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演講稿 >

教師讀書演講稿

教師讀書演講稿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讀書演講稿

教師讀書演講稿1

彈指一揮間,五年的歲月就在繪聲繪色的講課聲中,就在埋頭批改作業的筆尖,就在上課鈴與下課鈴的交替聲中滑過。

還記得,小的時候,“老師與學生”的遊戲是我的最愛。

還記得,上學以後,能歌善舞的老師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

還記得,中學畢業時,志願欄裏毫不猶豫地寫下“師範”。

往事一幕一幕。

15歲,我揹着行囊走進師範。在那裏,嚴謹的校風,嚴格的基本功訓練,讓我明白了教師這兩個字眼的深刻含義:“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18歲,我帶着一臉稚氣走進這所學校,滿腔熱情地融入到與我年齡相仿的學生當中。望着那些在教育戰線上嘔心瀝血幾十年的老教師仍孜孜不倦,看着他們青絲變白髮仍兩袖清風,我突然個性深刻地理解人們為什麼總是這樣描述教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我深深地明白:作為教師,光有奉獻是不夠的,振興民族的期望是教育,振興教育的期望在教師,個性是世紀之交的青年教師,我們要有一種緊迫感、使命感,務必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適應社會對我們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從1999年至今,我走過了我人生不平凡的五年。

曾先後兩次參加縣英語匯教獲二等獎。並取得了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大專文憑。20xx年5月我被評為“全縣模範青年團員”。去年,參加全國成人大學聯考,被三峽大學成教院英語系本科錄取。最重要的是去年8月,我以全縣第四名的成績被錄用為正式編制教師。

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是那一段黑色的日子:20xx年10月,第一次參加進編考試的我因一分半之差被拒之門外。我失望,彷徨,一度想,要離開,想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但最終我選擇留下來了,我離不開我心愛的講台,我離不開我心愛的學生,那裏有我兒時的夢,那裏有我一生的追求。

“一腔熱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潤嘉禾”,我無悔我的選擇。

“撐一支長篇,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將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終有一天,我會“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教師讀書演講稿2

各位領導、老師們:

得覺認為,人都有自和我兩部分,人每每遇到事情時,內心的自我就開始有了對話。因此,對於遇到事情後的想法及做法,都是自和我形成習慣的對話帶來的結果。

自是內在自動產生的能量,是內心的對話,是情感、情緒產生的來源。自有一個成長過程,它會產生念。念是自説給我的話,是自我保護裝置,它保護我的安全,確保我的快樂,安全和快樂是自的基本職能。積極正向的念會讓人產生正面的能量。消極負性的念會使人產生負面能量。

在自我內部,自是靈性的開關,是通向覺的通道,也是我和覺之間的通道,用感受不斷成長。自的存在特點是順應、變化、自由、自在,自的思維方式是頓悟、感悟、靈動。自的活動形式是感受,即情感體驗。

我是對外交流,是角色、是標籤、是面具、是習慣,就是一個人外在顯露出來的形象。是社會、家庭裏不斷認同的角色、標籤、面具和習慣不斷地被周圍人確認出來的現在本真的你,是被人固定、程序化形成了的我。我會產生責任、壓力、累和無助,會受到社會的影響而產生從眾需求,受社會、時代和環境的影響。

自從出生就一直擁有,自享受快樂,享受安全,享受自然的狀態。我從出生後慢慢地被周圍、社會逐步地標籤出來,我是一個從客體逐步走入到被自認同的一個過程。

我的角色很多,自能夠接納的角色就可以促使自我和諧。

自會帶着情感去運用我,給我指令,讓我去達成目標,以滿足自的快樂。自我的關係是從沒有到有,從不和諧到和諧,有些我和自的內容很難達到完全的協調,我一直被自引領着,我所完成的所有項目所有事件,都源自於自的需求。

當自和我處在平衡的時候,自就接納了一部分不能完成指令的我,更接納了可以達成目標的我,這就是自我關係。

合理的運用自我關係,主要改變自。因為自不斷地產生念,讓自產生合理的念,適應環境的念,促使成長的念,自我關係才會和諧。

當自產生消極的念時,我們可以用我的強硬外加指令,重複的一些語言、行為、音樂、軀體的體驗來改變自的念頭,自我對話關係就可以在足夠多的重複內容中改變。擁有信念就是自我處在最好的互動狀態。

自我是一種自然存在狀態,是在社會中不能夠覺知但可以顯化的一種存在方式,是一種體驗、表達和互動方式。

自我可理解為是自與我不斷交涉,不斷相互影響的過程。自我最終要達成一種平衡關係,自我就是在情感體驗與思想意識、感性與理性之間不斷尋找平衡的過程。

自我是一種能量存在狀態,就像陰陽,我是陽的顯化,自是陰的存在,用來跟陽互動。自我是能量體,顯化在人的軀體上,當能量耗盡,軀體就會死亡。自我是變化源,可以變化轉換和消失,能量可通過自我修煉提升,也會因自我的互動而衰減。自我最大的能量增量在於抓住它的陽動,陽是它真實的存在和外顯狀態,這種狀態會讓自我的能量越來越強。

自我是一種初始能量的耗盡過程和再補充能量的增量過程的複合體。能夠合理的掌握和運用自我,能量就會越來越強。當能量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轉換成另一種存在狀態——能量耗盡時的轉換過程就是死亡。

得覺自我理論最核心的是修煉人的自我對話,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順應內心的一種自我對話模式。和諧的自我對話表現為遇事能積極的面對,不是説服自己,而是找到未來。不是找到做事的理由,而是獲得積極的動力點,讓自己積極地面對並不帶負性情緒。展示出的行為張弛有度,符合現實並能夠順應現實,不會因別人的猜測、評判或懷疑而自我內心糾結。

當得覺對話模式建立起來後,對話者主動積極地調適自己,迅速回歸到一個真實自我而不帶面具,此時自起到主導作用,不太受到周圍的干擾和影響。外人看這種人,簡單,有時似乎沒頭腦,但覺得聰明,處理事情會很智慧,有真實感,不知不覺間逐步成為人羣中的核心,使人接收到正向的力量。

得覺修煉的第一個狀態:自信,化解情緒時間比以前縮短,讓人產生希望,自然的獲得快樂,展示出樂觀的狀態,抗挫能力增強,遇事更能夠淡定。

自我對話的三種狀態:

第一種人一直生活在過去裏,考慮和處理的問題都是過去的問題,在過去的歲月裏不斷清理自己的庫房和儲藏室一樣。雖然有短暫的頓悟驚喜,可還是在過去裏,更依戀過去,不斷重複過去,時時處於依戀中、回憶中、情境中,在這樣的感覺和情緒中度日,丟失掉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他的面是朝着過去、朝後的,他倒着在走,面向過去,背向未來,這是倒退的含義。

第二種人是轉身看着現在,他的身心都在忙現在的事情,很少關注過去,也沒時間顧及未來,他們一直處理現在的事情。他們一直在抓,抓眼前可以抓住的東西,以為抓住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看不到未來,忙碌於現在,沒有價值感。

第三種人是往前走的人,他們每一步都面向太陽,他們的行動跟生命自然發展軌跡合拍,這樣的人活在夢裏,敢於放棄過去不能解決的問題,敢於面對未來的挑戰,精力都放在未來的夢想裏、發展上,把握每一個當下,走出燦爛的生命,這種人輕鬆、喜悦。

糾結的人一直在看過去的事情,忙碌的人一直在關注現在的事情,智慧的人一直在看前面的事情。

得覺人是一直往前走的,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讓自己覺知,把自己調整到面對往前走的狀態,這就是自我對話的訣竅。

自的表達方式是念,我的表達方式是信,自我的對話產生信念。信是我的表達方式、行為方式、存在方式、語言方式。

信可以是語言,可以是眼神、表情、呼吸、行為、肢體動作,或是某一件事情。人們以信的方式和社會、自然界、人進行交流,當這種表達的能量傳遞出去的時候,對方就可以感受得到,感受到的就是息。人對外交往的方式就叫信息。以信息的方式來表述自己的存在,同時給自己定位,並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用信息的方式來確定自己的安全係數。

念,是自產生的,是自的描述方式、表達方式、交流方式和顯化方式。念是自動的是自的能量,如唸的能量被我收到,我就會有力,如果我受到這種力量並去完成唸的內容,就叫念力,我的行為叫精進力。這時就叫正念。念是用情來表達它的內容,釋放和儲藏、提升它的能量都與情有關。

