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奪冠》觀後感【熱門】

《奪冠》觀後感【熱門】

看完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奪冠》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奪冠》觀後感【熱門】

《奪冠》觀後感1

“你為什麼打球?”

“為我爸媽!”

“那你永遠也打不出來!再想!為什麼!”

“為我自己!”

“那你自己要什麼?”

“成為你!”

“那你就搞錯了”,“你永遠也不會成為我”。

昏暗的排球場內,在所有隊友的注視之下,鞏俐飾演的郎平將這一句話輕飄飄地鑿在地上,鑿在朱婷心裏。

我們是誰?我們要成為誰?

1978年,18歲的郎平入選國家集訓隊。在別人眼裏順風順水的北京姑娘,進了國家隊,卻連球都碰不到。用電影裏的話來説,“老隊員技術都比我強,除了能比別人吃苦我還能幹嗎?可在這兒,每個人都能吃苦我連這個也贏不了別人。”

於是她學會比別人更能吃苦,終於從最開始的連球都摸不到,一步步走到場中央,成為 “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成為唯一一位作為運動員和主教練都獲得過奧運金牌的人,成為當之無愧的女排第一人。

時隔多年,以教練身份重新回到國家隊的郎平,面對難以突破自己的朱婷,問她:

“你為什麼打球?”

朱婷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打球。

在燒烤攤上,惠若琪可以不顧眾人目光大聲喊出“我要站在場上,我要打排球!”,但朱婷不行,那時候的她其實不夠堅定。

“我之前去籃球隊的時候,籃球隊説,我太薄了,去皮划艇,説,閨女,你這個腿往哪擱啊?”

“所以,選了排球。”

排球不是首選,甚至體育都不是首選。成為女排隊員之一,只是懵懂之中,或者是順着命運前進的方向,被推到了這個位置。

就像千千萬萬個普通人那樣,人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只知道一直向前,卻從沒想過為什麼向前。

你是誰?你要成為誰?

如果不是別人的提點,或是自己幡然醒悟,我們或許永遠都不會想着去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誰?我要成為誰?這重要嗎?

我是誰,取決於這世界希望我是誰;我要成為誰,取決於這世界希望我成為誰。

或許最好的人生,就是過着別人希望我過的人生,過着不麻煩別人的人生。

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樣的人生,是灰色的,就好像一個沒有點着的孔明燈,被風隨意地吹起,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停下,也不知道終點是哪裏。

就像電影中的朱婷,總覺得自己終究會迴歸到平凡的人生,成為無數個南下打工人中的一員。

心裏沒有火的人生,點亮不了自己,更温暖不了他人。

所以,郎平不斷刺激着朱婷,這終於燃起了朱婷心裏的那團火,那團名為“為自己而活”的火。

其實我很慶幸自己去看了這部電影。

我為上一代女排隊員們的拼搏精神所觸動,為每一次賽場上響起《義勇軍進行曲》而留下自豪激動的熱淚,我無法經歷其中的箇中滋味,但我慶幸,也感謝優秀的影視作品,珍貴的賽場記錄,還有一代一代女排人的堅持,讓我有機會看到女排人身上歷代更替卻永未褪色的吃苦精神。

這種精神推着中國女排從谷底重回巔峯,這種精神,就是每個女排人心裏的那團火。

而這團火,正是當今許多人所失去的精神動力。

誰都不是自己生命的旁觀者,每個人都要做自己人生的參與者,主宰者。

你是誰?你要成為誰?

中國女排要成為記載於光輝史冊的中國女排。

而你,要成為你自己。

《奪冠》觀後感2

“女團精神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是中華之崛起精神”

自我記事起,中國女排一直是國人的驕傲,好像如傳説般存在。可《奪冠》一部影片,卻讓我對這支百戰不摧的女排隊,有了新的瞭解。

影片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現場切入,本以為會是一部敍述光輝榮耀的影片,可並非如此。那場奧運會,中國女排雖是主賽場,可最終卻得了銅牌,而美國隊得了金牌。但令人驚訝的並非如此,而是美國隊的教練,郎平。

七八十年代,中國是一個十分落後的國家——電視是黑白的,稀有的;計算機全國僅有幾台,用卡車裝都裝不下。排球場並不寬闊,高而厚實的牆圍着,陽光穿過厚重的窗户灑下來,橘紅色的,透着濃濃的暖意,可卻又感到一絲心酸。國家女排隊正緊密地訓練着: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濕漉漉地黏在身上;烏黑的短髮紮成兩縷小辮, 也已凌亂不堪。總教練沒有一絲表情的面孔板着,毫不留情地命令着、指揮着。“咚咚咚”的排球聲,彰顯隊員頑強的毅力。可隊員們也是人啊,她們有血有肉,也是有累的時候。教練的嚴苛訓練,讓她們苦不堪言。可沒辦法啊,“中國女排太落後了,訓練條件比不上別人,只能比別人拼命。”

在這麼多隊員中,年輕時的郎平令我印象深刻。由於負重輕,教練一直沒有讓郎平碰球。她一直認為只有更努力,才能摸得到球。

她堅持每天抬啞鈴做蹲起,因為教練曾説不舉到100Kg就不準碰球。這根本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此瘦弱的身軀,怎能舉起100kg?可她做到了。她憑着一股勁兒,一股不服輸的勁。她不畏懼腰痠背疼,她內心充盈着一種執着、一種信仰、一種精神。這是對排球的熱愛。

我們羨慕着所謂“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聰明,孝順,性格好,情商高,多才多藝,就好像他們是上帝的孩子,是女媧最完美的作品,可他們的背後呢?他們的背後都有着苦行僧般的自律。

教練説,打排球要有下意識,下意識怎麼來,要有千百萬億次的訓練。

這句話,她記在心上了。

在寂靜的夜晚,夜黑風高,許多人都熄燈睡下了。由於當時條件所限,沒有路燈的照耀,透出一絲清冷。但在排球場上,一米白光仍亮着。“咚咚咚”悶沉的聲響彷彿從遙遠的天邊傳來。棕褐色的地板上滾落着排球,數都數不完,是誰犧牲了休息時間在孜孜不倦的練習?是誰在球場揮汗如雨?

