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9月1日,我和爸爸、媽媽在家看了《開學第一課》。

這一期《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共分為四節課。第一課時演講者成龍講述了他為夢想而不懈努力,最終成為了國際巨星;解海龍用手中的相機,讓貧苦地區的孩子有了夢想,有了希望。第二課時,王桐晶講述了用自己的努力奮鬥,練就了“閃電珠心算”。第三課時,講述人吳光輝,他們的團隊用了40年的嘗試,最終研發了我國自己的大型飛機C919。第四課時的王源嘗試無殼孵小雞,最後也成功了。

這一期的節目給我印象最深的環節是成龍的演講。他在演戲中有一次在指頭骨折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拍戲,並在打鬥的過程中,硬重重的又把手指掰回去。這樣的勇氣與魄力讓我肅然起敬。

成龍手指斷了,那種痛我都受不了,成龍竟然忍了下去,還把手指扳回來。而我呢?打個針就叫天叫地,更別説被磨起水泡的腳了。成龍在困難與痛苦前選擇了堅強面對,克服並戰勝困難,而我卻在困難與痛苦前選擇後退或躲避,真是不應該呀!

另外,王源在做無殼孵小雞實驗中屢次失敗,但他並沒有退縮了,迎難而上,最終獲得了成功。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你強困難就弱,你弱它就強。

假如我們沒有為夢想而奮鬥,我們今天就不會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不會帶來日新月異的飛躍。我們只有不斷進步,不斷前進,才能創造一個更富強更美麗的祖國。所以,我們一定要為夢想而奮鬥。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這次課程中的主題是——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美,一聽到這個字,我不由自主地想到的是自熱的美。大自然,是一切生靈的源泉,也是創造美的地方。我們不是無法發現美,而是我們沒有用心體會。

我們要保持一顆好奇的求知的心,帶上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走到户外去探索大自然的千姿百態,讓我們一起去擁抱世界的美。

創造美。用自己美好的夢想來使世界美麗面對困難需要自己勇敢地面對。堅持自己那美麗的夢想,去使世界更加美麗。

傳遞美,當我看到最美司機,最美教師等時,我被他們深深地感動了。這時你才能發現,美,並不只是物體的美麗,他們也可以是心靈的美妙。

只要心中有美,世界就不會黑暗,當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你的援手,用它,把我們的愛傳播出去。用光明照亮別人,讓美在接力中不斷傳遞。

和諧美。和諧美指的是我們的團結。眾所周知,只有團結才能夠做好一切。

只有團結起來我們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是卻有完美的團隊,一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只有融入班級,融入集體,要學會團結合作才可以克服自己的不足,才能來創造和諧的美。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幸福是什麼?我最大的幸福是什麼呢/?直到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才知道現在的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我們今天的幸福,是前輩用熱血換來的。這句話演義着一個戰爭年代的故事。那個戰爭時代的幸福,想必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不必擔心下一餐的温飽,不必擔心自己、親人生命的安危,不必擔心朋友的安全,不必擔心祖國會不會隨時滅亡,而且現在是和平的、團結的、友愛的世界。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國家

幸福在哪裏?幸福在知識的海洋裏;

幸福在哪裏?幸福在辛勤的汗水裏。

自信帶來幸福。這是第一節課的主題,主講鄧亞萍老師分享了他的經歷,“我要自信,我有獨特的價值。”自信可能就是你通向幸福道路的源泉。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充滿自信。要樂觀,學會對壓力説沒關係。

一個盲童,——劉浩,它只有10歲,他對他的鋼琴夢格外熱情,充滿着自信,雖然他看不見,但仍然可以彈出美妙的旋律。雖然他腿有些殘疾,但他自信自己照樣能行萬里路,做出別人都難以做到的事,獲得了國際獎,彈出了更好的鋼琴曲。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考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在這偉大的背後,自然有個為之支持的,對他充滿了自信,而且給了劉浩巨大的前進的動力,這就是劉浩的媽媽,這就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所有愛的體現。這難道不就是幸福麼?隨生活困難,隨缺錢,隨為了鋼琴,而哭,而付出,但是他們不照樣前進,不照樣很快樂麼,一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的,這不就是最簡單的幸福麼?