自我對話和諧:我的角色扮演,在調整、選擇和篩選下,確立了哪些是可以讓自己愉悦、輕鬆的角色,基本上習慣化,固化下來,並自動地用這樣的習慣去調整自己去扮演新我,同時快速把可以固定下來的我進一步固定下來。自能夠迅速地收到我一次一次地確認,並感受到快樂。自的信息能更進一步準確地讓我去達成目標,同時,自選擇我能夠完成並不斷地開發出我的潛能,讓我生活在一種新奇的狀態中回饋回來,幸福地確認,增加自的能量。

自我和諧的第一個層次,需要到處去充電。第二個層次可以自己充電了。標準是,目標更清楚,自信心更強,擁有信念,精進力增強,無論遇到什麼,都會自然地有力量的往前走,發現自己的適應力增強,無論在什麼狀態下,內心都會出來讓自己喜悦的力量,而且可以從多個渠道、多個途徑打開這樣的開關和渠道,時時享受,在具體項目中更加專注並放下與此項目無關的事情。

第三個層次,自我協調,並感受覺的存在。自我的對話,已成為無需覺知的習慣。在覺的感受下,欣賞着自我的對話,輕鬆面對每一件事情,並從中獲得喜悦。還可清晰地知道,這樣的對話所產生的最好的結果,並會視覺化,同時可以將過去所經歷的所有生命歷程中可以運用的畫面整合成一個系列圖片,並顯化在大腦中,從中獲得快樂,並在不斷的回放中確認最後的畫面達成後的景象。

一句話概括為:自無雜念,我不亂行,覺知自我;所得自然,所行無礙,身心安穩,神聚力足。

得覺自我對話:

首先是找到自己的原動力,並確認以什麼作為能源。人的動力源是因為某種需求,無論是什麼需求,都由冥冥中的感覺帶領自己,這種冥冥中的感覺就是最本質的動力源。並找到動力源的開關,有了動力源,有了開關,就知道加什麼原料以及如何往裏加了。

接下來,要找到自己唸的提問方式和我的説話習慣。對於活在過去裏的人,要用我的語言來改變唸的內容,重複確認並增加跟未來有關的內容,延長這些內容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對於活在現在的人來説,也要用我來改變,但我的語言只需要確認跟未來有關係的積極內容;對於活在未來的人來説,他的念是正念,無需對話,只需要確認就是了。

我説給唸的確認方式一定要符合唸的提問方式和提問的句型,這種方式和句型,是念長期的一個習慣,不被他自己覺知,得覺通過不斷地梳理就可以清晰地知道這些提問的方式和句型中,可被我們運用和嫁接的關鍵點。我們利用我反覆地説出可以連接的關鍵詞,轉換語句,就可以將情緒能量轉換。

以上是我對得覺自我理論解讀後的體會,以及對部分重點內容的摘錄吧。對得覺自我理論的徹底理解和正確運用還相差很遠,但我會不斷地繼續研讀和運用它,最終達到徹底理解並能夠運用自如為止。

教師讀書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書香情懷》。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讀書是快樂的,讀書之樂,樂在開闊眼界。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有的書像陳年佳釀,百讀不厭;有的書像品評香茗,先苦後甜。煩惱時讀書,清新的墨香伴着花草的芬芳滋潤你的心田;失意時讀書,忘懷的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歎。桌上打開的是人生,窗外流逝的是歲月,燈下獨坐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情懷。動人婉轉的曲賦,意境優美的詩詞,驚心動魄的小説,形神兼備的散文,都使人如醉如痴;發人深省的教育理論,精彩絕倫的教學案例,頓然醒悟的教育敍事,充滿智慧的教學隨筆,築成了我專業成長的一步步階梯。沒有教育專長的教師很難獲得職業尊嚴,也談不上通過教師生涯獲得幸福。

關於讀書,清高者説:“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實用者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黃金屋"。培根總結的最好“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bo)彩,足以長才”。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説,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

我愛讀書,因為書籍可以帶領清貧的教師遠航。帶我們仰望埃及金字塔的燦爛,感受尼加拉大瀑布的震撼,領略萬里長城的雄偉,欣賞雲崗石窟的精美。

我愛讀書,因為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情志。讀《史記》,體會“風瀟瀟兮易水寒”的悲壯;讀《泰戈爾》,發現愛竟能讓世界如此美好。我曾在《紅與黑》中聽到司湯達對腐朽社會的聲討,也曾在《平凡的世界》中驚歎像少平、少安這樣的平凡者的偉大。

我愛讀書,因為我的職業是教師。拋卻功利,忘記浮華,堅定信念,細心體味紅袖添香的雅緻、青梅煮酒的風趣、雨夜耕讀的清幽。仁者愛人,智者知人。沒有淵博的學識怎能懂得我們的學生,沒有常流常新的知識如何全心全意為我們鍾愛的教育服務。

沈從文説,讀書的關鍵是學以致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看得更遠;用書作墊腳石,我們攀得更高。我用魏書生的“責任包乾制”和“心理穿透法”管理自己的班級,使我有了更多的時間讀書。讀朱永新的《新教育之夢》,面前彷彿呈現出一幅理想的教育藍圖,促使我以飽滿的熱情進行理性的思索。讀加德納的《多元智能》,我明白了因材施教的最終原因。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在向我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教育的真誠。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的詩篇》使我第一次明白了國小教師的快樂。讀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我懂得了用教師的心靈贏得學生的心靈、用教師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大量地讀書,讓自己擁有廣度,更要具有思想的深度。讀書可以開闊視野,激發情感,讓我們拒絕平庸;讀書可以優化人生層次,提高生存質量,昇華人生目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讓我們擠一點時間給讀書;留一點空閒給思考;獻一份熱情給學習。相信明天的你我,將魅力無限!

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讀書的樂趣》。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它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它能讓我們陶冶性情,不以物 喜,不以物悲。書是我們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到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從閲讀中養成愛好讀書的習慣,體會讀書的樂趣,學習和掌握一些讀書的方法,這不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嗎?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讀書的各種樂趣吧!

讀書的一大樂趣莫過於當你當你正為一個問題絞盡 腦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或對某一個問題似有所聞的時候,打開書一看,你就會發現早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了充分的論述,正好騷到了你的癢處。這種“柳暗花 明又一村”的感覺你那麼舒服,那麼的自在。

讀書給人恬淡、寧靜、心安理得的快樂,是名利、金錢不可取代的,書就像人類的精神 營養劑,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讓我們別留下遺憾,拿起書吧!相信你一定也能從書中懂得人生的真諦!我還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在平常的工 作中總會碰到很多業務上的難題,非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能解決的。所以為了更好的勝任本職工作,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向書本這個最好的教師請教,它總會為我找 到解決難題的捷徑。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説,沒有任 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 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

通過讀書擴大自己的視野,吸收一些新觀念,給自己的教育教學添加一些新的方法,用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緊跟時代的要求,使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不至於太落後。比如説,我就是通過讀書知道了普通學校的 課程改革,瞭解普通學校的教研教改,並用他們的教改成果來指導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我記得我們參加工作時,聽得比較多的一句俗話,是説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 得有一桶水。

但現在的説法又不同了,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的一桶水已經不夠用了,教師必須象個源泉,象條生生不息的奔河,得有源源不斷的水流給學生,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教師想要做個源泉,做一條生生不息的奔河,只有自己不斷地去學習,才能做到這點。僅僅是自己做源泉,做奔河還不夠,我們還得讓學 生學會找源泉,讓學生自己成為生生不息的奔河。所以現在想做個好老師是很不容易的。

讀書開闊人的視野。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 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 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

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 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説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 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

通過讀書,還可以不斷地提高我的思想境界,堅定我的志向,使我有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書,是我一生的朋友,有了它,我的不足得已掩蓋,我的人生也不寂寞。書可以讓我擁有寬闊的胸懷,可以讓我拒絕庸俗,可以讓我不斷的追求完美。

讀書的一大樂趣莫過於當你當你正為一個問題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或對某一個問題似有所聞的時候,打開書一看,你就會發現早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了充分的論述,正好騷到了你的癢處。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那麼舒服,那麼的自在。

讀書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樂趣,對於從事體力勞動來説,讀書一種休閒;對於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來説,書可能是一種靈丹妙藥,煩悶時,讀書可以解悶;愁苦時,讀書可以忘憂;興奮時,讀書可以暢流……

讀書給人恬淡、寧靜、心安理得的快樂,是名利、金錢不可取代的,書就像人類的精神營養劑,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讓我們別留下遺憾,拿起書吧!相信你一定也能從書中懂得人生的真諦!