答案呼之欲出,郎平。她做到堅守熱愛,她擁有女排精神。

與日本隊抗衡在賽場上,因身為中國人,每個隊員都有一種不服輸的氣概。中國經濟是比不上日本,但絕不能小瞧中國女排。

女排是一個團體,而不是個人。中國女排是什麼?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在與江蘇男排——當時最厲害的男排打比賽時,她們一度忽略了整體的個體,過於追求分數,而導致漏洞百出,對手更是憑此得了不少分。

後來,他們調整對策,讓郎平作主攻,承受了更多的壓力與責任,這沒有擊潰郎平,反而這磨練了她,使得她更加優秀、更加完美。她們不再想着依靠個體奪分,而是以整體團隊共同得分。

這些是女排精神,是中華之崛起精神。

《奪冠》觀後感3

電影《奪冠》上場。這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劇情片。2016年8月22日,里約熱內盧。時隔12年,女排姑娘們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球,讓全場屏住呼吸。一個高速旋轉的排球,勾連起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女排姑娘們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提起“女排精神”,就如郎平所説:不是勝利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了,它是恆久存在的。“女排精神”是一種力量,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一種默默付出頑強到底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比分落後,還是稍稍領先,或者不相上下,我們的女排姑娘們都體現出每球必爭的決心,詮釋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拼搏精神永遠是中國競技體育之魂”,這種不放棄、不拋棄的拼搏精神,不僅僅能夠喚醒大國夢想,也足以振奮13億多中國人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團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説,女排姑娘們就是團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女排姑娘們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我們要繼續弘揚學習女排精神,學習她們團結奮進、一致向前,永不言棄、敢於拼搏,逆境奮起、不驕不餒,愛國情懷、大國風範,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意義之處。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很多優良的傳統美德,有很多意志品質,現如今,女排精神也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從世界盃冠軍到世錦賽,再從奧運會到亞錦賽,女排姑娘們的運動員們用自我的努力和實力證實了我們頑強拼搏、奮勇前進的精神。在諸多采訪中,令我不禁淚目的就是郎平指導那一句:“只要穿上帶有中國國旗的衣服參加比賽,我們的目標就是升國旗、奏國歌。”升國旗、奏國歌,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行為,這是在向世界證實我們中國的實力,女排姑娘們不以自我奪冠作為目標,不以奪冠為利益,升國旗、奏國歌,女排的運動員們這是把國家同自我相連。這是女排精神,一切以國家為重。

女排精神還有紮紮實實,勤學苦練;女排精神還有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女排精神還有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女排精神還有刻苦鑽研,勇攀高峯。

世界上沒有唾手可得的勝利,所有的競技體育沒有紮實的本領、刻苦的訓練,都是無法突破的。我相信每一個運動就有他們所擅長的技能,可是,從小練習,日復一日,應對傷痛依舊頑強拼搏,這些才是每一位體育健兒能走到今日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學習的精神。排球作為一項團體運動,必不可少的就是團隊精神,回望上世紀,中國在設備基礎設施不好的條件下,女排團隊也用自我的合作與團結戰勝了種。種困難,無論是硬件設備上,還是自身實力上,女排人有着釘子一般的精神,團結一心,像一隻手,手指雖然單獨有自我的長短,可是團結起來,緊握起來就是重拳,是能到達一切的重拳。

女排姑娘們,世界第一!可是她們的的世界第一不是簡單而來,而是有着精神支撐,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激勵我們前進!

《奪冠》觀後感4

10月25日下午,我兒子説,你寫文章沒有題材能行,我們去看場電影吧!票己訂好,説走就走,我已二十多年沒看過電影,心情忽然特別激動。

由陳可辛導演,鞏俐出演女排英雄郎平,電影《奪冠》開始了,這是令我期待已久的體育片,這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很喜歡看的女排比賽。整部影片回顧了中國女排振奮無數國民的奪冠之路,重温跨越幾代人的集體記憶,看《奪冠》讓人熱血沸騰,女排精神又一次被提起。對於這個詞,90後們尤其是95後或許不如我們那一代熟悉,然而就是這樣一幫90後為主力的女排隊員,在為第一代女排精神做代言人,在郎平教練的帶領下,將女排精神如火炬一般傳遞了下來。

隨着電影的播放,回顧這些年來中國女排在我心中的形象,跟隨12個女排健將的身影,他們身着中國紅的運動服,那神釆飛揚的情態簡直讓我羨慕,讓我鼓掌,讓我的心為之飛翔!

影片中中國女排於1981年在世界盃上首次奪冠,讓全國人民都為之振奮。之後,中國女排又在幾年的時間裏締造出五連冠的偉業,成就了中國體育界的奇蹟,學習女排精神,振奮中華,成了中國人民的共同口號。

這部電影不是歷史,更不是紀錄片,它是屬於我們全體中國人的集體記憶。看到老女排隊員的艱苦訓練再現,我感動啊!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嗎!天呀!上世紀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條件非常艱苦的土地裏訓練,在粗糙的地板場上進行防守訓練,姑娘們身上受傷,血水把衣服染紅了,看後讓人心痛。訓練完畢,大家相互包紮傷口。

據説至今,在福建漳州訓練基地的博物館裏,人們依然可以看到當初老女排隊員訓練時的舊球衣和護膝,上面還有血印和泥土。

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就是著名播音員宋世雄老師的解説聲,它讓我激動振奮,我好象又回到七八十年代。

還有就是現役中國女排球員走上銀幕演出自我,但令人震驚的是她們的演繹已經超越了演員,真實再現了她們自己。特別是朱婷演自己,來自農村的他,其實內心比較自卑,剛進國家隊,就是不愛説話,在場上更不會招呼隊友,興奮不起來。郎平不斷鼓勵朱婷在場上要大聲地説話,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在隊裏都一樣,尤其是郎平問她你為什麼打排球,朱婷終於説話了,為了我爸媽,為了和你一樣優秀,你滿意了吧!朱婷放聲痛哭!

