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

活動名稱

材料準備

時間安排

適合場地

活動目標及玩法

1、拍皮球

人手一個皮球

課間、集中安排時間練習

走廊、塑膠場地等

目標:培養幼兒正確的拍球技能,通過練習讓每位幼兒學會這一技能。

玩法:幼兒人手一個皮球,自由練習。

2、投籃

皮球、波波球、紙球等;籃架、塑料大筐

課間練習、集體遊戲

走廊、庭院等

目標:培養幼兒的彈跳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玩法:

1、跳起身子,將球投入籃球架內。

2、在一定距離,將球投準到指定的.塑料大筐裏。

3、滾地雷

皮球、波波球等

課間自發遊戲、集體遊戲

活動室:室外

目標:培養幼兒快速的躲閃能力,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玩法:課間幼兒5~6人一組圍成圓圈遊戲,一人當“野鴨”,其他幼兒拿到球后滾向“野鴨”,以打到後一次遊戲結束。

集體遊戲時方法同上。

4、傳球

(頭頂、側身向後傳球)

波波球、紙球等

集體遊戲

室外

目標:培養幼兒動作靈活性及反應的靈敏度。

玩法:幼兒排成四隊每組第一個幼兒將球從頭頂上、側身傳球給第二個幼兒,第二個幼兒再將球傳給第三個幼兒,依次類推,直至最後一名幼兒。哪個組第一個完成就為勝利。

5、運西瓜

波波球、紙球等;

塑料大筐

集體遊戲

室外

目標:培養幼兒跑的技能。

玩法:幼兒分成五組,A處放一個筐(起點),裏面裝滿球,B處放一個空筐(終點),讓孩子從A處取一個球拿出,抱在手裏跑到B處投入筐中,然後返回,第二個幼兒出發,依次進行遊戲,直到最後一個幼兒完成任務。

6、烏龜頂球

波波球、紙球等;墊子;球門

集體遊戲

室外

目標:培養幼兒的爬行能力。

玩法:幼兒分成兩隊,人手一球,按照次序一一手腳着地曲膝邊向前爬,邊用頭向前頂球,直至把球頂入球門。(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適時調整球門距離。)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2

一、設計意圖

各種蛋類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到的一種食物,對幼兒來説非常的熟悉,但是幼兒接觸到的是煮的,幼兒很少會去過多的注意蛋的外型特徵,內部構造、種類、從那裏來的等問題,中班時期的幼兒相對於小班時期操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對一些事物產生好奇,經常的會問為什麼?產生探究的慾望,於是我便設計了這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能在玩蛋的過程中發現蛋的外形特點,瞭解蛋的構造。

2、瞭解蛋的營養價值及對身體的好處。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三、活動重點準備

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即瞭解蛋的構造。

活動準備:

雞蛋、鴨蛋、鵪鶉蛋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神祕的朋友,你們一定想知道它是誰吧?現在閉上眼睛,用你的手摸一摸,感覺一下它是什麼?老師出示雞蛋(裝在一個盒子裏),小朋友摸完後,把它記在心裏,一會告訴老師好嗎?幼兒摸完後,老師提問:

師:你們覺得它是什麼?

幼:雞蛋

師:小朋友真聰明,它就是雞蛋,老師出示雞蛋。

(二)認識常見的蛋

1、認識常見的蛋

小朋友見過雞蛋,你還見過那些蛋呢?讓幼兒説一説,在幼兒説的基礎上,老師給幼兒分發雞蛋、鴨蛋、鵪鶉蛋後,分別拿出他們讓幼兒説出名字。

2、説出常見蛋的特徵

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蛋,看一看,摸一摸,説一説這些蛋是什麼樣的?摸上去有什麼感覺?哪些地方一樣?

師小結:這些蛋都圓溜溜的,摸上去光光的',不同的地方是他們有的大,有的小,鴨蛋最大,雞蛋比鴨蛋小一些,鵪鶉蛋最小,而且蛋皮的顏色也不一樣,雞蛋皮有的是紅的,有的發白,鴨蛋皮光滑,有藍綠色,有的是白色的,鵪鶉蛋的皮有點發綠,皮光上面還有黑白的花紋。

(三)認識蛋清和蛋黃

我們認識了雞蛋、鴨蛋、鵪鶉蛋,你們知道這些蛋的蛋皮裏面藏着什麼?老師先讓幼兒説,

師:你們説是蛋清,有的説是蛋黃,現在老師把它打開,看看你們説的對不對,老師先後打開雞蛋、有的、鵪鶉蛋,幼兒觀察。老師引導幼兒認識蛋清和蛋黃。

老師打開這些蛋,你們發現什麼了?

師小結:每個蛋裏面都有黃黃的,圓圓的,這是蛋黃,透明的粘糊糊的是蛋清,

但是它們煮熟後還是這樣嗎?老師拿出正在煮的雞蛋、鴨蛋、鵪鶉蛋,剝皮後幼兒看。

小結:這些蛋煮熟後,蛋清和蛋黃分別凝固在一起,蛋清變成了白色的,也叫蛋白,蛋黃還是黃色的。

(四)瞭解蛋的營養價值及吃法

1、瞭解蛋的營養價值

師: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吃這些蛋嗎?幼兒説一説。

幼:有營養。

師小結:這些蛋裏面有很多營養,它們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蛋黃還可以補鈣,但是吃多了不容易消化。還要記得沒有煮熟的蛋,裏面有細菌,吃了肚子會不舒服,還會病。

2、瞭解蛋的吃法

師:你們知道它們除了煮着吃,還可以怎沒吃?

