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醫學醫藥 >護士資格 >

外科常用護理知識大彙總2017

外科常用護理知識大彙總2017

你知道外科常用護理知識用哪些嗎?你對外科常用護理知識瞭解嗎?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外科常用護理知識,歡迎閲讀。

外科常用護理知識大彙總2017

  外科常用護理知識

1、休克監測最常用及最簡便是CVP。

2、低鉀血癥最早出現肌無力。

3、代酸最突出的症狀是呼吸深快。

4、最能反映血漿滲透壓的是口渴。

5、臨牀上最常見的酸鹼平衡是代酸。

6、幽門梗阻最常見的酸鹼平衡是代鹼。

7、輸血併發症最嚴重的是溶血反應。

8、外科最常見的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9、失血性休克失血量最低為全血量的20%。

10、休克最基本措施為處理原發病。

11、破傷風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

12、甲狀腺手術後最危險的併發症:呼吸困難和窒息。

13、甲狀腺危象預防最關鍵措施是冬眠合劑。

14、甲狀腺癌中最差的為未分化癌。

15、急性乳腺炎最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16、乳腺癌最常見的為侵潤性非特殊癌。

17、乳腺癌最常見轉移部位為肺。

18、肋骨骨折最易發生的部位為第4~7肋骨。

19、肺癌最常見的是:鱗癌。

20、肺癌中預後最差的是小細胞癌。對放療最敏感的是小細胞癌。

21、食管癌最好發的部位是中段。

22、食管癌最常見的是鱗癌。

23、繼發性腹膜炎最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

24、腹膜炎最主要症狀是腹痛。

25、消化性潰瘍並出血最常見部位GU胃小彎DU球不後壁。

26、消化性潰瘍穿孔最常見部位GU胃小彎DU急性,前壁。慢性,後壁。

27、胃癌最好發部位:胃竇。最常見轉移途徑:淋巴道。

28、腸梗阻最常見是粘連型。治療最關鍵措施是:糾正水電解質平衡。

29、急性闌尾炎最重要體徵:右下腹有明顯固定壓痛點。

30、急性闌尾炎手術最常見併發症:切口感染。

31、結腸癌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腺癌。最主要的轉移方式:淋巴道轉移。

32、直腸癌最好發部位是壺腹部。

33、開放性損傷最常見的是肝破裂。閉合性損傷最常見的是脾破裂。

34、門脈高壓首先出現的是充血性脾腫大。

35、急性膽囊炎細菌感染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首選診斷方法是B超。

36、急性胰腺炎在我國最常見病因是膽石症、最常見併發症是休克。

37、為診斷胰腺壞死最佳方法是CT。

38、胰腺癌最常見為導管細胞腺癌。首發症狀為上腹痛。

39、尿道損傷最常見症狀為尿道出血,騎跨傷以球部多見。骨盆骨折以膜部多見。

40、腎結核最早出現尿頻。

41、我國泌尿系統男性生殖系腫瘤最多發的是膀胱腫瘤。

42、髖關節脱位最常見為髖關節後脱位。

43、燒傷早起最需要的治療為補液。

44、等滲性脱水首選平衡鹽液。

45、高滲性脱水首選5%GS。

46、心功能不全急性失血首選濃縮紅細胞。

47、甲危時甲狀腺藥首選丙基硫氧嘧啶(也是妊娠時首選)。

48、兒童腹股溝疝首選單純疝囊高位結紮術。

49、循環驟停進行復蘇時最有效的藥物是:腎上腺素。

50、反覆嘔吐可導致電解質紊亂損失最多的是Na+。

51、最易導致低鉀血癥的是嚴重腸瘻。

52、腸外營養最嚴重的技術併發症是空氣栓塞。

53、多次輸血而有發熱的貧血病人選用洗條紅細胞。

54、基礎代謝率的計算公式最常用的是脈率+脈壓-111。

55、對老年複發性腹股溝疝最理想的手術方式是McVay法。

56、絞痄性腸梗阻最易發生代酸。

57、導致粘連性腸梗阻最常見的原因是:腹腔內手術。

58、急性闌尾炎最重要的特徵是:右下腹固定壓痛點。

59、診斷急性闌尾炎最重要的是轉移性右下腹疼痛。

60、診斷膽囊結石簡單而可靠的方法是BUS。

61、臨牀上最常見的結石是:草酸鹽結石。

62、腎積水最理想的治療是去除病因,保留患腎。