她痛哭的表演,完全超越自己。現在朱婷已成為了中國女排隊長,成為了世界頂級球星,這在影片中真實再現的過程,讓我們扼腕感歎,太難了,真不容易啊!

這真實的往事,給我們以啟迪,我們要時刻學習女排健兒們頑強拼搏的精神,面對問題困難,永不言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們的民族復興也需要這樣的女排精神,然而它又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建設力量,對個人,對民族,對國家而言,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砥礪前行。

觀影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奪冠》觀後感5

在觀眾見面會上,影片導演陳可辛坦言接拍這部戲內心很忐忑,也遇到很多困難,能最終完成並和大家見面,靠的就是四個字:女排精神。他還透露,在場演員都拒絕過他不下叁次,但最後都來了,包括中國女排現役國家隊隊員。

在陳可辛看來,自己是拿出了女排精神拍女排故事傳説。講到自己的“女排情結”時他説:“第一次現場看中國女排比賽是在1978年,曼谷亞運會。那是郎平第一次亮相國際大賽,那時候我16歲,我第一次看到了塬來排球是這麼打的。這次的任務讓我更深地體驗到了什麼叫‘女排精神’。”陳可辛同時透露,“每次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想起郎指導説的,女排精神有什麼?不是一定要贏,而是明知道自己會輸,也要一分一分地贏回來,這是一部帶着使命感的電影。”

主角:

接戲前經過“思想鬥爭”

“看完後想不起郎指導長什麼樣了,腦海裡都是鞏俐老師的形象”,“吳剛老師連雙眼皮都會演戲,太感動了!”對幾位演員的表演,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毫不吝惜讚美之詞。但誰能想到對是否參演電影,他們卻都經歷過一番“思想鬥爭”。

鞏俐透露:“可辛導演找我來演郎指導時,我心裡覺得可能擔任不了這個重擔。”她説出演這部電影就像“夢想成真的過程”。

黃渤坦言:“我們的隊員全都是真的職業排球運動員,但我們並不是排球專業的人,你要對一位專業人士進行指導,這太難了。”這些也是每位主演都顧慮的問題。為此,主演們可以説拿出了“女排精神”,攻堅克難:拜訪及觀摩女排國家隊訓練、比賽﹔在短時間內消化海量的書籍、錄像﹔練球、扣球手都腫了也堅持拍攝……

女排:

球隊集體成領銜主演

《奪冠》中,中國女子排球隊作為羣體,和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以及郎平的女兒白浪一起成為領銜主演。一個羣體成主演,這在國內影史上並不多見。這主要緣於有一大批中國女排隊員在影片中“本人出演本人”。

《奪冠》故事傳説跨越35年,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中國女排時隔12年奪得奧運會冠軍,此外,還塬了2016年奧運會關鍵一役“中巴大戰”。這場戲,場上的角色,除叁次參加奧運的老將“月神”魏秋月由姚迪飾演外,主攻手朱婷、隊長惠若琪、副攻徐雲麗、“暴扣二傳”丁霞、攻守全面的張常寧、“小蘋果”袁心玥、“神級自由人”林莉、“鐵錘”劉曉彤、“北長城”顏妮、“小宇宙”龔翔宇都是自己演自己,真人上陣。

“雖然知道結果,但從頭到尾還是揪着心,被劇情和比賽牽動心情。”這樣沉浸的觀影體驗,離不開幕後團隊雕琢。陳可辛導演透露,拍攝上世紀80年代女排戲份時搭建了一個實景的漳州訓練基地:“我們把地板一塊塊從福建漳州搬到北京。這些地板上都有當年女排運動員撒下的淚和汗。”參演電影的朱婷、惠若琪等新一代女排隊員曾蓋章,“太像了,簡直一模一樣,完全被震驚”。

《奪冠》觀後感6

昨天首映《奪冠》,有人評價這是中國第一部體育大片,預估票房80億!

中國女排精神!“勝不驕敗不餒,堅守本心”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無論你是體育運動員還是普通人,打心底裏都要有一股子衝勁,一種信念!

暫且拋去鞏俐的國籍不談,用鞏俐扮演郎平,有點太“美化”了郎平了吧?不!一位是現實活生生的、大家都熟悉的鐵骨錚錚的巾幗英雄,世界當紅體壇教練,鞏俐為了貼近郎平形象,從髮型、體態、表情、眼神、步姿等都神還原,連郎平駝背的毛病都沒放過。差不多算是像素級還原。鞏俐和郎平兩者之間,無論是“身”、“形”、“神”、“韻”上,都散發着相似之處,鞏俐也得算的上是身心合一,靈肉交融,畢竟是以真人真事為題材的影視創作,無論這部電影到底是為了票房?還是為了彰顯英傑?都值得被尊重,值得一看!

郎平不僅是一位非常棒的國家運動員,也是一位心懷學生的老師。在賽場上,郎平奮力拼搏、秉持中國女排精神,場下,她能盡力體察到每位隊員的情緒。退役後擔任教練,訓練出了無數出色的巾幗英雄,可以説,中國女排的里程碑上,一定會有“郎平”二字。只有像郎平這樣,把自己的學生、把自己的國家,時刻掛在心上,用發展、和愛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才能培養出心性堅韌的國家干將。女排精神是什麼?郎平説過:“不是一定要贏,而是明知道自己會輸,也要一分一分地贏回來,不到最後不放棄,到了最後也不放棄!”

