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放鬆身心隨筆

放鬆身心隨筆

放鬆身心隨筆1

我認識的網絡紅人A是一個激情四射的男人,感覺他每天都有用不完的時間:寫書、講課、看書、賺錢、參加各種節目,他把自己的時間分割成很多個小部分,今天這個部分幹什麼、那個部分幹什麼。這些部分被分割得很細緻,以至於每天的時間都不浪費,一年內,他的事業突飛猛進,認識的人也越來越多,粉絲數量多得嚇人。每次看到他的微博,學生問得最多的問題竟然是:“你怎麼可以同時做這麼多事情呢?你不需要休息嗎?你是鐵人嗎?”

放鬆身心隨筆

他的回答很簡單:“做不同的事情,就是休息啊!”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學了三個小時的英語,好累,於是,犒勞自己一下,睡了一下午,換來的是晚上的頭疼不已,接下來什麼事情都無法繼續去做。這種事情發生在很多人身上,明明睡了一下午,偏偏不解乏,依舊覺得累,做事效率不高。原因很簡單——休息的方式根本不是瘋狂地睡大覺,而是換個腦子去做其他的事情。多條腿走路,才是那些高效人士成功的必經之路。重要的是,他們不比那些天天睡覺的人累多少。

我的好朋友H的故事是我一直難以忘懷的。我剛開始北漂時,和他一起住了一段時間。那段日子,他自學,準備年底考研。因為我是英語老師,身邊有很多學生:刻苦的、打醬油的、效率不高的、天才的……雖然我不喜歡把人分類,但是我見過了很多學得很刻苦卻不痛苦的,也見過很多看似學習非常痛苦卻最後沒有什麼好結果的學生。好朋友H屬於後者。

一天,他做了兩個小時的英語題,背了一些單詞,翻譯了幾個句子,累了。他伸了一個懶腰,接着倒在了牀上,就像黏在了牀上一樣無法自拔,打了幾個滾,睡着了。

我弄醒他,説:“你還考不考研?”

他説:“我休息一下再學。”

他睡了一個小時,起來後,效率低得嚇人。書一直翻在那一頁,一個多小時後,他還在盯着那幾行看。我走近一看,才發現他已經拿出了手機翻閲着網頁。

他考研考了兩次,都失敗了。有一次他問我:“我是不是已經老了,總覺得睡眠不夠,白天困,晚上還失眠,學習效率還不高。”

和他做室友這麼長時間,我非常明白,他一天超過十個小時的睡眠肯定是夠的。於是,我告訴他:“你試試不要用睡覺來放鬆。學累了,去跑跑步。”

在我的號召下,他和我一起辦了健身卡。那段時間我在努力減肥,於是帶着他去健身房。他本來疲憊的身軀,在跑得汗流浹背後,精神不僅沒有萎靡,還忽然變得有活力。那天,他學到了晚上十一點,沒困。當他做完了最後一道題,伸了個懶腰,睏意襲來,睡着了。那天晚上,他沒有失眠,我聽到了他的呼嚕聲。第二天,他給我打電話:“尚龍,去不去健身?”

他繼續跟我去健身房。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累,打不起精神去做一些事情;我們覺得很困,卻在牀上睡不着。其實,不是因為我們老了,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合理地運用時間。我們的時間如此寶貴,為什麼不去規劃着用?很多所謂的休息時間,根本不應該去矇頭大睡,而是去調整生活狀態、換個大腦。睡覺只是眾多放鬆方式的一種,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方法。

我曾經的一個學生是北大學霸,在準備考研時期,他每天的時間都計劃得非常詳細:每天學英語兩個小時後累了就開始畫畫,因為學英語用的是大腦記憶背誦的部分,而畫畫用的是大腦創作的部分;畫畫累了,就繼續背政治;坐累了,就站起來跑兩圈,跑得出汗了就繼續學習。他每天讓自己的學習不那麼單調、生活不那麼無聊,雖然考研的日子不好過,但至少能做到不那麼痛苦。