幸福其實就是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份好心情。快樂成長比成績更重要!自信、樂觀、努力、超越,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每個人,都是第一。

成長帶來幸福。這是第二節課的主題,主講于丹老師和大家分享了成長和成績的關係。“從開學以後,每個星期都會有小考,每個學期都會有大考,成績顯然是上學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有沒有比成績更重要的事兒?我覺得成長也許比成績更重要。”

如果我們更看重生命的成長,健康的成長,從自己的心靈到身體,都蓬蓬勃勃,而且充滿自信的成長,我覺得比一個成績更重要。所以不要讓一個孩子把所有的價值拴在成績上,成長帶來的幸福知識,比成績重要得多,成績只是一個標準答案,成長則是一道多選擇題。

奉獻帶來幸福。這是第三節課的主題,主講老師楊利偉要分享的是因為奉獻得到幸福的感悟。“我想幸福來自於奉獻,來自於幫助。當我從返回艙的艙門踏入到我們祖國大地的時候,出艙的時候説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當時我內心裏充滿了快樂和幸福。”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温暖的關愛,幸福是真誠的讚美,在幸福的世界裏,懂得對生活説感恩。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和父母在一起,永遠快快樂樂的。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觀看《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身邊的美,有四個小節,發現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這次的主題都和美有關,什麼是美呢?是路邊的一朵小花、是樹上的一隻小鳥、是書上的一幅圖畫。它們為什麼美呢?因為讓人眼前一亮,讓人沉浸其中,讓人心情愉悦。

在《開學第一課》裏,我找到了另一種美,讓人能從心裏感受到美。是一位在生命的最後也要保證乘客安全的司機;是一位讓孩子們懂得美的鄉村教師;是一位讓孩子們懂得和諧美的指揮。

從這些人身上知道,奉獻是一種美,傳遞是一種美,和諧也是一種美。

美就是家長的一句叮嚀,同學之間的關愛,朋友之間的關心,這些都是美。美就是我們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從小事中透出美,從大家的小事中拿出一點美,在一起聚成大美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美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留心觀察,你就會發現,他就在你身邊!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我收看了由唐山市教育局徐永山播講的《開學第一課》,關於學生開學安全工作的預防和防控。

在節目中我瞭解到,開學前學校對有關疫情防控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工作,能為學生在學校的正常學習生活提供安全的保障。包括對教職工防控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學校設施的清潔和消毒,防控物資的儲,臨時隔離室的設立,並且制定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等。

對開學後的各項工作的開展考慮的更是面面俱到,每天對師生進行兩檢(體温),學習、工作場所的消毒、通風至少三次;公共設施每天消毒;垃圾分類管理,並消毒;建議師生教學時佩戴醫用口罩,以免飛沫傳播;正確方式洗手,注意個人衞生;因病缺勤做好記錄、追訪、上報;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等等。

對學校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如何做好緊急處置,做了提前的準備。

節目中還強調,學校開學後嚴格實行封閉管理制度,校外疫情不進校,校內疫情不擴散,確保師生健康安全。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更希望早日返回校園,我十分想念那寬敞明亮的教室,誨人不倦的華老師和曾朝夕相處的同學們。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

隨着熟悉的音樂聲響起,半年一次的《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帷幕,又看見小撒老師親切的臉,頓時像回家了一樣。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和之前的都不一樣,今年,正值嘻嘻哈哈快樂過春節的時候,一種病毒偷偷伸出利爪,襲擊了世界。《開學第一課》中,鍾南山院士及醫生們都講述了自己感人的抗疫故事,聽到動情的地方,我不禁潸然淚下,我看看爸爸媽媽,他們也都哭得稀里嘩啦。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不是偉大的鐘南山、李蘭娟、陳薇、張文宏院士,也不是奮鬥日夜的醫生護士,而是那些穿着紅色馬甲的志願者,自己主動請職,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冒着生命危險,24個小時站在小區的.門口,給進出小區的人噴酒精,測體温。這是一項多麼危險的工作,被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遇到不服從的人還有可能受傷。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站在崗位上,不退縮,不讓步。