選角副導演從全國幾千個女排運動員裏挑選了最終的十幾個給表演老師變魔術一樣,把她們一個一個訓練成演員,並且重建了80年代的漳州訓練基地。在80年代留下了五連冠的奇蹟輝煌。雖然説現在的人總是回憶之前多麼多麼厲害,顯得有點自娛自樂,但這是不能缺少的一種情懷和記憶。影片開始時,彭昱暢飾演的青年陳忠和,作為陪打教練的身份緩緩走入女排訓練基地,懵懂青澀,眼神閃躲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去向哪裏。正對應那個時代中國女排將要走向世界時的前夜,雖然迷茫但有目標,那就是拿冠軍!

有趣兒的是,陳沖的女兒演了電影裏郎平的女兒,郎平的女兒演了年輕的郎平,呃·····這有點繞啊!用郎平老師的原話來説:“你就是我!”帶着這句話去觀影,莫名有一種錯亂時空,回到過去的感觸,吶喊、哭泣、擁抱、歡呼都交織在130分鐘熒幕當中。《奪冠》為什麼要女排隊員真人出演?我想,女排人的精神,不是能演出來的,需要內心有強烈的情感共鳴、有堅定的信念。每個時代的中國女排都有這一羣可愛的姑娘們,她們不畏強敵刻苦訓練!

好苦的是80年代落幕之後,一直到2016年裏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整整走過了30年時間,承受了太多終於釋放了出來。除了女排刻苦訓練時的苦楚,更多的則是默默無聞時期的堅守。小編在此想説的是“女排精神”不是用三言兩語就能説得清的,但是隻要你走進電影院看過這部電影,通過《奪冠》裏的每一個鏡頭去感受去體會,就能知道女排精神是什麼,就能知道“中國人,行的”、“中國人無所畏懼”的底氣和根源是什麼!

《奪冠》觀後感7

大年七年級,電影《奪冠》上場。這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劇情片。2016年8月22日,里約熱內盧。時隔12年,女排姑娘們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球,讓全場屏住呼吸。一個高速旋轉的排球,勾連起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女排姑娘們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提起“女排精神”,就如郎平所説:不是勝利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了,它是恆久存在的。“女排精神”是一種力量,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一種默默付出頑強到底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精神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比分落後,還是稍稍領先,或者不相上下,我們的女排姑娘們都體現出每球必爭的決心,詮釋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拼搏精神永遠是中國競技體育之魂”,這種不放棄、不拋棄的拼搏精神,不僅能夠喚醒大國夢想,也足以振奮13億多中國人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刻骨銘心的集體記憶、共同情結,對中國人來説,女排姑娘們就是集體記憶、共同情結。新一代女排姑娘們在里約的偉大勝利,又在中國年青一代中延續和強化了對這支隊伍和“女排精神”的認知和情感。我們要繼續弘揚學習女排精神,學習她們團結奮進、一致向前,永不言棄、敢於拼搏,逆境奮起、不驕不餒,愛國情懷、大國風範,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傳承意義之處。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很多優良的傳統美德,有很多意志品質,現如今,女排精神也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從世界盃冠軍到世錦賽,再從奧運會到亞錦賽,女排姑娘們的運動員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證實了我們頑強拼搏、奮勇前進的精神。在諸多采訪中,令我不禁淚目的就是郎平指導那一句:“只要穿上帶有中國國旗的衣服參加比賽,我們的目標就是升國旗、奏國歌。”升國旗、奏國歌,這不是簡簡單單的行為,這是在向世界證實我們中國的實力,女排姑娘們不以自己奪冠作為目標,不以奪冠為利益,升國旗、奏國歌,女排的運動員們這是把國家同自己相連。這是女排精神,一切以國家為重。

女排精神還有紮紮實實,勤學苦練;女排精神還有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女排精神還有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女排精神還有刻苦鑽研,勇攀高峯。

世界上沒有唾手可得的勝利,所有的競技體育沒有紮實的本領、刻苦的訓練,都是無法突破的。我相信每一個運動就有他們所擅長的技能,但是,從小練習,日復一日,面對傷痛依舊頑強拼搏,這些才是每一位體育健兒能走到今天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精神。排球作為一項團體運動,必不可少的就是團隊精神,回望上世紀,中國在設備基礎設施不好的條件下,女排團隊也用自己的合作與團結戰勝了種種困難,無論是硬件設備上,還是自身實力上,女排人有着釘子一般的.精神,團結一心,像一隻手,手指雖然單獨有自己的長短,但是團結起來,緊握起來就是重拳,是能達到一切的重拳。

女排姑娘們,世界第一!但是她們的的世界第一不是簡單而來,而是有着精神支撐,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激勵我們前進!

《奪冠》觀後感8

在萬眾矚目的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排山倒海的加油聲響徹小馬拉卡納體育館,無數面五星紅旗匯成氣勢恢弘的中國紅,郎平率領的中國隊在先失一局的情景下力挽狂瀾,戰勝勁旅塞爾維亞隊,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最高領獎台。

“致敬!”“她們配得上所有的讚美”“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從深夜的里約到午間的北京,從電視機前到網絡空間,融為一片歡樂的海洋。13億中國人分享着勝利的榮光,感動於拼搏的精神。從小組賽2負3勝的坎坷磨難,到強敵環伺下的背水一戰,女排姑娘們以蕩氣迴腸的逆襲征程,不但為中國代表團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激盪起無數中國人深埋心底的愛國情懷,奏響了超越自我、頑強拼搏、團結奮進的時代強音。