可汗學院的老師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結果顯示:一個成人的精神集中時間也就15分鐘,如果強迫的話,可以長一些。但是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去換個腦子,繼續發揮生產力,這樣,堅持下去就沒那麼難了。

很多人在長跑的時候沒有堅持下去,是因為腦子裏面只有自己的腳步,那一步步重複的步伐無聊且沉重,不久就會讓人崩潰。堅持下來的人,都是用眼睛盯着一路的風景。你看,所謂休息,並不是睡大覺,而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添加一些料,變得不一樣、變得多彩一些而已。

回到我的生活:在剛當老師的時候,我覺得很新鮮,每天遇到不同的學生,講的課每天都不一樣,去的地點也換來換去。可是時間久了,不願意備新課,講的內容一樣;學生即使不一樣,但反應相同;地點就那麼幾個。於是,我開始覺得生活特別無聊、枯燥,每天都覺得很累,上完課只想回家睡覺。那段時間,我覺得時間就像上了發條,無奈、無聊且無情。每天雖然忙碌,但是不開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個導演系的朋友,他教我寫劇本,推薦了一些作品讓我閲讀、學習。後來我考入了青年導演培植計劃,成立了“龍影部落”工作室,寫的文章開始被很多人閲讀。本來我喜歡一天上夠十個小時課,然後用剩下的時間睡覺;現在,我減少了很多上課量,換了一個腦子去寫雜文、寫劇本、看書、旅遊。總會有人問我:“你怎麼會有那麼多時間,又寫書又上課又拍電影,還充電看書,這麼忙,還休息嗎?”其實,休息這事兒很簡單,換個腦子而已。上課是體力活,上完後,也該動動腦子了。腦子動累了,看看書休息一下;眼睛難受了,聽聽音樂;坐久了,跑跑步。休息不代表一定要睡覺,其實只是換個腦子去工作而已。

一個天天在家睡覺的人,永遠不知道在跑步機上的人有另一種幸福。跑着的人,一直覺得世界是動着的,正能量和安全感差不多,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有些每天都像打了雞血的人,不是天生和別人不一樣,只是因為他們一直用求知和求新的心去活着。

至於睡眠,每天保證足夠就好。一直覺得,好不容易才有的青春和生命,何必浪費在睡覺上呢。

放鬆身心隨筆2

早春三月的西施故里,粉牆黛瓦的樓閣,高低錯落着;青石板鋪就的小路,青石板的小橋,小橋下,流淌着的是彎彎曲曲的小河;曲徑通幽處,鳥啼聲聲慢;沿途的那些樓房,木質的門窗散發着歷史的味道,引人回味無窮。那依臨浦陽江而坐落的館所茶樓,很是適合你,於喧囂忙碌之中,選擇一處安靜的場所,沏一壺明前西施玉露茶;或自斟自飲獨賞風景,或邀三朋五友碎語清談;茶香裊裊處,滌盡煩惱與浮躁,任遐思無邊,任心境恬淡從容。

你可以透過那落地玻璃,盡情的觀賞浦陽江的美景,遠眺江對面王羲之所寫的“浣紗”二字,欣賞江上不時而過的漁舟,那些嘬魚的鸕鶿,也許正在看着你呢,或許,你自己也成為了一道風景。

我喜歡在這早春三月,放慢腳步,靜心地行走在曲曲折折的小道上,欣賞那些錯落有致的房屋,老式的台門,老式的四合院,都泛着一股古樸、沉靜的韻味,讓我總有一種遊離時間之外的感覺,好像歷史的影像不曾在此走過一幀。

西施故里,樸實而悠然怡人。西施故里的夜晚是最吸引人的,粉牆黛瓦在那一個個大紅燈籠的掩映下,顯得很是嬌柔,很是讓人沉醉。不經意間,你會被慢慢的感染,慢慢的融入進這種獨有的典雅之中。那一種都市休閒人的感覺,彷彿已經回到曾經的童年歲月。

