母還健在不管身處天涯還是海角還是放下匆忙的腳步趕回家和父母一起過年吧,那樣日後就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和父母在一起的年味不是任何奢華的年所能替代的,和父母在一起的年才叫過年。

現在父母雖然不在已經好多年了,但和父母在一起的年味一直久久的陪伴着我.......

標籤: 遺失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wenxue/5zvn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