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職業技能 >演藝 >

戲曲演員發聲吐字的方法

戲曲演員發聲吐字的方法

為幫助大家瞭解更多戲曲的相關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戲曲演員發聲吐字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戲曲演員發聲吐字的方法

  以聲立字

“四功”唱為首,“五法”口是頭。無聲則字無音,有聲無法則字不立。談到立字必須講“口法”內行人叫作“嘴力”功夫。嘴含脣、齒、舌、牙、喉等器官(部位),這些器官把聲帶受振後發出的聲改造成聲音,以表達其內心喜怒哀樂悲恐驚等不同的複雜情緒。當然這需要一定訓練過程的。然而這一過程都是在母育及國小期間就已經解決了的問題。可是要作為一個演唱人員來講卻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平常談話相互傳遞信息。人數是有限的,而在演唱時的聽眾是無限的,那就必須施展“嘴力”的功夫。要聲音嘹亮,咬字清脆,噴吐有力,才能讓聽眾不至於聽而不聞或聞之無味。前邊已講了聲的問題,下邊探討一下咬字的方法。

談咬字首先要提“五音”和“四呼”。“五音”是來自脣、齒、舌、牙、喉對發出聲音改造的結果。幾個部位有機的配合,交替發揮作用。喉音在深處,脣音在口外邊,舌音居中位,齒音位靠前,牙音位在後,兩腮須放寬。這五個音區位置舌的作用最為重要,脣次之。“四呼”是口形的齊、開、撮、合四個動作來調解“五音”的確度。“五音”是屬於經,“四呼”則屬於緯縱橫交織,千變萬化的字音便脱口而出。

由於我國文字的特點是每一個字都能通過高、低、升、降發出四個聲音,古書上稱為平、上、去、入,平又分為陰平和陽平。(反紐圖譜)一書把這四種發聲提出了十六個字,四句話的口訣:“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又因我國幅員廣大,北方人難於發出入聲,故有“南無平北無入”的説法,所以北方戲曲也難能唱出入聲字音,前輩戲曲家們把陰平和陽平統稱平,把上去入三個音劃作仄,在演唱時要間互相用,才能鏗鏘有致,運用高低輕重緩急來表達七情六慾等不同的感情。《中原音韻》也有指導讀好四聲的《玉鑰匙歌訣》一首,它與前邊所引《反紐圖譜》的説法是一致的。為了青少年易懂,把平上去入譯為一、二、三、四聲寫在下邊,以資參考:

一聲平道莫高揚,二聲高呼猛烈強。

三聲分明哀遠道,四聲短促急收藏。

唱唸按照這一規律可能達到字正而要達到腔圓,還需要一道工序。因為一個單字是聲母和韻母兩音拼出,如一個“煙”字須用“一安“才能拼出,因此“煙”的音首是“一”音尾則是“安”,由“一”過渡到“安”的歸韻間隔過程是音腹。這是兩個字拼一個字的方法,而有三個字拼一個字時侯,就稍微複雜一點了。如“火”字就須用“喝烏窩”三個字音才能拼出“火”字宋。遇到三個字就拼音的單字時如“火”字時它的音是不是就是第一個字身的“喝”字呢?不是的。需要先把前面兩個字拼一下(這方法前輩叫反切)“喝烏”拼成“忽”用“忽”作為音首,“忽窩”拼成“火”。當我們演唱“火”字時,音首應是“忽”,音腹和音尾與前面相同。方法是咬準音首,舒展音腹為韻到音尾,無論字距的疏密或唱腔緩急,都必須按照程序完成,這樣才能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否則便囫囤吞棗難得其味了。

  以氣振聲

傳統的戲曲是前輩藝術家們精心創造和千錘百煉的綜合性藝術。像河北梆子、評劇以及其它一些地方戲曲和京劇,在聲腔上雖不屬同系,尖團等的講求不同,但大多是以唱、念、做、打四位一體的綜合性的演出形式。唱、做、念、打,內行人把這四個字稱為“四功”,其中把唱排在“四功”的首位,足見其對戲曲的重要性。因此前輩藝術家們對發聲經過反覆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訓練經驗,由於劇種有別或行當的不同,而在表現手段上有所差異,在嗓音的運用上也存有區別。但在發聲、吐字、行腔、氣息的運用上,以及對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等方面的要求都是大同小異的。

戲曲的唱唸都是屬於聲樂學,要求盡善盡美,悦耳動聽。通過前輩的傳授,個人體會其目的,主要是為感動人。要表現出劇中人的思想感情,不但要音色美,而且要字音準確,讓聽眾字字入耳才能引入入勝。所謂“悦耳容易動人難”的道理就在於此。要想解決這個難題,必須尋求對嗓音的訓練方法,就今天的探索而言,就氣、聲、字、音、情五個字予以闡述。連起來講是:以氣振聲,以聲立字,以字導音,以音傳情,以情動人。下邊將以上諸條以個人體會加以闡明。

標籤: 吐字 戲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zyjn/yanyi/ggpl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