幼:炒着吃……

師小結:我們最常吃的是雞蛋,它除了這着吃,還可以炒着吃,蒸着吃,還可以做湯吃,

(五)瞭解蛋的用途(蛋製品)

那蛋除了這樣吃,還能用來做什麼?你還吃過哪些用雞蛋做的食物?

小結:雞蛋還可以用來做蛋糕,做餅乾等。

(六)品嚐各種蛋和蛋製品

五、活動反思

蛋是孩子們生活中常吃的食品,小朋友們都很熟悉它.我想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啟發探索活動的興趣,使他們對蛋能有更深的認識,並且體驗成功的喜悦.

在活動開始時,我用簡單的語言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對整個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完整的活動,幼兒看了、摸了蛋,瞭解了蛋的外形特徵,通過現場打蛋、剝蛋,讓幼兒觀察蛋的內部構造,幼兒熱烈的討論交流,將自己的經驗直接説出各種蛋外形特徵。幼兒積極動腦分享經驗的同時,並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同時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的年能力。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3

為了改善幼兒的偏食、挑食的現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飲食特點以及食物特點展開幼兒飲食營養教育。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蔬菜的營養價值。

2、能根據顏色特徵給蔬菜分類。

3、喜歡並願意吃多種蔬菜,不挑食。

二、教學重點、難點

從蔬菜寶寶我愛你,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及願意吃多種蔬菜,不挑食。

三、活動準備

1、胡蘿蔔、芹菜、大蒜寶寶的手偶。

2、蔬菜百寶箱(裏面裝有:西紅柿、土豆、黃瓜、蘿蔔、辣椒、青菜等實物),幼兒人手一個蔬菜卡片。

3、蔬菜寶寶給幼兒們的一封信。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謎語導入。

(1)謎面1:像柿子,沒有蓋,又當水果,又當菜。(謎底:西紅柿)

(2)謎面2:頭戴綠帽子,身穿紫袍子,小小芝麻子,裝滿一肚子。(謎底:茄子)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討論蔬菜的不同種類。

教師:請大家想一想,紅色、綠色、紫色、黃色、白色的蔬菜各有哪些?

2、幼兒自由講述。(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出示相應圖片)

3、教師:請小朋友把這些蔬菜寶寶送回家,想想能把哪幾種蔬菜送回一個家?

4、利用各種蔬菜圖片,讓幼兒根據蔬菜顏色、種類等特徵進行分類。(如把青菜、菠菜送回一個“家”,因為它們都是綠色;把土豆、蘿蔔送回一個“家’,因為它們都是長在土裏)

5、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

(1)教師:你們喜歡吃哪些蔬菜?為什麼?

(2)幼兒自由講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我們聽聽蔬菜寶寶是怎麼説的。

(三)結束部分:

教師組織幼兒欣賞手偶表演。

(1)胡蘿蔔寶寶:我長得紅紅的,身體裏有豐富的維生素A,小朋友吃了我,眼睛很明亮。

大蒜寶寶:我的本領可真大,小朋友和我做朋友,我可以幫你殺細菌,保護你身體健康。

中班健康教案蔬菜寶寶我愛你

芹菜寶寶:我長得綠綠的,身體裏有各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小朋友吃了,可以大便順暢。

五、活動延伸

幼兒自制蔬菜沙拉、涼拌西紅柿或涼拌黃瓜。

蔬菜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及其意義。

2、知道吃飯時要細嚼慢嚥。

3、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的餐具或玩具餐具。

2、教師自備小熊、小兔、小猴或其他小動物布偶。

三、活動過程:

《午餐時間》故事內容;

午餐時間到了,小熊一心只想玩,加上今天的飯裏有他最討厭的紅蘿蔔,所以,當其他小動物都專心高興地吃午餐時,小熊卻一會兒用湯匙玩飯菜,一會兒拿着玩具跑來跑去。

過了一會,小熊的好朋友小狗、小兔吃飽飯,收拾好餐具準備出去散步了。小熊看到了很着急,一直嚷着:“不要留下我一個人,等等我!”但是,小兔提醒他説:“老師説要把飯菜都吃完,才可以離開。”小熊連忙對小狗、小兔説:“等等我一下,我馬上就吃完了。”小熊匆忙地把飯菜扒進嘴裏,嚼都沒嚼就吞進肚子。然後把餐具一丟,就跟着小猴、小兔出去了。

美國多久,小熊就抱着肚子蹲在地上,大聲叫着:“我的肚子好痛哦!我的'肚子好痛哦!”大家都害怕了,不知道小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能趕快扶起他去找老師求救了。

(一)、教師先和幼兒一起回憶、描述今日中午的用餐情形(上午則回憶前一日中午的用餐情形),以引導幼兒進入“午餐時間”的學習情境。

(二)、教師配合餐具,以布偶講演幼兒用書上的故事。

(三)、教師提問並討論:

1、動物幼兒園午餐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此問題是引導幼兒回想故事情節中特別的部分——如小熊沒有好好吃飯。。。)

2、你認為小熊為什麼會肚子痛呢?

3、吃飯的時候應該要怎麼樣才不會像小熊一樣肚子痛呢?