63、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最常見於:腎癌。

64、股骨頸骨折中預後最好的是:基底骨折。

65、最常發生先天性脱位的關節是:髖關節。

66、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病部位最常見於:脛骨、股骨。

67、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症和馬尾神經瘤最有意義的鑑別點是:脊髓造影。

68、無形失水是皮膚蒸發和呼吸時的失水,每日約850ml,其中呼吸350ml,皮膚蒸發500ml。

69、細胞內液、細胞外液之間的平衡是動態平衡,包括水平衡、電解質平衡和滲透壓平衡。

70、細胞外液最主要陽離子為Na+,陰離子是Cl、HCO3-、蛋白質。細胞內液最主要陽離子為K+。

71、人體調節酸鹼平衡最迅速的途徑是血液的緩衝系統,腎是酸鹼平衡調節的最重要器官。

72、高滲性脱水時細胞外液高滲,細胞內的水分向細胞外液轉移導致細胞內脱水。口渴為其最早的表現和主要特點。靜脈補液首選液體是5%葡萄糖液。

73、高鉀血癥病人應用鈣劑的.作用是對抗鉀對心肌的抑制作用。

74、血液緩衝系統中最重要的緩衝對是NaHCO3/H2CO3,只要保持其比值為20:1,就能維持血pH值在7.35~7.45之間。

75、靜脈補鉀的首要條件是尿量>40ml/h。補鉀時濃度≤0.3%(500ml液體中最多加入10%氯化鉀15ml),輸入速度<60滴/分,24小時補鉀量不超過6~8g。只能靜滴,嚴禁靜推。

76、補液的原則是先快後慢,先晶後膠,先鹽後糖,見尿補鉀。

77、人體每日氯化鈉的生理需要量為5~9g。

78、人體每日鉀鹽的生理需要量為2~3g。

79、低滲性脱水病人缺鈉多於缺水。

80、細胞外液中最重要的是血漿,佔體重的5%。

81、等滲性脱水是外科最常見的脱水,缺水、缺鈉同時存在,大量補液時首選平衡鹽溶液,可避免高氯性酸中毒。

82、體內HCO3-減少導致代謝性酸中毒。PaC02正常或下降。

83、高滲性脱水時,體內變化為細胞內液顯著減少,細胞外液稍減少。

84、低滲性脱水時細胞外液低滲,細胞外的水分向細胞內轉移可引起細胞水腫,細胞外液容量進一步減少。患者主要表現為乏力和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直立性暈倒為其主要特徵。嚴重者可靜補3%~5%氯化鈉溶液(高滲鹽水)。

85、代謝性酸中毒時,pH下降,HCO3-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

86、呼吸性酸中毒患者重要的是改善通氣功能;呼吸性鹼中毒治療原發病最重要。

87、幽門梗阻易導致低鉀低氯鹼中毒。

88、低鉀血癥與高鉀血癥相同的症狀是乏力、軟癱。

89、代謝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深快,代謝性鹼中毒病人的呼吸淺慢。

90、要素飲食屬無渣飲食,含有各種分子水平的營養成分,適用於胃腸消化功能與吸收功能下降者。

91、由周圍靜脈實行全胃腸外營養,一般不超過14天。

92、通過鼻管灌注營養液時,最好讓病人取半卧位。

93、全胃腸外營養,營養液可暫存於4℃冰箱,不超過24小時。

94、腸內營養適用於消化道功能基本正常,病情嚴重而不能進食者。

95、全胃腸外營養支持適宜消化與吸收功能障礙,病情嚴重者。

96、全胃腸道外營養靜脈導管內不可用作輸入其他液體藥物、輸血等。

97、腸內營養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腹瀉,最嚴重的併發症是誤吸、吸人性肺炎。

98、中心靜脈置管行腸外營養支持過程中,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應考慮導管膿毒症。

99、高支鏈氨基酸配方適用於肝病病人,必需氨基酸配方適用於腎衰竭病人。

100、只要腸道有功能,儘量使用腸內營養支持。

標籤: 外科 彙總 護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yxyy/hushi/n1dn2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