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作文 >

奶奶的童年作文(精選17篇)

奶奶的童年作文(精選1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奶奶的童年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奶奶的童年作文(精選17篇)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

童年很多事在我的心理裏已經模糊了,有一件事卻清晰地刻在我的腦海裏,讓我終生難忘。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奶奶去菜園種菜。有一塊地上的葉子長得茂盛,綠油油的,非常美麗。於是,我問奶奶:“這是什麼菜呀?”“傻孩子,這不是菜,是地瓜!”奶奶笑着對我説。我心裏想:“地瓜應該和西瓜一樣吧,也長在地上。”於是,我撥開葉子,仔細地找,找來來去怎們也找不到。我急忙跑到奶奶身邊生氣的説:“奶奶,您騙人,我怎麼一個瓜也沒看到呀!”奶奶温和的説:“地瓜是長在地裏的,不是長在藤上的。”我點了點頭説:“知道了!”我拿起小鋤頭跑到地瓜地裏亂挖起來。“我的傻孩子,別亂挖了,奶奶來幫你挖。”

奶奶拿起鋤頭,邊挖邊對我説:“地瓜的根在哪兒,地瓜就長在哪兒。”奶奶一鋤頭下去,三個紅皮地瓜就蹦出了地面,提着藤輕輕一丟,泥土全掉下了。我高興地又蹦又跳,大聲説“我有地瓜吃了,我有地瓜吃了。”回到家裏,奶奶把地瓜洗乾淨,就放在鍋裏煮給我吃,整個屋裏都充滿了濃濃地瓜味,吃着又熱又香的地瓜,我感覺又温暖又甘甜。

童年美好的時光過去了,我和奶奶在一起的時光將永遠盪漾在我的心頭。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2

奶奶有一個習慣,總是捨不得扔掉哪怕是一點剩菜剩飯,不是自己吃掉,就是留下來明天吃。我好奇地問奶奶:“這些菜只剩一點了,為什麼還要吃?”奶奶嚴厲地批評我:“雖然只有一點了,但也不能浪費啊!”她還跟我講了她小時候的事情。

奶奶在比我現在還小的時候,就出去掙錢了,而到了晚上回到家裏,根本沒有什麼好吃的,只能吃些沒有油的野菜,甚至有時候連吃也吃不飽,卻只能在有錢人家的田裏撿些生米來吃。如果運氣好還會摸到幾條魚。在平常媽媽給我買的零食我都説不好吃,而在奶奶那個時候最好吃的東西,卻是我們這個時候最不好吃的東西。每當我們穿上時尚的衣服時奶奶卻只能穿破的不能再破,薄的不能再薄的衣服。每天還要起早摸黑的爬起來洗衣服,把臉和手都凍紅了,還要上山砍柴,在那陡峭的山上,一不小心還會掉入深谷。

奶奶的童年可真辛苦啊,不像我們現在不愁吃也不愁穿,只要安安心心的讀書就夠了,在奶奶那個時候連書都讀不起,才只讀了四年就出來打工賺錢了。在奶奶的童年裏沒有新衣服沒有山珍海味、美味佳餚,更沒有一些精美的玩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聽了奶奶的話明白了就算是一粒米一棵菜也是不可以浪費的,因為那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不可以浪費別人的心血,如果所有人都浪費一粒米那麼這就不是一個小小的數目了,所以我們要 節約每一樣東西。

……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3

在我爺爺小的時候,日本人就到了他們生活的地方。當時我爺爺還是一個小嬰兒,很會哭。太奶奶怕爺爺的哭聲會引來日本人,使大家有生命危險。只能忍痛割愛,把爺爺扔在圍牆後面。當日本人來時,爺爺開始號啕大哭,幸好爺爺福大命大,沒有被發現。

