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從自然中學到了作文

從自然中學到了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從自然中學到了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從自然中學到了作文

從自然中學到了作文1

語文,是朱自清筆下《春》的和風細雨,是樑衡筆下《夏感》的熱情洋溢,是何其芳筆下《秋天》的清靜悠遠,是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的温潤靈秀。一直崇尚自然,追求在清風明月、山光水色、碧海晴空中領略文字的無窮魅力,感受文學的多姿多彩,體會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進春的世界。花兒們從睡夢中驚醒,睜開惺忪的眼睛,加入到粧扮春天的行列,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個個競相開放,爭奇鬥豔。鳥兒了都呼朋引伴,齊齊飛上枝頭,賣弄起清脆的歌喉,吟唱出優雅宛轉的郵子,真是“麗日和風春淡蕩,花香鳥語物昭蘇”,春天的嫵媚躍然紙上!

踏入夏的殿堂。樹木愈加葱蘢,枝繁葉茂,樹葉一簇擁着一簇,一叢擠着一叢,不留一絲縫隙,放眼望去,那一片綠蒼翠欲滴,盡收眼底。蟬兒站上枝頭,不厭其煩地歡快鳴唱,日夜不休,響徹整個夏天。真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暗裏”,夏天的熱烈活靈活現!

馳騁秋的田野。秋風拂過,火紅的楓葉如同擦上了少女的胭脂,嬌豔的面龐可以媲美春日奼紫嫣紅的花朵。那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將枝幹都壓彎了腰。真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秋天的婆娑栩栩如生!

漫步冬的天地。紛紛揚揚地大雪慢慢落下,給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而朦朧的輕紗,銀裝素裹的世界格外妖嬈。曾經絢爛多姿的花朵在寒風中紛紛凋謝,只有那一枝寒梅迎風傲立,透着一絲春的氣息。夫是“夢裏清江醉墨午,蕊寒枝瘦凜冰霜”,冬天的純潔惟妙惟肖!

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大自然的幻化無常與文字的無窮魅力相得益彰:“一枝紅杏出牆來”讓我看見春的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讓我感受夏的熱烈,“稻花香裏説豐年”讓我體驗秋的喜悦,“梅花香自苦寒來”讓我品味冬的嚴寒。語文的博大精深,在廣袤無邊的大自然中盡顯風采,展露出華夏文明的精髓所在,漢語言文學的魅力所在。

從自然中學到了作文2

大自然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盡情的展現着它的美麗。大自然像一首極富感情的詩,讓我們細細品味。但我覺得大自然更像是一本無言的教科書,傳授給我們許多語文的知識。

在春風的吹拂下,萬物復甦,大的一片生機。鮮嫩的小草趁着這美好的時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用好奇的眼睛打量者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許多樹木也發芽了,青青的嫩葉迎風而舞。迎春花兒競相開放,一朵朵金黃的小花像一個個小喇叭,向人們報告春天來了的喜訊。梨花桃花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也爭着開放,熱鬧非凡。面對生機勃勃的春天,人們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歎:一年之記在於春呀。春天,激發了人們珍惜時間、迎接新生活的熱情。 當春悄悄的逝去,火熱的夏天來了。小草一片葱蘢,樹木鬱鬱葱葱。夏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池塘中的荷花了。在一片長滿青苔的池塘裏,幾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亭亭玉立,在碧玉般的荷葉的村託下顯得格外清麗脱俗。它們雖然生長在惡劣的環境中,卻出淤泥不然,始終保持着自己高潔的品性,多麼令人敬佩呀! 當夏天逐漸褪了它的熱氣,涼爽的秋天來了。幾陣秋風一吹,樹上的葉子在空中打着旋兒飛舞着,然後輕輕的落下來。人們眼望落葉,不免會生出悲涼的感慨,但有句詩寫得好: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呀,這些落葉雖然沒有了生機,但它們化坐了豐富的營養融入泥土,默默的為樹木做出了貢獻。

當秋風捲走最後一片落葉,嚴寒的冬天來臨了。凜冽的寒風一吹,雪花便紛紛而落。在白雪皚皚的大地上,人們以為這樣的環境中不會有生機,幾株梅花卻在冰雪中傲然怒放。她那綻放的身姿,淡淡的'芳香,引來無數敬佩的目光。"牆角數支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是人們對梅花最好的讚美,她的堅毅與頑強更激起人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鬥志。

美麗的大自然啊,就是一本無言的教科書,它時刻在向我們傳授着許許多多的語文知識,給了我們無盡的啟迪和感慨。

從自然中學到了作文3

自然,是我生存的地方,我感謝它,因為它教給我領悟生活,教給我語文知識。

春風

春風就像一塊調色板。看,花朵退去白色的覆蓋,春風為它刷上一層粉紅;樹葉攀上枝幹,春風為它刷上一層翠綠;河流抖擻着凍結的身軀,春風為它刷上一層碧藍……“春風不含楊柳風”靠在樹旁,迎面拂來暖暖的春風,或是朗詩,或是高歌,芊芊細葉垂在我的肩上,這是誰的妙手裁出的呢?賀知章告訴我:“二月春風似剪刀”。

夏花

炎炎夏日,知了叫着,驕陽射出萬丈光芒,小草耷拉着頭,花兒去開得正豔。難到它不怕酷日的暴曬?難到它不怕雷雨的電擊?非也。花兒告訴我,它的花期十分短暫,所以它要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值得讓人回憶的痕跡。哦!這就是“生如夏花燦爛”啊!

秋月

“銀燭秋光冷畫屏”浩渺的夜空,掛着一輪明月,周邊點綴着零散的小星。遙望着這輪高懸的秋月,心中總有無限的惆悵和寂寞。但,秋月同時也寄託了人們的思念,成了我們與自然交流的捷徑,所以,從古至今無數的文人讚頌它。孟浩然言道:“秋空明月懸,光采路沾濕。”

冬雪

冬,匆匆地來了,萬物早已沉睡,只有牆角的樹枝梅在與雪花較勁,大地冷的穿上了銀色的大衣,銀樹白花佇立在這個冰天雪地的世界裏,這是,都盼望着春天的到來,怪不得韓愈説:“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自然,讓我知道了“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春。”的寂寞;讓我觀賞了“瑞雪驚千里,同雲暗九霄”的雪景;讓我體會了“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柳未掛絲”的盼春之情。我從自然中學到了語文。

標籤: 中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zuowen/5qll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