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節日慶典 >

有關春節的隨筆【薦】

有關春節的隨筆【薦】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春節的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春節的隨筆【薦】

有關春節的隨筆1

我的家鄉在河南虞城縣,我家鄉的春節非常有趣。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的話,那就跟我來吧!

春節的時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貼上了窗花,大門上也貼着各種各樣的對聯和門神。看着門神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別説是妖怪,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對視,這時,我的家人們也在辦年貨,看見大家在汗流浹背地幹,我也去幫忙,我的任務是陪奶奶一起買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們全家一起吃餃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顆牙齒就是被包在餃子裏的硬幣給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正在想着,笑着,只聽“咯噔”一聲,錢從奶奶嘴裏掉了出來,看來今年我是當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奶奶呀!

我家鄉的年有趣吧,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過年的話,那就請到我的家鄉來吧!

有關春節的隨筆2

狗年春晚開播了,四十位主持人載歌載舞向我們拜年——電視機前,我和老爸正興致勃勃地看着,老爸手裏還拿着手機不停地刷微博。

“包湯圓了,包湯圓了!騰個位置,騰個位置,來,一起包湯圓!”老媽端着一個托盤衝我叫道,托盤裏放着糯米粉和芝麻餡子,搖搖欲墜的樣子。好煞風景的老媽!我很不情願地往沙發邊上靠靠,在我和老爸之間讓出個位置。

我嘟囔道:“超市速凍湯圓多得是,買點來好了!”老媽説:“外面買來的哪裏比得上自己包的湯圓好啊,我們寧波人過年的習俗就是包湯圓,象徵全家團團圓圓。來來來,我來和麪,爸爸搓餡子,等會榆榆你來包湯圓!”

半個小時後,大大一盆寧波湯圓出現在我們面前。老爸開腔了:“榆榆,你看你包的湯圓,外面怎麼有麻點啊,是不是把餡子裏的芝麻搓到糯米上來了,這個湯圓一下鍋,餡子肯定流出來!”老媽開玩笑説:“破了的傅榆涵吃,哈哈!”我假裝生氣地説:“明年我不包湯圓了,你們去超市買吧!”老媽用她沾滿糯米粉的手颳了一下我的鼻子:“好好好,我馬上去煮,我陪你們一邊吃湯圓一邊看春晚!”

不一會兒,老媽端着煮好的湯圓進來了。“吃湯圓嘍!不吃湯圓等於沒過年!來,大家一起吃!”我用勺子托起一個湯圓,小心地咬了一口,芝麻餡汩汩地流進嘴裏,好糯,好甜!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吃着湯圓一邊看着春晚,還真的很有味道。魔術開始了,太神奇了!這個小品太好笑了,肚子都笑破了!“這個節目太爛了!”坐在我邊上刷微博的老爸突然冒出來一句。“哪個?我覺得都很好看啊!”“你看,你看,微博裏很多人在吐槽節目呢,還有人抱怨春晚節目不新穎,説還不如看電視劇呢!”我急了,叫道:“除夕不看春晚怎麼辦啊,沒有春晚過年就沒年味!”媽媽也在一旁附和着説:“是啊,就像過年不吃湯圓也沒有年味一樣!”

小小的湯圓把我們家人聚在一起,意味着家庭的團圓;央視的春晚把全國人民聚在一起,意味着全國人民的團圓。春晚和湯圓都是我們

有關春節的隨筆3

按家鄉的規矩,我們過春節要包餃子、吃年飯、貼對聯等等習俗。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節日,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過春節。

春節來到,又是我們小孩子喜歡的節日咯!過春節又可以得到壓歲錢了!得到了壓歲錢,就可以去買東西啦!我到外面的小店裏買來一大袋子鞭炮。一回到家我就拉着媽媽,讓她陪我到樓下放炮子。剛到院子裏我就開始點。聽着鞭炮的響聲,我的心立刻高興極了!

炮子放完了,我就到家裏和奶奶一起去包餃子。我看着一個個可愛的餃子,我高興極了!

