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節日慶典 >

學生春節習俗隨筆

學生春節習俗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春節習俗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春節習俗隨筆

學生春節習俗隨筆1

要説到春節的習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親訪友啦,貼春聯啦,吃餃子啦,簡直這樣多的數不勝數。但這樣對於我這個美食愛好者來説,最最期盼和喜愛的,當然還這樣吃湯圓咯!

湯圓味兒好,做法很重要!這不,今年的春節,我們家又要準備吃湯圓了,我也不時會在廚房中打打下手。

其實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這第一步,當然就這樣和麪了。面和好以後,就能夠取下一塊,或大或小都能夠,然後將它捏成一個厚度中等的小餅子,再將原有的湯圓餡兒放一些在小餅子的中央,之後將小餅子慢慢地團起來,先團成碗狀,最後團成球狀。而第二步,就能夠將這些做好的湯圓放在有着開水的鍋中煮,直到煮熟為止。

湯圓一出鍋,頓時就香氣四溢,讓人聞了就垂涎三尺。

最後能夠吃湯圓啦!此時的我,情緒可真的這樣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這天的湯圓。過了一會兒,餐桌旁的人都到齊了,湯圓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來。我手裏拿着筷子,看着碗裏那又鼓又熱的湯圓,心裏總這樣熱乎乎的。——實在等不下去了,於這樣我從碗中夾起一隻湯圓,然後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這味道簡直這樣美不可言哪!那軟軟的麪皮,還有那又香又甜的餡兒,直朝我的喉嚨奔去。這滋味,可真這樣給人一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湯圓,在某些地方又叫糰子,讓人有一種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團團圓圓的完美期盼。

怎樣樣?聽了我的介紹,你這樣不這樣也對我喜歡的這個春節習俗有種一種期盼的感覺呢?心動不如行動,此刻就開始做湯圓吧!期望今年的春節,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湯圓。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學生春節習俗隨筆2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曆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曆二十八的時候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於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説“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髮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七年級,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牀。吃過午飯後,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錶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説“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説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説“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説“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麼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着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學生春節習俗隨筆3

照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大概從臘月二十三日開始。

這天,是家鄉過小年的'日子,説是小年,不如説是過春節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聽見一陣陣鞭炮聲響起,這是要吃水餃了,每一年的這天吃睡覺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燒些紙錢送灶王爺上天,幹完這些才能吃水餃。每當這一天晚上,村子裏就會傳出一陣陣參差不齊的鞭炮聲,那聲音直衝雲天。這天還要把屋子整理好,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臘月三十也就是家鄉人口中的大年了,這天中午12點,每家每户貼對聯。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頓團圓飯,吃晚飯,家裏的男人們就去別人家拜早年,女人們在家裏等待別人拜年。春節晚會開始的時候,每家每户也都開始包水餃了,但都在炕上包,邊包水餃邊等待。包完水餃,就一起圍坐在電視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了,睡覺要等到晚上十二點時才能吃,吃完水餃才能睡。

正月七年級早晨,人們穿上新衣,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因為這時要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要壓歲錢了,收完了壓歲錢,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後就在家裏等待別人來拜年。

過完春節後的幾天更不能閒着了,還要到別的親戚家這樣子來回走動,晚上還要請在村子裏的長輩吃飯。八年級晚上包好水餃,凌晨四五點鐘去給死去的親人上墳。春節後的幾天晚上村裏開着路燈,小孩子們都出去放各種禮花。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這天必須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禮花,各種各樣的禮花在天空中呈現出來,給蔚藍的天空添上了幾筆彩色。

春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春節過去之後,天氣逐漸變暖,孩子們開始上學,大家又開始為新的一年忙碌起來。

學生春節習俗隨筆4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七年級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裏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裏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九年級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這樣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七年級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着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一向延續下來。

學生春節習俗隨筆5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春節。

春節前夕,我們一家出去買年貨,大街上人山人海,到處都掛滿了紅燈籠,貼上了閃閃發光的對聯,有着一派辭舊迎新的氣氛,商店裏的牆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瑩透亮。這時候,龐大的人羣帶着迎春的喜悦湧進大商店購年貨,商店裏的年貨琳琅滿目,多得讓你眼花繚亂,無法選擇。來來往往的汽車的鳴叫聲、小商販的叫賣聲、孩子們的嬉鬧聲為這熱鬧的大街譜上一曲歡快的交響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熱鬧了!我家的桌子上擺着許多美味佳餚:淌着汁水的紅燒羊肉,有香氣撲鼻的火鍋,有很多美味水果,讓人垂涎三尺!我們舉杯祝福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也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邊吃邊聊着這一年來的變化,聊到高興之處,大家都開懷大笑。

讓我興的還是放煙花。夜晚,人們把一個個煙花點燃。煙花在天上噴出了一個個美麗的“花朵”,美麗極了。我看見大家都在放,我想:讓我的煙花也為這燦爛多彩的夜空畫上美麗的一筆吧!於是我把“仙女棒”點燃,我飛快地把仙女棒在空中揮舞起來。“哇!好漂亮!”我和表姐異口同聲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點燃了第二個……我們各個樂在其中,等待着敲響12點的鐘聲,期待着美好的新一年。

春節真開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節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fw/jieriqingdian/o12j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