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高中選修一生物重要知識點總結

高中選修一生物重要知識點總結

對於選修一的生物內容,你足夠了解嗎?選修一的生物課本主要涉及了一些生物技術的實踐示例,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多看書瞭解一下。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選修一生物重要知識點總結

  選修一生物必備知識點

傳統發酵技術

1.果酒製作:

1)原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 反應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種來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養的酵母菌。

3)條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時間放氣(CO2)

4)檢測: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灰綠色。

2、果醋製作:

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時,將糖分解成醋酸

O2充足,缺少糖源時,將乙醇變為乙醛,再變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2)條件:30-35℃,適時通入無菌空氣。

3、腐乳製作:

1)菌種:青黴、酵母、麴黴、毛黴等,主要是毛黴(都是真菌)。

2)原理:毛黴產生的蛋白酶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3)條件:15-18℃,保持一定的濕度。

4)菌種來源:空氣中的毛黴孢子或優良毛黴菌種直接接種。

5)加鹽醃製時要逐層加鹽,隨層數加高而增加鹽量,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

4、泡菜製作:

1)原理:乳酸菌的無氧呼吸,反應式:C6H12O6 2C3H6O3+能量

2)製作過程:①將清水與鹽按質量比4:1配製成鹽水,將鹽水煮沸冷卻。煮沸是為了殺滅雜菌,冷卻之後使用是為了保證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不受影響。②將新鮮蔬菜放入鹽水中後,蓋好壇蓋。向壇蓋邊沿的水槽中注滿水,以保證乳酸菌發酵的無氧環境。

3)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①方法:比色法;

②原理: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後,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

  高中生物選修三知識點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獲取

1. 目的基因是指: 編碼蛋白質的結構基因 。

2. 原核基因採取直接分離獲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轉錄法和化學合成法。

3. 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義:是一項在生物體外複製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

(2)目的:獲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雙鏈複製

(4)過程:

第一步:加熱至90~95℃DNA解鏈為單鏈;

第二步:冷卻到55~60℃,引物與兩條單鏈DNA結合;

第三步:加熱至70~75℃,熱穩定DNA聚合酶從引物起始進行互補鏈的合成。

(5)特點:指數(2n)形式擴增

第二步: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核心)

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穩定存在,並且可以遺傳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夠表達和發揮作用。

2. 組成: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

(1)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段,位於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能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最終獲得所需的蛋白質。

(2)終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段 ,位於基因的尾端。

(3)標記基因的作用:是為了鑑定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常用的標記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1. 轉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並且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

2. 常用的轉化方法:

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採用最多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其次還有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技術。方法的受體細胞多是受精卵。

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原核生物作為受體細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為單細胞、遺傳物質相對較少 ,最常用的原核細胞是大腸桿菌 ,其轉化方法是:

先用Ca2+處理細胞,使其成為感受態細胞 ,再將重組表達載體DNA分子溶於緩衝液中與感受態細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進感受態細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轉化過程。

3. 重組細胞導入受體細胞後,篩選含有基因表達載體受體細胞的依據是標記基因是否表達。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

1. 首先要檢測轉基因生物的染色體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採用DNA分子雜交(DNA-DNA)技術。

2. 其次還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mRNA,方法是採用分子雜交(DNA-RNA)技術。

3. 最後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方法是採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4. 有時還需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鑑定。如生物抗蟲或抗病的鑑定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礎知識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識梳理:

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 統一性:元素種類大體相同 差異性:元素含量有差異

2、組成細胞的元素(常見20多種)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口訣:新木桶碰鐵門)

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種元素:C、H、O、N(基本元素)

最基本元素:C(乾重下含量最高)

質量分數最大的元素:O(鮮重下含量最多的是水)

數量最多的元素:H

3、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水(鮮重下含量最多),無機鹽

有機化合物:糖類,脂質,蛋白質(乾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

4、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實驗原理: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

糖類中的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澱。脂肪可以被蘇丹紅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紅Ⅳ染液染成紅色)。澱粉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有機物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組成:C H O N(有的含N P S Fe等)

基本單位:氨基酸

一、氨基酸及其種類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或單體)。

種類:約20種

通式:

有8種氨基酸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嬰兒有9種),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直接獲取,叫必需氨基酸。另外12種氨基酸是人體能夠合成的,叫非必需氨基酸。

結構要點: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種類由R基(側鏈基團)決定。

二、蛋白質的結構

氨基酸分子相互結合的方式是: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脱去一分子水,這種結合方式叫做脱水縮合。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做肽鍵。有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肽鏈能盤曲、摺疊、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

三、蛋白質的功能

1.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肌肉毛髮)

2. 催化細胞內的生理生化反應)

3. 運輸載體(血紅蛋白)

4. 傳遞信息,調節機體的生命活動(胰島素)

5. 免疫功能( 抗體)

四、蛋白質分子多樣性的原因

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導致蛋白質結構多樣性。蛋白質結構多樣性導致蛋白質的功能的多樣性。

規律方法

1、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為:

根據R基的不同分為不同的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個-NH2和一個-COOH位於同一個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斷是否屬於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2、公式:肽鍵數=失去H2O數=aa數-肽鏈數(不包括環狀)n個氨基酸脱水縮合形成m條多肽鏈時,共脱去(n-m)個水分子,形成(n-m)個肽鍵。

至少存在m個-NH2和m個-COOH,具體還要加上R基上的氨(羧)基數。

形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為nx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3、氨基酸數=肽鍵數+肽鏈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p2v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