春節時,晚上熱鬧極了,人們都要守歲,熬到12點。許多人12點都放起了炮子,都把天照亮了!我們放完了電光炮後就打開窗子,哇!就像在白天一樣!如果我們在路上走,不用點燈就可以看見了!

轉眼間,又到了上學時期了,我們又要去上學啦,我還真留戀春節時期呢!

有關春節的隨筆4

俗稱破五。民俗一説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説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説,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説:“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户,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裏,在新的一年裏大發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説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為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七年級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有關春節的隨筆5

站在春的門檻,我看到新年的朝陽冉冉升起,向大地灑下萬丈光芒,讓人心生諸多豪情與希冀。我的幸福,我的富足,我的歡樂,我的欣喜,都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裏肆意流淌。

站在春的門檻,我等到了久別重逢的團圓。漂泊的離愁中我想到了蒼顏的老爹,想到了白髮親孃。思兒心切的他們,在門前或村頭佇立眺望,蜿蜒的山路有淚水灑落,有柔腸百轉的惦念和盼望。春節,是萬家團聚、燈火圓滿的美好,終於可以給爹捶捶背,給娘洗洗腳,終於吃上娘做的家常飯,看到爹收穫一年的喜悦臉龐。幸福便是一家人圍着小火盆拉家常,一個話題説了又説,一盤點心吃完又拿。心田被洗滌成淨澈的河流,枕夢被柔軟成融融的月光。

站在春的門檻,忽然也有了幾天閒暇,可以踩着晨曦,消閒地壓壓馬路;可以自告奮勇陪妻子買菜澆花;可以心無旁騖地給兒子批改作業,陪兒子嬉戲玩耍。串親戚,訪朋友,讓親情友情,在明媚的春日裏,氤氲成最温情的浪漫。

站在春的門檻,心忽然安靜起來。辛辛苦苦勞累了一年,忙忙碌碌奔忙了一載,該給心兒洗個澡放個假,該給自己慰勞和養息。可以是一杯美酒,可以是一杯香茗,在一個無風的日子,享受春陽的撫摸,品味人生思索明天,靜靜地憧憬未來。在這裏,我是一株悄然開放的花朵,有自己的心情,有自己的空間,肆意怒放的生命,給我太多的感觸;在這裏,我是一隻鴻鵠,有翱翔之志,要搏擊長空;在這裏,我是一隻雄鷹,展翅扶搖九萬里,傲視蒼穹,睥睨世界;在這裏,我是王者,躊躇滿志,謀劃新一年的工作、理想和生活,邁出鏗鏘有力的步伐。

站在春的門檻,我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春天。小溪在解凍,唱着歡歌奔向大河;小草睜開惺忪的睡眼,爭先恐後拱出地面;春風剪開的柳樹細葉婀娜多姿,優雅地翩躚起舞;最快樂的,要數那些忙趁東風放紙鳶的孩童,無憂無慮地在春天撒歡兒,湛藍湛藍的天空上,風箏漂浮成了另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牛背上牧童的春笛,吵醒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

站在春的門檻,我看見農家人把寂寞了一冬的農具拿出,開始新的勞作。春種夏播秋收冬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作,伴着歲月輪迴,也伴着他們一個又一個豐滿的希望。泥土在犁鏵下翻騰起細浪,農家人精耕細作一絲不苟,播下粒粒種子,就有了秋收累累碩果的底氣。曾經寂寥的原野上,那花兒,勢必會趕趟似的,爭先恐後露出豔麗的臉龐,把春天裝扮成花的海洋。連那些懶散的雞鴨,那些慵懶的豬崽,那些貓冬的狗兒,都被春風陶醉,美美地盡情撒歡兒。

站在春的門檻,伴着新年爆竹聲聲,我嗅到了春的氣息,在明媚的天地間,觸摸大地的脈搏,聆聽她的心跳,我的身心充滿着激情,迸發着力量,我願被這暖暖的春温柔以待,我要以嶄新的姿態砥礪前行。