教師讀書演講稿5

今天我彙報的主題有兩個:

一、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教育思想中的體現;

二、在聽報告和觀摩中關於“兒童課程建設實施”的思考。

內容一: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教育思想中的體現

校名學生題 校園書香溢 愛心與民主 教改勁風起

對於“李鎮西”這個名字老師們肯定不會陌生,他就是成都武侯實驗中學附屬國小的現任校長。個頭不高、身體微胖、樸素隨和、目光炯炯而睿智、言語幽默而率直(帶着一股濃濃的川味)——這是李鎮西校長給我留下的總體印象。我對他的瞭解源於參加班主任研修,以及他所著的《愛心與教育》《做最好的教師》《做最好的班主任》等暢銷書籍,其中有的觀點早已深入人心:如“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民主是教育的靈魂”“變語文教學為語文教育”“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師愛之源”等等,其“愛心、民主”教育,素質教育的思想和實踐無不令廣大教師感動、折服?也可以這樣説,到武侯觀摩新教育有絕大部分人是衝着“李鎮西”而來的!

(出示校名)老師們,你是否留意其校名與其他學校存在不同?細心的你是否發現在校名的落款處寫有“許晴航書”?“許晴航”——何許人也?書法大家?還是教育名人?皆否,實乃該校六年級三班一普通女生也!

“在學校裏,最重要的就是學生。” 20xx年9月新校投入使用時,校長李鎮西拒絕了找名人題寫校名的建議,堅持向全校學生徵集書法作品,從中挑一幅作校名。李鎮西表示,學生應該在學校裏留下美好印記,讓他們感受到“我很重要”,從而激勵他們更自信地發展。於是,從20xx年下半年起,學校就開始面向全校24個班1000多名學生徵集書法作品。學生們甚是踴躍,交上來的作品有鋼筆字、毛筆字,還有鉛筆字。經過初選,全校一共挑出100多幅作品入圍下一輪評比,最後大家都看上了許晴航的字。在開學典禮上,李鎮西校長跟許晴航還開玩笑説:“等到你80歲時,你還可以牽着小孫子來這裏,指着校名説,看,那就是奶奶當年寫的。”由此事足以看出學校把學生擺在何等重要的位置,民主思想體現的是何等的淋漓!

(出示校園鳥瞰圖)老師們請看——三棟四層教學樓矗立在校園的東半部,它們由北到南依次呈東西和西北東南走向排列,分別與弧形連廊相連,如同一本打開的書。(出示圖片)美國作家狄金森的兒童詩《神奇的書》,被書寫於正對大門的辦公樓樓梯東側的整面牆壁之上,沿着樓梯、順着連廊即可到達所有樓層,步入每間教室——連廊內的牆壁上張貼着各學段的推薦閲讀書目(出示圖片),立柱周圍擺滿了書,教室內的書架上排列着的也是書……漫步其中,如同開啟了一段神奇的閲讀之旅!20xx年8月13日,李鎮西校長的《只要有行動就會有收穫》講座,吹響了新教育實驗的號角,新教育思想開始潤澤附小,新教育實驗開始進入師生的生活,其中,“建設書香校園,讓閲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就是重點推進的三大行動(建設書香校園、締造完美教室、打造理想課堂)之一。

(出示圖片)“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這句話出自前蘇聯傳記小説《普通一兵》,學校以此為校訓,就是要讓學生懂得愛,並傳遞愛!(圖片)“愛滿天下”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它被雕刻於正對操場的連廊外側石壁之上,連廊上還寫有“書香怡情墨韻養慧”八個大字。由此可見,“愛心教育與民主思想”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感悟一】

教育要回歸原點,倡導教育家辦學(學校需要鮮活、本真、以生為本、永不過時的教育思想),減少行政干預,杜絕功利思想,尊重教育規律,關注人的發展,“博愛、民主、科學”,讓“書香、墨韻、和諧”充盈整個校園!讓張貼於牆上的所謂文化“活”起來,讓校園內的一草一木會“説話”,讓你我都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讓校園迴歸於寧靜溢滿濃濃的文化味,讓師生沉醉於書香爭做真正的讀書人!

內容二:在聽報告和觀摩中關於“兒童課程建設實施”的思考

報告溢彩呈 情真而意濃 九人做報告 五人談課程

那麼什麼是課程?引用王兮老師的話:

課程即道(道——名詞):課程是教育的真理,是明亮的那方,是我們行走的痕跡,是經驗、方法,是不斷追求的道德和正義之心。

課程即道(道——動詞):課程是信其道而循其步,是自我的行走,是行走後的反思。是反思後教育理念和思想體系的建立和形式。

(出示圖片)王兮,來自四川成都雙楠實驗學校,因為她對新教育(課程)有着自己獨到的理解,所以被李鎮西推薦做典型發言。

其主要觀點摘錄如下——

1、晨誦課程的學習策略:始終依循“因人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如自編詩歌,把詩擴成話再到文;一年級“古詩欣賞”可採用“吟唱加舞蹈”的形式,二年級採用“趣聞加品讀”的形式。

2、讀寫繪課程的編織:培養讀圖意識,鼓勵孩子們給課文配畫,與生活相聯繫。

3、課程的建構方法:以詩人為主題進行建構;以四季為主題進行建構;契合教材,將兒歌、古詩以及讀寫繪做一個主題的整合。

4、班級課程的創生:手工課程、口頭作文課程、數學繪本課程、家長課程……

那麼,兒童課程如何建構?

◇王勝老師在《對新教育的認識》的報告中談到——從三方面來建構兒童課程:1、基礎提高課程:成為基礎、要有序,需改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豐富教科書知識,最終超越教科書。2、自主發展課程:結合實際、適合兒童發展,發揮師生潛力。3、針對特殊學生研發課程:如學習障礙生、能力超長生,以及在奧數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孩子。

那麼,武侯實驗中學附屬國小的兒童課程到底是怎樣研發的呢?

李鎮西校長在他所做的《在教育中成長》報告中,是這樣介紹的——

我們嚴格按照“定題——申報——審定——實驗——評價——調整”這樣的程序,對老師的課程進行了論證、實驗和調整。分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科學、體育等學科。老師們結合自身所教學科特色和自身愛好特長,再綜合學生實際情況從藝術、閲讀、手工、能力、智識、健身、實踐、科普、旅遊、棋類、製作、樂器等知識領域出發,開發了“唱唐詩、興趣魔方、十字繡、象棋入門、彩紙童年、手鼓舞、陶藝、乒乓球、經濟課程”等等讓學生興趣盎然的課程,最終形成64們各具特色的兒童課程。

雖然我們的兒童課程開發才剛剛起步,但不少老師已經做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比如:包紅婧在《成長是一種幸福》報告中,敍述了她的“三國課程”開發——

(圖片)包老師用詩意的語言,講述了她與“螢火蟲班”的孩子們,一起挖掘“三國文化”,研發“三國”課程的經歷,師生在三國課程的研發過程中體驗着共同成長的幸福。開展“三國”知識競賽,讀《三國演義》,辦小報、做講座,畫三國臉譜,做孔明燈,做湯圓,表演三國課本劇、吟誦三國詩詞……有的內容你可能聞所未聞,從單一到寬泛,從乾癟到豐盈,其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引用李鎮西校長的話——新教育實驗提出要研發卓越課程,就是要為孩子的成長鋪設一條又一條“跑道”。在課程中,他們展現自己的潛能,凸顯自己的特長,張揚自己的個性,看到自己的未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完整世界,因此不同的課程就為不同個性的孩子開闢了一個屬於他的未來。

【感悟】

兒童課程的研發需因地制宜,適合學科特點和兒童的個性發展,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有效利用學生和家長的優勢(因為“每個孩子必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每個家長都是某個領域的行家裏手。”),發揮教師的個人興趣與業務專長,腳踏實地、踏踏實實的用心去做,用一顆心靈去呼喚另一顆心靈。

引用朱永新老師的話——“教室是河道,課程是水流,兩者相得益彰,才會湧現教育的精彩。”

“有行動,就會有收穫!”老師們!您還在坐等什麼呢?