奧運之美,綻放在體育健兒們勇攀高峯、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中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高手雲集的奧運賽場上,沒有“一分一分咬牙頂”的頑強堅持,何來女排衝出“死亡之組”、勇奪冠軍的驚喜與奇蹟;缺少了迎難而上、追求卓越的進取意識,“大男孩”孫楊也無從克服困難奮力摘金奪銀。從女將鍾天使和宮金傑為中國實現自行車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到乒乓球隊包攬四金傲視羣雄,拼搏精神激勵着奧運健兒們奮勇向前,不但構成賽場上一道閃亮的風景,也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奧運之力,流淌在愛國主義的樸素情感中。競技場上,總有一種力量穿越時空、跨越國界,激勵着運動員全力以赴、爭創佳績,那是對祖國發自內心的熱愛,那是為國爭光的自豪與幸福。科威特選手阿爾哈德尼勇奪金牌,卻因本國奧委會被“禁賽”無法升起國旗潸然淚下;難民代表團無處安放的愛國之情,更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可貴。無論何時何地,祖國都是體育健兒最堅強的後盾、最温暖的家園。獨自代表中國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的華天最大的夢想是“讓中國的國旗飄揚在里約上空”,舉重選手龍清泉奪金感激祖國:“這股力量是祖國給我的”……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國歌迴盪在賽場內外,我們為勝利鼓掌歡呼,更體會到愛國主義的深沉力量。這是凝聚起所有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這是我們心中澎湃不已的情感暖流。

正如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所説,此刻這個社會需要一種精神,不論是球場上還是生活中,都需要打出中國人的精氣神。不管時代情境如何變化,女排精神永可是時,愛國主義和團體主義精神永遠是我們開拓前進的力量之源。今日的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巍然屹立,但我們依然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臨發展征程上的諸多問題和挑戰。身處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改革攻堅期,步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發展陣痛期,應對脱貧攻堅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硬仗,我們更加需要以“蠻拼的”勁頭迎難而上,用釘釘子的精神勇毅篤行,匯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礴力量,才能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在國家發展、民族提高的競技場上續寫中國奇蹟,創造新的輝煌。

《奪冠》觀後感9

“女排精神”就是不忘卻的初心,肩負起為國爭光的使命。1951年,新中國第一代女排成立,面對百廢待興、困境重重的國家境況,女排姑娘們堅定信念、刻苦訓練,傷病疼痛咬牙堅持,教練組們廢寢忘食研究“戰術”,隊員們沒日沒夜地練習“技術”,用百倍千倍的專注打好每場比賽,夢想有一天在世界的領獎台上,“升國旗、奏國歌”。30年後,在日本大阪,女排姑娘們氣勢恢宏、勢如破竹,以全勝的驕人戰績摘得桂冠,這一時刻終將屬於中國女排,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這一歷史性突破對當時窮頓困苦的中國來説,無疑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振奮、自豪、歡呼,中國人憑藉自己的力量登上世界最高領獎台,中國沸騰了。今天的中國早已不同往昔,正以強國的姿態走向世界的中央。不忘來時路,不論何時,不論我們身處何地,堅守初心、牢記使命,踐行“女排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戮力奮鬥。

“女排精神”就是不服輸的鬥志,匯聚成堅不可摧的力量。競技體育終究是以輸贏論英雄,“輸”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消沉、“軍心”不穩。“女排精神”是不服輸、不怕輸的生動寫照,“精神”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但迴歸現實成功離不開腳踏實地的拼搏,日復一日“魔鬼式”強壓,“玩命式”訓練,與世隔絕的環境、常人難以想象的強度,用盡最後一絲精力,是什麼支撐女排走到最後,是上一代的“女排精神”和永不言敗的鬥志。女排不是一個人的秀場,是團隊合作的戰場,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形成心領神會的默契,穿上紅色的“戰袍”,為國“出征”,在強大的對手面前築起堅不可摧、密不透風的人牆,面對每場比賽全力以赴、穩紮穩打,讓對手無懈可擊。“女排精神”指引着中國人民自強不息,以打不到、壓不垮的鬥志昂首邁向下一個勝利。

“女排精神”就是不畏難的勇氣,創造出逆境絕殺的奇蹟。一代代中國女排總能在最後帶給國人驚喜,她們是常勝之師,這其中沒有運氣,有的是竭盡全力到最後的勇氣。有時候主力隊員負傷離場,有時候大比分落後,即使後面的征程再艱險,也不忘在逆境中暴扣、揮拳、怒吼,無論結果如何,要在對手面前展現中國人的士氣和決心。“女排精神”不僅僅體現在敢於勝利,更是面對艱難險阻時敢於“亮劍”,是那股臨危不亂、團結一心的精氣神。中國女排的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也面臨成績下滑的艱難時刻,她們重整旗鼓,“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靠着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硬生生地再次“爬上”世界之巔,書寫了敢於直面挑戰、贏得更大勝利的“中國精神”。

未來中國在發展的道路上依然充滿艱辛與未知,困難依舊“接踵而至”,昨天的成績是對過去的肯定,未來中國女排從零出發,全力以赴向下一個獎牌發起衝擊,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這不僅是中國女排的目標,更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奮鬥目標。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中國人民將發揚和傳承“女排精神”,續寫中華民族新輝煌。

《奪冠》觀後感10

昨天,20xx年女排世界盃結束了第八輪的比賽,中國女排VS肯尼亞女排,最終,正如大家所料,中國女排以3:0完勝肯尼亞女排,豪取世界盃開賽以來8連勝。接下來,中國女排將參加世界盃第三階段的比賽(也是最後一個階段的比賽),第三階段的比賽將在日本大阪進行,中國女排的對手分別有荷蘭女排、塞爾維亞女排、阿根廷女排三支球隊。