在那個時候,世界上充滿了硝煙,而我們現在,去生活在寧靜又和平的世界上。在我吃飯的時候,奶奶也一定要我把飯粒吃完。

記得有一次,我在奶奶家吃飯,就是因為在飯前已經吃了許多零食,在吃飯的時候,這兒也不想吃,那兒也不想吃,結果飯剩下了很多。奶奶就對我説:“不要浪費米飯,我們小時候沒有飯吃,只能啃樹皮,吃樹葉,有一顆糖就會十分開心,而你們現在有飯吃了,去不吃,這太浪費了。”是啊!每一顆米飯上都有許許多多的汗水,那些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的勞動換來的。在李紳的《憫農》中就能知道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聽完了奶奶説的這些話,我立馬把飯全部給吃完了。

現在的年代和以前的年代差距已經有很多了變化也有了許多,以前的那些又低又矮的茅草屋,現在變成了用一塊塊磚頭砌成的別墅和樓房;以前的那些小店,現在變成了又高又大的超市,那兒十分繁華;現在我們還有了美麗的瓜渚胡,一到晚上,就會有音樂噴泉,還有五光十色,五顏六色的小燈泡;在以前還沒有電視,電腦等那些先進的科技,而我們一生出來就有了,所以我們是生長在温室中的花兒。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4

今天,我饒有興趣地問奶奶:親愛的奶奶,您能告訴我您小時候的童年故事嗎?”“好啊!”奶奶笑眯眯地對我説。

奶奶説:“那時,小小的她還在讀國小二年級。課上,老師在上面講課,宣佈着……前排的同學一聽,就嘰嘰喳喳地講起來。奶奶坐在後排,碎碎的聲音使奶奶聽不清老師在宣佈什麼?只聽到:“……滾鐵環……跳繩。”“我都要參加!”奶奶高興地舉起手,以為會有人教她玩,便喊着:“我都要參加!”

第二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奶奶來到操場,發現圍滿了同學和老師,場上掛滿了彩旗,這是怎麼一回事?“李紅英參與了滾鐵環,跳繩。”廣播裏説。奶奶這才明白,原來是運動會,沒辦法,滾鐵環不會玩,只能亂弄一氣了!

要開始了。奶奶領過鐵環,像着其他選手一樣:用鐵桿上的鈎子鈎住環。奶奶十分緊張,生怕自己在場上被同學笑話。其他同學很奇怪,怎麼女同學也來參加?剛一開始,奶奶就瘋狂地往前衝,但這個鐵環就是不聽話,走左,它偏往右。扭來扭去。可對手就不同了:鐵環彷彿一匹烈馬,一個勁向前衝。奶奶還沒滾到一半,冠軍就誕生了!

這裏剛比完,奶奶又飛奔到跳繩那裏。跳繩,奶奶還是有功底的:普通,花樣都會!但其它選手也不可小看,再怎麼快,也不出亂子。可奶奶就不同了,腳反應不過來,踩了個空。雖然也失敗了,但她玩得很高興,因為重在參與嘛!

奶奶的童年真精彩,我也要過好我的童年!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5

今年暑假,媽媽説:“我們去奶奶家玩,好不好?”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趕緊叫媽媽快買車票,媽媽説:“我們明天早上坐9:00出發。”我希望明天快點到。

第二天,早上8:00,我們吃完麪條就出發了。我和媽媽上了公交車,就找到了一個座位。媽媽説:“有20站喲!”我説:“知道了。”一個半小時過去了,我們終於坐到了火車站。

坐進了候車室,工作人員檢查了車票,還檢查了身上是否帶危險物品上車。我們馬上就通過了檢查,一進去就下樓梯,坐上了火車。我很快找到了第十五、十六號座位。望車外有歡唱的小鳥,高大的樹,真漂亮!在車內看到有人在推車賣東西。突然我餓了,媽媽給我買了一盒盒飯。我吃着香噴噴的飯,又吃了一口肉,真香呀!過了十幾個小時,就到了南昌站。(這兩段還要詳寫車內車外所見所聞,是重點。)

下車了,爸爸來接我們了。他把我們的行李放在了後備箱裏,開車走了半個小時就到了奶奶家。我們吃飯就去洗臉,洗完臉我們就去睡覺了。這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6