最後,請允許我以一首《沁園春》來結束今天的彙報——

蜀地武侯,千里路遙,萬人稱道。望實中附小,教改如潮;校園內外,書卷香飄。理想課堂,完美教室,課程研發熱情高。待彼時,享完整生活,幸福滔滔。新教育如此多饒,引無數學府競仰效。喜我們六中,底藴豐厚;才俊輩出,各領風騷。新校在建,萬象更新,師生闊步展今朝。已足矣,領濱州教育,還看我校。

(彙報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成長與書相伴》。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讀書 ,讀書,再讀書——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這個品質所要求的。要讀書,要如飢渴似地讀書,把讀書作為精神的第一需要。”

簡單明瞭的一句話,道出了為師者的要義。教師要多讀書,剛踏上教育崗位的新教師,更要多讀書。書到用時方恨少,初次執教的工作經歷,讓我深感讀書的重要。

回首往日,初次接觸國小教育,作為班主任,我不知道該怎麼管理學生,怎麼訓練學生的行為習慣,怎麼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徵。作為語文老師,該怎麼從事教學,怎麼讓自己的知識用孩子的可以接受的方式傳給孩子,他們的理解能力有多高,在課堂中我該注意些什麼,我通通不清楚,那時候,我被困在原地,找不到一絲頭緒。以前所設想的一切,都被真實的現實替代,在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面前,我迷失了方向。

沒有書,成長的道路上就沒有陽光,在我陷入黑暗的時候,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它真誠的告訴我:“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深思熟慮、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要掌握這一門藝術,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在它的引導下,我開始了廣泛的閲讀,從這些書中,我獲得了從教的勇氣和教育教學的可用之法。

《從陶淵明到蘇軾》告訴我人生在世應當有“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曠達態度;“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你就是金子”,《莊子大智慧全集》為我樹立了工作的信心;每一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是一個漫長又艱辛的過程,不要逃避挫折,要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學習和探索,《30位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撫慰了我急於求成的心。

怎樣更好的管理班級呢?我仍需要切實可行的方法。《魏書生教案教學實例選》推心置腹的對我説:“每個孩子都是班級的一員,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優秀班主任八項修煉》以真實案例的勸勉我:“對孩子要以鼓勵為主,即使在批評中,也要對孩子充滿期待”。《陶行知教育名篇》真誠傳授我:“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讀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詩人臧克家如是説。於是,在《名師的備課經驗》(國小語文卷)、《漫談國小語文備課》、《好課是這樣煉成的》、《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等書裏,特級教師於永正、盛新鳳、閆學、王崧舟成了我的良師益友,為我撥開迷霧,引我前行。

在書裏,於永正老師和我交流了他的“藝術人生”,他對做教師的女兒的二十條貼心建議讓我獲益良多。王崧舟老師給我展示了精緻大氣的詩意課堂,留下了值得借鑑的地方;他們告誡我“在教學中要以孩子為中心,以孩子們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獲得為目的,讓聽、説、讀、寫的基本訓練以有趣的、新穎的形式貫穿課堂”“要注意掌控教學時間,在有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能力”“要用孩子們的生活語言引導孩子們掌握知識”。

曾説:“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書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讓人温暖”。這些書,就是知識的寶庫,它以真摯的口吻指導我在工作中不斷成長成長,樹立我前行的信心,它以輕柔的話語,温暖我踽踽獨行的背影,讓我在困境之中不斷獲得輔助。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因為讀書,可以使我們從智者的言行舉止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無窮的哲理;可以使我們從成功者奮鬥的文字裏學會堅持不懈和勇於攀登;可以讓我們探尋先賢的足跡,學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品質;可以使我們與名家對話,感受到教學的無限魅力;可以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看的更廣闊,走的更遠。

教育裏沒有書籍就好像生活中沒有陽光;成長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我的教學經歷時時提醒我:道行之而成,長路漫漫,佈滿艱辛,唯有與書相伴,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成長。

教師讀書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在國旗下的講話的題目是:談讀書。

同學們每天辛勤在教室學習,在家中習作,在晨曦下背書,在課堂上朗讀,無時無刻不跟書打交道,這是為何?

其實,自古以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愛讀書。才高八斗的曹植因為讀書“七步”內便做出千古傳誦的佳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代帝王的趙匡胤因為讀書,認為開卷必有益,即使政務繁忙,也要抽空讀書,鞏固了宋代江山。華人首富李嘉誠因為讀書,每晚入睡前也要讀上幾段書,創立了他的商業王國。愛讀書的例子並不少,匡衡鑿壁偷光,蘇秦頭懸樑、錐刺股……,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讀書故事。為了成功,我們必須要讀書。

培根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而我認為: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讀書,就是在經歷一個社會,更是在社會中接受精神的洗禮。

有人説,讀書是精神的散步和漫遊。我亦有同感,讀書是一種精神享受。就象我們一日三餐中的鹽和佐料,它們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但它們會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更豐富多彩。

書,將我們帶入一個比現實更為深邃的精神空間,讓思緒任意馳騁。讀書,將靈魂昇華至一個純真的高度,審視自己,思考人生。讀書,讓我們有力量抵禦世俗的種種誘惑,使浮躁的心靈得到撫慰,變得寧靜而平和。而只有擁有一顆平靜的心,我們才能細細品味書中的內涵,書中的知識才能給予我們發展、進步的空間。

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提高文化品位,提高生活質量。讀書有如我們的一日三餐,它是根據我們的口味、嗜好有所選擇的。好書似春風化雨,愉悦性情,營養身心;壞書如飲鴆止渴,蹉跎歲月,消磨意志,頹廢人生。無論是好書還是壞書,都可以從中折射出讀書人的影子。

林語堂説過,世間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文字裏找到自己的影子。讀書也可從他人的觀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難怪中國就有聖賢感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最忠實的朋友。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活動。

讀書,不但陶治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滋潤人的精神,更能開闊人的視野,促使人的思想成熟。

讀書,可以通曉古今,可以提高水平,更可以激起人的各式各樣的感情,最終獲得美的感受。

同學們,老師們,書是知識的源泉,是人精神的營養品,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徜徉在書的世界裏,不斷汲取力量。最後,我要大聲説:讓我們熱愛讀書吧!

謝謝!

教師讀書演講稿8

《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風格平實,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宂長的理論説教,以大量生動感人的實例,全面敍説了作者獨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搞好班級管理的具體措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言詞懇切,入情入理,讀起來琅琅上口,令人心悦誠服。它內容豐富、具體,富於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藴含深刻的哲理,閃耀智慧的光芒,具有吸引人一口氣讀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班主任工作漫談》涵蓋了以班主任為主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實施方法。從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學生為主體到發展綜合素質、科學民主的管理措施,從指導思想到工作細節,全面科學,實在又實用,是廣大班主任、教師的必讀教科書。魏書生是我國教育界的一個奇蹟,他的教改嚴整而科學,他的教育理念極具前瞻性。十幾年前他的互動教學,以學生為學習主題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學的管理指導思想,已成為新一輪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有人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同一個智者交談,讀魏書生的書就是這樣的感覺。我認真學習和閲讀了《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讀完此書,感覺有很大收穫。下面談一點自己的讀書體會: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書中魏書生老師説“以德治教”,身教重於言教是教師必須時刻牢記在心,實踐在身的。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説:“老師的一句話頂家長的十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給我這樣的體會,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在眾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班主任老師是最崇拜的、最信賴的。作為班主任,更要處處為人師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學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帶動學生。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和一句話,可能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學會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用“真愛”去發現和培養孩子的閃光點,發揮每個孩子的潛能,讓每個孩子的心裏都灑滿陽光。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他們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範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品德、行為,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着學生。學生是極具模仿力的一個羣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着老師的一舉一動。如: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教師就不能有違法亂紀行為;教育學生不怕髒、不怕累,教師就必須做到親自動手,吃苦在前,做好學生的帶頭人,否則,即使你説的天花亂墜,頭頭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養,也不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二、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牢固樹立了教師的光輝形象,班主任更是如此,通過學習閲讀《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我有着很深的感觸,發覺與這些優秀班主任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做班主任工作很累,現在卻體會到,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班主任必須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這些孩子是我們的神聖事業。用愛心去感化、去關心、去教育,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裏比在家裏的還要幸福的多,對我們這些學生既要愛又要嚴。既要學知識又要學做人,全面關心學生的進步,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信任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通過閲讀《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我更進一步認識到,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們的一種正常需要。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首先是親近他們,尊重他們,在學習上耐心引導,生活中熱心關懷,經常同他們交談,瞭解思想狀況,抓住時機,儘量做到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他們改錯的機會,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對每一位學生做到公平、公正,嚴格要求,不歧視,不挖苦,耐心教育、耐心指導。教師只有用心去教育學生,去關愛自己的學生,才能保證學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發展。

總之,讀過《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之後,感覺他引領我們進入了一個處處都是發現,處處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裏,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養和深邃的哲學氣質,讓人仰慕,望塵莫及。自感眼界有所拓寬的同時,從中也學到了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借鑑的一些可行的做法。當然,在品味魏老師的感慨和收穫時,有些地方讓我與實際的情況相聯繫,也引發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有一點是可以學的,那就是對這份職業的熱愛與執着。

教師讀書演講稿9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新年好!

