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集合15篇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集合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趣的實驗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集合15篇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1

在科學課上,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月球上那些不規則的坑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它們大小各不相同呢?”同學們的答案是五花八門,有的説是隕石撞的,因為隕石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輕有的重,所以才會形成大小不同的坑;有的説是火山爆發後留下的痕跡等等。我們問老師贊同那種説法,老師贊同了隕石撞出的説法,還告訴我們那就叫隕石坑。為了證實這一説法,我們要做個實驗。

實驗開始了,老師給我們每個組發了一個裝滿沙子的盆,另外還有一塊又大又重的石頭和一塊又小又輕的石頭。實驗的目的是:第一,兩塊石頭在同一高度下墜落,砸出的坑是否一樣大;第二,兩塊石頭在不同的高度砸下又會是怎樣的結果。我們組選擇的是第一種,為了確保在同一高度,我們還特地拿尺子量了一下,隨着“一二三”的喊聲,俞兆言鬆開了手,兩塊石頭就像飛機投下的炸彈一樣直往下衝,只聽“噴”的一聲,它們同時落入沙盆,我上前小心翼翼地拿出石頭,經過我們的目測和尺子測量,我們發現又大又重的石頭砸出的坑更大一些。選擇第二種的同學發現:石頭不分輕重,只要高度高的砸下來的坑就會比高度低的砸出來的坑大。

一個科學實驗讓我們明白了隕石坑的形成,也讓我明白了宇宙中還有很多的祕密等着我們去探索呢。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2

這一次,我們徐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任務,讓我們自己在家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我打算做個“雞蛋浮水”的實驗。我準備好了需要的實驗器材,分別有一隻雞蛋、一個水盆、一些鹽和一些水。

我先把水“嘩啦”一下子倒進盆裏,再抓了一把鹽放進水裏,然後再把雞蛋輕輕放入盆中。好,大功告成,一切ok了吧。於是,我就坐在旁邊靜觀其變。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等了好一會兒,我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就怕錯過奇蹟變化的那一刻,可是左等右等,也沒發現雞蛋有什麼變化。竹籃打水―――一場空,實驗失敗了。轉念一想,水裏的鹽可不能白白浪費呀!於是我決定進行“取鹽實驗”。

開始“取鹽實驗”,我拿來了一個小鋼鍋,這個鍋像茶壺一般大小,有一個透明的小蓋子,正適合我做這個實驗,我把鍋放在煤氣灶上,把剛才的鹽水倒進鍋裏,蓋上鍋蓋,先開大火燒五分鐘,不一會兒鍋子怒髮衝冠,沸水在小鍋內翻滾,打開鍋蓋,沸水珠還直往外濺,直冒蒸氣。這時水己經燒了一半,鍋壁上出現了一些白色的東西,它們緊貼在鍋壁上,像一層霜,也像一條白絲帶,被燒掉的水己經煉出鹽啦!我又把火調小了一點,又燒了十五分鐘,只見水只有丁點了,鹽己經一點一點的像妖怪一樣被我現了形,鹽逐漸被全部燒了出來,最後的一點水在鍋裏噼裏啪啦顯形出來。又像是一個個“跳跳娃”在鍋裏亂蹦亂跳,真可愛!不一會兒,水裏的鹽就全被我現形了,我看着成功的實驗,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從小到大的第一次實驗,而且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實驗!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3

今天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白醋泡雞蛋。這個實驗很簡單,只需要準備三樣東西:一個生雞蛋、一個玻璃杯和一瓶白醋。東西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做實驗了。