每個人都有童年,童年一般都是快樂,美好的,彩色的,而奶奶的童年卻是灰色的。

奶奶告訴我,在她5歲的時候,媽媽就死了,爸爸成天不務正業,家裏只有她和重病的弟弟。沒過多久,弟弟也病死了,爸爸又找了一個後媽,後媽心狠手辣,總是打奶奶。每天都是後媽和爸爸先吃飯,剩下的飯就留瑤給奶奶,有時沒有剩飯,奶奶就只有餓着肚子。奶奶從小就給家裏洗衣服、做飯,一切家務事全都是她做,可爸爸後媽還是常常打她。

還有幾次,後媽把剩了幾天而且都發黴的飯給奶奶吃,還在一旁監督,如果奶奶不吃,就得捱打。當奶奶生病的時候,家裏人也不管,甚至不讓她在家裏睡覺,奶奶只好跑到菜地裏,鋪上一些乾草過夜。奶奶喜歡夏天,因為夏天有水果吃。家裏人不給她飯吃,奶奶就跑到別人家的樹上偷偷摘幾個果子充飢,這比剩飯的味道可好多了。冬天是最難熬的時刻,奶奶每天都吃發黴的饃饃,鏌饃裏面長了長長的毛,可還是必須吃下去。奶奶還被狼狗咬過,流下了一個很大的傷疤,直到現在還有。雖然被狗咬了,但奶奶沒有的病,挺挺就過去了。

奶奶想起這段灰色的童年都感到難過,從小就受苦,連一天學都沒有上過,到後來掃盲的時候才學了一點漢字。奶奶到現在還天天唸叨自己沒文化,想上學。奶奶這麼老了還想上學,我們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學習,應該珍惜每一堂課。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我們要好好利用這段美好時光,使自己變得更加出色。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7

每逢節日,奶奶拉着我坐在沙發上,回憶她年幼時的苦難生活,奶奶總是告訴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是啊!無論從吃、喝、住住哪方面比較,我都要比童年的奶奶優越得多,也可以説是天壤之別。奶奶兄妹四個都相隔二、三歲,年幼的她要照顧比她小三歲的.兩個妹妹。快樂的我四歲就上幼兒園,我上幼兒園,家裏四、五個人輪流接送。

苦命的奶奶七歲就幫家裏洗衣服、燒飯、放牛打豬草,起早摸黑,幹得十分辛苦。幸福的我七歲就走進寬敞明亮的洛社實驗國小,十歲時,就轉到我市最好的愛德國小,我還參加了跆拳道,現在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即將準備考六年級呢。

奶奶的童年吃的是豬羊食,乾的是牛、馬活,穿的是補丁重疊的衣褲,住的是茅草屋,每逢下雨,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簡直是地獄般的生活。但我的童年吃的、用的東西應有盡有,穿名牌衣服,住着寬敞的新房,周圍的環境美得像公園似的。

奶奶的童年經歷,我們無法想象的磨難,但她也應此具備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不正缺少這一種精神嗎?有這樣的榜樣在身邊陪着,還有什麼理由賴在爸爸媽媽的“糖罐”裏?春天到了,正是播種的好季節,我們是否播種自己吃苦耐勞的種子,努力而刻苦的學習。相信,不久的將來,聰明的我們一定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好公民,用自己獨特的才幹報答祖國、老師和長輩。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8

我們現在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每當我浪費糧食的時候,奶奶總和我説起她那缺衣少食的童年。

