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校園 >

《紙》教學設計

《紙》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紙》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紙》教學設計

《紙》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嘗試用各種質地的紙,通過撕撕,看看,想想,畫畫等方式進行簡單的組合,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並能相互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2、能用各種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並對自己的作品做簡單的表述。

3、樹立變廢為寶的意識,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對撕下的任意形狀進行想象創意,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教學準備:各種質地的紙,例如彩色紙,色卡紙,掛曆紙等,簡單教學課件《奇妙的撕紙添畫》,膠水,鉛畫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講故事設疑:

唐朝的美女楊貴妃最愛聽紙撕裂的聲音,她最喜歡把紙撕成各種形狀的,(教師邊講邊撕),有一天她正在屋子裏高興地撕紙,忽聽太監説皇帝要來,心裏想:這可糟啦,皇上可不喜歡不愛乾淨的妃子,他見了一定會不高興。怎麼辦呢?

你們能幫她想個好辦法嗎?(學生自主發言)

2、釋疑:

楊貴妃靈機一動,將碎片撿起,把它們排列成一幅幅美麗的畫。並自己動手添畫了幾筆,畫面就更漂亮了。(出示圖片)皇帝看見了這些畫,覺得很新奇,還虛心向她學習呢,這種畫流傳到今,就是現在的撕紙添畫。(課件出示課題)

二、創作引導

1、撕一撕

在小朋友面前也有各種質地的紙,請你也選擇其中一張,動動你的手,聽聽紙撕碎動人的聲音。(提醒:將撕下的紙放在桌上,注意衞生)

2、教師示範

老師這裏也有一堆廢紙,其中任意一張我都能像楊貴妃一樣把它變成美麗的畫。你信不信?

請學生上講台考一考老師,學生觀察。

(教師示範添畫,故意放慢動作,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畫時的過程)

看了老師的表演後,你有什麼感想?(學生回答)

3、小組討論:

這些畫是怎麼變出來的呢?變的過程中有什麼方法和竅門嗎?

分小組報告討論的結果。

教師小結:先看,再轉,然後再看,再轉動,覺得它最像什麼(適時提問學生),選一個合適的角度,粘在紙上,用添畫的方法把它變出來。(邊小結邊示範)

4、想想試試

看了教師的表演,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像老師一樣變出一幅幅奇妙的畫來?

從你撕下的紙中選擇一張喜歡的紙,向你旁邊的小朋友説説它像什麼,可以怎麼變,聽聽他的意見,得到認可後把它製作成一張畫。(強調快速)

分小組進行,對想得好,有創意的學生給予表揚。

5、看看評評

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先讓學生描述一下:你變的是什麼

評一評:你覺得誰想得最巧妙。

小結:剛才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學習了撕紙添畫的做法,那麼現在我們要來比一比哪一個小組最團結了。

三、合作創作

1、啟發

其實真正漂亮的作品它是由很多碎紙片組成的,如果把你們的作品都貼到一張紙上,也會成為一幅有趣的圖畫。你們看----(課件出示範圖:由房屋,樹,小路等組成的較難的作品,作簡單的講解)如果讓幾個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張完整的又有內容的畫,要注意些什麼呢?

(商量、選擇、合作、添畫)

2、小組合作

和你小組的成員一起動手來撕,並添畫成一幅完整的畫。(強調合作與快速)

表揚在製作過程中注重一起合作的小組。

3、評價

展示每一組的作品,評一評哪一組是最佳合作小組。

四、延伸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撕紙添畫。其實面對碎紙,我們還有更多的方法把它們組成一幅幅美麗的畫。(課件出示範例)各種撕紙拼貼的畫,紙與其它物品一起拼貼的畫等等。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課外嘗試製作一些更漂亮的畫。現在我們的地面已經變得花花綠綠了,我們小朋友覺得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現在又有哪些聰明的小朋友能像楊貴妃一樣把所有的廢紙都利用起來,完成一張美麗的畫呢?

《紙》教學設計2

教學準備:

1.白紙、放大鏡,每人1份。

2.書寫紙、卡紙、掛曆紙、報紙等,每人1份。

3.每個小組準備兩本不同厚度的書。

教學過程:

一、觀察、描述一張白紙的特點

1.出示一張白紙,除了顏色是白的特點以外,它還有哪些特點?請觀察以後交流。

2.每人觀察一張白紙,並記錄。

3.小組交流觀察特點,並記錄整理。

4.全班交流,要求排除重複的和非觀察得到的特點。

二、比較兩張紙的不同特點

1.比較白紙與卡紙,它們有什麼不同?記錄。

2.比較掛曆紙與報紙,它們有什麼不同?彙報。

3.比較兩張紙的厚薄,除了用手摸之外,還能用什麼方法比較?

4.怎樣比較兩本書的紙張哪種厚?引導用尺量的方法。

5.動手測量兩本書的厚度,説説書本的紙有多厚。

三、觀察紙的纖維

1.提問:不同的紙,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為什麼都屬於紙?

2.把幾種紙撕開,觀察撕開的邊,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3.再把紙揉成團,小心地展開,用放大鏡觀察紙面,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4.在觀察中產生什麼問題?還有什麼想法?