按照慣例,新學期的第一講由我來給大家講點什麼,以前給大家講的諸如《什麼是你生命中的核桃》、《愛國請從改變自己做好自己開始》等等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是否對大家有些啟示和影響。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主題是《不讀書、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

短暫的寒假結束了,新的學期開始了。回憶十來天的假期,你是否有值得回味的事情和經歷呢?

我想,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收穫和感受:

有的同學“收穫”的胡吃海睡,做的是“低頭追劇”一族,並且生活的節奏全部被打亂——該睡的時候不睡,該起的時候不起,該吃的時候不吃;而有的同學選擇了認真完成寒假作業之餘適當放鬆;

有的同學選擇了放下包袱,在旅途中放鬆身心,增長見識;也有的同學撇開喧囂紛擾,選擇了一本好書,與偉大的心靈對話,讓自己的精神旅行;

有的同學會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強化自己的薄弱學科,實現彎道超越;

還有的同學會和自己的良師益友促膝談心,獲取前進的動力,感悟人生的真諦!

規劃不同,過法不同,寒假對於我們的意義就不同。有的同學可能難以理解,假期有必要這麼拼,這麼苦,這麼累嗎?我的回答是大有必要。

怕吃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一陣子。

之前一部熱播電視劇,叫《羋月傳》,羋月作為一個女人吃了多少的苦頭,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登上權力之巔,奠定秦國一統六合的基業!而作為主演孫儷成為“熒屏霸主”何嘗不是如此呢?

孫儷面對媒體採訪時這樣説道:“除了《玉觀音》後歇了三個月,十年來,我幾乎再沒有休息過一天,這比小時候練舞,比在部隊裏種地、趕豬、掏陰溝要累得多”。

她十年的付出,換來的身價暴漲,拍攝《玉觀音》時,片酬為5000元一集,《甄嬛傳》時30萬一集,《羋月傳》時片酬漲到了85萬……出道10年身價暴漲了170倍。需要知道的是這十年孫儷沒休息過一天。

在完全可以拼“顏值”的時代,孫儷卻在拼實力,拼吃苦精神。人生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要麼向孫儷那樣吃苦十年,精彩五十年;要麼安逸十年,吃苦五十年。

現在有些同學談到讀書,談到吃苦,猶如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姐妹,以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她們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粧品、想的是網上購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韓劇;

而一幫無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哥們,以為有了哥們就有了天下。他們在一起逃課、抽煙、打撲克、玩遊戲、看玄幻甚至約架……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他們看不起那些不會化粧、不會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好學生。還罵那些好學生是書呆子,罵他們傻,只知道讀書,殊不知,兩三年後,好學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華北大,而他們卻要考慮去三本,去高職高專甚至考慮要不要南下打工。

有的人可能會説,讀書有什麼用,現在好多沒讀大學的也混的非常好。其實,你們忘記了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叫做比例。而那些佔極小比例的沒讀書就成功的人,那是他們自身具備了成功的一些素質,而你們是否具備呢?

每個不想念書的學生,都會不約而同的找一個不讀書就能成功的案例來作為他放縱的最後心理安慰。那麼我很遺憾的告訴你們,這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後的中國,這裏再也沒有素質低下而鑽了政策的空子就能一夜暴富的奇蹟。這裏優勝劣汰,這裏適者生存。

叛逆和瘋狂的青春當然可以,但幾年的放縱,換來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底層!

有一段父子之間經典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

兒子剛上學不久就問當農民的父親,人為什麼要讀書。父親説,一顆小樹長1年的話,只能用來做籬笆,或當柴燒。10年的樹可以做檁條。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傢俱;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羣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幹不了別的。

如果國小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國小的知識夠用了;如果國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樑了;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知道了嗎?”兒子説知道了。

爸爸又問:放羊、種地、當保安,丟人不丟人?兒子説丟人。

爸爸説: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

不是説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談話給兒子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此兒子在學習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誘,就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説到“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寶,玩着網遊,幹着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恰同學少年的你們,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同學們,什麼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窮孩子,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着腳丫,啃着窩窩頭的情形;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我們的老師們;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着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

在有空調的、有熱水喝的教室裏學習能算吃苦?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寢室裏休息算是吃苦?在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你來這兒就是來刻苦學習的,就是來拼個好前程的,不是來荒廢時日揮灑青春的。

去年考上清華的張甜柳寒假回母校來看望老師的時候説道,沒有高中三年拼命的我,今天我怎麼能夠和來自北上廣深的優秀學生坐在同一間教室,聆聽中國最優秀的教授講課;怎麼能夠有資格和他們一道徜徉在水木清華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想來這三年的苦真沒有白吃,這三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同學們,若想成為非常之人必須學會吃非常之苦。要知道,青春最好的營養就是刻苦!

著名作家龍應台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到: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是啊,如果你優秀,你便擁有了大把的選擇機會,否則你只能被迫謀生。

李嘉誠也這樣説:“讀書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機會。”

同學們,有機會,才會成功,才會有未來啊!

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我的回答是:“我説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我們應該把重心從問“來不來得及”轉到用功學習上來。有時候你想的越多,越什麼事都幹不成。認準目標就靜下心來幹,總會有結果。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無論是高一、高二的,還是高三的同學們,不要問什麼時間夠不夠,什麼基礎行不行。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你要從現在開始吃苦,開始用功。

40歲的柳傳志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締造了聯想集團;大學聯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考上北大並打造了“教育航母”--新東方;經過兩次創業失敗的馬雲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書寫了電商傳奇,改變了世界。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鬥的勇氣。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

最後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奮力拼搏,不負春光,不負自己!同時也祝我們二中猴年吉祥、大學聯考大捷!謝謝大家!

希望每位高中學生及家長都能看到這篇文章,讓學生充滿鬥志,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誘,相信他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教師讀書演講稿10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xxx,是教國小五年級(xx班)的語文老師,今天我要分享的話題是“讀書的好處”。大家應該都知道,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看的書肯定是不少的,這不僅是因為教師職業的需要,也是因為自身需要。

我們做教師的,對待教學要負責,對待學生要負責,我們是身負着教書育人的職責的,那就必須要去讀書。讀書不是説只是打發時間而已,更多是希望通過讀書,讓自己的閲歷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知識積累的更加多,那在上課時,才能去舉一反三的教學生知識。學生自己在讀書的日子裏,都要讀很多的書,那更不要説我們這羣教師要讀的書有多少了,只能多,而不能少。在我進入教師這個行業之後,歐文更加明白讀書的重要性,更能知道讀書的好處。

讀書能夠讓人有所沉澱,那是日復一日對書籍的鑽研,一點點的把知識的堡壘鑄造起來,讓它變得堅不可摧。讀書對我們的教學有很大的好處,在我們上課時,不能只是照搬書中的東西,一定要自己理解,才能把課本要表達的東西教給學生,在這樣過程裏,有讀很多的書的話,就能更好的去理解書中作者要去表達的意思,還能用看過的書裏面的知識去進行反覆推敲。而一個語文教師,如果沒有很好的讀書的底子,是很難去教會學生的,因為在教學中是需要適當的引用其他的相關的例子去做註釋的,這就很需要知識的積累,只有讀了足夠多的書,才可以引經據典。

在座的老師肯定都知道,讀書是可以使人變得聰慧的,因為書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有很多可以去借鑑的東西,這些能夠影響到我們。讀書可以使人不出門便可以知曉很多事情,因為書是百寶箱,容納了很多的事情,這些在你看的過程中,慢慢的就記在了腦海裏,就算不去親身經歷,也能知道。

作為一個國小教師,還是語文老師,我必須要去讀書,而且要“博覽羣書”,才能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就能知道很多的道理和事情,這本來也就是我的職責,同樣讀書就成為我必須去做的事情了。我想能讀得更多的書,我的教學也會更輕鬆,相信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也不會那麼,所以讀書真的好處很多,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去讀書,豐富自己內涵的同時也更能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博學。

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演講稿1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打造靚麗的人生底色》

打開塵封已久的書籍,那熟悉的愈加醇厚的馨香撲面而來,恍惚間,我的世界豁然開朗,鳥語花香,繽紛一片。萬分欣喜地攜上一本置身學生面前:“同學們,從今天開始,讓我們與書相約,與書為伴吧!”明亮的眼睛,高高的歡呼、燦燦的笑臉足以表達千言萬語,學生們和我心有靈犀!