(四)教師總結:教師引導幼兒從故事和日常生活實例的共同討論中歸納用餐時的好習慣,並由教師總結與提醒。

1、定時定量。

2、細嚼慢嚥。

3、不挑食、不偏食。

4、要專心用餐,不邊吃邊玩。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5

活動目標:

1、嘗試騎羊角球跳過障礙物,發展走、鑽、跳等動作。

2、能聽清指令,將信件送到指定信箱,樂於參加體育活動。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重點難點:

嘗試騎羊角球跳過不同難度的障礙物,將信件送到指定信箱。

活動準備:

1、紙箱做的“信箱“三個,放在三張桌子上,三條起點線(上面貼有三種小動物的標誌)

2、鐵圈三個、梅花樁十五個、平衡木兩條(塑料的、木質的)、小椅子兩張、桌子一張(鐵圈、梅花樁、椅子、羊角球、桌子)

3、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羊角球、信件(每封信上貼有一種動物圖案,代表收信人,並用穿有絲帶的塑料夾夾好)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幼兒以“郵遞員”角色在教師的帶領下,一個人滾一個羊角球進入場地。

引導語:小小郵遞員們,我們滾着羊角球出發吧,在圈圈上找個空位置停下,坐在羊角球上。

2、熱身活動:在教師的帶領下隨機進行熱身。

引導語:我們先來鍛鍊下身體(坐在羊角球上按節奏活動頭、手、腰、手持球壓腿)

二、騎羊角球跳過障礙物

1、熟悉羊角球,探索騎着羊角球怎麼樣跳得又高又遠?

引導語:羊角球我們都玩過,我想問下,騎着羊角球怎麼樣才能跳得高?試試看(小腳跳得高,羊角球跳的高)騎着羊角球怎麼樣才能向前跳得遠呢?

2、初次挑戰(騎羊角球跳過寬為15釐米的木質平衡木)

引導語:郵遞員的身體鍛鍊好了,要騎着羊角球出發咯,前面有一條小河,你們覺得騎着羊角球怎麼過小河?你來試試看?一定要跳過小河,不能跳在小河上,第一位小朋友練習好回來後第二個小朋友再出發。

3、再次挑戰(騎羊角球跳過高為10釐米的塑料長平衡木)

引導語:現在小河變成小山了,你們敢挑戰騎羊角球跳過它嗎?

4、自由挑戰:(一座小山為高為15裏面的木質平衡木,另一座為高12釐米的塑料長平衡木)

引導語:現在只有兩座小山了,塑料小山矮,木質小山高,請你自由選擇一座小山進行挑戰。

三、遊戲:送信

引導語:郵遞員的本領練好了,可以開始送信了,(幼兒取信)今天我們要給兔子、猴子、小豬這三位小動物送信,請你根據自己手裏信封上的動物標誌在三條起點線後排隊,送信的線路是這樣的:鑽過山洞(鐵圈)、走過梅花樁(塑料高蹺)、騎羊角球跳過小河(高度為10釐米的塑料長平衡木),把信放入凳子上的信箱裏,手裏拿着羊角球從邊上回到隊伍的最後,第二位郵遞員再出發,開始行動吧!

四、放鬆活動

引導語:謝謝小小郵遞員幫忙送信,現在我們要跟自己手上羊角球一起玩“口香糖粘又粘“的遊戲咯!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學習,讓我知道備課居然還有這麼多以前根本沒有願意去思考過的備課方式。如怎樣備好課,備學生等等。我們一定要通過不斷的再學習和再思考,才能夠提高自己教學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實幼兒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是不以言表的,我們只有融入到他們當中去,用自己的真心去愛每一個孩子,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回報的!幼兒教師們,加油吧!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摸、看、玩筷子讓幼兒瞭解筷子是用哪些材料製成的以及筷子的用途和特點。

2、發揮幼兒的想象思維,用筷子創造各種圖形或情境。

3、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並用筷子學會夾物品。

活動準備

各種樣式及色彩的筷子數十雙,用盤子裝好的豆子、玻璃球、紙條等少許。

活動過程

一、老師的話:“小朋友,老師在上課前要出個謎語讓大家來猜,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最先猜出來,”-----兩姐妹,一樣長,酸甜苦辣她先嚐。猜一種餐具(筷子)“筷子是每天都要和我們見面的小夥伴,它在我們幹什麼的時候幫助了我們呢?吃飯的時候幫助了我們,所以它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今天劉老師就來和小朋友們一起來重新認識一下我們的朋友——筷子!”

二、

1、老師拿出一雙筷子,教幼兒大聲説出:“筷子,兩根筷子,一雙筷子”。讓幼兒瞭解筷子表達該用的量詞。

2、將小朋友帶來的筷子和老師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上,像個筷子家庭大聚會一樣,“長的是爸爸,細的是媽媽,短的是兒子,你們看這家人多熱鬧啊。”讓幼兒對筷子產生興趣。

3、小朋友可以隨意下地觀察每雙筷子的`不同,通過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回答老師在觀察過程中提出的問題。

“筷子有哪些顏色?”

“請對面的兩個小朋友比一比誰的筷子長,誰的筷子短“。

“摸摸看,每雙筷子是不是都是同一種材料做成的?”

“你喜歡哪雙筷子,為什麼?”

4、讓幼兒討論,筷子有哪些作用?

“小朋友們,筷子我們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敲打、玩具等)老師説:“筷子啊,還會變魔術呢,不信你們看。”老師將一些筷子擺成好看的形狀,調動小朋友的想象力,讓他們自己動用在桌上也擺出各種圖形。老師與孩子一起動手。

三、

1、小朋友人手一雙筷子,老師教用筷子的正確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兩支筷子不能分得太遠,中指與大拇指碰頭,其他做輔助。老師考驗小朋友的學習效果:“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看到底你們學得怎麼樣?