小時候,我記得奶奶給我講過很多個她的童年故事,其中我比較喜歡奶奶和她的姐姐把房頂上的鐵板燒了一個洞的故事。奶奶的媽媽生下了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就是我的奶奶,另一個就是她的姐姐了。那是奶奶八歲時的一個晚上,奶奶和她的姐姐在牀上餓得怎麼也睡不着,於是她們就想煮黃豆吃。於是她們就悄悄地來到了廚房,開始煮起黃豆來。她們在拿鍋的時候不小心把鍋摔在了地上。她們的媽媽被驚醒了,於是就在房裏喊:“你們倆在幹什麼?怎麼這麼吵?”奶奶和她的姐姐有點着急了,怕媽媽會發現他們在煮黃豆吃,奶奶就説:“我們剛剛聽見好像有老鼠出來的動靜,所以我和姐姐就出來看下。”奶奶的姐姐也説:“對,我們出來看看到底有沒有老鼠,我們看完了就馬上回去睡覺。”她們的媽媽不再説話了,奶奶和她的姐姐這才放鬆了許多。過了一會兒,她們又把黃豆撒在了地板上,又把媽媽驚醒了。這一次媽媽發火了,就説道:“不是你們説看好了就馬上去睡覺的嗎?過了這麼久還沒去,難道你們跟老鼠打架打了?還不快睡!”奶奶和她的姐姐不想再讓媽媽聽見她們有任何動靜了,就乖乖去睡覺了。但是她們忘記關火了。第二天早上,媽媽起來發現了牆壁被火薰得漆黑,幸虧沒有釀成大禍。

這就是奶奶小時候的故事,每次奶奶給我説起她們小時候的故事總是會念叨着:“你們這一代啊,真是在蜜罐里長大的啊!”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9

太姥姥是奶奶的媽媽,快要80歲了。一天,太姥姥向我講起了奶奶童年的故事:“你的奶奶生於1949年冬天,那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人們生活還很貧困。家裏孩子多,你的奶奶是老大。她總是穿着大人穿過的衣服,四歲時就開始照顧弟弟妹妹。我天天上地勞作,回家時已非常疲憊。很懂事的她,慢慢地學會了做飯,在她五歲半時就可以做出香噴噴的飯菜了,每當別人提起她,都誇她懂事。有一次過節,我把積攢的幾個雞蛋煮給她們姐弟三人吃(當時只有兄妹三人),你奶奶卻捨不得吃,偷着分給了自己的弟弟妹妹。”説到這裏,太奶奶流下了眼淚。

歎了口氣的太姥姥接着説道:“轉眼間,你奶奶到了上學的年齡,由於家裏窮,交不起學費,她只能眼看着別人家的孩子揹着書包上學校。有一次,我找不到你奶奶,急得要命,原來你奶奶在學堂外面偷偷地聽老師講課。”

聽了太姥姥的講述,我不知道該説什麼好。奶奶那麼小,就懂得替家人分擔憂愁;在那樣艱苦的年代,奶奶依然沒有放棄對學習的追求。和奶奶的童年相比,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好地孝敬奶奶。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0

每次奶奶帶我去很遠的地方散步,每次都會給我講她童年的故事。

奶奶説,她開心的就是過年有新衣服穿了,那是她奶奶請裁縫師傅做的。那時沒有錢買衣服,衣服破了,就要用針線補,叫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那時窮啊,窮的平時連飯也吃不飽,桌子上,盡是田裏的蔬菜,什麼蘿蔔呀,紅薯呀,芋頭呀,青菜呀。實在沒吃的,就得去溝裏翻半斤泥鰍,或者去田裏逮一些田雞,也就是青蛙,吃多了就吃膩了。也只有到了過年,才有一頓大餐,雞肉魚蛋擺上桌,可以放開肚子吃個飽。所以,那時的小孩,最期待的就是過年。

奶奶説,雖然很苦,但是那時確實很開心。

奶奶小的時候,不知道幾十年後,玩具是可以在商店裏買的,因為,她的童年世界,所有的玩具,都是身邊的人自己動手做的。有的玩具還很奢侈,費成本,比如用了古代的錢幣——圓形方孔錢,繞圈鑽了十幾個孔,再插上漂亮的公雞翎毛,那毽子在她們的腳上如影隨形,上上下翻飛。

那可是世間最珍貴的玩具了,因為聽老師説,如今,那麼一個錢幣,有的已經值上百塊錢了。奶奶的姐姐們踢毽子花樣多,技術高,可以裝小雞,可以跳拐,還可以內腳背外腳背輪着踢,一踢就是上百個。奶奶的童年,有勞苦,也有歡樂。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1