那個高高的戲台,演繹過多少出越戲,兒女情長,忠孝節義,盡情的演繹着千年的意藴;戲台前面道地邊上的風車與曬稻穀的雕像,就像回到了小時候村子裏做戲時我們頑皮着嬉戲鬧鬧的情景,往日幫父母扇風車的情景還是那麼的清晰,那麼的歷歷在目。

行走在西施故里,一股寧靜怡人的心境自然而然的瀰漫着。腦際裏,彷彿穿越千年時空,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曾經的輕歌曼舞,曾經的驚豔奇蹟,一篇篇西施的故事不斷的在歷史中演繹,穿越千年,不斷的深入暨山越水,這裏的一切彷彿都是在追尋曾經的歷史,曾經的古越足跡。

放鬆你的腳步吧!在這個季節裏,於喧囂的市區之外,盡情的深呼吸,悄悄地閉上雙眼,親吻那來自於大自然的清香,忘卻某些煩悶與騷動,放鬆心靈,讓心靈迴歸自然,讓你的心決定你的足跡,放下煩惱,敞開你忙忙碌碌的心扉,偷得些許閒空,不亦樂乎?

放鬆身心隨筆3

在生活中,我們誰都逃避不了現實,誰都要面對現實,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永遠沉浸在美好的夢境中一輩子,是夢,總會有醒的哪一天,夢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留下一絲絲的傷感。

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和電視劇,常常被美好的畫面感動地流淚,總傻傻地以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以為那種美好幸福的故事情節都是屬於自己的。電影的美好故事情節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在你生活中上演,電視劇的大結局再怎麼美好也不是你生活的大結局。我們需要每天面對這個現實的社會,我們需要每天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在這個讓你想離開而又不能離開的喧囂的城市。在這個城市中,很多人的內心都是被物質與利益擋住了眼睛,很多人做事情都是斤斤計較,步步算計,生怕自己吃了虧或者少佔了便宜。

在這個城市中,很多人都成為了金錢與物質的奴隸,很多人每天都在為着這些目標追逐與奔走,其實很多人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他們很想休息,但是面對自己的上司與客户,他們表現得精神很飽滿,好像永遠都是隨時可以戰鬥的士兵一樣。這不過是自己欺騙自己而已。房子、車子都成了很多年輕人生活中的第一壓力與目標,總是覺得買了房子就代表有了家,總是覺得有了車子就代表自己活得和普通人有了區別。其實有一天,他們會明白很多,原來房子並不代表家,原來車子並不能夠代表自己生活有品味。

在這個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大城市,學會放鬆自己的心情與神經,別太讓自己過度勞累,否則得不償失,身體健康,全家平安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們可以有理解,我們可以有目標,它們不會因為我們適當的放鬆和休息而永遠不存在,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跑。我們要學會積蓄自己的體力與能量,我們不能跑得太急,否則我們可能跑不完全程就會倒下,永遠站不起來,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放鬆自己的身心與神經,生活中的事情才會變得得心應手。

曾經失去的東西,我們沒有必要再去念念不忘,再怎麼不捨都已經成了過去,我們要學會珍惜現在生活,學會珍惜自己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生活中,多給他們一句關心與問題,讓他們不要太為你擔憂。學會獨立去面對生活,生活並非你想象的那麼可怕,陌生人也不是你想象的那麼不易交往。其實每個人都和你一樣,都想多認識一個朋友,都想在人生的路上有人陪着一起走。

面對現實,放鬆自己的身心與神經,適當地放慢自己的腳步,去感受一下親情、愛情和友情,學會去欣賞路邊的風景,面對現實,不要讓自己像充足了氣的氣球一樣,隨時都會爆破,我們要適當放掉多餘的氣體,讓自己變得有彈性。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起點跑得過快,並不一定就能很早達到終點,學會積蓄保持自己的體力,我們要平安地到達終點。