2、遊戲:筷子夾夾樂。教師講遊戲規則,注意安全。

結束語:“小朋友們,老師又要給你們出個謎語了——兩兄弟,一般高,一日三餐不長膘。(筷子)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重新認識了筷子,以後我們要和筷子做好朋友,要愛護它,不能傷害它。好不好?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7

一、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在平時生活中,孩子們雖然認識很多蔬菜,但對蔬菜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瞭解不多,對蔬菜的具體吃法更是知之甚少。為了加深幼兒對蔬菜的認識,並針對幼兒不喜歡吃蔬菜的不良習慣,我們設計了本活動——綠色營養餐廳。

二、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愛吃蔬菜、多吃蔬菜的意識和習慣。

2、引導幼兒學習配菜及自主取放工具材料。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盤子、碗若干,香料、醬油、醋、香油、雞精等各種拌涼菜的調料,圍裙、抹布,蘿蔔、黃瓜、青菜等多種已切好的蔬菜塊,筷子、牙籤。

2、經驗準備:幼兒在小餐廳角色區玩過拌涼菜的遊戲,並知道涼菜有一定營養價值。

四、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配菜及自主取放工具材料。

難點:培養分享合作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五、活動過程

1、請小餐廳幼兒講述推出的`菜(涼拌菜)及理由,並引出活動。

教師提問:“你們為什麼要在活動區拌涼菜呢?”

幼兒:“因為現在是夏天,夏天天氣熱,吃涼菜解暑,而且特別爽!”

教師:好,今天我們就請來了一位大廚師教我們拌涼菜。

2、請家長為幼兒展示拌菜的過程及方法,激發幼兒動手實踐的興趣。

當頭帶廚師帽的家長出現在幼兒面前時,他們很驚奇地問:“哇!原來孫叔叔是個大廚師呀!你一定會做好多好吃的吧!”孫叔叔説:“是呀!今天叔叔就是來教你們做涼菜的。”

孫叔叔給幼兒一步步演示拌涼菜的過程並講述注意事項。

3、幼兒做準備工作。

家長做完之後請幼兒品嚐,他們相互點頭“好吃!好吃!”於是,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想品嚐。

這時教師適時介入:“孩子們,孫叔叔給咱們拌的涼菜這麼好吃,是不是也想來自己試試拌菜?咱們看誰拌的菜最好吃、最棒、最受大家歡迎!”這一提議得到幼兒的一致同意。

教師:請你們想一想在拌菜之前,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幼兒:我們應該先洗手。

幼兒:做飯要帶圍裙。

教師:請你們先去洗手,再來找老師系圍裙,然後你們再去選擇合適的材料。

4、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及家長巡迴指導。

拌菜過程中,孩子們邊一點點地往菜裏添加佐料,還交流自己的“成果”,“哎!我的菜是不是甜昧不夠?”另一個迴應:“那你就得再加點糖!”有的自言自語:“太淡了,應該再加點鹽!”

“你放雞精了嗎?孫叔叔説雞精要先放,拌好的菜才鮮”當孩子有疑惑或遇到困難,教師和家長給予即時幫助。

5、幼兒相互品嚐,感受味道。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能幹,每個人都親自拌了一次涼菜,現在讓我們嚐嚐好吃不好吃。”

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品嚐起來。

同桌的幼兒一邊交流自己做菜的經過,一邊互相用牙籤品嚐着對方的拌菜:“我覺得我的菜沒你的好吃,你嚐嚐缺什麼味?”

“哇!太甜了,放點醋就好了,來,我來幫你放!”

“哎!你嚐嚐我的涼菜太酸了。”

另一個幼兒剛一嘗就被酸得直流口水,咂着嘴説:“你快放糖!酸死了!快!放糖就不酸了,我剛才放了糖。”幼兒在品嚐中不斷交流着拌菜的經過及味道,並向對方提出更好的建議。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講述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涼菜做得更加可口,既不酸也不甜,既不淡又不成,進一步給幼兒講述營養均衡的知識。

七、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能夠從幼兒遊戲是發現有價值的教育契機與內容,並轉為集體教育活動,較好地滿足了幼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2、活動中的不足:

本次活動由於關係到幼兒“進口”環節飲食衞生,所以還應該向幼兒提出嚴格的衞生要求,選擇更適宜的場地,比如可以直接帶幾個幼兒到廚房親自體驗拌涼菜,更加完善操作步驟,使活動開展更加符合衞生保健的要求。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太陽、空氣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有密切的關係。

2、知道多曬太陽,多在空氣清潔的户外遊戲活動,可以使人的身體更健康。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暖暖的太陽、新鮮的空氣"活動過程:

1、討論:身體健康離不開太陽。

提問:圖片中有誰?他們在幹什麼?小朋友為什麼喜歡在太陽下玩遊戲?媽媽為什麼要抱小娃娃在外面曬太陽?

(在太陽下游戲會感到很舒服,很暖和,小朋友們正在長身體,更需要多曬太陽,太陽光能幫助我們身體多吸收鈣,使骨頭長得粗壯結實。)出示佝僂病,O型腿患兒的照片,介紹多曬太陽的重要性。

太陽真好,照在身上很温暖,能幫助我們殺死衣服及其他東西上的細菌,使人們不生病或少生病,使我們的骨頭長得結實。沒有太陽的照射,我們會生病。人離不開太陽,人需要多曬太陽才健康。

2、討論:清潔的.空氣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好處。

提問:圖片中的小朋友怎麼啦?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知道空氣被污染了,小朋友將被污染的空氣吸入體內,就感到很難受,甚至會中毒、生病,影響身體健康)提問:圖片中的小朋友怎樣才不難受呢?

(捂住嘴、鼻子,儘快到空氣新鮮地方,平時注意不去空氣被污染的地方)你需要空氣嗎?清潔的空氣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什麼地方空氣清潔?

