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有關《囚綠記》教案4篇

有關《囚綠記》教案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囚綠記》教案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囚綠記》教案4篇

《囚綠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朗讀以悟情 品析以釋旨 續寫以練筆

教學方法:

整體感知 讀寫賞悟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並釋題

1、“囚”是什麼意思?

2、“綠”是指什麼?

明確:綠色的常春藤

3、那麼“囚綠”是怎麼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話回答)

明確: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

二、選讀語段,體悟感情

1、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作者這樣做表現了他對“綠”有怎麼樣的感情嗎?

明確:喜愛

2、請你找出文中體現作者對綠喜愛的語段內容,並醖釀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讀出來。

(1)學生找出體現作者喜愛綠的語段,並輕聲地朗讀。

(2)小組內先交流朗讀,然後討論如何朗讀更好。

(3)全班同學交流朗讀,體會作者對“綠”的感情。

*教師可根據情況組織全班朗讀,並對朗讀予以指導。

三、圈畫語句,品悟文旨

1、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對綠的喜愛之情。那麼,作者為何對綠有如此之情,請你從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語句。

明確: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並不感到孤獨,……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葱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囚住一隻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齊聲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2、還有沒有其它的緣故呢?請你找出文中能體現作品。寫作背景時間的語句。

明確: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於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終於在一天早晨……。離開北平一些年了。……

3、哪個同學能説説中國的這段歷史呢?

4、面對列強入侵,作為一個愛國的作家,能無動於衷嗎?他寫這篇文章真得就沒“別有用心”嗎?請你從文中圈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語句,然後在文旁進行批註。

(1)小組先進行討論圈畫出“言外之意”的語句。

(2)然後各人再進行批註。

(3)朗讀交流批註情況,教師作好點拔小結。

(4)填寫句子

作者通過寫在北平一段生活中“囚綠”的小故事,通過一株不屈於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寫,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續寫一段話,鍛鍊。寫作能力

1、作者離開北平之時: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願它繁茂蒼綠。請你結合文意,接着這句話“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一下這一株被‘囚禁’多日的常春藤重見陽光的情態”。

2、交流。寫作情況。

3、師根據情況作好。

總結。

寫在後面的話:新的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來説,我認為最重要一點是教給學生聽説讀寫的方法,教給學生品悟文章意旨的方法,指導學生怎麼樣地整體地把握文章的。寫作主旨,而不是把文章肢解,去一句句地分析,去一詞一詞地分析,搞得零零碎碎,文不成文,意不見旨,把文章的整體美破壞無形。到最後學生:聽文不清,説文不暢,讀文無情,寫文無意,到如此地步,實在是教者的悲哀!

《囚綠記》教案 篇2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脈絡,進而分析文章主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來把握作者情感脈絡。

通過點撥來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學生開放性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 分析文章主旨,並引導學生分析它的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 誦讀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實驗情況 多媒體。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課前導入

1、引用顧城的《一代人》。

2、調動學生想象題目“囚綠”的含義。一、課前準備

1、想象題目“囚綠”的含義,為課文學習做準備。 引用《一代人》創設美的情境,引起學生學習探究本文的興趣二﹑閲讀課文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並找出有關表達作者情感的語句。二﹑閲讀課文

學生勾畫出有關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

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瞭解課文大致意思。三﹑合作探究

1、學生探究作者喜歡綠色的原因,重點研習課文第五至七段,並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對“綠”的情感變化,重點研習課文第八至十二段,並朗讀體會。

(教師點撥學生分析具體語句,並指導學生的朗讀。)

(展示課件。)三﹑合作探究

1、明確:作者喜歡綠是因為綠是生命、希望、慰安、快樂,綠色寶貴啊!