曾有人這樣形容讀書:“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閲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我相信閲讀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生的。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師更應該多讀書,讓讀書成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曾説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作為文化底藴的傳承者,人格力量的塑造者,自身素質不是很重要嗎?而教育,天然需要教師有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種充實而聖潔的靈魂,一種虔誠而温馨的情懷、一種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那麼,怎樣才能使教師具有充實的靈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呢?答案就是讀書。只有在讀書中不斷實踐、思考,才能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而促進教師人生的發展和生命的成長。

人們常説:“校園是知識的搖籃”“校園是培養人才的基地”,而人才基地除了要有好學的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師資雄厚的知識傳播者和人才培養師。在當前激烈的競爭中, “適者生存”已成為現代人的座右銘。教師更應該以讀書為支撐,立足課堂,從從容容播種傳道;以讀書為信仰,積極坦然、寧靜明朗地面對人生;以讀書為生活,涵養自己豐富的情感、健全的理性、敏鋭的判斷以及不竭的創造力,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發展;以讀書為己任,讓自己的生命之樹常青,無聲地潤澤學生,悄悄地葱蘢自己。

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地增長智慧,讓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讀書,能使教師充滿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語,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讀書,能改變教師的人生,使教師思考人生,把教學變成一種過程、一種動態、一種求索;讀書,是教師可貴的生活品質,一種詩意美好的人生境界教師讀書演講稿5篇。

博覽羣書,才能信手拈來、應用自如;引經據典,才能妙趣橫生、興味盎然;讀書萬卷,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我們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促生者,心靈的塑造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我們是不是該盡最大努力地追尋胸羅萬象呢?所以我們讀唐詩宋詞、漢賦元曲;讀李白、蘇軾;讀歌德、莎士比亞;讀平民百姓、推水賣漿之流。因為我們要站得高,才能把生命讀得開闊、靈動、樂觀、豁達、鮮亮;才能把人類心靈的廣袤與深邃,世界的多樣與神奇,世事的無端與詭異,傳授給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學子們。

教師的讀書習慣,會直接影響學生。“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學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燈,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佔何種地位”。教師首先是讀書人,為了學生,為了自己,我們必須堅持讀書。那麼教師應如何做到堅持讀書呢?我認為:

首先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教師應在自己的書案前或牀頭邊放着書,以便能抓緊分分秒秒來讀書。同時要經常走進圖書館閲覽書籍,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藴。

其次讀書要誦讀有方,中國的經典名著要以誦讀為主,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外國的經典要以閲讀為主,達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境界。中國古代的經典應當背誦,尤其是儒學書籍。

再次,把讀書與實際工作相聯繫,“所有的教育改革最終都要回到課堂”、“所有的課堂最終都要回到細節”,在讀書中去體味怎樣備課,怎樣評課,做到讀教相長。

另外,教師讀書要讀寫結合。教師不寫作是不行的!有人説:“造就教師的書卷氣的有

效途徑,除了讀書,大概就是寫作了。寫作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教師讀書靠的是長期的積澱,堅持不懈的讀書。沒有書籍的滋潤,何來深厚的學養,何來傳道授業解惑。羅曼·羅蘭曾説過,“要散佈陽光到別人心裏,先得自己心裏有陽光”。

尊敬的老師們:讓我們用讀書來慰藉自己的心靈吧!一本書、一支粉筆,遠離喧囂和浮躁,靜靜地迴歸自我,去體驗煩躁背後的冷靜,繁華落盡後的從容,不也是一種享受嗎?

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演講稿1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做個幸福的教師》讀書心得。《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説,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愉快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無可非議。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幸福在哪裏?

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感受,它是教師個人價值觀的體現。在物慾橫流的世界,教師追求職業幸福的腳步當朝着精神"行走"。或許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和理想是為了西部的貧困孩子受到教育,為了西部的開發、發展,他很苦但奉獻着、快樂着、幸福着;而南方老闆的人生價值卻是低成本、短時間、高利潤,可能為"錢"活着,所以很富很累,腰纏萬貫而永不滿足,於是他很不幸福。教師這個職業的本身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了這種蠟燭、春蠶般的價值觀、人生觀、幸福觀,就能"一意孤行"地幹好自己的工作;就會真心對學生,走進"激情燃燒的歲月";就會用心靈點燃心靈;就會固守這份職業,堅守這份信念,並綻放出許多精彩與豪邁。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並不意味着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着教育、體驗着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於教師對説,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旅趟遊。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要對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學、合理、符合自己最近發展區、又不斷在動態變化提升的目標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不斷的自我價值實現是人不斷前進的不竭"內驅力"。過高的目標定位容易讓人因體驗不到經常的成功而沮傷。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於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麼,我也會説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會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教師讀書演講稿1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很高興能在讀書報告會上向領導和老師彙報自己的讀書收穫和感悟。

最近,一直在看作家龍應台的幾本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

《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台寫她的兩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上國小之前的事情,字裏行間有一片珍惜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柔軟心腸,看這本書的時候,心裏是歡喜的,平和的,柔軟的。沒做媽媽的,看了這書會覺得孩子的純真可愛;孩子已經長大了的,看了這書,會想起自己養育孩子時的無窮樂趣和無限歡喜。

《親愛的安德烈》是我最喜歡的一本,這本書讀了很長時間,引人深思的問題太多,很多篇章都一看再看。這本書寫作的背景是,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她覺得與兒子之間多了一座無形的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龍應台“認識了人生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探討了一個人青年時期的困惑,例如“為什麼要用功讀書?”“你十八歲的時候知道什麼?”“如何接受平庸?”之類的問題,更多的是關於東西方教育差異、文化沉澱和包容、道德與民主、社會貧富差距甚至還有政治敏感問題的探討。

如果家裏有中學生的話,這本書實在應該看,大人和孩子一起看,探討溝通。不僅能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理解,更能使孩子開闊眼界與心胸,讓他們知道——世界,不僅僅只有眼前,還有遠方與夢想、家國與責任。

《目送》的扉頁上寫着: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是龍應台寫於父親去世之後。從序就漫出一股世事滄桑的無奈,看得人隱隱作痛。

一篇篇的看下去,每一篇非要把人埋在心裏的那些悽清悲涼扯出來才算。

比如那篇《目送》中的那句出現了兩次的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誰沒有父母兄弟,老人孩子?這本書告訴你,這些離愁別恨人人都得經歷,今天是我,明天,將來,是你。心愛的人,自以為離不得的人,一個個的,都將失去,求不回,得不到。以前平淡的每一天,其實都是幸福。

其實我覺得讀書的時候,心痛是好事,它能提醒你:好好對待家人,好好對待朋友,好好對待自己,珍惜每一天。現在我們平淡的每一天,其實都是幸福的。

讀書的滋味,高雅的説,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通俗點説,像兩個人剛談戀愛的時候,她遞一個眼神過來,你馬上覺得心裏又是甜又是酸,那個滋味,不可説,不必説,不能説。

但是,書比戀人好,熱鬧忙碌的時候我們看都不看書一眼,任它落滿灰塵,可是不論任何時候,書永遠在那裏忠實的等着我們,不因我們的淡漠使性惱怒,也不因我們的熱情恃寵而驕。

無聊的時候用書消閒,難過的時候有書安慰,煩悶的時候有書啟迪,孤寂的時候還是有書陪伴。

書作為朋友,有一種高貴的品質:不卑不亢,沉默安定;不離不棄,相濡以沫。

書讀多了,就會多幾分寬容,少幾分挑剔;多幾分骨氣,少幾分驕氣;多幾分豁達,少幾分怨氣,最後祝願大家過一種書式生活:多讀書,少生氣。

教師讀書演講稿14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能在這個下午和大家説説我的心裏話。有同學可能認識我,知道我是你們師兄師姐的美術老師,但我今天不是來和大家上課的,而是想和你們共同探討幾個問題,幾個大家也比較關心的問題。

第一。是否只有在重點學校就讀或只有生在富裕美滿的家庭才會有出息?