3、:太陽和空氣真好,能使我們身體健康。

小朋友們要多曬太陽,多呼吸新鮮清潔的空氣,這樣才能使你們更好地健康成長!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9

活動目標:

1.勇於接受挑戰,並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2.學習正面向前雙腳併攏側身跳,使跳躍協調。

3.探索並感受拼版的不同玩法,萌生創新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知道拼版的特性,安全、輕巧。接觸過拼板,並有一定經驗。

2、物質準備:拼板每人一個,郊遊的音樂,幼兒每人身上標有顏色標記。

3、《郊遊》音樂以及場地佈置:石橋,荊棘。

4、30釐米見方的泡沫拼板人手一塊(3種顏色)。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兩腳併攏跳。

難點:在拼版的兩邊跳,動作協調 ,輕輕落地。

教學方法與手段法: 自主探索法、示範法,嘗試法、練習法,遊戲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一起伴隨音樂做拼板操。

教師:現在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運動運動。

2.帶好小拼板去郊遊。(播放音樂,幼兒跟着老師做動作,如把拼板當方向盤、雨傘拿着快速的,輕輕地走,當遇見石橋時,舉在胸前跳過,遇見荊棘時,舉在頭頂跳躍等)

3.停止後問:“剛才小拼板變成什麼了?”

小朋友們戰勝了這麼多困難到達了目的地真勇敢。(大聲歡呼)

4.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探索玩拼板,提出玩拼板的要求:“分散在場地上玩,比比誰玩的辦法多、玩得本領大。”

5.幼兒可能會出現很多種玩的方法:如當飛碟投擲、頂在頭上、繞拼板跑、夾在雙腿中間跳、拋接、跳躍等,教師應該及時鼓勵,並要求“把本領練得更大”如投的遠、頂的時間長等。

6.跳過拼板。

①教師發出指令:把拼板直直的放在右邊,教師檢查每個幼兒拼板的方位。

②跳過來,跳過去。(練習兩次)

③跳的時候注意什麼?(輕輕跳、併攏跳、輕輕落地、不碰板)

(二)把拼板變成長條,練習雙腳併攏側身行進跳。

1.幼兒按照自己所拿拼板的顏色很快地拼成長條。教師問:“有幾條拼板?像什麼?”

2.用剛才跳過來,跳過去的方法跳過小河。(請一位幼兒來示範)教師問:“跳的時候注意什麼?”

3.幼兒分成四組接力跳。(教師用雙手扶的方法幫助膽小的孩子)

4.教師問:“有沒有碰到困難?”

5.教師提出觀察到的一些問題:(1)跳的`時候站在拼板的哪裏?(2)從頭跳到尾。

6.再玩一次。

(三)在豎擺的拼板前方,出示豎擺的圍成方形的拼板,練習原地縱跳動作。

1.這是什麼?(筐)

2.怎麼玩?請誰來挑戰。(請一幼兒示範,教師在一旁用動作語言提示:雙腳併攏側身行進跳過小河,再原地縱跳進小筐跳出小筐,然後跑回起點與第二位幼兒交接)

3.幼兒分組嘗試新玩法。

(四)結束部分的休息、放鬆操和小遊戲。

1.播放音樂,幼兒跟着老師做放鬆操。(抖抖手、敲敲腿、彎彎腰、揮揮手、聳聳肩等)

2.請幼兒坐在自己的拼板上。

3.教師將豎擺的拼板站起來,問:“小筐豎起來變成什麼?”(車輪)

誰能讓他轉起來?(請一位幼兒站在車輪中間滾,再請兩位滾。有四個車輪分別請兩位幼兒滾。)

下一節我們玩車輪遊戲好不好?

最後教師出示一個超大的車輪,請剩下的幼兒一起乘上車,在老師的幫助下開回教室。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0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愛吃蔬菜、多吃蔬菜的意識和習慣。

2、引導幼兒學習配菜及自主取放工具材料。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盤子、碗若干,香料、醬油、醋、香油、雞精等各種拌涼菜的調料,圍裙、抹布,蘿蔔、黃瓜、青菜等多種已切好的蔬菜塊,筷子、牙籤。

2、經驗準備:幼兒在小餐廳角色區玩過拌涼菜的遊戲,並知道涼菜有一定營養價值。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配菜及自主取放工具材料。

活動難點:

培養分享合作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過程:

1、請小餐廳幼兒講述推出的菜(涼拌菜)及理由,並引出活動。

教師提問:“你們為什麼要在活動區拌涼菜呢?”

幼兒:“因為現在是夏天,夏天天氣熱,吃涼菜解暑,而且特別爽!”

教師:好,今天我們就請來了一位大廚師教我們拌涼菜。

2、請家長為幼兒展示拌菜的過程及方法,激發幼兒動手實踐的興趣。

當頭帶廚師帽的家長出現在幼兒面前時,他們很驚奇地問:“哇!原來孫叔叔是個大廚師呀!你一定會做好多好吃的吧!”孫叔叔説:“是呀!今天叔叔就是來教你們做涼菜的。”

孫叔叔給幼兒一步步演示拌涼菜的過程並講述注意事項。

3、幼兒做準備工作。

家長做完之後請幼兒品嚐,他們相互點頭“好吃!好吃!”於是,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想品嚐。

這時教師適時介入:“孩子們,孫叔叔給咱們拌的涼菜這麼好吃,是不是也想來自己試試拌菜?咱們看誰拌的菜最好吃、最棒、最受大家歡迎!”這一提議得到幼兒的一致同意。

教師:請你們想一想在拌菜之前,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幼兒:我們應該先洗手。

幼兒:做飯要帶圍裙。

教師:請你們先去洗手,再來找老師系圍裙,然後你們再去選擇合適的材料。

4、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及家長巡迴指導。

拌菜過程中,孩子們邊一點點地往菜裏添加佐料,還交流自己的“成果”,“哎!我的菜是不是甜昧不夠?”另一個迴應:“那你就得再加點糖!”有的自言自語:“太淡了,應該再加點鹽!”

