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舞蹈 >古典舞 >

中西古典舞審美的差異

中西古典舞審美的差異

古典舞是指在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於中西古典舞審美的差異,希望您喜歡!

中西古典舞審美的差異

文化,作為一種人類生存方式和社會現象,既有其普適性的共性特徵,也存在着時、空的異質性特色。特別是基於不同民族地域、歷史、文化上的差異性,更是賦予文化現象以絢麗多彩的生命活力。舞蹈作為一種人類最古老的文化藝術門類,其歷史感和民族文化特質更積澱厚重,源遠流長。

從發展上考察,中國古典舞淵源於中國古老的戲曲舞蹈,植根、發展於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社會歷史氛圍中。獨特的歷史滄桑推演和文化陶冶,注入中國古典舞以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追求。中國的戲曲藝術產生於宋代。在中國歷史上,這是一個封建專制制度極盛而衰,封建意識形態成熟化、定型化的歷史時期。一方面,由於工商業的長足發展和城市經濟的繁榮,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社會空間;另一方面,伴隨着理學的興起和日臻完備,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封建綱常名教在意識形態領域裏對社會生活,特別是對思想、文化的掌控也愈加變本加厲,乃至程、朱理學家們公開以“存天理、去人慾”的禁慾主義向人性、向人們對感官物質慾望的追求大加撻伐。所以,中國古典舞蹈在其濫觴面世之際,就不得不面臨這樣一種困厄的嚴峻社會現實;人的自由、生動的個性被“三綱五常”的名教倫理所禁錮;人對幸福、快樂和物質慾望的追求被禁慾主義的“天理”所窒息。對於戲曲中的女性角色而言,其舞台形象尤其如此。而“圓”的審美旨趣,是華夏傳統文化一以貫之的追求,顯現中國文化對“天”、“地”的敬畏與依賴感。在中華先人的觀念中,“天圓地方”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國人的“天人合一”的運思與行為模式中,“圓”是天道周而復始運行規律的最貼切體現,是表徵吉祥、圓滿的符號象徵,同時也是萬物變化終始過程的價值體現。它被中國古典舞的肢體律動不斷演繹、展現,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傾”則是人體律動過程中動靜承接轉合的表徵。中國文化歷來注重剛柔相濟之德、動靜開闔之機。中國戲曲舞蹈中的“傾”,則正是體現着這種舞蹈律動中“動中有靜”、“靜中含動”的剛柔相濟之美。

作為西方古典舞蹈範式的芭蕾舞。其藝術淵源可追溯至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在這場規模空前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中,產生了與中世紀歐洲神學意識形態相抗衡的、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思潮。這一思潮訴諸人類個性的自由與解放,呼喚人性以對抗神性。在這一思潮的激勵與推動下,文學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繁榮與發展。在這種歷史文化沃土中孕育成長的芭蕾舞,自然體現並弘揚着這一時代精神,由文藝復興運動所激發的古希臘文明精神,在舞蹈藝術的審美追求上,便是對人自身形體的自然美感的'展示與讚美。在古希臘人的心目中,體魄健全勻稱、肢體靈巧敏捷的人體是最富美感的。所以,他們並不羞於裸露自己的身體,連青年女子在參加體育運動時也是赤身露體的。古希臘人不怕在神靈的面前,在莊嚴肅穆的神廟或節慶儀禮上展示裸露的身體。這同中國傳統文化孕育、滋養的中國樂舞乃至戲曲舞蹈的審美旨趣有所不同。中國的文化藝術歷來以“文以勒首,為宗旨,《白虎通・禮樂篇》曰:“樂所以必歌者何?夫歌者口言之也,中心喜樂,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這諸多關於舞蹈的經典言論所表示出來的審美意向,其所關注的並非是人的肢體律動所展示的感性美,而是其藴涵的“達意”功能,即其社會政治道德教化功能。如果説,西方古典舞的審美視角所觀視的是舞蹈展示的人的自然膚體的感性之美的話,則中國古典舞對舞蹈的意境之美則表現出更大的關注。惟其如此,西方芭蕾的舞者幾乎無須藉助任何舞具,只憑自身的形體便可以馳騁舞台,淋漓盡致地宣泄、展示人體的本然之美。而中國古典舞蹈則往往離不開形形色色的舞具以拓展舞蹈的意境氛圍(諸如拔舞羽舞、幹舞、旎舞、劍舞等等)。所以,從審美旨趣而言。西方芭蕾舞側重於人的感性直觀界域內對形體美感的認同與賞析;而中國古典舞則着眼於理性教化功能內對舞蹈意境美感的體悟與玩味,注重舞蹈者精、氣、神的通融圓潤、和諧統一。

不僅如此,中、西方古典舞蹈的藝術表現風格也各具特色,迥然有別。前者的肢體律動中,以“圓、傾、擰、曲”為經緯;後者的舞蹈語言則展示出“開、繃、直、立”的藝術風格。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徑渭分明的審美差異性,除了社會文化影響的作用之外,舞者的各自社會地位、身份的巨大差異性也不可忽視。中國古代戲曲的從藝者們,毫無例外地都是來自社會底層的藝人之屬(“倡優”、“優伶”之謂也)。其社會地位在中古社會裏長期處於“賤民”階層。而來自意大利、興盛於法蘭西的西方芭蓄舞,通常都是由男、女貴族、達官顯要們自己飾演節目。其演出環境和欣賞對象也與中國古典戲曲的鄉肆化、平民化特點全然不同。15至17世紀的古典芭蕾舞一般是在豪華的宮廷演出,而參與演出和欣賞演出者也多為王公貴族和達官顯要之流。其以“開、繃、直、立”為特徵的肢體語言風格,正是如實地映顯出宮廷顯貴們高傲、矜持、優雅、浪漫的紳士貴族氣質和審美趣味,使之與演出氛圍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當然,在其後的藝術發展中,伴隨着戲劇舞蹈與舞會社交舞蹈之間角色區別的日益明顯,表演者的成分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芭蕾藝術的專業化程度日益明顯凸現,專職芭蕾舞者的出現已屬必然。但作為一種舞蹈範式,其規範化、程式化的舞蹈元素和藝術風格卻已經深深沉積在其審美理念之中。

綜觀中國戲曲舞蹈的歷史發展進程,不難發現,作為一種中國古典舞蹈的範式,它自產生之日起,就紮根於民間和社會底層,帶有濃郁的平民色彩和俗文化氣息。表現的是民眾的審美趣味。同西方古典芭蕾的宮廷化、學院化、專業化的創作流程不同,系統性較之西方古典舞的發展完善而言,也顯得不夠充實豐滿。不過,展示在舞蹈審美旨趣上的“圓、傾、擰、曲”與“開、繃、直、立”的文化差異性,倒是十分貼切地折射出備受歧視、壓抑的社會底層民眾與養尊處優、悠哉悠哉、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們的不同藝術欣賞品位和審美理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wd/gudianwu/3gq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