傍晚了,太陽收斂了它最後的一絲光芒,夜幕漸漸降臨。吃完晚飯後,我們一家六口坐在庭院裏拉起了家常。

涼風習習,讓人感到絲絲愜意。年邁花甲的奶奶拉開了話題:“不如,我給大家講講我童年時期的故事吧!”大夥兒放下了手中的活兒,一個個圍了過來。年幼的弟弟拉着奶奶的手説:“奶奶,奶奶,快講,快講嘛!”奶奶慈愛地撫摸着弟弟的頭説:“好好好!”奶奶不緊不慢地説着,大家都沉浸在奶奶的故事裏。

“吱——”三輪車悠揚而又輕快的聲響淡淡的傳來,末了是連帶着不緊不慢的吆喝聲:“磨剪子嘞——創菜刀——”人們的腳步悠然如從前。年幼的奶奶正在後院裏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充滿童真的聲音不時縈繞在人們的耳畔。那個年代沒有電腦,更沒有智能手機。滾鐵環、跳格子已成了那個年代孩子最愛玩的遊戲,奶奶常常領着小夥伴在後院裏遊戲,奶奶説,她真羨慕這個年代,有手機,有電腦,有好的生活背景,沒有貧困,沒有飢餓……

那時候,奶奶的生活條件很不好,家裏十分貧窮,才上了幾天的學,就輟學在家幹活。每天早晨,奶奶都要到田裏種地,中午時分,奶奶就幫着爺爺推着輛破木板車,去集市裏趕集。攢下來的錢去養家餬口。

微風習習,年幼的奶奶正在洗衣槽前洗衣服,衣上淡淡的汗味和嗆人的肥皂味混在一起,伴着窗外鳥兒的鳴叫,還有車輪碾過的搖曳閃爍的樹影,裝飾着奶奶對新時代無邊無際的嚮往。沒有手機和電腦的年代的孩子知識十分的貧乏,生活也非常單調。我們聚精會神地聽着。

天色漸漸晚了,奶奶的故事快講完了。“奶奶,那你的童年快樂嗎?”弟弟眨巴着他那雙大眼睛問道。奶奶思考了一會兒説:“現在是全面小康的社會,人們不愁吃,不愁穿,精神也飽滿,現在才談得上快樂,以前的生活苦啊!”

天黑了,大家各自回房了,我的腦海裏縈繞着奶奶最後的話:“你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裏,你們的童年是幸福的。孩子,吃水不忘挖井人啊”。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2

枝上的綠葉隨着微風輕輕地搖擺,“沙沙沙,沙沙沙”,聲音傳進了幽靜的夜裏,打破了夜的寧靜。

坐在樹蔭底下,聽奶奶細細地講着過去的故事……

“在那個年代,中國才剛剛解放,人們的生活也很貧困,我只有天天干活才可以填飽肚子,更沒有上學的機會。”

奶奶常常在回憶她的童年時,迷失自己,迷失在外曾祖父、外曾祖母因為生存而艱難的掙扎中。雖然長輩給予她無限關愛,但太多的兄弟,讓她對食物的渴求度很大。很多時候,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為了讓孩子們不捱餓,總是把有限的飯食讓給孩子去吃;他們卻吃糠咽菜,忍受着齧心的痛楚,鼓脹的肚子經常疼得死去活來。奶奶記得,她的小手,曾無數次按在祖外婆的鼓脹肚子上,為她不停按着,按的過程發現祖外婆晦暗的臉色逐漸柔和起來。

奶奶閉上眼靜,沉默了一會,繼續講道:“在家裏,我是長姐,從記事起就要幫祖外婆養雞養豬,下地幹活。當時沒有先進的機器,一切只能靠人工,光種一小片地就累得我滿頭大汗了。可是,我們要種的卻是一大片地,我們只能埋頭苦幹,不能休息一會兒。哪像你們啊,不用幹農活就算了,還天天剩飯。”奶奶説着歎了口氣。

月亮皎潔的月光透過樹葉,照在我們身上,也照在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在月光的襯托下,她的臉變得格外滄桑。