中國女排只要接下來戰勝這3個對手,那麼,將會獲得20__年女排世界盃的冠軍,從而實現世界盃二連冠,同時,這也將是中國女排收穫的第五個女排世界盃冠軍。從中國女排這三個對手實力來看,荷蘭女排將會有很大的挑戰,荷蘭女排曾一度是本屆世界盃奪冠熱門球隊,開始勢頭很猛,但是,到後來起伏很大,相繼出現了輸球的情況,從而掉出了爭冠行列。但是,她們整體水平相當不錯,中國女排想要戰勝她們,還是要做好細節,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才更有取勝的把握。中國女排在大阪的首戰就是面對荷蘭女排,只要戰勝她們,那麼就離世界盃冠軍很近了。

作為20__年世錦賽的冠軍塞爾維亞女排,原本是本屆世界盃最大的奪冠熱門球隊,但是,由於塞爾維亞女排剛剛打完歐錦賽,球員身體狀態比較疲憊,因此,塞爾維亞女排有六大主力球員缺席了本屆女排世界盃,這也造成了球隊實力大降,甚至在比賽中還1:3爆冷輸給了韓國女排,目前,塞爾維亞女排就別是奪冠了,連奪獎牌的機會都沒有了。面對這樣一支整容不齊的塞爾維亞女排,中國女排取勝的概率將會非常高,不出意思,中國女排會以3:0或3:1戰勝對手。中國女排拿下這場比賽勝利,世界盃冠軍也是基本到手了。

中國女排本站最後一個對手是阿根廷女排,從實力來看阿根廷女排和中國女排並不是在一個檔次上,阿根廷女排將會扮演一個送分童子,中國女排將很有可能會3:0戰勝對手,從而實現在世界盃上一個完美的結局,拿下世界盃冠軍。中國女排拿20__年女排世界盃冠軍,將是隊史第十個世界冠軍,對球隊來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了更好備戰女排第三階段的比賽,中國女排在主教練郎平的帶領下,在今天(9月25日)上午坐飛機抵達了日本大阪,從姑娘們到達大阪的精神狀態來看,每一個姑娘都是精神不錯,個個神采飛揚。值得一提的是,全隊姑娘們都統一穿中國女排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隨後,姑娘也是在機場來一個大合影,每一位姑娘都是笑容滿面,露出了潔白的牙齒,個個都樂開了花。

看看大花蕾笑得多開心,她那笑眯眯的眼神,完全給人有一種戀愛的感覺。看看王媛媛、劉晏含戴上眼鏡盡顯斯文,看看小蘋果的樣子,是否感染到你也是開懷一笑呢?再看一看我們的小可愛王夢潔是不是像一個可愛的精靈呢?還有婷女王、姚小胖……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就像是一羣快樂的小天使,給人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在此,也是祝願中國女排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能夠發揮出色,展現出自己的特點,打出自己的水平,在比賽中戰勝各路豪強,勇奪20__年世界盃的冠軍。就像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所言那樣,“只要穿上帶有‘中國’二字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加油,我們可愛的中國女排。

《奪冠》觀後感11

近日,在項目部的組織下,我們在萬達影城觀看了《奪冠》,這部電影以郎平為中心來講述兩代中國女排的奪冠之路,展示了中國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奪冠的坎坷之路及運動員們努力奮鬥的毅力讓我感觸頗深。

《奪冠》主要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到2016年中國女排的激情歲月,全篇通過郎平為主線,她加入中國女排後在教練的訓練下,最終獲得冠軍,但卻因為訓練強度過高,導致身體受傷,無法繼續進行排球運動,之後在美國留學期間被美國女排聘請為教練,於2008年奧運會險勝中國隊,後來在朋友的勸説下回國擔當中國女排的教練,當上教練的郎平採用新式訓練方法,雖然中途遇到很多困難,但最終帶領中國隊奪得2016年冠軍。

在此次觀影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郎平那堅韌的性格,面對艱苦的訓練環境能夠迎難而上,一次次的突破自己的極限,並在正式比賽中越挫越勇,面對比分落後的情況仍舊冷靜應對,最終贏得比賽,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女排精神。

因為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導致郎平的職業生涯因為身體原因無緣排球運動,只好出國留學,想必最感到難過的就是郎平自己,喜歡排球運動卻無法再次參加比賽,這大概也是郎平後來應聘美國女排教練的原因,想要重新回到賽場上,哪怕是以一個教練的身份。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郎平帶領的美國隊險勝中國隊,證明了郎平的教練實力,但也因此受到許多國人的指責,因此辭退了自己教練的身份。

後來郎平在以前的隊友的請求下擔任了中國女排的教練,作為一名前美國女排教練,她認識到中國以前那種訓練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這種局面,必須吸取國外先進的訓練方式,因此郎平力排眾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採用大國家隊模式選拔人才,充分利用每名隊員的優勢來進行比賽,僱傭國內外優秀陪練鍛鍊能力,不在採用以前那種艱苦的訓練方式,因為她想讓隊員們能夠享受排球,而不是被排球訓練導致早早的退役。

但是隻有先進的訓練技術,沒有相應的精神也是難以成功的,因為隊員們訓練的動力不足,或因為戰術上的選擇,引發許多隊員的不滿,再加上為了磨合隊員們的配合導致在國際比賽上連連失利,這導致許多隊員退出,使許多人質疑郎平的教練水平。

2016年奧運會,在中國女排接連失利的情況下,面對的最後一戰對手卻是巴西隊,在這種情況下隊員們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他們在這種壓力下,最終拋棄之前的成見,協力一心,戰勝了佔有主場優勢的巴西隊,並在接下來的對戰中連戰連勝,最終取得了奧運冠軍,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女排的實力。

通過這次觀影我認識到:隨着時代在進步,自身也需要學會改變,來適應這個新的時代,只是固守以前的老規矩,只會被時代所拋棄,但是在適應這個新時代的過程中,也不能夠忘記自己的初心,如果只順着時代發展而忘記了自己本心,也只不過是一個隨波逐流的扁舟罷了,既要學會改變,也要牢記自己的初心,才能在這個時代中掌握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成為一艘遠洋巨輪。