有關春節的隨筆6

説到我家鄉的春節習俗,那可真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為我喜歡聽那個傳説,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麼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有關春節的隨筆7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其隆重程度不亞於外國人的聖誕節。中國各個地區的春節習俗都與眾不同,有着自己的傳統色彩。今天我將要與大家説説關於我的故鄉——彩雲之南的春節習俗。

雲南的春節習俗與北京的春節截然不同,從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間才是春節,元宵過了,春節也便完結了。雲南沒有臘月之分,也不吃臘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沒有嘗過北京的臘八粥和臘八蒜的味道。

先來説説大年三十這天吧!這天早上我們必須去集市趕集,購買年貨和做團圓飯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撿松葉。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還有把渾身上下都洗乾淨,因為我們那裏有個禁忌——從正月七年級到正月九年級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這是過春節的高潮,大家忙做團圓飯,家家户户的煙囱直冒白煙。團圓飯做好後,大人把孩子們撿的松葉鋪在地上,當孩子們看見自己的戰利品被大人誇獎時,總是要驕傲地手舞足蹈,吃團圓飯前我們還得燒紙錢祭祖,飯後才把紙灰倒掉。等這一切準備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節的團圓飯。吃完後,大人忙着撿碗,收桌子。小孩子歡歡喜喜的開始他們的“鞭炮大戰”,大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守着春節聯歡晚會,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擺桌子打麻將。這其樂融融的景象持續到深夜十二點,昏昏沉沉的人們點燃爆竹,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雲霄,迎來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們倒牀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點時,人們又得陸陸續續從牀上爬起來,做飯吃飯。這是四點鐘的“迎春飯”,因為正月七年級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要吃飯迎接。吃完飯人們又回到被窩,一覺睡到大天亮……

正月七年級不能去別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這也是雲南一大奇怪習俗。八年級我們就去逛縣城,就跟逛北京的廟會一樣,縣城裏琳琅滿目的商鋪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兒讓我們留戀不已。元宵節大家不吃湯圓,照樣好酒好菜,不掛燈,但照樣熱鬧,一家人去山上跳腳,也看別人跳腳。

春節過後,該幹活的幹活,該回深圳的回深圳。熱鬧過後的鄉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諧。

有關春節的隨筆8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裏過年的習俗很有趣。在臘月二十九(除夕夜),我們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的團圓飯可講究了:我們吃飯一定要有三大樣:魚、雞、肉。魚一定要蒸着吃,在魚上還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這樣象徵着財源滾滾來、年年有餘的好兆頭。雞一定是公雞。肉是臘肉,我們的臘肉不像四川那裏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這樣吃特別美味,特別有嚼頭。吃完飯後,我們就要進行守歲,一家人圍在一起,其樂融融,説説這一年經歷的酸甜苦辣。

在七年級的早晨,我們像爸爸媽媽請安(拜年)説些吉利的話,這樣可以獲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這樣象徵着大吉大利。然後我們會出門向別人拜年,別人會放鞭炮來迎接我們,這樣表示湖南人們的熱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們過春節是不是不跟你們一樣呢?你們想來我們湖南過春節嗎?

有關春節的隨筆9

盼望已久的這一天終於到來了,今天我們回奶奶家過年了,我太高興了。

早上我還在睡夢中就被一陣陣的爆竹聲給驚醒了。我連忙穿上衣服也去放爆竹,這二踢腳可真響啊,嚇得我都不敢點了。捂着耳朵往屋裏跑。這時奶奶和媽媽他們已經在忙碌中午的大餐了。有雞,有魚,有青菜,都是我愛吃的,饞的我真想現在就吃兩口,上手一抓,被媽媽打了回來:“饞貓,一會再吃。”我做了個鬼臉跑屋去看電視,就等着吃午飯了。