“你放雞精了嗎?孫叔叔説雞精要先放,拌好的菜才鮮”當孩子有疑惑或遇到困難,教師和家長給予即時幫助。

5、幼兒相互品嚐,感受味道。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能幹,每個人都親自拌了一次涼菜,現在讓我們嚐嚐好吃不好吃。”

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品嚐起來。

同桌的幼兒一邊交流自己做菜的經過,一邊互相用牙籤品嚐着對方的拌菜:“我覺得我的菜沒你的好吃,你嚐嚐缺什麼味?”

“哇!太甜了,放點醋就好了,來,我來幫你放!”

“哎!你嚐嚐我的涼菜太酸了。”

另一個幼兒剛一嘗就被酸得直流口水,咂着嘴説:“你快放糖!酸死了!快!放糖就不酸了,我剛才放了糖。”幼兒在品嚐中不斷交流着拌菜的經過及味道,並向對方提出更好的建議。

活動延伸:

請幼兒講述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涼菜做得更加可口,既不酸也不甜,既不淡又不成,進一步給幼兒講述營養均衡的知識。

活動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能夠從幼兒遊戲是發現有價值的教育契機與內容,並轉為集體教育活動,較好地滿足了幼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2、活動中的'不足:

本次活動由於關係到幼兒“進口”環節飲食衞生,所以還應該向幼兒提出嚴格的衞生要求,選擇更適宜的場地,比如可以直接帶幾個幼兒到廚房親自體驗拌涼菜,更加完善操作步驟,使活動開展更加符合衞生保健的要求。

主要內容:

1、前期經驗鋪墊為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從我們設計的“做健康寶寶”的系列活動進行到現在的“綠色營養餐廳”,從知識豐富、做事有序的規則上都是一點一滴的培養而成的。因此,這節課的成功來源於我們在主題系列活動中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所做的大量經驗和常規培養鋪墊。

2、充分而又巧妙地利用了家長資源。

本次活動也屬於一次家長進課堂活動,利用家長廚師這一職業特點,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教育價值,實現了真正的家園合作。

3、在設計任何活動時,必須考慮幼兒安全健康問題。腿屈膝,使勁向上跳起,同時伸一隻手臂高高舉起。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體驗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從活動整個過程來看,教師在活動預設時在“拌菜”環節中是否考慮幼兒從家帶來的各種菜及裝菜器皿的消毒問題,將各種蔬菜焯一下標準把關問題?切菜刀和案板進行嚴格消毒的辦法是什麼?教師、幼兒取放蔬菜時手的消毒如何保證?相應規則的先期培養以及整個過程須保健醫監督等。

綜合評析:

1、該活動巧妙地利用家長資源。

《細則》中提到“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本活動利用家長資源使活動發展的更加深人。在活動中,不是讓家長單純地講述,而是以家長演示為切入點,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幼兒操作為主,真正使資源發揮它的教育作用,實現了深層次的家園共育目標。

2、關於幼兒“進口”的飲食活動應更注重安全衞生的要求。

關於食物消毒、操作方面的要求教師首先應在預設活動時考慮得!更加細緻、周全一些。其次,中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教師幼兒進行操作之前,應向幼兒提出明確而又嚴格的規則和操作要求。

3、教研內容較全面。

從該小組合作反思的效果分析,教師們能夠圍繞中心問題對整個活動進行較深人而又全面地剖析,不僅包括活動中家長資源的利用、注重幼兒經驗的準備、適時介入啟發引導等突出優點,而且也能考慮到活動開展出現的關鍵問題,如針對教師自我反思中提出的活動過程中怎樣才能全面考慮安全衞生的困惑,經過小組討論,最後總結出具體而又可操作的建議。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與小夥伴一起協商,並步調一致地做遊戲。

2、感受與同伴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

2、1-10數字卡兩套、教具大鞋、皮球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年的全運會在哪裏舉行嗎?運動會上都有哪些運動項目?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做活動前的準備,放音樂,做律動操。

2、幼兒自由分組:有20名幼兒參加遊戲比賽,其中每10人一隊,共分兩隊;提問:小朋友數學10是雙數還是單數?10是雙數所以每個小朋友都能找到朋友。幼兒自由選擇位置,按順序排好隊,教師給兩隊運動員編號。

3、遊戲規則:每隊中每兩名隊員為一小組參加遊戲,兩名幼兒先穿上大鞋子,走到目的地,然後脱掉大鞋,從球筐中取球,兩人背對背將球運到另一個球筐中,再拍第二組小朋友的手,遊戲繼續進行,每隊完成遊戲,教師記下時間,用時間最少的一隊勝利。

遊戲中教師不斷提醒幼兒一定要注意安全。

4、頒發獎牌。為了鼓勵幼兒,給勝利的`一隊頒發獎牌,讓他們充分感受運動員在領獎時的心情。鼓勵另一隊幼兒不要灰心,爭取下一次的勝利。

5、教師小結:這個遊戲需要我們兩個小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相互合作,步調一致,才能完成任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需要我們小朋友之間互相團結,互相幫助。

三、活動結束:

比賽到些結束,請運動員回活動室體育。

四、活動延伸:

帶幼兒回教室後書寫數字1-10,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教師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觀察、分析生活中點並體會美感,培養學生的想象創作能力。

(2)瞭解爬行動物特點學科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學習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5)培養學生細緻認真的習慣。

(6)培養學生對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爬行動物的習性,併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畫面。

教學難點:

如何抓住爬行動物的特點大膽表現,並充滿畫面。

三、教學材料

關於奇妙的微觀世界的音像、圖片小動物(小昆蟲)的標本,動畫、作業紙。

四、教學過程

(一)圖片介紹

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有關爬行動物的資料、圖片。

(二)學習新課

1、觀察、回憶不同種類爬行動物的外形特點。

欣賞爬蟲及爬行動物的圖片。

思考:

①你認識這些爬行動物嗎?

