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讀《活着》有感

讀《活着》有感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活着》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活着》有感

讀《活着》有感 篇1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因為這一句話,我認識了餘華。心想,這書究竟以一個什麼方式去度過這以笑為哭,生死徘徊的人生,在合上書的剎那間,我得到了答案。

在拿到書的時候,我發現它有着與其它大部頭不一樣的黑色封面和不凡的重量。餘華説:“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説,就是《活着》,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福貴經歷了一生的疾苦,成為了餘華筆下的那個人。從他身上,也折射出老一代人的隱忍和艱苦,從他身上,更折射出一種英雄般的氣勢。

福貴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曾經嫖賭輸光了家產,但是親人並沒有拋棄他,這令他悔悟,他明白只要活着,貧窮未必不好,只要有愛,有關懷。當他下定決心,想要從頭開始,珍惜身邊的家人,生活卻與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兒子被抽血活活抽死,女兒好不容易找到一户好人家,在醫院難產而死,女婿被水泥板活活夾死,孫子因為自己的疏忽而死,妻子因病去世,一切一切的悲劇接連的發生,最後只留下自己活着,然而經歷了種種的他卻有了超然的心境,面對自己的過去可以冷靜的回憶與敍述。

我在閲讀時,幾讀落淚,書中的情節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中的是有慶給鎮長的老婆獻血時被活活抽死的場景。我彷彿能看到有慶嘴脣發紫,臉色鐵青,我好像觸摸到他那被醫生死死摸住全是骨頭的手,我似乎處在那樣一個場景中,想要上去幫他一把,卻又被什麼阻攔着。時間無情的將我的雙手推開。有慶不就是想要拯救中國的有志青年嗎?他們一腔熱血,卻被時代活活抽乾,成為階級的美食。

故事的最後,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會兒是少年家財萬貫,揮金如土的福貴,一會兒是得了軟骨症不能幹活而哭泣的家珍,一會兒是餓的撐死的'苦根。我彷彿要哭出來,但又覺得連福貴自己都從未哭泣過,我又在為誰而流淚呢?

人活着,若被賦予沉重的意義,那總有一日會被生活摧殘的破敗不堪。人能簡單的活着,做着自己該做的事,不為他人而活,因為命運能輕易地從我們身邊剝奪一切,我們亦可能會在某一天變得一無所有,唯有活着的精神屬於自己。

主人公的命運如此悲慘,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堅持活下去,無論多麼辛苦。作者想告訴我們,活着雖然充滿了苦難,但路還得走下去,也許生命有些事情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我們都應該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無論意志多麼消沉,勇敢的活下去,加油!

讀《活着》有感 篇2

在課餘時間應該多讀書,增長知識,除去無知;提高修養,除去愚昧;充實生活,豐富精神;滋潤心靈,減少空虛。讀書能使人閃爍着生命的光輝,讓人欣賞到不同的生命風景。當時接觸《活着》這本書時,沒有太多的意思,只是閒暇之餘拿來消遣。當我翻開之後,我完全被震撼了,深深被吸引,卻再也無法放下這本書,滿含淚水的讀完了它。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徐福貴的一生,福貴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他卻把家業輸的精光,父親因此過世;在為母親進城求醫的途中,被人當壯丁抓走,兩年後回到家鄉,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兒子懂事、充滿愛心,但是在為他人獻血的時候,抽血過度而亡;命苦的女兒在生下苦根後大出血死去;偏頭女婿在工地由於事故離開了人世;小外孫吃豆子時被活活撐死;到風燭殘年之時,只有福貴一個人與一頭老牛靜靜地活着。

在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幾度落淚,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看着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那時的心底一定痛如刀割,但堅強挺了過來,依舊豁達樂觀面對人生。沒有因為親人的去世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着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不明白活着的意義,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沒有希望就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亦有些人,在碰到一點點苦難時,選擇了後退,後來又覺得退縮不是解決方法時,於是與世界告別,揮手而去。

其實,活着承載了太多的情感和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活着的意義。就像作者説的那樣,人活着為了什麼?人活着不為什麼,只是為本身而活着,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讀《活着》有感 篇3

人生漫漫,生活茫茫,前行之路少有時刻的清晰與明確。也怪不了這世態炎涼,波詭雲譎。苦苦擦拭着眼中的淚,可心淚卻如綠燭紅蠟般悽苦凋落……

明明不想思索的問題,卻又在冥冥中被其羈絆住,不能停滯下來想想的我,在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中被硬生生地橫了這麼一道:

“喂,為什麼成日如此渾渾噩噩的?”

“活着是為了什麼?”