“只要出去田裏幹活,都要忙到太陽下山才可以回家休息。每次都是這樣,我們總要忙上一整天,中間空上一點點時間吃一點午飯,然後接着把田裏的活幹完。我們看着那些已經插過種、澆過水的田地,超極自豪。一想到這些種子將要長成美味的食物與蔬菜,我便覺得這一天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奶奶露出了少有的笑容。我認為那笑容是自豪的、快樂的。

奶奶的話,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下定決心,以後我再也不會浪費食物了,我會珍惜糧食,也珍惜現在每一天的幸福!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3

我那金色的童年,是在奶奶家度過的。我的奶奶很瘦小,是一位和藹、善良的老人。她有一頭黑白相間的頭髮,滿是皺紋的臉上鑲嵌着一雙仁慈的眼睛,還有一雙歷盡滄桑而長滿老繭的大手和一雙喜歡赤着與大地親吻的腳。那時,我家很貧窮,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父母只好狠下心把年幼無知的我和出生只有幾個月的小弟弟交給奶奶撫養,到異地打工去了。

我從小就體弱多病,奶奶總是用她那單薄而温暖的身子揹着我蹣跚地到處求醫。每次生病我都要輸液,有時一天要輸好幾瓶。剛開始時在奶奶和醫生的鼓勵下,我沒有因為針刺的疼痛而哭泣。可後來隨着輸液次數的漸多,我再也沒有了從前的勇氣,終於忍不住大哭起來,還邊哭邊喊媽媽。奶奶看到我可憐的樣子,總是忍不住偷偷地流下她那心痛的淚水。

那時候,鄰居們對我們都很好。只要他們家有什麼好吃的,都會給我們一點嚐嚐鮮。奶奶總是把這些好東西留着給我們吃,她每次都是笑呵呵地看着我們吃,並告訴我們説她在鄰居家已經嘗過了。年幼的我們也信以為真,總是把它們毫不保留地吃光……

如今,我已是一名國中生了,已懂得了在生活上如何照顧自己,可奶奶對我的愛卻一如既往。我是學校的住宿生,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每次我回到家,奶奶都開心得像個小孩似的,老是忙着在廚房做我愛吃的飯菜,老是問我在學校裏有沒有吃飽,學習上吃不吃力……

冬天的晚上,我那在被子裏裹得嚴嚴實實的雙腳,始終和睡前一樣冰冷,它總是冷得讓我無法入睡。而每當這時,我總能想起小時候冬天的夜晚。那時侯我總是去鄰居家看電視看得很晚才回家,回來時,奶奶和弟弟已經睡了,自己便躡手躡腳地吹滅奶奶為我點亮的煤油燈,然後把冰棒似的腳伸進被窩,但總能被奶奶那粗糙而温暖的大手裹住——頓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温暖了我全身。儘管我的腳被奶奶摸得癢癢的,可我也捨不得把腳挪開……

奶奶呀,我的好奶奶……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4

奶奶的童年是充斥着顏色的。奶奶喜愛到冰上上來溜冰;也喜愛玩跳房子游戲;還喜愛和她的好朋友們一起賽事抽陀螺……開心無所不在,但她小小內心,最愛、最希望的是看電影。

奶奶印像最深入的是那一次:一天中午下課後,奶奶的一個小夥伴急急忙忙地追趕她講:“嘿,夜裏鄰村放電影,你去不去?”奶奶想都沒想,就對她的小夥伴説:“自然去。”話剛説完,奶奶彗星趕月一樣往家跑,那時候家中都還沒煮飯,她往嘴塞了幾口饃饃饃饃,就趕快各家各户地去找小夥伴了。等四、五個最好的朋友都湊夠了,便很早地趕到鄰村的麥場了。

抵達到達站以後,奶奶他們發覺放映員都還沒把幕布掛上,就在大街上轉悠了一圈。每到放電影的日子,大街上就繁華起來了,賣葵瓜子的,賣花生仁的,賣糖的……自然,奶奶買不起。但她一點兒也不在意,由於吸引住她的是電影。不一會兒,但見街坊四鄰,一羣羣地從四面八方趕到,就怕去晚了佔不上好部位了。帶上椅子的坐着正中間,沒有帶椅子的,就立在四周。大家高興地説笑着,討論着……