《奪冠》觀後感12

觀看了電影《奪冠》,我的內心感慨萬分。被“女排精神”所震撼,對自己是個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

郎平,一個在父母那個年代家喻户曉的名字。她18歲就被招進國家女排隊,作為替補隊員與團隊一起前進。在1981年和江蘇男排戰前練習中取勝,在第三屆奧運會上奪冠,一直到1986年取得“五連冠”的好成績。之後郎平到國外留學,受邀成為美國女排隊教練,在經歷一系列事件後,最終回到中國。帶領着中國隊戰勝了最強女排巴西隊,在2016年再次被認可。這部電影的精彩內容深深吸引着我。“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句話一直迴盪在我耳邊,這是團隊精神的深刻體現。

那一次,在學校運動會中,我們班參加了拔河賽。男生比賽開始了,只見場下的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精神抖擻,蓄勢待發。哨聲一響,同學們卯足的勁兒就全使出來了;加油聲此起彼伏,賽場上瀰漫着濃濃的硝煙味兒。仔細一看我們班的同學,大家在拔的過程中姿態各異:有的使勁往後拉,臉都憋紅了也不放手;有的則只是拉住繩子擺出吃力的樣子給觀眾看;還有的就彎着腰混在人羣裏偷懶,下場後還嘻嘻哈哈,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我們輸了。身為體委的我氣得滿臉通紅,怒氣衝衝地走到他們面前,一把抓住那個嬉皮笑臉的同學,心裏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塊,大聲吼道:“你還是我們班的學生嗎?!”隨後將他一把推開,兀自坐在角落裏泣不成聲。同學們看到我這樣,頓時圍過來安慰我,那些調皮的同學也留下了悔恨的眼淚。大家意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之後的幾場比賽誰都沒有偷懶,我們終於取得了勝利。這場比賽也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與江蘇男排對戰後,大年三十的加練讓人為之動容。一戰教練不滿意隊員的表現,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讓每個人加練30個球,隊長第一個上,之後因體力不支倒下了,教練大聲喊着:“負12,誰替她?”郎平毅然站了出來,練完了剩下的球,教練讓他們回家過年。不想,教練早有準備,提前把她們的家人請來,為她們包餃子。煙花璀璨的年夜,房間裏洋溢着幸福的笑臉。

郎平那種責任感和奮力拼搏的精神讓人欽佩,她讓我想起了以前學騎自行車的經歷。我的個子不高,騎自行車就怕摔跤,更害怕教練很嚴格,所以我猶豫了很久才做決定。當我鼓起勇氣踏板時,卻因為身體不平衡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股鑽心的痛襲擊着我:膝蓋擦破了,血混着泥滴了下來,劇烈的疼痛瞬間淹沒了繼續下去的信心!但在教練耐心地鼓勵下,我懷揣着恐懼繼續訓練。在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我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現在,我騎車的技術越來越好,已經可以跟爸爸相媲美了。

《奪冠》的女排精神時時激勵着我,生動的畫面常常浮現在眼前。人生漫漫,只要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終會奪得生活的桂冠。

《奪冠》觀後感13

傳奇的故事,傳奇的導演,傳奇的演員,終究誕生一部傳奇的電影。

中國女排奪冠的那一天,全國人都哭了。我並不是一個懂排球的人,但是我能感受到女排奪冠帶來的榮耀。當中國國旗在里約奧運會上升起的那一刻,我為女排感到無比的驕傲,因為他們是中國的代表,而我是一名中國人。

陳可辛作為一個香港著名導演,在香港影壇舉足輕重。他的電影細膩感人,電影《中國合夥人》成功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這部電影也是一個改編真實故事,把新東方傳奇故事演繹的惟妙惟肖。《中國合夥人》和《奪冠》雖然是兩部不同性質的電影,但我覺得在情感、失敗與成功矛盾、勝利帶來的榮譽等方面都會有異曲同工之妙。畢竟是出自同一導演之手。我相信導演能夠把他極強的感情塑造能力與這部電影相融合,讓國人為女排感到驕傲,為里約奪冠那一刻感到驕傲,為身為中國人而驕傲。

傳奇的故事,傳奇的導演,傳奇的演員,三個傳奇合為一部傳奇的電影。七分保底,八分穩了,九分有望。

《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的故事,説到中國女排,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

中國體育界最不缺的就是冠軍,各種項目的世界冠軍數不勝數,但冠軍背後能夠總結成精神的項目卻不多。改革開放前,中國體育界有兩面紅旗:一個是中國登山隊,另一個是中國乒乓球隊。這兩支隊伍是當時中國體育界最優秀的團隊,分別創造了“中國登山精神”和“乒乓精神”。而在改革開放後,“女排精神”叫得更響,更深入人心。

1981年,在日本舉辦的世界盃上,中國女排同樣以七戰全勝的戰績,先後戰勝美國、日本等世界勁旅,首得世界冠軍。從排球運動本身來講,東方人能夠拿到排球項目的世界冠軍並非易事。排球是集體項目,又是“高人”項目,有它自身的規律和要求,必然不是一般的訓練就能取得成就的,而是需要一種精神和動力的鼓舞和追求。中國女排隊員在賽場拼搏的身影,讓無數國人熱血沸騰。

此後,以袁偉民指導為教練核心的團隊和老一代的女排姑娘們,在“五連冠”(1981—1986年)中凝聚締造了“女排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頑強拼搏、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為國爭光”的女排精神。