放鬆身心隨筆4

朋友打來電話,訴説心中的苦悶,覺得自己進公司幾年,一起進公司的人大都晉升了,自己卻還沒有一官半職,面子上很過意不去。完全理解朋友的心情,因為這世界太多人受困於別人眼光,曾經的我不也是嗎?只是我從這樣的籠中走了出來,而脱出牢籠的我彷佛脱胎換骨,看到的是藍天的美麗澄淨,感受的是陽光的温暖祥和,享受的是心境的平和幸福。我是如此的感謝讓我走出牢籠的人和事。;其實每個人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麼,世人的價值觀,生活觀不該成為左右自己的鎖鏈,因為自己的內心才是最重要的,它是產生幸福感的源泉。

人要取得成功,需要承擔壓力,需要比別人加倍的努力。這意味着無休止加班,放棄天倫之樂;意味着耗費大量的智力和精力與周遭的人或事博弈;意味着犧牲健康生活方式;意味着別人大假享受自然而你唯一的需求就是睡眠,。這世界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因為財富和權利意味着佔有更多的社會資源,而每一份資源就是一份責任。如果能享受這樣的壓力和責任,不以為苦,反以為樂,那成功就意味着幸福。因為享受成功的過程本身就是幸福的感受。

而很多人追尋成功只是追尋着世人的眼光。因為別人當了官,所以自己也要當。別人住了別墅,自己也要住。別人有了豪車,自己也應該有。成功過程中所賦予的壓力和責任不是樂趣,而是不堪重負的負累,直壓得直不起腰,抬不起頭。揹負着滿心的苦,滿眼的累一步步艱難前行。這樣的人生成功又如何?辛苦一生,少有幸福,仔細想想,這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人應該享受生活,而不是為生活所累。

人們總説幸福要靠追求,但這樣的追求就像追逐地平線,幸福永遠只在前方。因為人們努力追求的是目標,是慾望,而不是幸福。幸福是一種感受,來自心靈的感知,它就在你身邊,有感知則有,無感知則無。它與我們通常追求的物質,慾望無關。一間充滿愛的小屋會比一棟別墅更為温馨;路邊的串串比滿桌的山珍更有味道;幸福感最強的不是富豪,不是權貴,而是普通人。對生活有敏鋭感知和感激,安時而處順的人,幸福無處不在。而內心一片荒漠的人,即使擁有全世界,幸福感也難以進入其內心。

享受生活,感受幸福,需要達觀,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不在乎自己位於人前還是人後,以放鬆的心情欣賞、感受世界的美麗。有了輕鬆,就會有心境,這時一束温暖的陽光也能讓幸福流淌。拋開別人的目光,卸下內心的負累,輕鬆面對人生,看到的將是人生別樣的風景。

放鬆身心隨筆5

現代職場,從寫字樓裏的白領麗人,到遨遊職場的管理員工,都承載着無形的工作壓力,面臨着嚴峻的行業挑戰。千頭萬緒的案頭事務,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日復一日的緊張與疲憊,使他們無時不處在矛盾與困頓之中。

忙碌人生需要放鬆自己。遠離利益的角逐,感受平靜,感悟平淡,感知平實。遠離塵世的紛爭,綻放微笑,釋放心情,開放思緒。在放鬆中感受閒適生活的恬靜,讓自己減負釋壓,調節重生,“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放鬆是一種最佳的心理按摩。它可以緩解心理壓力,消解心理障礙,調整

心理失控,防止心理危機,從而促進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美國“心術研究所”着名博士德博拉羅斯愛認為:“一個人每天可以慢跑8公里和攝取各種健康食品,但同親屬或同事發生一次爭吵,就能毀掉他幾天生活的質量。”可見,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為重要。