天色逐漸逐漸暗出來。總算,電影放映機射出去一束明顯的光,打在懸架着的乳白色幕布上。嘈雜聲變小一些,一些頑皮的小孩在光線中一會兒探攝像頭,一會伸伸手,一會兒做扮鬼臉,她們的身影一一投映在幕布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隨後,幕布上發生了一個鮮紅色的五角星,電影開始了!大家完全平靜下來。奶奶的雙眼牢牢地盯住幕布,害怕錯過了哪些精彩紛呈劇情。

電影放了一個多鐘頭,奶奶就站了一個多鐘頭,但奶奶一點也不感覺累,在幕布旁一動也沒動,直至電影排完了,大家都各回各家了,奶奶才依依不捨地和小夥伴走回家了去。

我覺得,在那一個精神力量貧乏的時代,這就是奶奶較大的快樂吧!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5

奶奶出身在解放前夕,她常説共產黨好,因為是共產黨讓她免除了裹小腳的命運.

據説奶奶的親生爸爸是一個佔山為王的土匪,手裏有幾十人,幾條槍.奶奶是他的一個小老婆生的女兒.他在奶奶出生後不久就被解放軍給打死了.聽説死時很頑強,拒不投降.

太姥姥帶着我奶奶改嫁到一個很老實的人家.我的太姥爺是一個善良、正直的老好人。他給了我奶奶一個家,一個美好的童年。

據我奶奶説她的童年雖然很貧困,但很快樂。她被當作男孩子一樣教樣,上山捉鳥,下河摸魚,無所不會。也許是在那時養成她任何事都不服輸的個性。

奶奶的野性是在一次事件中受到教訓的。小時候的奶奶很愛去捉蛇,總是捉來在夥伴面前炫耀。她説她捉的蛇有幾十條,無論大小,蛇在她面前似乎是遇到剋星一樣,不能動,總能一捉就着,然後她從容的剝皮,還把蛇皮用來做褲帶。

有一次她和幾個小夥伴去山上採野菜,突然之間,一條蛇出現在她們面前,小夥伴嚇得撒腿就跑,可是我奶奶的腳説像生根一樣,就那樣痴痴看着那個有十來米長的大蛇向她爬過來,大蛇纏在樹上,瞪着銅鈴般的大眼睛,張着血盆大口,吐着絲絲的響聲。她早已沒有了往日捉蛇的威風,嚇得沒有了感覺,任憑小夥伴如何驚叫也沒有反應。當蛇的響聲音似乎在耳邊時,她暈了過去。後來似乎是小夥伴拼了吃奶的勁,才將她揹回家,可她驚嚇過度,一連昏了幾天,後來似乎是我的太姥姥請了個半仙給看好了,説她殺蛇太多,招了蛇仙眾怒,才現原型嚇她。無論是真是假,我奶奶從此不再殺蛇了,見了蛇都怕。後來據她的小夥伴説,其時那條蛇沒有那麼大,只是很普遍的一條蛇。奶奶後來一直對此事心有餘悸,還經常教育我們不可任意殺生,動物也是有靈性的。

奶奶的男孩性格似乎有些收斂,真正開始像個女孩子一樣成長起來。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6

奶奶的童年是充滿色彩的。奶奶喜歡到冰面上去滑冰;也喜歡玩跳房子;還喜歡和她的好朋友們一起比賽抽陀螺……快樂無處不在,但她小小的心裏,最喜歡、最期待的是看電影。

奶奶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次:

一天下午放學後,奶奶的一個小夥伴急匆匆地追上她説:“嘿,晚上鄰村放電影,你去不去?”奶奶想都沒想,就對她的夥伴説:“當然去。”話音剛落,奶奶流星趕月似的往家跑,當時家裏還沒有做飯,她往嘴裏塞了兩口雜麪饅頭,就趕緊挨家挨户地去找小夥伴了。等四、五個好朋友都湊齊了,便早早地趕去鄰村的麥場了。