袁偉民受到了陳景潤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啟發,他認為陳景潤在中國科學技術落後的情況下,依然攻克了這個數學謎題,靠的就是“迷”。於是,袁偉民將這股“迷”勁兒帶入中國女排,要求隊員們對排球也要極度專注和熱愛。在訓練時,他要求隊員們拼盡全力,克服苦累和傷病等困難。在比賽中,他要求隊員們極度專注,無論對手強弱都不能鬆懈。為了讓隊員記住比賽中的一個教訓,袁偉民會在賽後把所有球員留下加練,一直練到很晚才離開。

精神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從嘴裏喊出來的,而是在日復一日的訓練比賽中奮鬥出來的,歷練出來的,凝聚出來的。袁偉民一再強調“拼搏”“嚴格”“協作”,説出來感覺很虛,但這正是女排精神的體現。憑着在日常訓練中鍛煉出來的堅強的意志和紮實的技術,中國女排連續拿下了五個世界冠軍,創造了輝煌,成為中國女排不斷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傳家寶”。

《奪冠》觀後感14

一提到女排精神,所有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堅持不懈、奮發圖強、頑強拼搏……簡單來説,就是努力拼博,頑強到底。可看了電影《奪冠》,我發現,女排精神不止這些。

《奪冠》講了兩大故事,都是關於中國女排的,一個講的是朗平作為隊員時的國家隊奪冠,另一個講的是朗平作為主帥的國家隊奪冠。這兩個故事,就是對女排精神的完美詮釋。朗平作為隊員時的中國隊,每天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努力訓練,隊員全身都是傷,卻都堅持了下來。這精神不就是頑強拼搏嗎?最後在與日本隊的決賽中,原本處於劣勢,最終反敗為勝,奪得冠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時任美國隊主教練的朗平帶領美國隊打敗了中國隊。之後,朗平回到祖國,大力改革中國排球,但效果卻不理想,因為她的隊員們心目中少了女排精神。在2016年巴西奧運會上,在與巴西隊進行淘汰賽的前夕,隊員們好像突然領悟到了什麼,於是,他們打敗了巴西,贏得了這場決定去留的關鍵比賽,並且一路凱歌,奪得了冠軍。

看完電影回到家裏,我坐在牀上想了很久,一些聲音就在我耳邊一直徘徊:“拼啊,再不拼就沒機會了!”“你們想想你們是在什麼地方打球,要是你們輸了,你們後悔一輩!”“有些人跟我説:‘你們打排球到底是為什麼呀?即使你們贏了,大家也不會像以前一樣跑到街上,又哭又笑,又叫又跳了。’甚至還有人説女排精神已經過時了。”“你們為什麼打排球?你們愛球嗎?”“我們那時候什麼也沒有,但我們心中,有這個;你們現在什麼都有了,但你們心中,少了這個。對吧,女排精神。”外面的月光照進來,雖然已不是八月十五的月,但看起來也是那麼的圓,看着看着,它竟變成了一個金黃的排球!

我收回了目光,繼續思考:女排精神過時了嗎?人們還需要女排精神嗎?我為什麼學習?我愛學習嗎?還有,“我們心中有這個”中的“這個”到底是什麼?是指女排精神?但明顯不只是頑強拼搏。這一面佈滿着被排球砸出的痕跡的牆到底代表着什麼?我沉思良久。我為什麼學習?“為了我自己”這樣的回答明顯很潦草,我得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為了以後有更好的生活?這似乎又太遙遠。那就是為了證明我自己吧!這就是答案。我愛學習嗎?這個問題,有些難回答。我在上課的時候,心情是很愉快的,可在做作業時,心情卻很難高興起來。若做作業算是複習的話,那我就是愛學習吧。那“這個”到底是什麼?這,大概是指團結吧。將心用一面牆連着,團結在一起,贏得比賽。在與巴西隊比賽的前一天晚上,隊員們聚在一起,大家坦誠相待,坦白了自己的缺點,並説一定努力改正。女排精神應該再增加三點:團結、坦誠和知錯就改。最後兩個問題,女排精神過了嗎?人們需要女排精神嗎?先將女排精神概括一下吧: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知錯就改、團結、坦誠。這些品質,直到現在不是還在倡導大家這樣做嗎?那女排精神就還沒有過時。既然中國女排能靠女排精神奪冠,那人們也能靠女排精神成功!那人們就還需要女排精神。

問題都思考完了,我睜開了眼睛。女排精神……我心中一直唸叨着這個詞。

《奪冠》觀後感15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3個不同的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為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並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並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取與舍以郎平為主線

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曆程,135分鐘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説,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可以拍5部電影。如何取捨,如何更準確地還原、展現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捨。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場3比2戰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裏約奧運會,但影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中國隊決賽3比1戰勝塞爾維亞的那場球,而是聚焦到與東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隊的8強戰。

這兩場比賽雖時隔35年,卻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上世紀60年代,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在大鬆博文的調教下一度創下118場國際賽事連勝紀錄。中國隊能在大阪從霸主日本隊身上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對提升國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話來説,“這場球如果拿不下來,你們後悔一輩子!”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翻開中國女排歷史,女排姑娘們並不是一帆風順得,在到達頂峯的前面也經歷了種.種低谷。從1981年首次獲得世界盃冠軍,再到後面得五連冠奇蹟,到希臘,巴西兩屆奧運會的頑強登頂,我們的女排健兒們在其期間經歷了種.種低潮,正是由於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女排健兒們才能在歷經磨難之後,迎來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復興。用自身實力與汗水延續神話,在逆境中迎難而上,為夢想付出努力,直至成功。

女排健兒們頑強拼搏的精神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體現,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要時刻學習並運用這種精神,面對問題困難,頑強拼搏,永不言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們的民族復興也需要這樣的女排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代人面對問題困難,久久為功,孜孜不倦,頑強拼搏,永不言棄。女排精神,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建設力量,對個人,對民族,對國家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砥礪前行。

標籤: 觀後感 奪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gnl4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