“如何才能不枉人生走這麼一遭呢?”……

一個個聲音追問着我,如人面臨潮波氾濫的大海,我已無退路,只有在聲聲詰責中尋找出口。這人生的十字路口終究逃不了這麼一段。

我投奔書海,晝夜埋首,只求慌亂的心能小憩,也許這其中又是一段非凡的際遇。

當我品讀餘華的《活着》時,我感覺生活在隱隱告知着我什麼。

主人翁福貴的一生是何等慘烈啊!他並無任何豐功偉績,只是一“蟻民”,是個平凡的小人物,而在殘酷的社會和政治的變革背景下,其妻子兒女都先他而去並被他親手埋葬。如此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到了晚年只能同一頭老牛度過,他的命運比一般人更悽楚。但讓我佩服的是他在心態上能直面困難,那個在晚年落寞的生活圖景下孤獨生活的人,並不是寂寞的人,這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也許有許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之高已超越了“偉大”一詞。今天我不想贅述,我僅是億萬讀者中的一員,如“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一樣,我感悟出的是另一層——活着的意志!

顯然,福貴慘淡的一生已超越了諸多人的不幸,甚至讓我覺得在感受的是如孩子死去般的麻木——這是一次殘忍的閲讀。命運不遺餘力地摧殘着福貴的生活,可他的意志,他對於這艱辛生活的描述與感受卻是讓人難以置信——是如此平緩啊。“我只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踏實。”正是他對自己的評價。寫到這裏,我的心已感動到木然。

是的,我的生活經歷和福貴一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就是拿他一小段人生比也“相形見絀”了。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遭受的挫折、經受的考驗是如此平常的事情,什麼朋友反目啦、成績下滑啦等等,雖然有時感到前途迷茫,但這我們都無法避免。更何況福貴一生的挫痛與煎熬,他還能坦然面對一切。我想,每當遇到這些挫折時,我就應捫心自問:我所遇到的一切,與福貴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至於嗎?

這足以震動我的整個大腦,我會想起生活意志這個問題。人的這一生,為什麼而活?其實福貴不正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思考麼——為了經受,又為了迎接;為了戰勝,又為了忍耐。相隨的苦痛,正是人生的潤滑劑。關鍵不減的是意志上的堅強。福貴留給我們的`不是豪言壯語,不是什麼深邃的思考,亦沒有斟酌的文字,可我們明顯為之動容,為之感慨,生活的點點滴滴瞬時氤氲起幸福的氣息,我們知足,我們一如福貴的平和。你會明白,生活中所謂的堅強,無非就是一種態度,一種意志——真成了你我感觸中交接碰撞的共音!受益於那般意志:不屈服,不氣餒,也坦然,也淡定。

如此,也不枉人生走一遭。

擁有這份感慨的你我,也許今後再面臨人生的抉擇時,翻閲福貴的經歷,在這個面對諸多不幸的窮人身上找到的不是安慰,而是欽佩與崇敬,並延續着這份活着的意志。

驀地,我一瞥前方,欣然一笑——那漫漫人生路,茫茫生活海,不知不覺對心中苦苦糾結着東西的已淡然——活着,真好。

讀《活着》有感 篇4

平靜的近乎冷酷的筆觸,餘華用他哲學的思考為我們勾畫出了血肉豐盈的福貴;艱難的近乎殘忍的人生,福貴用他那悲劇的命運向我們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與活着的意義。

鮮紅的封皮,一本《活着》,我幾乎是哽咽着踏在福貴的人生之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難的'沉重,感受到淚水的微不足道。空氣中處處瀰漫着絕望的歎息,精神的支撐似乎隨時會被瓦解,會在眨眼間煙消雲散。福貴幾乎時時身陷生與死的邊緣,痛苦的掙扎,忍受着至親們一個個的離去,在一次次希望的破滅中堅忍不屈的依舊活着。

讀《活着》有感 篇5

《活着》這本書之前一度被某音炒的很火。我也不是跟風去讀某本書,我只喜歡看我感興趣的,隨着自己的心來。

這本書我看了很久,之前看了一半,就停下來了一段時間,昨天突然想起又翻開來看,覺得內容特別吸引我,所幸我就花了點時間把它看完了。

看完之後,我深深的歎息,活在那樣的年代,眼看着自己的親人一個個在自面前逝世自己卻無能為力,還要親手將他們一個個埋葬。福貴活着是那樣的艱辛,從字裏行間我感受到福貴的無奈,以至於到老年時能那樣輕描淡寫的揭開曾經不忍直視令人痛苦萬分的回憶。裏有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認識的人一個挨着一個死去,我還活着”。福貴的'一生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悲哀,更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我現在心情很苦澀,不知道該怎樣表達,只是覺得活着真的很辛苦,就必須要揹負和承受很多東西,在痛苦裏不斷的堅強重生。

不知道在每個親人團聚,和每個人夜深人靜的時候福貴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時會是怎樣的心情,會不會淚流滿面,痛苦萬分?還是已經很淡然?經歷那麼多的苦楚會不會心和神經已經痛到麻木,回想曾經只會眼神發怵?還是會在逝去的時候回想一生然後平靜的閉上眼睛離開這個世界?