不一會,一桌豐盛的午餐做好了。我一看,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們一家人坐在桌旁。開始吃飯了,這一大桌的菜我都不知道先吃哪個了。奶奶説:“先吃魚,年年有餘。”我夾了一口,真好吃,這魚是爸爸做的,爸爸最會做魚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我喝着飲料,吃着美味佳餚,看着電視,這種心情,真是太好了,過年真好!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就等着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了。這也是一年就一次啊。真好看,每一個節目都那麼精彩,等到快吃年夜飯的時候,奶奶和媽媽已經把餃子包好了,奶奶把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了,真香啊。外面這爆竹聲,此起彼伏的。爸爸一邊放爆竹,我們一邊吃飯真開心。

過年真好,我希望每天都像今天一樣開開心心的。我真喜歡過年。

有關春節的隨筆10

“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吵醒了熟睡的我和爸爸,我們連忙穿好新衣服,然後爸爸把早已準備好的對聯、燈籠,拿到門外,先掛上紅紅的燈籠,再貼上對聯,我用手指着對聯高興的念道:“萬家春,千里秀。”

過了一會兒,爺爺奶奶來了,我迎上去忙把爺爺奶奶扶進了屋,給他們倒了杯熱茶,又給他們削水果,爺爺笑着説;“瞧!我們的孫女兒懂事了!”

吃飯了,我把爺爺奶奶扶進了飯廳,啊,今天的菜可真豐盛呀!有香噴噴的紅燒肉、鮮美的雞湯可、口的乾燒魚綠、油油的波菜……我的手不聽使喚的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裏津津有味的嚼起來,爺爺舉杯説;“祝你學習進步!”我也舉杯説;“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晚上,我們一家圍着電視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有小品,相聲,精彩的雜技和唱歌跳舞,奶奶看的`高興的笑了,爺爺看的拍手叫好,我也開心的手舞足蹈,爸爸對我微微的笑了。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禮花漫天飛舞,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盛開的花……,爺爺拿來了送給我的新年禮物,我打開一看,一條漂亮的圍巾,爺爺説:“冬天很冷,戴好圍巾彆着涼了,”啊!爺爺把他對我的關愛送來了,把對我的關心送來了。我心裏默默的想着,等我長大了,我也一定會關心你們的。

這個春節家裏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有關春節的隨筆11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裏有着自己獨特的風俗,春節非常熱鬧!

除夕的前一兩天,大人們就開始忙活着:買雞、買魚、買鴨……。家家户户還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屋裏屋外打掃的乾乾淨淨的,貼對聯,掛燈籠……到處瀰漫着濃濃的年味兒。

除夕夜,大家圍着桌子品嚐美味可口的團圓飯。一整夜,鞭炮聲連綿不斷,人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家都不想睡覺,都要守歲,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來到。

過了除夕夜,正月七年級就悄悄的從我們的身邊來臨了,大人們説:這一天不能掃地,應該把掃帚藏起來,讓垃圾積下來,不讓財富掃走。到了晚上,小輩們要給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要給小輩們發年錢——就是“壓歲錢”,意味着新的一年富富裕裕。

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歡樂的成都廟會上處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這裏有龍燈、鳳燈、魚燈、鼠燈、八卦神燈……還有各種特色小吃“三大炮”、烤羊肉串、畫糖人等等,廟會上還有許多名不虛傳的珍奇物品,有玩的、用的、欣賞的。這些各具特色、各式各樣的物品,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一眨眼,春節就悄悄的過去了,我們在這歡樂祥和的日子裏又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有關春節的隨筆12

自家團完了年,該去別人家團年哪!我們要去大奶奶家團年。

大奶奶還真是好客,一把年紀了,還親自出來開門。爺爺急忙上前問好,説罷,又把手中的牛奶、餅乾全部遞給了大奶奶。大奶奶一見,説:“一家人,送什麼東西,真的是!上面有電視,快去看吧。”頓了頓又説:“我就不上去了”。話雖這樣説,行動卻不一樣。你猜怎樣?大奶奶跟在我們後面,我們卻渾然不知。突然、大奶奶説了句:“在四樓。”爺爺一見,連忙説:“你就不要跟上來了。”大奶奶點點頭:“哪我下去了。”我們目送大奶奶下去後才敢去看電視。