人生苦短,要做的事很多,能做到的事很少,能做好的事更少,學會靜心欣賞自己的勞動,想事超然,做事毅然,成事天然,就是放鬆。

昨天的事讓它過去,今天的事全力做好,明天的事到了再説,不忘時常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就是放鬆。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懂放鬆,不願放鬆,只是總有一些心結不易解開,總有一些焦慮難以釋懷,職場的競爭,生活的重負,孩子的教育,夫妻的情感……在自覺與不自覺中,我們常常思前想後,慣於無事自擾,對前塵往事念念不忘,對現實挫敗耿耿於懷。

春困、秋乏、夏躁、冬寒,生老病死、旦夕禍福……人生需要經受太多的苦悶、煩惱與無奈,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讓緊張與煩惱干擾內心的平靜,必須讓心靈趕上匆忙的腳步,讓狂躁的思緒不再氾濫,讓起伏的心潮得以安寧。

面對快節奏、高速度、大強度的現代職場,每個職場人都需要學會調整,學會放鬆,學會在交流與溝通中宣泄自己的情感,平衡自己的心緒,疏導心中的怨氣,化解彼此的隔閡,讓自己儘快走出陰影世界,走進陽光生活

在讀書中尋求自己的精神港灣。閒暇時多讀幾遍《論語》、《四書》、《莊子》、《道德經》……讓自己的心身在啟迪智慧、明曉事理中得到放鬆。

當事務壓頭,力不能濟的時候,不妨暫時放慢節拍,重新梳理和排列工作日程,讓瑣碎的事情順其自然,讓紛繁的事務井然有序。

不要苛求自己做職場上的“全優生”,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爭取100分,一般事情90分足矣。

遇到棘手的事情或處理複雜問題時,重新確認你的工作思路和價值取向,不讓畏難情緒感染他人,不把工作的壓力帶回家中。

該説“不”時就説不。不要在意別人説你“能力差”,不要懼怕被人“瞧不起”,多説實話、活話,少説大話、絕話。不懂的事不要裝懂,説一句“暫時不瞭解”、“現在不知道”;做不了的事不要“硬撐”,切忌説“肯定沒問題”、“一定行得通”。

該放棄時則放棄。有舍才會有得,舍了一定能得,先舍是為了後得。屬於自己的事不遺餘力,屬於別人的事不杞人憂天。

放鬆,能給你生活帶來一抹亮光,一絲快意。

“放鬆”與“放縱”大相徑庭:“放”而可收、“鬆”而不懈是放鬆,“放”而不收、“縱”而無度是放縱;輕裝上陣是放鬆,傲視萬物是放縱;輕嚼慢嚥是放鬆,濫飲暴食是放縱;琴棋書畫是放鬆,強徵暴斂是放縱;吹拉彈唱是放鬆,輕慢妄説是放縱;健身休閒是放鬆,醉生夢死是放縱……

奔波於紅塵,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常常難以吻合,循規蹈矩的日子往往使人厭倦,但我們沒有理由去掙脱理性的防線讓自己肆無忌憚、放浪形骸,沒有理由去昧着人性的良知讓自己隨心所欲、縱情所為。讓我們記住佛家的告誡:“不忘初心,守住本真,守住心靈”,時時敲打自己的心情,別讓“放縱”吞噬了做人的原則,背叛了愛情的忠貞,淪喪了神聖的責任,泯滅了人性的善良……

古人云:“人之持身立事,常成於慎,而敗於縱。”人最可怕的是自暴自棄,自我麻醉,放縱自己的慾望,放縱自己的情感。一個只圖一時之快,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何以在事業上有所作為呢?

生命有極限,人生無終點。放鬆,讓人身心愉悦,放縱,讓人精神頹廢;放鬆,讓人感受生命的華彩,放縱,讓人走向人生的盡頭。

標籤: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wenxue/qv0k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