首先,拿出準備好的玻璃杯,把雞蛋輕輕的放進杯子裏。然後把白醋慢慢的倒進玻璃杯,一直讓白醋把雞蛋完全淹沒。我一邊倒醋,一邊目不轉睛的盯着雞蛋,只見雞蛋立刻被密密麻麻的小氣泡給包圍了。氣泡不斷的向上冒,還發出滋滋的聲音。接着,我用手去摸了摸泡在醋裏的雞蛋,覺得手指頭麻麻的,就像平時我喝可樂的感覺一樣。我試着把雞蛋輕輕的向下按,結果一鬆手雞蛋就浮上來了,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在玩水時急着把頭露出水面一樣。十二個小時過去了,我發現玻璃杯裏的小氣泡聚集起來變成了白色的泡沫,醋上面還漂浮着一些棕色的薄膜,雞蛋就浮在這些泡沫當中。我趕緊把雞蛋撈出來用清水洗乾淨,發現外面一層硬硬的雞蛋殼變成了一層軟皮,好像是怕熱的雞蛋脱掉了厚衣裳,換上了潔白的襯衫。用手一摸,雞蛋變的又柔軟又光滑,就像小朋友平時玩的彈力球一樣。真是太神奇了!

最後,為了弄清楚實驗的原理,我上網百度才知道:當雞蛋泡在醋裏的時候,蛋殼裏的碳酸鈣和白醋裏的醋酸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的氣體,雞蛋殼被溶解了,所以雞蛋就變軟了。通過這個小實驗,我發現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有趣的、神奇的事情,只要你留心觀察,細心思考就一定可以發現其中的奧祕!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4

晚上,我和妹妹做完家庭作業之後,我想起今天科學課老師講的一個實驗:用塑料杯盛水,可以用火將水燒開。我們大部分同學都不相信,一用火燒,那塑料杯不是壞了嗎?對,我現在就來做一做這個實驗。

我和妹妹分了工,我去找塑料杯,裝些水,然後為塑料杯做了一個簡易支架;妹妹則去找蠟燭和火柴。一切準備就緒,我們開始實驗了。將蠟燭點燃固定之後,我將支撐杯子的支架套在蠟燭上,再將盛有水的塑料杯小心翼翼地放在火上晃動——老師説過,這叫預熱。過了兩三分鐘,我們把塑料杯直接放在支架上,讓蠟燭的火苗燒着塑料杯。這時候呀,我的心怦怦直跳,一會兒捂住自己眼睛,一會兒叮囑一旁的妹妹小心點,生怕塑料杯燒化了水流出來,衝倒蠟燭燙着我們。又過去了兩三分鐘,塑料杯竟然沒事,再瞧那杯裏的水:哎喲,杯底在冒小泡泡了。真是奇了怪了,難道真的能燒開這塑料杯裏的水嗎?要知道,如果是空塑料杯放在火上,不到一分鐘就燒化了。“姐姐,快看!水開了,水開了!”這時在一旁的妹妹大聲叫了起來。我趕緊湊過去一瞧,我的天!真是這樣,塑料杯沒事,可塑料杯中的水在不停地翻滾、冒泡。真的,水開啦!我好高興,趕緊拿來筆記本和筆,將剛才的實驗情形原原本本地記了下來,明天我還要拿去讀給同學們聽呢。

這次實驗讓我明白一個真理:凡事只有自己動手參與,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真實的收穫。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5

我非常喜歡上自然課,尤其是做實驗,看着那稀奇古怪的現象,真想馬上知道其中的奧妙何在。

給我印象最深的要數三年級時的一節課。

這天,自然老師微笑地對我們説:“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便刷地挺直了身子,我呢?都快要站起來了,生怕看不見實驗場面。

只見老師從一個大瓷盤中拿出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子和一張厚厚的硬紙板,先把杯子裝滿水,再將紙板蓋在杯口上,(不讓裏面有氣泡),接着,用手按住紙板,把杯子倒過來放在講桌上。大家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珠子盯着玻璃杯,以為水會馬上流出來,而且泡爛紙板。

可是,一分鐘過去了,水沒有流出來;三分鐘過去了,水仍沒有流出來,很久過去了,水依然沒有流出來。“咦?這是怎麼回事?”同學們悄悄議論起來。

正在這時,老師突然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靜,用神祕的口吻説:“有誰知道這是利用了什麼原理?”我們被問住了,喧雜的教室猛然變得鴉雀無聲。老師見沒人回答,便説:“這是因為大氣壓力所造成的!”同學們一雙雙求解的目光,投向老師。“好,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地瞭解大氣壓力!”