四、佈置課外任務

1.收集各種各樣的紙,裁成大小相同的紙片,做成紙的標本。

2.收集有關造紙的知識。

《紙》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領會作品的內容與題旨,認識情節與結構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異。

2、賞析小説的精妙結構,瞭解“生活的橫斷面”這一小説結構方式的特點

【教學重點】

對小説結構的把握及拓展分析。

【教學難點】

對小説主題的理解。

【教學方法】

討論法、朗讀法、多媒體輔助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詢問了解學生預習感受,引出作者介紹。

1936年,瑞典學院的評獎委員和院士們把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美國著名的現代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者尤金奧尼爾。他在“受獎演説”中高度評價了瑞典劇作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對他的影響:“我的工作受惠於一切現代戲劇家中最偉大的天才——你們的奧古斯特斯特林堡。”

作者相關知識:瑞典劇作家。代表作有戲劇《朱麗小姐》《到大馬士革去》《一出夢的戲劇》《鬼魂奏鳴曲》,小説《紅房間》等。

二、你能從紙上的內容推測主人公兩年的生活經歷嗎?

“半張紙”其實記載了主人公二年來的生活經歷:戀愛――新婚——將為人父――喪妻夭子。你能讀出主人公在這四個人生階段的情感體驗嗎?可根據學生的回答追問以下幾個問題;

1)問:第三段寫的艾麗絲這個名字為什麼“最美麗”?

真心相愛,三個字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流露出相戀時的甜蜜。

2)新婚後的蜜月生活如何?

新婚非常幸福。討論分析“常”“最”“靜靜地”“沉醉”:“常”寫他們可以經常去看戲,長久地停留在幸福之中;“最”字突出了那時主人公的幸福;“靜靜地”是他們在享受這愜意而幸福的一刻;“沉醉”,沉浸在舞台上神話境域的美及和諧裏,醉在這如夢般柔美的愛河中。

3)故事繼續發展,發生了什麼事情?

需要找女僕來照顧,去藥房買藥,訂消毒牛奶,用電話解決家務事,這些是因為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這個年輕的房客快要當父親了。內心應該感到喜悦。再後來發生什麼事情?“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棺材”説明艾麗絲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

4)為什麼都失去生命了?知道原因嗎?假如作者就按照某位同學的推理,清楚明白地告訴大家妻兒的死因,這樣好嗎?

素描式勾勒方式,點到為止。篇幅雖小,卻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

5)年輕房客回憶到這裏感受是怎樣的?

“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過海水看到的那樣”表現出回憶到這一幕人生不幸,悲痛欲絕。

討論分析“溺死之人”:把自己看成將死之人,體現出對生活的悲觀絕望。

總結明確:作者享受過愛情的甜蜜和即將當父親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兒喪亡的不幸。情感線索為“相愛的甜蜜――蜜月的幸福為父的喜悦――失親的悲慟”

三、紙上其他內容分析。

1、紙頭上還寫了他的工作有怎樣的變遷?

銀行倒閉,失業,窮困――――後來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手頭很寬裕”―――現在,搬出房子,可能意味着生活的困頓。

總結:除了愛情不幸,生活上也起伏不定。

2、紙頭上還寫到了朋友,這個朋友有什麼樣的經歷?

曾經飛黃騰達,後來窮困潦倒。“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 。

四、主題歸納

1、從剛才主人公的生活經歷,與他工作的變遷,和朋友的盛極而衰,你覺得有和共同點?

明確:學生自由回答,預計能説到此類觀點:“人生變幻莫測”“生活總是起伏不定”“人生無常”等。對生活總是變幻不定的,可能給你帶來幸福,也可能給你帶來痛苦。我們的主人公就經歷了從“有”到“無”的變化,而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交替着幸福和痛苦。這才是生活的原生態。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的態度。

2、那麼我們的主人公在回顧了這二年的生活後,他是怎樣從對待的呢,你能揣摩出他這樣選擇生活的心理活動嗎?

明確:主人公讀完這張紙後,“吻”它,“折“好”,“收”在胸前,反而“高高地抬起了頭,像是個驕傲快樂的人”。顯然,主人公的情感並未消極下去,相反的體現出一種對生活的尊重和直面現實的生活態度。

心理:他從兩年的生活裏感悟出,這兩年他品嚐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本身就是充滿許多遺憾的,“有許多人,可惜連這一點也沒有得到過”,所以,相對於這“許多人”,他是多麼幸運的呀!人要珍惜“曾經擁有”,把握“現在”,開拓“未來”。這樣你的人生將不斷地被充實。倘若,你永遠停留在這兩年,消沉下去,哪怕你活了100歲,你實際的生命長度只有“這兩年”。幸福是值得欣喜,痛苦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他知道他已經嚐到一些生活所賜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出示作者的一段話:

人活着必遭蹂躪。天堂和地獄在他看來並不是虛無的存在,而是都會在現實中得到兑現。當我們歡樂的時候,我們就生活在天堂裏;當我們痛苦時,我們就在地獄。但誰又能説痛苦不是另一種歡樂呢?