心情真的很複雜,也很凌亂,但是真的很心疼福貴——徐福貴。

讀《活着》有感 篇6

活着,初看標題便陷入深思:活着的意義是什麼?為金錢,為名利,為社會,還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這一個個問題接踵而來,可待我們翻開這一頁頁的紙張,品讀過這一個個文字,便會知曉人的一生可處處絕望,在絕望中活着,在活着中尋找希望是一件如此困難的事。

主人公福貴,經歷了許多苦難,承受了一次次送別親人之痛,親眼見證每一次希望的產生又轉而破滅的絕望。他是一個生存在絕望中的人,在我所認為的親情至上的觀念中,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

福貴生性好賭,敗光自己所有家產,絕望的人生也從此開始。先是福貴的母親,在去請醫生的途中被抓做壯丁而錯過治療時間,在福貴回來時,她已然離去。

緊接着是福貴的妻子家珍為他生的兒子——有慶。在上學時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輸血過多,最終只給福貴留下一具冰冷的屍體。而女兒鳳霞又在生孩子時大出血,在醫院死去。後來是二喜的`離去,福貴眼睜睜的看着他們一個個從自己身邊死去,親手將他們埋在黃土之下。隨着他們的離去,福貴的希望也一起埋於黃土,只剩一頭老黃牛與他餘生相伴。

太陽每天升起就意味着離生命終點又進一步。在眾親離去的世界生存,恐怕是比死去更難受。在一次一次的希望都如流星般隕滅,便知生活之艱苦;在充滿絕望的人間活着,便是不斷尋找希望之徵途,漫漫無期,困難重重。

從餘華的筆下,我們不難體會到福貴這一人物的悲,他用平淡的語言譜寫了福貴不平淡的人生。也許這世間只存在極少數似福貴的人,也絕不會有人願意過這一生。但福貴仍舊不斷寄希望於下一件事或下一個人,在絕望的生命中努力尋找一點光亮,即便前路依舊黑暗。

《活着》是餘華聽了美國民歌《老黑奴》後受到深刻震撼而創作出的作品,福貴的原型也應是歌中擁有相似命運的老黑奴了。餘生與老黃牛相伴的福貴,即使前方佈滿荊棘,也會手持希望之劍,披荊斬棘,向前方走去,向苦難微笑。有評價説: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餘華用至真至誠的筆墨,以獨特的角度將福貴塑造成一個存在的英雄,成就了一部經典作品。

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解答的問題,為活着本身而活着就是作者像我們提供的答案。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講的“生活是屬於每個人的感受,不屬於任何人的看法。”

在充滿絕望的逆境中堅強活着,在堅強的生活中繼續尋找活着的希望,這便是活着。

讀《活着》有感 篇7

我剛開始接觸餘華的《活着》是在高中的一輪複習資料裏,那個時候聽老師簡單的分享了一下這本書,我深深的為福貴所經受的苦難和他強大的抗壓能力所吸引着,於是下來我便廢寢忘食的讀完了這本書。從福貴的人生起伏中看失態炎涼,體會富貴那種大起大落的心理落差,思考應該如何活着,過有價值的人生。

這本書以福貴大起大落的一生為線索,故事的開頭就預示着故事的發展,越讀到後面我的心情越沉重,最後讀完了感覺心裏一塊大石頭落地了。正如魯迅所説:“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本書就是寫福貴從富貴子弟到貧困農民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年輕時的福貴有祖上留下來的財產,生活過得還是挺滋潤的,但是由於富貴整天吃喝嫖賭敗光了財產,到後來一貧如洗,連老婆孩子都守不住。由此告訴我們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不要想着依靠父母,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才更真實。