對這個問題,我先來説個真實的故事:國中畢業那年,我們班兩個成績一直都是中等的音樂特長學生同時面臨人生的選擇。結果一個上了職高,一個上了普高。三年過去後,大家猜想一下他們的命運?(給同學一點議論的時間)

結果那個職高生很輕鬆地考上了不錯的大學,而那個普高生卻名落孫山。這是為什麼呢?後面我們瞭解到,那個讀職高的同學一進高中就發現自己是竟是班上的前十名,感到很高興——原來我也是優等生!於是學習更加努力,而老師和家長也覺得他是顆好苗子,總是不斷地鼓勵他表揚他。慢慢地他成績越來越好,人也變得越來越自信,而且回憶起高中大多是快樂的情景。而那個普高生則恰恰相反。他作為藝術特長生,雖然大學聯考時可以享受一定的分數上的優惠。但在他周圍一塊學習競爭的,卻都是那些成績很好的同學。在國中他還是中等,可到了高中,無論他怎樣努力,他始終比不過那些專門學文化的同學,老是最後幾名。這讓他感到抬不起頭來,對學習也漸漸失去了信心。而且他非常不快樂,再也不想提到那段黑色的日子。

這也許只是一個特例,但這充分説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好學生其實是比較出來的!有句話説: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很多成績很好的大學生為了得到單位的重視,也往往選擇一些規模較小的單位,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突出自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不至於淹沒在人羣裏。

我們這裏的年級前十名,放到二中重點班去,也許就是最後幾名,你在那裏就不會有現在這樣良好的感覺。而你們面臨的考試卻是一樣的。所以説,在普通中學讀書沒什麼不好,甚至還是你們的一種福氣!

當然,我不是説只有小地方出人才,我是想告訴大家,其實無論在什麼樣的地方,只要我們自己相信自己,不斷努力,就可以成功。如果你實在不喜歡現在的環境,就更要努力,靠自己的實力考出去。只有正確面對現實,才可以扭轉命運。如果是一味的埋怨環境,只怕你連你不喜歡的環境都待不下去。(我們知道,我們學校下半年起不辦高中了,那些開始還埋怨我們學校不好的同學如果不能正確地面對現實,還在那一個勁的抱怨,那他們就沒有合適的書讀了)

還有家庭環境,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甚至是富裕的家庭,有特別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可很多時候,生活並不象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這個時候,你能怎麼辦,是抱怨父母沒有給你最好的條件嗎?如果是這樣,那你們的父母是不是也要向他們的父母——你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抱怨,你們覺得象他們抱怨有用嗎?當然沒用!

俗話説,自古英雄出,紈絝子弟少偉男。這句話不是諷刺,而是天大的真理。不信你們可以自己去查查,你們自己認可的成功人物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有幾個是出身在富裕家庭的?普通的家庭環境更能鍛鍊我們的意志,堅定我們成功的決心,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在平凡的家庭環境也是我們的福氣!

所以説,不論我們是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只有正確地面對現實,不斷地學習,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才能扭轉自己的命運。

第二。 為什麼只有不斷學習知識才是唯一能加速自己成長的利器?

有時候我們明明是自己想看會書,結果媽媽跑來説你怎麼還不去看書?一下弄得自己很沒有勁了,有時自己犯了點錯,老師就説把這篇古文抄兩遍,本來我是很喜歡這篇《岳陽樓記》的,但被罰抄兩遍後,對所有的古文都不喜歡了。有時候父母和老師一不小心就打擊了我們的學習積極性。(看到很多同學都點頭,哈看來這樣的事情還不少)

讓我們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討厭很麻煩很艱難的事情。

知識真的可惡嗎?

讓我們來聽下面兩個故事。

一個是今年5月23號中央一台的《東方時空》欄目介紹的:

一個18歲的山東花季少女躺在北京協和醫院的病牀上,全身焦黑,手腳皮膚還遍佈着一個個大水皰,一碰就破,而她的整個臉幾乎腫大了一倍,看上去非常恐怖。而造成這個嚴重後果的原因很簡單。那天晚上,這個女孩感到有些熱,她以為自己是發燒了,就隨便找了些青黴素和V鉀片吃了。第二天起來,她便覺得臉有些癢,開始也沒有在意,以為是藥物的正常反應,後來臉慢慢腫起來,而皮膚上也冒起一個個水皰,她這才慌了神,趕忙去醫院。可山東沒有醫院可以治療,他們於是立刻去北京仁和。才一週的時間,她就成了剛剛我們説的那個樣子。而且全國最好的醫院之一仁和醫院至今還無法分析出引起她過敏的到底是什麼藥,而她目前的情況又是這樣嚴重,醫生也不敢隨便用藥,只能用一些方法儘量維持她的現狀。

那我現在想問同學們,到底要怎樣做才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呢?我是説在不去醫院的前提下。(請同學暢所欲言)

最起碼要做到:(揭示答案)

1。瞭解自己真實病情,對症下藥。

2。瞭解藥性和其副作用。

3。瞭解自己有無藥物過敏史。

再來看第二個故事,這是我大學同學親身經歷的事情。

那個男孩是我班的副班長,個子很高,身體強壯,人也聰明,當時他的目標是進一個比較有實力的裝修公司做室內設計。在我們畢業那年,他隻身去廣州找工作。由於之前他已把簡歷通過郵件發到那裏,公司便通知他來面試。結果到了那個公司,正好是雙休日,公司沒開門。正在他着急的那會,來了兩個所謂的公司內部員工,瞭解到他的情況後,那兩個人就熱情地帶着我同學去他們的員工宿舍歇息,還弄好多吃的給他,我同學開始還挺感動,覺得世界上還是好人多。結果到了晚上他就開始覺得不對勁了。這個所謂的員工宿舍住了好多人,大多是看起來很潦倒的樣子。他們一直都在問他家裏在哪,家裏人是幹什麼的,家裏經濟條件如何,關鍵是還不讓他走!我同學心裏急了,他馬上意識到自己是被人騙了,而且八成是掉入傳銷這類陷阱了,就是那種家裏不給寄錢就一直被軟禁的那種。但他畢竟是聰明人,也沒有露出聲色,還裝做什麼都不知道一樣開開心心在那裏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就乖乖地跟着那兩個人去吃早飯。途中經過一個公園,他看那邊人很多,就要求去旁邊池塘看看可愛的金魚,因為他表現得一直很單純,他們也就沒有拒絕。等到了池塘,他就立在那裏不走了。恰好此時一個巡警經過,他大叫一聲救命,就向巡警跑了過去,而那兩個人見狀立刻就跑了。最後天河小區的警察根據他提供的線索,一舉端掉了那個傳銷和敲詐的犯罪團伙。

那這兩個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呢?(請同學回答,我再加以總結)

結論就是:要想在這個社會健康平安地生存,就必須具備一個現代人應該具有的各種基本知識。否則別説什麼舒服安逸,有車有房,就連基本的的生存都無法保證。而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而且是自己認真地,主動地學習。

知識就象一把斧頭,平時你可能會厭惡他的笨重,但到了關鍵時刻,往往是它幫助你保護了自己,甚至是幫助別人。隨着我們知識的不斷增加,知識這把斧頭會不斷變輕,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不僅可以隨意放在腦後,而且讓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揮灑自如!

我們都知道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那時,他才六歲,是個小孩。現在,我們管這種行為叫急中生智,這種説法其實不準確。智慧可不是“急”出來的,沒有平時知識的積累,就無法果斷地做出正確的行動。而司馬光也就無法成為司馬光了。(而且司馬光也不是曇花一現,他後來官至宰相,可以説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如果沒有從小的刻苦學習,是絕不可能取得那樣的成就的!)

我們又回過頭來看現在某些所謂的成年人,動不動就和人打架,一衝動就把人捅死了。前面一個是救人,後面一個是殺了別人也把自己送上了刑場,我看,這成年人的智力還不如一個六歲的小朋友呢。他年齡雖然一大把,卻是光長知識,不長腦子,遇到問題,不懂分析,不知道用理智的方法解決問題,也不知道犯罪的危害性,結果是害人又害己。我們是要當聰明的小朋友還是愚蠢的大人呢?全看你是否具有不斷學習的願望和能力了!