示例:“我懷念着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着雨水!”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着綠的心情,而綠對作者來説猶如涸轍裏的魚期盼雨水一樣,是一種生命、希望。

(學生朗讀,體會那樣一種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讀進而全班齊讀。)

2、明確:因為喜愛綠所以想要“囚綠”,但“囚綠”帶來的並不是歡喜,而是惱怒。

示例:“我為了這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 這些語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內心的矛盾痛苦,“損害了我的自尊心”説明這綠的執著深深刺傷了作者,他的滿腔熱情化為泡影,所以喜歡變成了惱怒。

(學生朗讀,學生互評。) 培養學生欣賞能力,尊重個性閲讀。

重視指導學生朗讀,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通過朗讀品味散文藝術之美,全體師生共同分享其中韻味。四、擴展延伸

通過分析囚綠的過程,進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現實意義。四、擴展延伸

學生談啟發。

示例:常春藤的執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不要放棄。

作者“囚綠”並沒有帶來快樂,一時的自私並不能帶來長久的愉悦。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開放性的思維能力。五、主旨探究

聯繫背景,作者想要通過“囚綠”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重點研習文章最後兩段。

(教師點撥學生分析重點語句,並指導學生的朗讀。)

(課件展示。)五、主旨探究

明確:文中提示性語句是“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因此本文寫作的大背景是在中華民族存亡的危機關頭。“囚綠”之“綠”其實寓意深刻,它象徵了不屈服於黑暗,渴望自由、陽光的中國人。

(學生朗讀最後兩段。) 在擴展延伸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六、總結全文

通過這樣的思路告訴同學們,同一個人面對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啟示。背景知識對於我們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紀的我們從《囚綠記》中又收穫了新的啟示,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處在國家危亡的關鍵時刻,《囚綠記》既是血淚之作,又是前行的動力所在,這是陸蠡留給後人的財富。【

《囚綠記》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瞭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瞭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瞭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這是一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三、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蹟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方法

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圖片)

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

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有兩點,我先説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眾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

(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後面註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1、作者為什麼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明確要求:標註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後註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為什麼要囚綠?

(因為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

(他後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

(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學生速讀課文。

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後,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

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為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作者因為愛綠而囚綠,課文哪些語句寫出了他對綠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着陽光方向生長的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囚綠記》教案 篇4

【導入課文】

我們的世界五彩繽紛,由於文化傳統和民族習俗的不同,每一種色彩被人們賦予不同的象徵意義。

紅色象徵喜慶、吉祥、革命、成功。

黃色象徵豐饒、華麗、富貴、尊崇。

紫色象徵高貴、典雅、神祕、浪漫。

白色象徵純潔、神聖,也象徵恐怖與死亡。

那麼綠呢?

綠色是植物的顏色,它是生命的讚歌。

綠色是春天的象徵,代表着和平與希望。

今天學習《囚綠記》,在這篇課文中,“綠”是指什麼?它的象徵意義是什麼?作者與綠是什麼關係?他又為什麼要“囚綠”?文章為什麼以“囚綠記”為題?這些都是我們要討論的。

先看作者的介紹。(幻燈片,略)

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綠”是全文描寫的對象,作者圍繞“綠”展開思路,“囚綠”是其中一個環節,請用“×綠”式動賓結構,理出本文的寫作思路,劃分文章的層次結構。

本文的層次結構

1.喜綠(1-4)

2.賞綠(5-7)

3.囚綠(6-12)

4.放綠(13)

5.懷綠(14)

這篇文章是一篇狀物抒情散文,它的每一個層次的展開,都或隱或顯地表達了某種感覺、感受和感情,這種抒情的因素是伴隨着寫景狀物並貫穿課文始終的,因此要體會在不同段落裏作者情感的不同表現。下面我們在課文中找一找,在每一個環節,作者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第一部分有沒有表達作者情感因素的語句?(我懷着喜悦而滿足的心情;我便是歡喜這片綠影……;我瞥見這綠影,感覺到一種喜悦)所以第一部分怎麼概括作者的心情:喜悦。

第二部分有哪些語句表達作者的情感?懷念,歡喜,快活,留戀,愛

其中哪一個詞用得最多?歡喜

其次呢?懷念

第三部分:這個部分的情感比較複雜,(學生讀,討論)既有可憐、可惜、愛撫、善意的一面,又有自私、惱怒、魔唸的一面。

第四部分:珍重 祝福

第五部分:懷念

作者情感的變化都是緣自對綠的喜愛,他對綠的囚繫也是因為要親近綠。這種對綠的喜愛是文章感情的基調。

那麼作者為什麼這麼喜歡綠?課文中哪些語句可以啟發我們思考?