②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它長得什麼樣子嗎?

③它們給你們帶來什麼樣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動物畫下來嗎?

2、接龍遊戲:各小組將你們觀察到的'爬行動物的外貌特點畫在黑板或紙上,比一比哪個組畫得又大又美。

3、如果你是一隻小爬蟲,你會爬到什麼地方呢?怎麼樣爬才能到達目的地呢?

欣賞作品:

(1)畫面的構圖——點

(2)畫面的構圖——面

(3)同學的畫

(三)作業要求

每組設計爬行動物的頭飾或服裝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紙、報紙、彩筆等多種材料進行繪製、剪貼製作,比一比誰畫的爬行動物又大又美,設計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後表演《爬蟲一家的奇妙之旅》。

(四)分工合作

小組討論:誰畫頭飾、誰畫背景?每個人如何分工?

(五)作品創作

小組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課後小結

(1)以小組為單位表演,給同學們介紹奇妙的爬行。

(2)學生自評、互評。

(3)教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今後你還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

(七)課後拓展:

你掌握了哪些知識?回家後觀察身邊的爬行動物,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將它們寫生下來。

五、教學反思

幼兒只有願意參加體育活動,並積極地投身於活動之中,才能實現積極主動鍛鍊身體的長遠發展目標。要讓幼兒喜歡並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關鍵要讓他們體驗到活動的樂趣,材料的提供和運用是使幼兒體驗到樂趣的關鍵因素。材料的選擇應符合遊戲化的特點,有趣的材料會引起幼兒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幼兒進行關於小爬行動物爬行的創作表現,可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的想像,創作內容上可以新穎、多樣、別具一格。在進行對小動物的模仿時課堂有些混亂,但最終還是讓幼兒體會到了小動物的行動狀態。在活動中,他們的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發展,也培養了幼兒不怕挫折、勇於競爭、勇於創新的良好品質。

不足之處:

幼兒與教師的互動不夠積極,幼兒回答問題不活躍,課堂有點冷場。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意給幼兒創造更加寬鬆活躍的課堂氛圍。

六、教學意圖

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體育遊戲中快樂成長。體育活動遊戲化是遵循幼兒的生長髮育規律和身體活動的規律,以幼兒為活動主體,以遊戲為基本手段,通過各種練習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發展智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和個性品質的一種教育手段。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它是孩子童年的歡樂、自由和權利的象徵。豐富多彩的遊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而且能增長幼兒的知識,發展智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幼兒的合作能力。

小百科:爬行,指爬着向前行走。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3

一、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瞭解會爬行的動物,嘗試動物動態特徵的表現,畫面組織飽滿。

2、使學生了解爬行動物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審美能力和想象創作能力以及跨學科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動物的外形和色彩特徵,大膽創造。

難點:如何抓住爬行動物的特點大膽進行表現,畫面組織飽滿,創作出有情趣的美術作品。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螞蟻、毛毛蟲、蝸牛等各種爬行動物的粘貼。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小朋友,今天我們教室裏來了一些神祕的小客人,你猜猜都有誰?”“原來是勤勞的小螞蟻、漂亮的蝸牛、胖乎乎的毛毛蟲和慢吞吞的烏龜,還有威武的螃蟹!”揭示課題並板書。

(二)講授新課

1、知識的延伸

1、你知道什麼是爬行動物嗎?

2、大自然中有許多爬行的動物,你還知道哪些爬行的動物嗎?誰願意將你課前收集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

教師總結:“在本課裏所説的爬行動物是泛指所有具備爬行能力的動物。”

2、遊戲

利用多媒體出示一些小動物的圖片,説:“呀!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的小動物,老師實在是分不清哪些是爬行動物,你們能幫我分一分麼?”讓大家齊聲回答。

3、觀察特點

我出示一隻小螞蟻,以螞蟻為例,讓學生們相互討論説一説彙報一下小螞蟻的外形、顏色、花紋的特點。根據學生概括小螞蟻的特點我進行示範,概括畫出小螞蟻身體的形狀。然後再看書或者帶來的圖片,説一説你所感興趣的小動物的外形、顏色、花紋的特點。

4、模仿爬行動物

首先,播放一個視頻。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們帶着問題去觀看,“你在影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在做什麼呢?是怎樣爬行的呢?”其次,準備了學生們剛剛觀察過的幾種爬行動物的粘貼,請願意表演的學生戴上粘貼進行模仿。並在這時我會説:“這些動物這麼可愛,做着各種事情,多奇妙啊!我們能傷害它們嗎?”

5、畫動態、談想象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畫的小螞蟻,它待不住了,也要邁開腿活動一下,誰來幫幫它?你們猜猜這個小傢伙,它要去哪兒?去幹什麼?請大家互相討論一下,説一説。”其次,觀看一段視頻。加深感受,我會適時點播:“在動畫片中的小螞蟻被賦予了人類的思想和行為。在我們的繪畫中如果加入我們自己的生活經歷,把你自己變成了小動物,那麼它們的'故事會更加吸引人。”

6、賞作品,學方法,敢實踐

出示花甲蟲的實物圖片,請同學們看,實物和繪畫有什麼不同,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穿上花衣服;根據花甲蟲的站位,考慮到構圖的問題,要充滿畫面,板書:充滿畫紙;然後想一想花甲蟲會如何爬動呢?讓學生們想到花甲蟲的動態,板書:爬動;我會問:“在畫面上只畫花甲蟲可不可以呢?”讓學生們知道需要添加背景並進行想象。板書:想象。其次,請大家打開教材第25頁,欣賞同學們的作品。