這是一個多麼有趣,多麼富有知識的小實驗啊!它不僅使我開闊了視野,也使我懂得了一個科學道理。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6

這次的自然課是我滿心期待的一堂課,因為在上自然課時,我們要做製造二氧化碳的實驗。但是我對二氧化碳的認識只在於人和動物會排放二氧化碳而已,因此趁這次機會多多認識和學習。我迫不及待的想開始操作,心中雀躍不已,自然老師提醒大家説醋不可以加得太快,以免蘇打粉和醋的泡沫反應增加,讓瓶裏的泡沫溢出來。

我們終於要做實驗了,大家慢慢的把醋加入,我也是一樣按部就班的照着老師的指示步驟進行,但是當我再加入醋時,突然有一位同學把我的手一碰,哇!泡沫像火山似的急速從燒杯噴出來,看起來雖然很壯觀,但我們這組已經被扣分了。之後,我們要檢驗二氧化碳實驗,澄清石灰水要和二氧化碳反應使它變混濁,要把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加入澄清石灰水,結果,澄清石灰水沒變混濁,因為,當我瞬間加入醋的同時,泡沫已經迅速流出來,二氧化碳像水蒸氣一樣已經跑走了。

原來實驗時的步驟是需要謹慎和小心試驗,雖然我們小組的實驗結果並沒有成功,但是收穫很多,除了知道二氧化碳可以用於滅火器,植物也透過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我還從這次的事件中學到在做任何事時,都應該要注意周圍的動靜,同學間彼此做好溝通,一心一意的專注在實驗上,反應要快,這樣不但可以仔細的做事,也才不會造成今天的結果。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7

我是一個很愛探索新鮮事的小男孩。以前,我聽説過把一條蚯蚓切成兩段以後,它不但不會死,而且還可以變成兩條活生生的蚯蚓呢!為了證明此事,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小試驗。

同學們都説雨後到處都可以找到蚯蚓,一天陣雨過後,我果真毫不費力地在花壇邊找到了一條蚯蚓。

星期五回家後,我拿出美工刀,把蚯蚓放在一張紙上,自信滿滿地想:我一定能順利完成試驗的。

試驗開始了,我將蚯蚓小心翼翼地切成兩半,仔細一看,咦?蚯蚓怎麼像死了一樣,一動不動的呢?我灰心極了:難道我的試驗失敗了嗎?正當我垂頭喪氣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媽媽曾對我説的話:“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媽媽相信你能行!”於是,我打起精神,繼續做試驗。我拿來《十萬個為什麼生物篇》,開始查找一些有關蚯蚓的資料。翻着翻着,我找到了答案。哦!原來蚯蚓被切斷之後,傷口旁邊的肌肉就會馬上收緊,就像原來還開着的門立刻關起來一樣,可真是神奇啊!蚯蚓其實有着很強的再生能力,原來如此啊!過了兩三天後,被分割的蚯蚓就可以變成兩條完整的蚯蚓了!看到這兒,我彷彿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又有自信了!

兩天後,當我再去看我的蚯蚓時,我真的發現了盒子裏有兩條小蚯蚓在爬來爬去呢!我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她微笑着説:“哈哈我們家兒子也會自己鑽研,自己做試驗啦!”

這就是我以前做過的小試驗,很有趣吧!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8

今天作文課上,老師拿出了許多“道具”,有一個透明杯子;半杯子鹽;一罐清水;一個生雞蛋;一個小勺子;一根小棒。我們班的同學不知道老師做什麼實驗,非常好奇。老師説:“這個實驗叫做“雞蛋浮起來了”。老師先端起清水倒進透明杯子裏,然後將雞蛋輕輕地放入透明的.杯子裏,雞蛋像一個潛水員迅速沉入水底。老師就從半杯子鹽水舀起一勺子的鹽,放進杯子裏,白色的鹽像瀑布一樣直瀉而下。“老師要幹什麼呀?”我小聲嘀咕。我的好奇心越來越強烈。這時,老師拿出小棒在杯子裏慢慢地攪拌起來。雞蛋也一動也不動,像個懶娃娃一樣躺在水底。我聚精會神地看着老師的每一個舉動,眼睛也不敢眨一下,生怕漏掉一點變化。後來老師又放一勺子鹽,雞蛋還是在水裏沉睡者。老師又放了一大勺鹽,雞蛋就像小猴子一樣向上爬。老師最後放了一勺子的鹽,再用小棒在杯子裏移動。雞蛋又向上爬了,後來就露出了水面了。

