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從業資格證 >社會工作者 >

2017年初級社會工作者小組工作技巧及模式考點

2017年初級社會工作者小組工作技巧及模式考點

社會工作者需要對組員所提出的不同問題進行歸納,對組員所提出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加以組織,形成結論。對小組討論所做的結論必須詳細、全面,並且對組員提出的主要意見要加以闡述、分析、評價和研究,並指出將要應用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小組工作技巧及模式考點,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2017年初級社會工作者小組工作技巧及模式考點

  小組工作技巧

  1.溝通與互動技巧

(1)與組員溝通的技巧主要包括:①營造輕鬆、安全的氛圍;②專注與傾聽;③積極迴應;④適當自我表露;⑤對信息進行磋商;⑥適當幫助梳理;⑦及時進行小結。

(2)促進組員溝通的技巧主要包括:①提醒組員相互傾聽;②鼓勵組員相互表達;③幫助組員相互理解;④促進組員相互回饋;⑤示範引導。

  2.小組討論的技巧

(1)小組討論的事前準備包括:①選擇合適的主題;②注意討論主題的措辭;③選擇合適的討論形式;④安排活動的環境;⑤挑選合適的參與者;⑥準備好討論草案。

(2)主持小組討論

①開場的技巧在小組開始討論前,社會工作者應該運用方式使成員相互認識。

②瞭解的技巧 隨時觀察和感覺組員的語言、認知、情緒、行為,適時給予支持和鼓勵;隨時注意小組組員動力的運作;適時將自己對小組的感覺與思考反饋給組員;給予組員安全的小組氣氛,使每一位成員都沒有戒備地表露真實的自己,並勇於接受各種挫折。

③提問的技巧 社會工作者的討論一般有五種類型的提問:a.封閉式的提問;b.深究問題型的提問;c.重新定向型的提問;d.反饋和闡述型的提問;e.開放式提問。

④鼓勵的技巧在小組討論中,對某些比較內向,或者容易害羞的成員要給予支持,不要逼他們發言,而是注意他們,投以鼓勵的眼光,等他們獲得了勇氣再發言。對他們的發言,社會工作者可以重複他們的意見,對正確的方面給予積極的鼓勵,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安全感。

⑤限制的技巧 當一些小組組員壟斷小組討論時,或當組員的發言太抽象時,或當小組討論脱離主題範圍時,社會工作者要採取限制的手段來處理小組或小組組員的行為。

⑥沉默的技巧沉默的技巧是指適時在小組中形成真空,使組員自己進行判斷;在接受意見和建議後,請組員自己進行判斷。

⑦中立的技巧在小組討論中,可能因為某一個問題的觀點不一致而發生爭論,而爭論的'雙方都希望社會工作者能支持自己的觀點。此時,社會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應避免與組員爭論,不偏袒或屬於任何一方;不判斷他人意見;僅提供問題,不給予答案;可以提供資料信息,但不予決斷,僅做利弊分析或事實論述;隨時保持中立的位置。

⑧摘述的技巧 以下情況需要社會工作者進行摘述:討論段落結束時,討論主題被岔開時,變換主題時,組員的發言過長時,組員的發言過於複雜或寬泛時,組員意見對立或爭執很久時,組員的發言聲音過小時,組員在發言中語言出現障礙時。社會工作者的摘要發言一定要簡要明晰,在摘要後應該徵求發言組員的意見,以確認自己摘要的正確性。

⑨引導的技巧社會工作者在此方面需要注意的是:a.注意把握小組討論的程序;b.妥善處理討論中發生的衝突。

⑩討論結束的技巧社會工作者需要對組員所提出的不同問題進行歸納,對組員所提出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加以組織,形成結論。對小組討論所做的結論必須詳細、全面,並且對組員提出的主要意見要加以闡述、分析、評價和研究,並指出將要應用的方法。

  小組工作的模式

  1.社會目標模式

社會目標模式是最早形成的小組工作模式之一,主要運用於社區發展的項目或領域。其注重的是社會責任和社會變遷,強調培養公民的社會責任、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

(1)理論基礎社會目標模式的理論基礎主要源於社會學和系統論。小組工作的社會目標模式的假設前提在於,小組是一個具有共同發展目標的共同體,組員與小組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的互動具有改變和發展的積極功能,通過小組的活動可以培養組員的社會責任、社會意識,提升他們的社會參與、社會行動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2)社會目標模式的實施原則為了實現社會目標,社會工作者自始至終都要強調和貫徹如下“工作意識”:

①致力於培養並提升小組組員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

②致力發展小組組員的自我發展能力、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的能力,特別是他們建立和擴大社會資本、整合社會資源、參與和改變社會環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過小組領袖的培養,培育有利於社區各方面發展所需的領袖人物,提升他們推動社區和社會變遷的意識與能力,特別是規劃和執行社區發展項目、影響社會政策改變的能力;

④致力小組工作目標與社區發展目標的一致性,特別是要針對社區的需求和問題,吸引和選擇合適的社區成員參加小組活動,並結合上述需求和問題制訂小組工作目標,設計活動項目。

  2.治療模式

小組治療模式又稱小組的臨牀模式或康復模式,旨在治療和解決個人的社會問題,改變個人的社會行為。作為小組工作的一個傳統模式,治療模式是精神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結合與運用,具有獨特的理論與技術。小組治療模式吸引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行為失範的人羣或有特定問題的人羣等。

(1)理論基礎 小組治療模式的理論基礎,最早源於精神醫學和心理學,如行為修正理論、學習理論等,以後也受社會學的社會化和再社會化理論的影響。其假設前提是:個人的社會關係與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小組工作的方式得到治療和康復,改變有問題、有缺陷的行為方式,習得適應社會生活的經驗,由此獲得自我發展,改變適應能力不足的問題,恢復和發展其社會功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2)治療模式的實施原則治療模式下組員在小組活動中獲得的主要是矯治性的治療,社會工作者在開展治療模式的小組工作時,必須堅持和實施的原則包括:①綜合性原則;②建構型原則;③個別性與共同性相結合的原則。

  3.互動模式

互動模式亦稱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是基於人與環境和人際之間的關係而建立的一種小組模式。互動模式下的小組工作焦點在於互動關係及其效果。

(1)理論基礎互動模式下的小組工作,其理論基礎主要源於發展心理學、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理論、小組動力學理論。

(2)互動模式的實施原則 社會工作者在開展互動模式下的小組工作時,應堅持實施和貫徹以下的工作原則:①開放性的互動;②平等性的互動;③“面對面”的互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mo/cyzgz/shehui/n1en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