(三)做作業

這時學生已經躍躍欲試了,提出畫畫要求,花紋要漂亮,動態生動,畫面飽滿,想象豐富。學生作畫,播放音樂。

(四)小小藝術

“老師看到同學們的作品都太漂亮了,你們互相想不想看?那好,同學們互相參觀,互相介紹,然後説説你最喜歡的作品。”按照以下要求進行評價:看誰為小動物穿的花衣服最好看;看誰畫面內容最豐富;看誰最有動感。

(五)課後延伸

“你們知道嗎,在自然界中,其實還是有很多的爬行,課後找一找,並把它繪畫下來。”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4

活動目標:

1、練習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跑年碰撞。

2、鍛鍊快速反應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正面畫有蝴蝶、反面畫有小花

2、紅色、黃色、藍色大花各一朵。

活動過程:

活動身體:

蝴蝶躲雨,教師介紹遊戲玩法:

1、聽到太陽出來了的信號後,幼兒將標記固定於胸前,翻到蝴蝶一面,扮演蝴蝶在操場中四散飛舞。聽到“下雨了”蝴蝶馬上躲到與自己顏色相同的花周圍,看誰躲得快。幼兒隨着音樂做蝴蝶飛的動作,聽到信號後快速作出反應,遊戲若干次。

2、結伴遊戲:

蝴蝶找朋友:

——“一半幼兒將標記翻到小花一面,扮演小花;另一半幼兒繼續扮演蝴蝶。小花和蝴蝶跟着音樂走、跑動作。音樂一停,相同顏色的蝴蝶和小花抱在一起,還誰最快。”

幼兒遊戲2~3遍後交換角色。原來扮演小花的幼兒扮蝴蝶;原來扮演蝴蝶的幼兒扮小花。

3、難點練習:

蝴蝶傳花粉:

——“蝴蝶先蹲下,閉起眼晴。小花四散跑至操場四周,找個地方蹲下藏好。教師發出蝴蝶傳花粉的口令後,蝴蝶立即去找顏色相同的小花采蜜,並一起跑回家(相同顏色的大花旁),看哪組最快,注意避免碰撞。”

幼兒練習若干次後互換角色再進行。

4、放鬆身體:

蝴蝶回家,教師帶領幼兒繞場飛一週,慢慢地飛回教室。

1、瞭解牙齒的作用和一些簡單常識,知道保護牙齒。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用牙衞生習慣。

1、多媒體課件。

2、每人小鏡子一面。口杯、牙刷一副。

一、導入活動:

1、觀看動畫片:《牙齒逃跑了》引導幼兒瞭解牙齒的用處。

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部好看的動畫片,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師提問:皮皮睡覺前都做了些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牙齒遭到破壞會受得了嗎?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師提問:牙齒為什麼逃跑了?(因為不刷牙,會齲齒,牙齒生氣了就逃跑了)

沒有了牙齒,人會怎麼樣?(引導幼兒回答牙齒的用處)

2、牙齒有哪些作用呢?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展示牙齒的`功能。(咀嚼、發音、美觀)

3、小結:牙齒的用處可大了,可以幫助咬斷嚼碎食物;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發音,使我們説話清楚;讓我們變得漂亮。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護牙齒。

二、探究保護牙齒的方法。

1、小朋友們有蛀牙嗎?請幼兒同伴間互相看看、説説。

2、自己每人拿一面小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蛀牙。

3、出示課件圖片,認知齲齒。

師:牙齒非常有用,我們要保護自己的牙齒,那麼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呢?小朋友和小夥伴討論一下吧!

4、結合課件圖片,教師小結保護牙齒的方法:早晚刷牙、不咬硬物、少吃糖、定期檢查。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正確的刷牙方法。觀看課件《樂樂學刷牙》每位幼兒跟隨動畫一起學刷牙。

6、看完動畫課件,老師結合模型帶領幼兒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老師先示範,再請個別幼兒嘗試)

7、表演《刷牙歌》

三、活動結束:

1、播放刷牙方法的圖片,幼兒在圖片提示下體驗鞏固正確的刷牙方法。

2、幼兒刷牙,老師巡視指導。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能正確對待壞心情,學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心情。

2、感受他人的心情,學會關心別人,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愛心。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心情。

2、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愛心。

三、活動準備

小熊的頭飾、情景表演《小熊,生日快樂》、心情圈:快樂圈、傷心圈若干個、動感和抒情音樂磁帶、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1、師扮演小熊,利用情景,表述小熊的心情,引起幼兒的共鳴。

2、引導幼兒談談自己的壞心情,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1)“小朋友,你們一定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吧,是什麼事情呢,悶在心裏多難受呀,説出來聽聽吧。”

(2)請幼兒談談自己曾有過的壞心情。

總結:有了傷心事,不要悶在心裏,給朋友説説,朋友會給你關心和安慰的,你的心情就會變得好多了。

3、幼兒觀賞情景表演《小熊,生日快樂》。

4、根據情景表演進行提問,讓幼兒感受小動物之間的關心及愛心的`表達。

小熊:“為什麼我的心情好多了?”“小動物是怎樣關心,安慰我的?”

總結:有了朋友的關心和愛心,我們的心情就會快樂起來。

5、引導幼兒想一想:如果你的同伴心情不好,你會怎樣幫助,關心他?

(1)讓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幼兒回答,説出自己的辦法,表達自己的愛心。

6、小動物加入進來,和幼兒一起玩遊戲“心情碰碰碰”。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分享,互相表達關心和愛心,將壞心情碰掉。

7、幼兒和小動物帶着快樂圈,一起吟誦兒歌《他會快樂起來》,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兒歌:他會快樂起來

給他微笑

給他擁抱

給他關心

給他最真的愛

我相信

他會快樂起來

標籤: 教案 幼兒園 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dlxw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