老師告訴我們,剛開始,雞蛋沉到水底是因為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而鹽溶化在水中後將水的密度增加了,當水的密度比雞蛋的密度大時,雞蛋也就浮出了水面。原來是這麼回事呀,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雖然我們對“密度”這個詞並不太瞭解,但還是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

通過這個科學實驗,引發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也更加深刻地瞭解、認識了科學,等我以後學了更多的科學知識,我要把這些知識運用到人們的生活當中,造福人類。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9

我記得在四年級時,我曾經做過一次小實驗:把幾粒黃豆放進水裏,看能不能長成豆芽。

第一次,我滿有自信地把幾粒豆芽放進了冷水裏,過了兩天,我給豆芽換水,又過了兩天,我去看看,見豆芽依舊是原樣,我聽同學説,豆芽在水裏泡四天多,差不多就會脱皮,就想:唉,這次失敗了。

第二次,我用了熱點的水泡了兩天,發現外皮開始變軟,我實在等不及,就用手把皮剝開了。誰知裏面竟然被熱水給燙壞了。經過前兩次失敗,我有些不自信了。但我一想起很多科學家他們經過了幾十幾百次失敗也不會氣餒,而我才經過一、兩次失敗,就想氣餒,所以,我必須堅持!

於是,我懷着這種信念,就乾脆温水泡。當時我想:第一次用涼水泡,沒脱皮;第二次用熱水泡,卻把裏面泡壞了。這次我用温水泡,肯定會既脱皮,又不會把豆泡壞。於是,我每隔一天就給它換水,過了幾天,我見它慢慢的開始脱皮,這時我並不急躁,因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又過了一天,我發現黃豆已經脱皮,渾身象外皮一樣圓溜溜的。又過了一天,我發現豆子已經發芽,剛開始芽很短,只有一兩毫米,後來慢慢變長,經過幾天的艱辛努力,豆芽終於長出來了。

有時候,成功就在咫尺,若你中途放棄了,那也算是白流了汗水,前功盡棄。只有不氣餒,一氣把事情做到底,才能夠成功。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10

今天一上課,老師就説她帶來了一根有魔力的筷子,可以把一個裝滿米的杯子給提起來。同學們紛紛議論,都表示不相信老師手中的筷子真的有什麼魔力。

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先用手指按了幾下米,又向下磕了幾下米杯,很神祕地衝着筷子吹了幾口仙氣,用一隻手捂住杯口,從指縫間把筷子插進去,往上一提,奇蹟出現了,筷子真的像被大米咬住了一樣,將米杯提了起來。一瞬間,全場震驚了,同學們紛紛舉手,個個信心滿滿地都要上前嘗試。郭曉峯上去了,他也像老師一樣,先把米按了幾下,覺得沒問題了,就學老師的樣子將筷子插進去,自信地手拿筷子向上提,沒想到只把筷子提了出來。

接下來上場的是李錦樣,他很有信心地説自己做過這個實驗,而且做成功了。只見他很有經驗地將米按了幾下,又熟練地將米杯磕了幾下,很用力地將筷子插進去,一提,居然也沒有成功。

更多的同學上前嘗試都沒有成功,那為什麼老師那麼輕鬆就提起來了呢?難道那筷子真的只聽孫老師的嗎?還是老師在筷子上做了什麼手腳?這時老師為大家揭曉了謎底:由於杯內米粒的擠壓,使杯內空氣被擠出來,杯外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這樣就使筷子和米粒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米杯被筷子提了起來。

在這次有趣的小實驗中,我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收穫真大呀!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11

有一天上課,桑老師端了滿滿一盆水氣喘吁吁地走進教室,問我們如果把報紙放到水裏會怎麼樣?我們異口同聲地説:“會——濕——”。我疑惑地想,咦,這麼簡單的問題老師都問我們?她把我們當三歲小孩兒了!