3、從小説結尾可以看出“年輕房客”是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1)小説結尾時,主人公收藏起那彌足珍貴的半張紙,“走出去時並不是垂頭喪氣的”而是“高高地抬起了頭”,告訴我們主人公將以一種更為積極的人生態度,奮然前行,去開拓新的人生。他勇敢地面對命運,承受人生的一切幸與不幸,在生活面前保持着驕傲與快樂的姿態,主人公是一位達觀而又堅強的人。

(2)啟示一:表達了對人世無常、幸福易逝的感歎,但同時又積極地表達了幸福對人生的意義,肯定了人在命運無常之中對幸福的執著追求。幸與不幸,都是生活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既要積極地追求人生的幸福,也要樂觀地面對人生的不幸。

(3)啟示二:人生的幸與不幸,都只是生活的一個片斷一個階段而已,重要是的學會從中獲取經驗與啟示,得到力量與智慧,以向前看的健康樂觀心態走好人生的下一步。對於過去的一切,美好的,我們會珍惜;不幸的,我們任它隨時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現在擁有的,去開拓更美好的未來。

三、探究小説結構

我們理解了小説主題,那我們回頭思考一個問題,“半張紙”有何作用呢呢?

明確:半張紙”的意義——於方寸之地演示了大千世界

《半張紙》以一千五百字的簡短篇幅,卻涵蓋了主人公兩年的生活經歷,可謂“惜字如金”。作家卻不惜筆墨,精細地描繪了“半張紙”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甚至連紙上的字跡也一一作了説明,,這樣,半張紙便凸現出來,像電影特寫鏡頭似的強烈地吸引着讀者。它是:

(1)年輕房客兩分鐘內情緒發生轉換的關鍵

(2)結構上貫穿全篇,兩年刻骨銘心經歷的回憶都是用這張記錄了各種電話號碼的紙聯繫起來。作家緊緊圍繞半張紙進行佈局選材,“半張紙”本身也並無多大意義,重要的是在於揭示主人公頭腦中的意識。這種表現手法後來在文藝作品中廣泛運用,也就是西方現代文藝中的“意識流”。作家對主人公兩年來的一切沒有作細緻的描寫,而是採用意識流的方法,循着“半張紙”上所提供的一個個電話號碼的先後順序作為主人公意識流動的軌跡,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展開情節,推出高潮,收束結尾。

(3)小説的靈魂,深化主題。原本雜亂的回憶,通過這個故事的焦點,巧妙地將人生變遷的喜樂悲愁維繫在一起,濃縮的“半張紙”上,雜而不亂,承載起表達主題的任務。

《紙》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材料經過加工、改造、優化後其性能會發生改變。

2.材料性能改變或優化後可以用來製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對普通的紙進行簡單加工與改進,比較材料在改變前後的變化。

2.能用語言描述紙在摺疊前後的變化。

科學態度目標:

1.發展加工、改造材料的興趣。

2.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認識材料。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瞭解材料會隨着人類的需要而不斷改進。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對普通的紙進行簡單加工與改進,觀察和描述材料在改變前後的變化。難點:通過探究,建立材料特點與其功能用途之間的聯繫,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常見的各種紙、A4打印紙2張、勾碼每組各一個、記錄單2張;教師準備:PPT課件、微視頻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切入主題

1.出示常見的紙,生説出紙的名稱及用途。

2.根據挑戰任務選出合適的紙,並説説選擇的理由。任務一:把桌面的水擦乾;任務二:折一個紙飛機;任務三:做一個裝重物的紙箱。

3.切入主題:今天我們一起研究“紙”。

二、對比觀察,發現特點

1.指導學生會觀察:對比觀察A4紙和紙板的特點;

2.引導學生會描述:彙報交流。

3.小結:認識瓦楞狀紙。

三、深入探究,建立聯繫

1.提出探究問題:是不是瓦楞狀紙比普通紙更能承受重物呢?怎麼證明?

2.交流彙報,幫助學生建立紙的特點與用途之間的聯繫。

3.折一折:播放微視頻,學生折瓦楞狀紙。

4.比一比:

(1)按一按:將白紙與瓦楞狀紙分別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輕輕地按一按,與同伴説説你的感受,完成記錄。

(2)放一放:將白紙和瓦楞狀紙分別放在“橋墩”上搭一座“紙橋”,將鈎碼輕輕地放在“橋”的中間位置,認真觀察紙橋的承載情況,完成記錄。

(3)看一看,摸一摸:發現瓦楞狀紙隔熱的新本領。

5.小結:普通A4打印紙經過改造,變成瓦楞狀紙後其性能會發生改變,人們根據它的性能來製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四、優化材料,發展興趣

1.油紙:視頻出示油紙的製作過程,它又神奇在哪兒呢?人們利用它的特點製造出了油紙傘。

2.複寫紙:師分發學生們前一天用蠟筆塗上顏色的紙,它又有什麼神奇的本領?

3.紙刀切割機:微視頻推波助瀾,學生感知神奇的紙。

4.揭示課題——神奇的紙。五、簡要小結,啟迪創造

孩子們想不想創造出更多神奇的紙?老師期待着你們的創造。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xiaoyuan/5kq2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