歡樂的一幕免不了吃飯的時侯發生。

今天吃的是團年飯,大家有説有笑。奶奶説:“朱可婧天天盼過年,這下盼到了。”伯媽説:“我家朱悦也是。”——過年,想説也説不完。

要走啦!大奶奶戀戀不捨的把我們送上了車。哎、好好客。

最搞笑的當然在春晚看電視的時候發生。每當有我不喜歡看的節目時。我就去洗澡。洗澡完畢,我就爬到牀上脱衣服。各位,不要以為我是來睡覺的,還沒到點呢,我用被子把自己裹了個粽子,然後跑去看電視。

朋友、你一定很奇怪!我為什麼要裹着被子去看電視呢?哈!哪是因為裹着被子很暖和,朋友,你也可以試一下哦!

有關春節的隨筆13

盼望已久的春節終於來了,我們換上了新衣服,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吃着豐盛的年夜飯,有墨魚燉豬肚、紅燒邊魚、鄉里豆腐煮土雞、芹菜炒豬血粑、小炒菠菜等等……現在想起來我都口水直流。我們以便吃一邊看着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大兵和張衞國的相聲段子把我們笑得人仰馬翻,在不知不覺中20xx年的鐘聲敲響了,密密麻麻的鞭炮聲響徹了神州大地,絢麗的煙花像鮮花一樣在天空中綻放,把茫茫的黑夜點綴得如同白晝一般。

大年七年級早上,我早早起來給爺爺奶奶拜年,爺爺奶奶把早準備好的壓歲錢給了我,我拿着壓歲錢好高興,我要把壓歲錢存起來,等要用的時候再用。

爸爸還帶我到外婆家去拜年了,我見到了四年前的小狗,它長了一身烏黑的毛,我們叫它“黑麪”,它如今已長成了一條大黑狗,見到我們來了老遠就搖着尾巴來迎接我們。我帶着“黑麪”到山上去玩了,還用棕樹葉做了一把扇子和一把拂塵,“黑麪”跟在我的後面像一個忠誠的衞士,當我離開外婆家的時候,它一直送我們上車,我真有點捨不得離開它。

春節我過得好開心啊!

有關春節的隨筆14

眼看着年不知不覺的來了。今天除夕了。按照當地的習俗,白天男人們給家裏大門掛燈籠,貼對聯。女人們在家裏蒸包子,包餃子,備年夜飯……年三十這天下午,關中地區的男人們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請先人”。請先人就是帶上香蠟紙表去墳地裏,有請已故的親人們回家一起過年。當然除了過年,家裏過大的事情,如:娶妻、嫁女、添丁做滿月等等都要請先人的。這是關中地區一直延續至今的一個風俗習慣了。

請先人回家後,要在家裏設置的先人紀念堂前,把已故先人的照片放在正中央,前面擺上供品,然後再點上香蠟。從此,每頓飯前,要先給祖宗堂上放上一碗飯,在腕上放兩根香代表筷子,此舉動叫做 獻飯。獻飯完畢後,家裏人才可以開飯的。説起開飯,一般除夕晚上吃的是餃子。聽老人們説,過去,因為沒有電視等娛樂傳媒,除夕晚上都是一家人圍坐在土炕上,守歲。呵呵,如今真不可想象,一夜沒娛樂,坐在一起是怎樣熬的,當然少不了拜年,發放壓歲錢了。

如今,年夜裏,人們有電視看。不管那年年還在繼續如期直播的春晚節目如何,好歹在家裏晚上有了消磨時間的做拿了。隨着發展,如今年夜裏當然也少不了那些通宵達旦的打麻將了。如今守歲,在大多數家庭已經開始淡去,家中有老人的家庭還在延續着。隨着春晚的直播,不少家庭就隨着又增加了吃年夜飯後看春晚的“習俗”,增加了在交歲之時,燃放炮竹的“習俗”。伴隨着春晚新年鐘聲的敲響,炮竹從去年年尾響到今年年初。炮竹聲聲,辭舊迎新。