説着老師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報紙按進水裏,過了一會兒,又拿出來展開,讓我們看,説:“同學們猜對了,報紙放進水裏會濕,那你們相信我把報紙放進水裏會不濕嗎?”有的説:“相信”;有的説:“不相信”;還有的半信半疑。大家在下面議論起來……

老師用尺子敲了敲講台説:“安靜、安靜,既然大家都有疑問,那我們就來做個實驗好不好?”

“好——”,我們尖叫起來,説着,老師就拿出一隻普通的杯子,然後又拿出一張報紙把它揉成團兒,塞進杯子裏,老師説:“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我是二代劉謙。”

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杯子按進裝滿水的盆裏。我心想,難道報紙塞進杯子裏就不會濕了嗎,真是搞不懂。等我回過神來的時候,老師已經把報紙摳了出來。我驚訝地説:“哇,報紙完好無損哎!難道老師真的是魔術師?”後來,老師終於把謎底告訴了我們。原來在日常生活中空氣也佔有一定的空間,只是我們感覺不到而已。當老師把杯子扣進水裏時,空氣就進入了杯子裏,這樣空氣就被留在了杯子裏,把杯子裏剩餘的空間全部都佔領了,然而,空氣就把水阻擋在了杯外,水和報紙就被空氣隔離開來了,這樣報紙就完好無損了!

我恍然大悟地説:“哦,原來是這樣啊!”

這真是一個好玩又讓我們學到知識的實驗!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12

星期天,爸爸笑眯眯地對我説:“你信不信我可以讓沉在水裏的雞蛋浮起來?”我將信將疑,説:“浮起來?真的假的,不可能吧?”爸爸胸有成竹地説:“怎麼不可能,試一試就知道了。”於是,我找來了工具:一袋食鹽、一杯水、一隻筷子、一個生雞蛋。可以開始做了,我先小心翼翼地把生雞蛋放入了杯子裏。一瞬間,它就沉了下去。爸爸開始加鹽了,他先加了一勺鹽,再用筷子攪拌均勻,雞蛋絲毫沒有動靜,我心想:爸爸大概説錯了。隨後,他又一邊一勺又一勺地加鹽,一邊又用筷子把鹽攪拌均勻。可是,雞蛋卻仍然像一塊石頭,紋絲不動,好像在嘲笑我們沒能力讓它浮起來。我也不屑一顧地説:“爸爸,你又説謊了!”他神祕地笑了笑,故弄玄虛地説:“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爸爸又往水裏放入了一勺鹽,雞蛋像一個剛剛從睡夢中醒來的小娃娃似的,稍微浮上了一些,然後,他又放入了幾勺鹽,雞蛋就像坐電梯似的立即從水底浮了上來。我大吃一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又用筷子把雞蛋按了下去,但雞蛋竟然又奇蹟般地浮了上來,我不得不對爸爸心服口服。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便問爸爸:“好神奇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笑了笑説:“你上網查一下就知道了。”為了解開我心中的謎團,我趕緊上網查找。原來,水的密度小於雞蛋的密度,所以雞蛋就沉了下來,而濃濃的鹽卻增加了水的密度,所以,雞蛋就浮到了水面上。解開了這個謎團,我欣喜若狂。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13

今天我閒着沒事做,就想做做實驗,剛好前不久我看了一本説關於不用動手壓易拉罐就癟了的説法,我就學着他的步驟,做了一次實驗。

我準備了空空如也的易拉罐和可以夾住易拉罐的大夾子、水、玻璃杯、廚房用的厚手套和厚膠帶,還有煤氣爐,有了這些工具實驗就可以順利完成了。

我先剪下了一塊比易拉罐開口大一點的厚膠帶貼在桌子準備,接着拿一個玻璃杯倒入超過杯底2到3毫米的水,然後再倒如易拉罐中,做完這幾個步驟後,帶上厚手套,用夾子夾住易拉罐放在火上烤。

