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文學 >

母校散文

母校散文

我的母校東風國小早就倒閉了,很奇怪,不是房子倒了,而是因為沒有學生來讀了。記得我離開這裏的時候,全校已不足七十人。如今,寬敞明亮的兩棟樓還在,只是從此再無東風國小。學校停辦還是五六年前的事,每當想到這,我總要情不自禁感慨一陣,甚至多少次她在我夢中“復活”。

母校散文

東風國小是母校,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這所鄉村國小在我們村的西北角上,供周邊芋塘、分水、大新等幾個村的孩子上學。學校應該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從家裏的老照片來看,那時的學校還是低矮的土磚房,九十年代重建了校舍,一棟兩層樓的教學樓,還有禮堂和一排雜屋,都是用水泥砌成的紅磚房。小時候,鄉里很多人家都還沒有起紅磚房,即使建了,牆壁也是沒像學校這般粉刷過的白淨,所以我們學校還是蠻漂亮的。

東風國小陪我度過了童年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那裏留下了我許多的`印記,雖然現在我腦中只有些零碎的記憶片段,卻總是難以忘去。她在我國中入學不久便停辦了,其實我們在此很久之前就聽聞到要停辦的消息。換個角度來看,她的倒閉是這個時代的必然,也是大多數農村國小的命運。在計劃生育國策下,新生兒越來越少,生源隨之也大幅減少,沒學生還要學校幹嘛。後來我又迷茫了,一方面聽説本地區很多國小中學都停辦了,校舍閒置,一方面又看到電視裏許多孩子要走幾十裏的山路才能上學。

記得剛入校讀幼兒園的時候,學校裏是很熱鬧的,六個年級加一個幼兒班,總共有三百多人。由於我家與學校很近,每天我都去得很早,甚至有時要等老師開校門。路途遠的同學要翻過幾座山,經過幾個村,但即使這樣也很少有同學遲到。學校每天都要在校門外的大操場出操,幾百人一起做廣播體操對於小小的我來説真的很壯觀。最羨慕的是整隊老師口中吹着的那隻鐵哨,呼呼的一吹,大家便都趕來操場集合。後來啊,我真的有了一隻哨子,塑料的,可似乎沒那麼威風了。我低年級的時候,學生還算多,所以學校舉辦的活動也多,如演講比賽、故事大賽等等,最讓人期待和興奮的便是“六一”兒童節了,一般每個班都會準備幾個節目,一個月前就開始排練。高年級的就從老師那兒借來播放機自己練習,節目、動作都由自己設計,我們低年級就由老師帶着練。“六一”那一天同學們都早早來到學校,老師們也會在禮堂事先佈置一番,很有節日的氣氛,這一天,也會有不少周邊羣眾來觀看節目。等到表演結束,我們會快快回到教室,各自坐到自己的座位,等着老師給我們發糖,這是我們每個六一必有的福利。

學校沒有學生食堂,於是請了本村一位奶奶給我們蒸飯,每天早上我們都是自己從家裏帶米和熟菜,早上一入校就把飯盒放到蒸甑中,上午上課時老奶奶就會生火蒸飯,中午我們就去拿飯,再把早冷了的菜放到飯裏熱熱,教室便成了“食堂”,我們會三五成羣的聚到一起吃飯。記得有一次,蒸飯的那個奶奶有事外出了,她的女兒臨時代幫我們蒸飯,結果鍋裏水放少了,幾個蒸甑都被燒了,覺得很好笑,只是那一天我們都餓着肚子。

那時的鄉村國小,年輕老師是少有的,尤其是年輕女老師。記得有一回調過來兩位年輕的女老師,一位姓童,一位姓萬,這兩個女老師都是二十多歲的樣子,自然招孩子們的喜歡。天真的我們為了討老師開心,下了課就跑到校外的路邊摘些花送到老師辦公室,老師看到我們一羣一羣的送來花,臉上很是喜悦。這下好,我們的膽子越來越大,有天中午,我們班一羣男生跑到山裏砍了一棵桂花樹回來,老師見狀,哭笑不得,為了不“傷害”我們的心,倒了些水在水桶裏,把樹放進水桶養着,那花沒過幾天就全落了。

這些都是讀一二年級的事,等到四年級的時候就沒那麼好玩了。此時的東風國小沒有幼兒班,也只有五個年級,全校不足一百人。新來的校長把學校的那片樹林給賣了,這林子還是母親那一輩們讀書時種下的,樹砍了後,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兜,我們也少了一個玩耍的好去處,校長又發動我們把樹枝拖回學校做柴燒。學校沒有了電子鈴聲,而是用錘子敲打鐵軌來替代,每天不再出操,升旗儀式都很少,更別説大一點的活動了。到了五年級,全校不足七十人,記得我們班只有十七人,我是班長。有一天下午,媽媽問我想不想轉校,我沉默。

終於,在五年級下期,我去了離家很遠的一所國小讀書。我終究也成了那些每天早上要走好幾里路、翻過幾座山去上學的孩子。

就在前兩年,政府撥款,將東風國小校舍改建為附近三個村的敬老院,大教室全部被分成小房間,禮堂的窗户被堵了,還開出一扇門來。敬老院?改建後的房子,沒有自來水,這裏本來就不方便撿柴,基礎設施不完善,所以沒人願意住進去,諾大的房子裏只住了三位老人。

少年後,不知還會有多少人提起,這裏曾近是一所國小,但在我的心中,這裏永遠是我的母校,即使她變成了一片廢墟。

2013年7月22日於家中

標籤: 母校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wenxue/nmkp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