家人團圓,同聚一室,共看電視,共同歡笑,嗑着瓜子,喝着濃茶,聊着天南海北,洋溢着濃濃的親情,濃濃的節日情結,濃濃的傳統佳節的氣氛。平日裏回家,不一定在同一天,而春節,大家有一丁點的機會都會回家,甚至長途跋涉,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到自己久違了的家。畢竟這是逼瘋的的港灣,畢竟是温馨的停靠站,畢竟是心的歸宿。家是巨大的磁場,無論遊子們漂泊多遠,都無法逃出家的引力,都會被吸引回來的,帶着親情,帶着祝福,帶着漂泊的喜怒哀樂。

支持兔年來臨之際,特此祝福所有華夏兒女們節日快樂!兔年吉祥!閤家歡樂!儘管各地的風俗存在着差異,但是,無法阻隔大家在傳統佳節裏的慶賀之情;儘管風俗不同,但是都洋溢着團圓的喜悦;儘管風俗有異,但是相同的是濃濃的情。此時,兔年的春晚已經接近尾聲,由於一家人在不斷的聊天,所以不一定看的很仔細,但是,這種團聚一堂的氣氛是難得的,是無法代替的,是充滿幸福的。

祝福大家:兔年吉祥,閤家歡樂,幸福安康!

有關春節的隨筆15

從出生到現在,我只在家鄉過過一次春節,但這卻是最難忘的一次,直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小時候我總認為農村的春節比不上大城市的,可實際上,兩者相反,農村的春節既傳統又熱鬧。

家鄉里,每到臘月廿十,大家都會停下手頭上的工作,準備一些過年所需的年貨。忙碌了幾天,到了臘月廿十三、廿十四,大家都把這兩天叫作過小年,這兩天,大家都要在家裏祭灶。除此之外,人們還要掃塵,有句俗話説:“臘月廿十四,撣塵又掃房。”臘月廿十四掃房子,為的就是掃去房子裏的窮運。

春節最熱鬧的,就要數除夕了。除夕一大早,人們起牀後,總能聽見無數的鵝叫聲,這些鵝是人們在臘月二十九買來準備做年夜飯的。早晨,人們趕着在門口兩邊貼春聯,在門上貼門神,還要把桔子、蒜綁在一起,然後掛在門頂上,寓意出入平安、大吉大利。接着,人們就該準備晚上的年夜飯了。人們對年夜飯的菜式也很講究,年夜飯裏一般都要有魚(年年有餘)、芹菜(工作勤勞)、葱(聰明伶俐)等寓意吉利的材料。忙碌了一天,終於盼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桌子上的佳餚色香味俱全,看得我口水直流。晚飯過後,大人們守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而小孩子們則拿着沖天炮、地炮、地老鼠等琳琅滿目的煙花在廣場上歡快地燃放。煙花對於我來説非常陌生,我真羨慕他們。時間越來越晚,廣場上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時,整個廣場上空都是星光閃閃的,照耀了這個偏遠的鄉村,增加了新一年到來的熱鬧氣氛。到了子時,人們都不約而同地在家門口點燃起了響亮的鞭炮,據説,放鞭炮是可以驅趕年獸的,這一夜,人們有除了放鞭地,還要守歲呢。

“啪啪啪”1大的鞭炮聲又響起了,這意味看新的一年年七年級到來了,家家户户門口都堆着小山似的紅鞭炮紙,襯托着(11紅1形形的對聯,一種喜慶的氣氛映入眼簾。年七年級,人們要準備去親成朋友家拜年了,作為小孩子,最興奮的莫過於是討壓歲錢了,每當手裏捧着紅利是,心裏雨提多高興了。到別人家拜年,主入都會用糖果、瓜子來招待客人,年七年級那種春節的氣氛,令人難以忘懷。

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過後,人們才收拾好心情,又開始投入到新年的工作裏我喜歡農村裏過節的氣氛,但是,隨着時間的悄逝,也許過節的習俗會被人們漸漸淡忘、漸漸簡化,到了最後,人們只能在回憶裏享受這種氣氛了。

標籤: 隨筆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jieriqingdian/jllp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