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李泉清回憶錄看戲散文隨筆

李泉清回憶錄看戲散文隨筆

七十年代,人們的文化生活還是很豐富的。

李泉清回憶錄看戲散文隨筆

記得那一年春節,我去姥姥家,姥姥説,她們村要演戲,是她們村自己排的,要我住下看戲,於是我就住下了。

年初六那天,我們早早吃了飯。我二舅家大表哥,領着我那些表哥表弟,扛着椅子,搬着杌子出發了。

演戲的地方,在他們村東北角的一個大場院裏。四周很空曠。

我們到那兒的時候,場院裏已經擠滿了人。

舞台在場院的西邊,朝東。

舞台佈置的很華麗:兩邊是兩條四五米高的.綢布,通紅通紅的,上面還寫着字,那時候,我不認識,不知寫的啥,只是聽人們議論,要演的戲叫《秦香蓮》。

第一次看戲,感覺很激動。

舞台上,不停地循環着京胡的聲音。老是那個旋律,但感覺很好聽,一點兒也沒有覺得煩。

我們在人羣的北邊,靠前的地方找了個位置坐下來。只等着開演。

牛頭村是個很大的村,有着光榮的歷史。

抗日英雄馬寶三,就是這個村的。抗日戰爭時期,馬寶三,領着一幫人,用菜刀襲擊了日本人的一個小分隊,搶了他們的槍,藏進了村西北角的蘆葦蕩裏,和日本人打起了遊擊。後來,他拉起隊伍,去了膠東,加入了膠東的抗日大部隊。

戲總算是開演了。曲目是《秦香蓮》。

舞台上,人來人往,臉上還塗着油彩,挺鮮豔的,就是感覺有些贓兮兮的。

有一個叫八賢王的,戴着長長的鬍子,還不時地用手捋捋。

古時候,人們的鬍子真有那麼長嗎?太誇張了吧!

那個叫包黑的,真的很黑,感覺像印度人,額頭上有一個像月牙一樣的圖案,非常顯眼。

很多細節我是記不起來了,模糊地記得,那個叫秦香蓮的,領着倆孩子,在一個破廟裏,有一個拿着刀的人要殺她們。秦香蓮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慼慼慘慘地,有一段唱:

……不料想,那負義的人,將我母子趕出宮門,喪盡良心,忘本欺天,二老公婆餓死在牀前……

她的傾訴真的是感動了那位拿刀的人,最後,那個人居然自殺了。

有一個場景:

包黑拿着秦香蓮的狀紙,指着駙馬爺大聲斥責,有一段唱詞:

駙——馬——,

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上寫着,秦香蓮,她三十二歲,要狀告當朝駙馬郎,你欺君王,瞞皇上,悔婚男兒找東窗,殺子滅妻良心喪,逼死韓奇在廟堂,將狀紙押置在某大堂上,你咬緊了牙關為哪樁?

還有一段場景:

包黑手託烏紗帽,正義凜然地,“開——鍘——”

那虎頭鍘“咔嚓”一聲落下。

沒太看清楚,在舞台的地上,突然,滾出了一個人頭模樣的東西。

可能是那駙馬的人頭落地了。

台下傳來一陣噪雜的唏噓聲。

好瘮人的一幕。

最後一段,包黑手託着烏紗帽,跪在皇帝面前請罪。

多虧了八賢王求情,力保,總算是撿了一條命。

你説這包黑也太大膽了,居然把皇帝的女婿都給鍘了,你這是在玩兒命啊!

唉——!

戲演完了,太悲涼!

在回家的人羣裏,流淌着太多的歎息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wenxue/w2z4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