當福貴身旁的'親人一個接着一個離他而去時,他依然能堅強的活着。父親的意外死亡;兒子因為為縣長夫人獻血,被醫院護士把血抽乾而死亡;女兒嫁人後因為引產而死亡;妻子也因病離他而去;女婿打工事故死亡;外孫因為急着吃幾顆豆子而死亡,最後剩下了富貴和老牛。富貴最後説了一句話:他們都走了,都是我親手埋的,到時候我走的時候,就沒什麼好牽掛的了。”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當我們遇到難以承受的意外事件時,我們承受得住嗎?顯然有些人承受不住,所以選擇了自殺,這些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活着》給我們以啟迪,思考活着的意義,儘管在生活中失意了,也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勇敢的活着。

這學期深圳一個13歲的男孩,因為寒假作業沒有寫完,心理壓力太大,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或是因為學業壓力大,或是因為失戀,或是因為突發的變故,但是不管發生什麼,我們在做出決定之前,一定要仔細想一想,與福貴相比,我們遭遇的這些又算什麼呢?很多時候,我們現代人變嬌弱了,心理承受能力變差了,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活着,簡短的兩個字,對很多人來説卻很沉重。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當我們在生與死之間徘徊時,想想生養我們的父母,他們怎麼辦?我們要明白活着就是意義,活着就是財富,活着就是幸福。親愛的朋友,勇敢的活着吧!勇敢的去迎接朝陽,勇敢的去呼吸空氣。

讀《活着》有感 篇8

這個週六的早上,陽光充沛的很,肖舒文還沒起牀,他爸已經上班走了。閒來無事,拿起牀頭那本翻了幾頁的《活着》看了起來,誰知,這一看,我的淚水竟然止也止不住。

掩上書,紅着眼睛起牀做飯。可福貴坎坷的一生,卻始終在心頭揮之不去。

這是怎麼的一個人物呢?可恨嗎?!可落魄後的他,又是如何竭盡所能地活着。可憐嗎?!富甲一方時的他,又是如何的渾渾噩噩,終至家財敗盡。他是多麼的不幸,父母、妻兒、女婿,甚至可愛的孫輩都一個個的.先他而去。可他又是多麼的幸運,這些親人,縱使他之前是如何的荒唐無度,如何的讓人不恥,卻始終沒有拋棄他,始終和他一起度過日月的艱辛。善良慈愛的母親,美麗大度的妻子,懂事堅強的女兒,天真勤勞的兒子,從民國到現在,用不同的方式愛着他,讓他不管遭遇到何等苦難,心中一直想着的,都是“活着”。

想讓肖舒文也看看這本書。可是,坐下來,反覆思量着,除了餘華那一個字都不多餘的文筆之外,還能讓她感受到什麼呢?

想起了大概是寒假的時候,和她一起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真是費了好大的勁兒,看完了第一本。可她除了對為什麼老大就得做出犧牲,就得為弟妹放棄人生,感覺很是憤懣外,其他的完全沒有留下印象。

要什麼有什麼的孩子,如何去理解福貴呢?

讀《活着》有感 篇9

“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説他幸福”-,這句話出自餘華的短篇小説《活着》的自序。

在我讀過的所有作品中,如果要選出一部在我閲讀過程中帶給我最大的震撼,並且在讀完之後給我深刻的思索,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作品,那無疑是餘華先生的小説《活着》。

在閲讀這部小説的過程中,我幾度落淚。空氣中瀰漫着絕望的歎息。《活着》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家庭的富裕到衰落,經歷了身邊一個個親人相繼死去。福貴是一個富家少爺,先是把家產賭光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因他氣恨而亡;母親又因病去世;兒子有慶被抽血至死,女兒鳳霞產後敗血症而亡,摯愛他的妻子家珍得軟骨病最終病死;女婿二喜意外工傷而亡,外孫子苦根吃豆子卻被撐死了。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一個個離去。福貴幾乎時時身陷生與死的邊緣,痛苦的掙扎,忍受着至親們一個個的離去,在一次次希望的破滅中堅忍不屈的依舊活着。他失去了金錢,一個又一個親人的死亡,最後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的老牛與他為伴。

第一遍讀完《活着》,感到特別沉重,內心的壓抑久久不能散去,作者似乎在故意考驗我們讀者的忍耐力,感到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再讀第二遍,我卻被被他的堅強所打動,面對諸多苦難和不幸,他依然堅強地面對自己的人生。生命是一個過程,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人生無常,聚散離合。福貴的生命如此悲慘,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堅持活下去,無論多麼辛苦。作者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活着雖然充滿了苦難,但路還得走下去。餘華在書中寫道:“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

責任,是活着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着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從福貴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活着”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忍受,是一種接納,是一種責任。

讀完《活着》,與福貴相比,工作、生活中我所遇到的一切困難原來都不算什麼。

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生活從來都不容易。我們要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好好活着,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好好活着,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

好好活着,認真面對每一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oq52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