第5段:綠色是多麼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

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這是從綠本身來説的,綠是生命力的象徵,是希望的象徵,是快樂的源泉。

那麼從作者主觀上來説,有沒有什麼原因?文中有沒有表現作者當時的處境的語句?

我疲累於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的

既然如此,他就需要有精神的陪伴,需要安慰,需要有人和他交流,和他“對語”

課文既然劃分為喜綠、賞綠、囚綠、放綠、懷綠五個層次,可為什麼作者給文章命名為“囚綠記”?

1、從表現主題的角度看,“囚綠”這一層最能表現“綠”的性格特點,那就是“永遠向着陽光生長”“永不屈服於黑暗”這種執著地追求自由的精神。

2、從時代背景方面看,當時中國已經爆發了抗日戰爭,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佔我國領土,中華民族亟需發揚常春藤的不屈服於外來壓迫的精神和勇氣。

3、從文章內容方面看,囚綠這一層內容最豐富,綠枝條生命變化和作者心情的起伏都最複雜,表達方式也最多樣,在文章中分量最重。

4、從結構上看,這一部分是文中的轉折,敍事有了波瀾起伏。如果只寫作者喜歡綠而無甚變化,則流於平鋪直敍。

在作者眼裏,綠枝條有着哪些性格特點?

(1)文章第7段,綠枝條是美好的事物,它伸開柔軟的卷鬚,舒開摺疊着的嫩葉,有着纖細的脈絡,下雨時帶着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它的綠影給人帶來喜悦和滿足,它是大自然對人的恩賜。

(2)它又有柔弱的一面,一旦失去陽光,就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惹人憐愛。

(3)它又有倔強、執著的性格,它的尖端總是朝着窗外的方向;它永遠向着陽光生長,它是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

這些性格特點是不是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綠枝條的特點?不是,這些特點既有現實的一面,又有作者想象和美化的一面,具有人格化的特徵,作者是把它當作人來寫的。

學習課文中的狀物描寫

(第7段,朗讀)

(1)形態:柔軟的卷鬚 摺疊着的嫩葉 纖細的脈絡

(2)動態:伸開、攀住、舒開 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

(3)顏色(變化):變青,變老

那麼狀物是不是目的?不是,目的是什麼?是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狀物的目的都是為了抒情。通過這種狀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對綠色之愛,對綠色的留戀。但這不是直接抒情,而是間接抒情,是寓情於景的寫法。文章中有沒有直接抒情,最集中的直接抒情在哪一段?第5段(略),這就是直抒胸臆的寫法。

第11段作者把不放走綠枝條歸咎於心中的“魔念”,你認為魔念指的是什麼?

魔念是指作者心中自私、偏執的心理,心中如果有了魔念,就會做出違反常理的事來。有的人甚至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有魔念,我們要不斷地克服魔念,才能逐漸成長為一個純粹的人。

文章對成語“涸轍之鮒”“揠苗助長”的運用有什麼特點

作者將“涸轍之鮒”壓縮成“涸轍”,用來修飾“魚”,又暗含“涸轍之鮒,急謀升斗之水”的典故。

“揠苗助長”本是貶義詞,在這裏用作褒義,表達了作者對常春藤生長的期盼非常急切的心情。

成語活用是指根據實際需要,以成語原型為基礎而採取的變通用法。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是成語的擴充;“旁觀者未必清”“眼見未必為實”是成語的反用;當前廣告中的“默默無蚊(聞)”(某蚊香廣告)、“隨心所浴(欲)” (某熱水器廣告)等是成語的改字。但成語的任意活用會造成語言的混亂,成語更不能誤用。

【課外練習】

用擬人的手法描寫一種植物,力求寫出事物的特徵。(100字左右)

標籤: 囚綠記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xxz2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