到達目的地之後,奶奶她們發現放映員還沒有把幕布掛上,就在街上溜達了一圈。每到放電影的日子,街上就熱鬧起來了,賣瓜子的,賣花生的,賣糖的……當然,奶奶沒錢買。但她一點兒也不在乎,因為吸引她的是電影。不一會兒,只見老老少少,成羣結隊地從四面八方趕來,就怕去晚了佔不到好位置了。帶着凳子的坐在中間,沒有帶凳子的,就站在四周。人們興奮地説笑着,議論着……

天色漸漸暗下來。終於,放映機射出一束強烈的光,打在懸掛着的白色幕布上。喧鬧聲小了一些,一些調皮的孩子在光束中一會兒探探頭,一會伸伸手,一會兒做做鬼臉,他們的影子一一投映在幕布上,惹得人們鬨堂大笑。緊接着,幕布上出現了一個紅色的五角星,電影開始了!人們徹底安靜下來。奶奶的眼睛緊緊盯着幕布,生怕錯過什麼精彩情節。

電影放了一個多小時,奶奶就站了一個多小時,但奶奶一點也不覺得累,在幕布旁一動也不動,直到電影放完了,人們都各回各家了,奶奶才戀戀不捨地和小夥伴走回家去。

我想,在那個精神食糧匱乏的年代,這就是奶奶最大的樂趣吧!

奶奶的童年作文 篇17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如畫的童年滿溢着詩意般的甜蜜。我腦海深處的童年散發着幸福的滋味,它是奶奶傴僂的身軀背出來的甜蜜。在我眼裏,奶奶最貼心,最“高大”。

夢裏花落,遙想兒時,多少次奶奶揹着我出現在交錯相通的田間小路上,出現在煙熏火燎熱氣騰騰的灶前,出現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有時顛簸,有時起伏,有時晃盪……

還記得那時(有一天),我用手摸着奶奶的頭髮,忽然驚奇地叫道:“奶奶,你的頭髮里居然生出了一根白線哩!”

時光悄悄地溜走,我在慢慢地我長高了(長大),。奶奶頭上的“白線”也由一根變成了兩根,三根……時間(無情的歲月抽離着她的青春)讓“白線”恣意地爬進她曾經的秀髮裏。漸漸地,奶奶變得蒼老起來了。一切都在變化着,只是那年的我還沒有發現而已。

待我六歲時,便要上學了。只是學校於我來説,不過是個無聊至極的地方罷了,那裏有高高長長的圍牆,冷冷冰冰的桌子,不苟言笑的老師……我是極不願意去那裏無聊的。可終於還是逃不過此劫。雖然我最終還是去了,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專人背送,沒想到這一背奶奶就背了我三百多天。準備去學校,我急忙催促道:“奶奶,奶奶,快走!快走!要不,會遲到的!”現在回想起來,心裏充滿了對奶奶的歉疚,每每想起刺骨的寒風中奶奶蹣跚佝僂的身影,我的心不由地揪在了一起。

啊,我親愛的奶奶……

奶奶的背時是我幼時温暖的搖籃也是我校外人生裏鮮活的課堂。

有一次,奶奶揹着我走過王爺爺種的橘子樹下時,我順手便摘了一個,三下五除二就剝了皮,然後一口咬下去,那陣酸澀迅速鑽進我的神經,我的淚都擠滿了眼眶。奶奶樂呵呵地説道:“誰叫你隨便就拿摘別人的東西啊,做人啊就要清清白白……”做人要清白,這是奶奶給我上的人生中最精彩的第一課。

等我長大些了,再也不用奶奶背了。我第一次踩在奶奶曾經踩過的地上,久久地注視着眼前的這位老人:曾經光滑亮麗的青絲變成了雪絲,曾經白裏透紅的臉蛋上爬滿了深淺不一的皺紋,曾經矯健靈活的步伐也變成了步履蹣跚……

奶奶的身上有歲月來過的味道,也有愛的味道,我喜歡那個味道!

啊,我親愛的奶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zuowen/35jl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