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生活經驗 >

《恐懼的意義》讀後感

《恐懼的意義》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恐懼的意義》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恐懼的意義》讀後感
《恐懼的意義》讀後感1

水是各處可流的,火是各處可燒的,月亮是各處可照的,愛情是各處可到的。朦朧羞澀的愛意在翠翠心底悄然滋生。

在讀這本書時,我曾經想過:如果沒有那次端午的龍舟賽,翠翠就不會愛上儺宋;如果沒有月夜的歌聲,天保就不會死亡,儺宋就不會在愛情與親情中煎熬,爺爺也不會傷心孤獨地死去……但這終歸是假想,翠翠與儺宋的愛情終歸是悲哀的。

這一樁樁事都發生在邊城這個明媚秀麗的地方。溪邊的碾坊、水車、河上的方頭渡船,攀渡的纜繩,河岸的白塔,青崖,黃狗,山上的翠竹、叢林、鳥語,甚至自然中的霧靄風雪都被作者寫得美不勝收,它們是邊城的亮點,構成了邊城的温馨、祥和。我覺得大概也只有這麼個世外桃源才會有着那麼天真善良,那麼水靈靈的翠翠。

在讀到翠翠的母親與父親間的愛情時,我感動於這種美好的悲劇,母親的殉情是她對於愛情的忠貞的體現。而翠翠與儺宋之間延續了這種悲劇,儺宋困在了親情與愛情之間,他難以抉擇只好下了桃源,我從中體味出了愛情的美好,人性的美好。

“這個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回來。”作者在最後加上了這麼一句富有朦朧色彩的話語。給了我們很大的遐想。我的內心自然是希望這個人明天回來,回來打開心結,回來與執着等待着的翠翠相愛團聚,回來築就一段愛的佳話。但願這是一個以喜劇收場的愛情故事。

恍惚間,我好似被作者以秀麗清新的筆調帶入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唯美時空中,陶醉於一曲清新悠遠的牧歌聲中,感動於這段悽美的悲劇之愛,心中卻湧出了淡淡的淒涼。

寧靜古樸的邊城,和諧的人兒與自然,原始簡單的生活,善良純厚的本性,這是作者對理想美的追求,對人情美、人性美的嚮往。儘管這種理想化的人性與現實有着距離,但我相信它們,追尋它們,渴望它們。

這是一曲充滿愛和美的人生頌歌,這是一曲愛情的絕響,令人回味悠長。

《恐懼的意義》讀後感2

人生也許只是塵埃中吹起的輕柔的風,也許是晨曦中灑下的點點金光,在我們之外,存在着抑或是不存在某事物,我們在等待,我們在期待,也在恐懼。

這種恐懼,正如你敢在白天時勇敢的攀登,而夜裏卻躡手躡腳的行走一樣,為什麼這時候我們的膽量變小了呢?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驚動深山中的猛獸一樣,這是恐懼無疑,但絕不是懦弱的表現,因為我們在黑夜中不能看清任何事物,若放足奔跑,可能會發生下一場可怕的事,上天因此送給我們如此珍貴的禮物——恐懼。恐懼也是我們情感中的'一部分,沒有它我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是缺損的,但如果掩飾自己的恐懼而去獲得利益的行為,終究會被自己的恐懼所埋沒,古時候有一個名叫越巫的人,他被五六個小朋友惡作劇,而暴露了自己強大的恐懼心理,他的內心宛如山崩地裂一般。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掩飾我們內心的缺陷,做真我才不會使自己活得太累,才會顯得我們獨一無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終究要讓自己展現出來,何必遮遮掩掩呢,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侷限性,若衝破侷限,要麼直衝霄漢,要麼遁入無形之地!

然而有的恐懼是我們可以克服的,比如在舞台上表演在萬眾矚目的場合下,我們會開始恐懼,內心中的石頭起起落落,心臟也如皮囊一般一張一合,深呼吸吧!該來的總會來,與其關注內心的悸動,倒不如好好準備自己的表演,有了目標,有了此刻十分重要的事要幹,就不要再恐懼了,既有抬腳的起勢,那就努力地邁開步伐!

標籤: 讀後感 恐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shenghuo/q4dr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