這讓我想起了那天。那天,我們去鄉村裏的外婆家玩,準備回家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一路上黑沉沉的,只有汽車引擎的轟鳴聲。等到小區門口的時候,就11點多了,我想着:這麼晚了,應該沒有人了吧,志願者們總不可能這麼晚還不睡覺吧!所以我就直接走了過去,這時,突然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停下!”我朝着聲音的方向看。原來是一個穿着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心想:這麼晚了,怎麼還會有志願者在小區門口?還不回家休息,他不會是傻吧!接着,他又説了一聲:“請出示證件。”我連忙拿出了證件遞給他,他接過證件認真的檢查了一下,然後就拿起酒精和體温槍,把酒精向我們噴灑了一遍,又在我們手腕上用體温槍測了一下體温,合格了才讓我們走,這時爸爸媽媽都向志願者豎起了大拇指。我又想: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那一點點錢,而是為了保衞祖國少受侵害!我頓時紅了臉,低下頭。

“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中華民族團結起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疫情一定會無影無蹤!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

激動人心的時刻即將到來,我懷着滿心歡喜早早地坐在電視機前等候。9月1日晚八點整CCTV電視台直播2020年全國中國小生的《開學第一課》。我想全國中國小生都像我那樣的期待,那樣的激動吧。

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主持人康輝和尼格買提閃亮登場了。在主持人的介紹下,第一位出場的老師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鍾南山爺爺。同學們都滿懷期待,滿面笑容地以最響亮的掌聲歡迎鍾南山爺爺閃亮登場。鍾南山爺爺雖然80多歲了,可是他那挺直的身板,站在台上是那樣的威武精神,他的面容是那樣的和藹可親,説話是那樣的響亮而有力。他介紹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兩次抗疫過程的勝利經過,最後還親自寫了“一個也不能少”六個字送給大家。

第二位發言的老師是湖北省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當我看見電視屏幕上一位高大的身材拖着步伐走上台時,我難過地流下了眼淚。他就是患有漸凍症的院長張定宇,雖然身患疾病,但他還是像軍人一樣筆直地站着給我們講課,同學們都感動地鼓起了熱烈的掌聲。然後他深情地講述了武漢抗疫的艱難過程和人民的勇敢與付出,傳遞生命的力量。

接下來的是付巧姐姐,毛青老師,張博禮院長,陳薇院士,張文宏醫生,吳尊友教授,北斗副總設計師謝軍老師。他們講的故事都是十分精彩,生動而有意義,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今晚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後,讓我深深體會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少年強,則國強”的道理。從今以後,我要以老師們為榜樣,努力學習,爭取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9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這個節目的的主題是:我愛你,祖國。主要分三個小節:愛是分享、愛是承擔、愛是榮耀。

第一小節主要講了:愛是分享,只有分享了你的愛,你才不會寂寞。愛更不是索取,而是給予。你如果保留自己的愛,那麼,愛的力量就會減少幾倍;但如果你分享了你的愛,那麼愛的力量就會增加幾倍。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愛吧!

第二小節主要講了:愛是承擔,如果你幫助別人承擔一點他的痛苦時,那麼別人就會快樂,你自己也會得到愛。只要有愛,就一定會創造奇蹟。看到這裏,我感受到了:愛祖國、愛同學、愛家人,都是一種愛。其實只要我們一起把愛散播在每一個角落,就一定會長出愛的種子、愛的果實。

第三小節主要講了:愛是榮耀,一個西藏自治區的老奶奶,已經99歲,在45年裏,這位老奶奶每天早上都堅持升放國旗,每一塊國旗拿出,升上,放下後,老奶奶都把國旗疊整齊後,再放櫃子裏。“升上國旗後,就要堅持升,不能一會兒升,一會兒不升。”這是那位老奶奶説的一句話,一句普通的話,我感受到了這句話包含了老人對祖國的熱愛,對祖國的自豪,也包含了對祖國美好前程的祝福。

愛是互相信任、是大家團結起來的力量。愛,能創造奇蹟,有了愛,生活將更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n26m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