聽到罐中的水開始咕嘟咕嘟響並罐口冒煙就是水燒開了,燒開後在燒30秒左右,用手拿起桌子上的膠帶,封住罐口,這一步就好了。

封完了罐口關掉火,這時你已經可以看見易拉罐開始變癟了,就可以馬上把易拉罐拿去衝冷水。哈哈!易拉罐皺起了眉頭,像被人捏了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以為易拉罐拿到火烤後,罐中的水就變成了水蒸氣的狀態,然後逐漸增多水蒸氣就把罐中的空氣擠出去了,不一會兒,罐中的空氣沒了,而被水蒸氣填滿了,這時封住罐口,衝了冷水,罐子裏的温度就會下降,然後水蒸氣又變回了液體狀的水,體積也縮小了許多。這下原來被水蒸氣填滿的罐子就形成很多空間,於是罐外的空氣擠壓它,罐子就癟了。

聽了我的講解,你是否也想動手做一做呢?不訪來試試吧!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14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為遠道而來的一位阿姨準備一個驚喜。

走着,走着,想到了一個令人期待的詞語--佈置陷阱!接着,我又開始思考着做個怎樣的陷阱。

回到家,我拿着一捆結實的線和一個呼啦圈來到家裏的儲藏室。你知道我的計劃是什麼嗎?我將線的一頭系在呼啦圈上,另一頭繞過側上面的頂燈就係在門把手上。這樣,只要一開門,呼啦圈就會騰空啦!那位阿姨可是一位觀察力很強,具有防範意識的阿姨(就像個偵探一樣厲害),如果我自己叫她進去的話,她一定會識破的!那可怎麼辦哪?對了,不能把她帶進去就引她進去!我只要夾一根吸管在門縫裏,她一定會發現的,也一定會想到:朱思嘉也許在裏面,因為裏面透不過氣來,所以她需要一根吸管來呼吸!

我全部做完了,便進去試了試:啊哈,這就是我要的效果--差點把我摔一跟頭!最後,我把東西還原了,便躲了起來。

阿姨終於回來了,那時我悄悄躲在角落裏看着她的一舉一動,心裏在想象着她中招的樣子。果然,她來了!打開了門!唉,又被她識破了!

最後發現,被阿姨識破的原因是:我把吸管夾太低了!最然沒騙得過阿姨,但是那天晚上把我爸爸逮了個正着,呵呵呵^_^!

如果你也想嘗試一下,步驟如下:

1、把一根的一頭足夠長的、結實的線綁在一個較大的呼啦圈上。

2、把那根線的另一頭繞過頂燈綁在儲藏室(比較亂的地方)的門把手上。

3、夾一根吸管在門縫裏。

4、輕輕地關上門,自己再實驗一遍。

有趣的實驗的作文15

一天,媽媽教我做一個小實驗——摩擦起電,這個實驗很有意思。

開始做實驗了,媽媽先讓我拿來一把尺子和一張白紙,接着媽媽和我一起把這張白紙撕得碎碎的,再把紙碎撒在桌面上。媽媽拿着尺子示範着説:“把尺子放在頭髮上來回摩擦。”我照着媽媽説的做:拿着尺子不停地搓着頭髮,我邊擦邊好奇地問:“媽媽,這是要幹什麼?”這時,媽媽的臉上露出了神祕的笑容:“等一下這把尺子就有了魔力。它可以命令小紙碎跟它一起走,不過要把尺子放在小紙碎的上空。”

我搓了幾下就迫不及待地把尺子放在小紙碎上空,可小紙碎一點反應也沒有,像睡着了一樣。“為什麼小紙碎不動?”我問。“摩擦的時間還不夠!”媽媽邊説邊拿起尺子往我頭上搓來搓去,搓好了,媽媽把尺子往紙碎上空一放,有幾片小紙碎就被吸了起來,我高興地直拍掌。

媽媽見了有點不太滿意地説:“這是我做的,你還不會做呢!”我連忙説:“好吧,我再做一次。”我拿起尺子在頭髮上搓了三五分鐘上,尺子都發熱了。我把尺子放在紙碎上空,哇!一下子一把尺子都快吸滿了紙碎。我開心地大叫:“我成功了!”

後來,爸爸叫我去照鏡子,我一看,不由地哈哈大笑,原來我的頭髮被尺子搓亂了,像一個雞窩似的。

這個實驗讓我增長了知識,也帶給了我快樂。

標籤: 有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zuowen/jwev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