知識真是是很有用。喜歡旅遊的同學要想玩得開心,就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這樣才能方便你安排自己的行程線路和去的季節;也要具有一點歷史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當地民風人情;還要具有一些美術常識,才能幫助你拍出漂亮的照片和DV 作品``````反正,知識越多的人就越自由,那些什麼都不懂有不學習的的人只能到頭來乖乖聽從別人的安排。

第三。 我是想好好學習,但成績老是上不來,我該怎麼辦? 是我太笨了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説,上帝他老人家是很公平的,他給誰的都不會太多。他給了你一扇門,他就會給他一扇窗。但上帝往往又很忙,沒有時間一一給我們指出自己的優點,所以自己的優點一定要靠自己找!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你一定有很多自己的長處。

有同學文科成績不好,但反應很快,也許是學數學的好料;

有人成績不好,但身體很棒,可以發展體育特長;

也有人上課老喜歡講話,如果能改掉這個壞習慣,轉為課間和同學講笑話,説不定會是第二個奇志大兵。

還有人可能最大的愛好就是吃東西,嘴巴還特別叼,不好吃的不吃。如果你能抓住這一特點,系統地學習生物歷史美術和營養學等相關知識,將來沒準會成為一流的美食評論家!

就象我楊老師至今不會游泳,所以就特崇拜那些會游泳的同學。請在場的會游泳的同學舉手。好,在游泳池裏,你們就是我的游泳教練!

大家別高興得太早,無論你現在具備怎樣的潛質和能量,都必須經過刻苦努力的學習,才能真正發揮你自己的能力,千萬不要把自己給浪費了!

大家都聽過《傷仲永》這個故事。仲永不可謂不聰明,人家小時侯可是神童一個。但連他這麼有天賦的人一旦鬆懈下來,不再學習變也不再進步,最後也就是普通人一個。可惜,太可惜了。

那怎樣才能學好知識呢?

我認為首先要找到自己適合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

再和大家説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高一第一學期的歷史考試,你們猜我打了多少分?29分!總分是100。這讓我非常難過,認為自己根本就不具備學習歷史的能力,歷史對於我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我永遠也無法翻越它。我幾乎打算放棄對歷史的學習了。

過了兩週,歷史老師(兼班主任)找到我,問我歷史為什麼考成這樣,是不是沒考好?我老實説不是,我是真的不會做。老師又問我為什麼不會做。

我想了想就説:“我覺得自己記憶力不好,象什麼人物名字和事件年代老是記不住,而這些又很重要。象什麼選擇什麼事件發生在哪年那種選擇題,我是看那個答案都象,根本拿不準,背了也沒有效果,所以一看到歷史書就頭痛。”

聽了我的話,老師聽了低下頭想了好一會,才慢慢和我説:“既然你老背不下那些年代,乾脆就不要背了。”

“不背了?”

我懷疑是自己聽錯了。

“對,不背了。你老想背下那些年代卻又背不下來,時間久了,就會很厭惡這些年代,甚至連整個歷史都一塊不喜歡了。真正考具體年代的只有選擇題,那沒有幾分,可以不去管它。

我知道你語文成績很好。這樣吧,從今天開始,你不要再單純地背任何的年代,而是把每次歷史事件當成一個故事來看,看看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尾是怎樣的,還有它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呢?以及這個故事發生的主觀因素是什麼?客觀因素是什麼?如果改變其中一個條件會怎樣,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去猜測?你猜測的理由是什麼?如果猜不出可以看書上的小細節也可以問我。

考試前你再花點時間把書最後的歷史大事年代表看幾遍,記住,千萬不要去背具體多少年,但你要知道哪個事件在那個事件前面,大概在什麼世紀就行了。”

我聽了老師的話,雖然很懷疑,但一想到可以不背歷史年代就很高興,覺得終於可以不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了。其他的方法我也將信將疑地去做。慢慢我發現歷史居然就是一個個有意思的故事用時間串起來的。當我帶着自己的假設去聽歷史課時,偶爾還會覺得老師講得太少太籠統。有時老師和我觀點不一樣,我便想着辦法去推翻他的觀點,總之我開始關注甚至喜歡歷史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到後來除了那種單純選年代的題目我是隨便選一個,其他的選擇、連線、簡答特別是最後的大題目,我是越做越輕鬆,往往在正確答案之外還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能和歷史老師好好聊上一陣子。我的歷史成績也就看着一天天上去,最後一道大主觀題還常常拿滿分。歷史大學聯考的時候歷史還幫我拉了不少分。

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特別謝謝我高中的歷史老師(此人在我們讀到高三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政法大學的研究生,目前在國務院發改委任職)。沒有他的點醒,也許我會一直運用“錯誤的”完全不適合我的方法去學習歷史。會繼續討厭歷史,最終讓歷史成為我的軟肋,拖我的後腿。萬幸!

所以説有時候,我們真的不是不聰明,不是不好學,更不是學不好,而是暫時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影響了自己的成績的提高。

要想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不容易。雖然説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最好的學習方法,但在我們還沒有全部找到前,先來聽聽我們年級各科成績最好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學習這門課程的獨特方法和理由供大家借鑑和參考。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回去以後,認真思考,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

今天的談話就到這裏,希望大家學習進步,天天快樂!

教師讀書演講稿15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春天是鮮花盛開、春意盎然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日子裏,在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將迎來學校的又一個“科技、讀書節活動”。在這充滿活力的節日裏,讓讀書伴我們快樂成長,讓科技隨我們放飛夢想。

本屆“科技、讀書節”的主題是“博覽、求知、創先”。我們以讀書交流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學科活動為載體,進行科學教育、人文教育,以培養科學品質、文化素養、創新思維為出發點,提倡以科學的眼光探索未知世界,以創新的思維審視現在和將來,旨在讀書中長知識、促成長、塑人格,在探索中增智慧、長才幹、樹理想,在對話中合作,尋求自我的突破和共同的發展,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同時也是屬於集體的希望的明天。

本屆“科技、讀書節”活動歷時一個月,本週星期五我們將舉行簡短而隆重的“博覽、求知、創先”大隊主題集會,之後將圍繞三大主題“書山有路助你行”、“書苑精彩擷精華”、“繽紛書市你我他”開展活動,其中我們將開設讀書指導講座,蠟葉標本製作講座,我們將舉行別開生面的“小小讀書迷跳蚤市場”活動,我們將舉行版報設計、異想天開創作等9項大賽,我們還將邀請我們的家長共同參與我們讀書活動,最後我們將我們的活動成果、我們的優秀作品、優秀節目展示出來,讓大家一起來分享成功的喜悦與快樂,一起來放飛我們的希望與夢想。

“校園科技、讀書節”是學校校園文化的濃縮,是學校辦學特色的呈現,是學校輻射社區的一個文化窗口,是全體師生魅力展現的一個平台。

我校已成功舉辦了四屆科技節、三屆讀書節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但豐富了學校文化生活,而且也為我們的小朋友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從中湧現出許多有才藝、有特長、有能力的人才,同時也為我們學校創下上海市“體育、科技、藝術”特色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了以往舉辦活動的成功經驗,有了全體師生的踴躍參與和積極準備,我相信,我們江海一小第四屆校園科技、讀書節一定會像春天的鮮花一樣多姿多彩,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伴隨着開幕式的來臨,各項活動的啟動,我們希望廣大師生能踴躍地投入到活動中來,為全校師生獻上一頓豐盛的文化科技藝術大餐。我們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隨時關注活動進展情況,要鼓勵學生、帶領學生參加活動。負責項目的老師要落實好人員、內容,做好宣傳、組織、發動工作,要讓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增添樂趣、增長知識、發揮聰明才智。我們小朋友呢,則要拿出勇氣來,到“校園科技、讀書節”的舞台上來歷煉一番,展現一番,或許你會從中發現連自己也不知道的“閃光點”,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原來是那麼能幹,或許今天的活動,就是你選擇今後事業的關鍵所在,成為你今後人生之路的轉折點。

同學們,“校園科技、讀書節”舞台已經搭好,帷幕將要拉開,來吧,讓我們一起來報名,讓我們一起來參加,到藝術節這大舞台上來盡情展現自己的特長,放大自己的亮點,顯示自己的才藝,讓老師、同學為你歡呼,為你驕傲,為你喝彩!

謝謝大家!

標籤: 演講稿 教師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yanjianggao/oll6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