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教育考試 >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1

1、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成為孩子心聲的忠實傾聽者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

我們現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這種傾聽和溝通。父母認為孩子要想有更好的教育,就必須有豐富的物質條件。因此許多父母平時工作很忙,他們認為傾聽孩子的心聲,是浪費時間,是沒有必要的。其實父母應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孩子若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只能把自己的祕密埋藏在心裏。孩子雖小,但他也有獨立的人格尊嚴,有表達內心感受和闡述自己看法的自由,當父母和子女溝通時,可以讓孩子把話説完,孩子説得有理時應該讚賞,孩子説得不合理,可以進一步交換意見,直到解開孩子心中的疙瘩為止,這樣既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孩子認識生活,解決實際生活中困擾孩子情緒的問題,又可以讓孩子過得輕鬆、快樂。

2、父母自己要保持積極的情緒,言行要得體

想讓孩子優秀,父母自己首先要成為“智慧家長”。只有父母做對了,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才能更優秀。盧梭曾説過:“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説至關重要,父母是否能給孩子一個好榜樣也非常重要。

每一天,家長的情緒、言行都影響着孩子。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有的家長就會對我説,我們家長國小都沒有上完,沒有文化,給孩子輔導不了作業,希望老師多關注他。聽到這樣的話,我很失望,家長把自己的沒文化掛在嘴邊當藉口,把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而自己在家只會不停地叮囑孩子要好好學習,不要像自己一樣沒有文化。説這話的時候,家長都在幹些什麼,不是看電視就是在聊天,這樣孩子只會應付。要不然就是把孩子當成“出氣筒”,靠罵孩子來發泄淤積在心中的不滿和焦慮,殊不知你的這些言行給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帶來了什麼。這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情緒,影響到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影響到他們的心境。

3、父母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

現在許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別人的孩子的長處,去比較自己孩子的短處,越比較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到後來他的孩子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情緒始終處於緊張之中,就怕自己做不好,更有甚者,還會產生對別人成績的嫉妒。

其實,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存在着差異,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哪怕天下所有的人最後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都應該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稱頌他、讚美他,為他們感到自豪,這才是每個孩子的成才之本。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2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方式。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需要家庭的撫養,更需要家庭的教養,而家庭教育是每個家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形式。家庭教育教人學會走路、説話,教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行為規範與道德準則。無論是身體的健康發展,還是良好道德品質的的形成,都離不開家庭正確的教育。社會活動有三種形式,分別是遊戲、學習、勞動。處於正在成長的未成年人主要從事前兩者,當年齡逐漸增長以後,才慢慢過渡到更多地參與到社會勞動中。而家庭正是為兒童提供了最初的遊戲與勞動場所,並在家庭中逐漸過渡到參加勞動的過程,這種由家庭逐漸引導的方式,便是家庭教育。所以説家庭教育是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每個人成長的基礎與起點。

一、家庭教養方式

家庭教養方式是父母對孩子教養行為總體特徵的概括,是在撫養教育孩子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一種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正確的教養方式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利於健全人格的形成。在這個過程中樹立榜樣,管束合理;恰當評價與賞識;關愛有加,進行挫折教育;平等溝通,適當引導等都是良好的教養方式。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石與港灣,在這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無形中效仿的對象。所以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積極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學習成績更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在家庭教育中,每個父母都應該努力發掘孩子的閃光點,給予孩子鼓勵與賞識。並在取得成功或失敗時恰當評價他們的行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關愛沒有人可以輕易代替,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動力,也只有充分感受到愛,孩子才能學會如何去愛;在一個家庭中,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他們理應擁有自由的空間與獨立的人格。父母在教育過程中應擺正位置,平等溝通、遇到問題民主協商,並在一定時機給予他們恰當的引導,而不是直接命令,令其服從。

二、家庭結構的完整性

隨着現代生活的變遷,更多地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很多家庭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家庭結構不完整的問題。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家庭的不完整,我們都無法否認一個健全的家,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説才是最安全與温暖的港灣,完整的家才是他們健康成長的保障與快樂的源泉。當變故發生時,由於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他們往往需要比成年人承受更大、更多的痛苦。這也就造成了,未成年人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如由於脆弱敏感導致的過分自卑、由於缺少關愛導致的冷漠自私、由於過分保護導致的溺愛嬌慣、由於缺少管束導致的肆意妄為、由於情緒疏導不暢導致的焦慮抑鬱或者更加極端的攻擊報復行為,這些都是家庭結構不完整造成的不良影響。雖然健全的家庭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無疑一個不完整的家庭,會導致不良問題出現的概率增加。然而我們無法避免家庭結構的調整以及家庭變故的出現。唯有做到當問題發生時,給予孩子最及時與正確的疏導,幫助他們儘快適應新的家庭結構,重新樹立開展新生活的信心,並增強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才能避免讓孩子在家庭結構調整後受到更大的傷害。

三、家長的自身素質

家長的自身素質代表了家庭教育的整體水平,家庭教育環境也只有依靠高素質的家長才能得到更好的維護。尤其是在處於21世紀的今天,信息化經濟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國民教育三大支柱之一的家庭教育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承擔着不可推卸的巨大責任。新時代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只有靠努力提高家長自身素質,才能得以實現。家長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孩子家庭教育的水平,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家庭教育如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才能枝葉茂盛,開花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就是整個家庭教育的根,根系的強壯與否決定了花葉的茂密程度,也就是決定了一個孩子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健康成長,努力成才。

四、結語

毋庸置疑,教育不僅豐富了“人”的內涵,也充分拓展了“人”的發展,更使人具有了更加深遠的價值。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未來知識經濟的巨大挑戰,使得接受良好教育成為人們能夠更好生存與發展的第一要素和終身財富。在這種情況下,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顯得尤為重要。綜上所述,我認為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才能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才能有利於實現整個教育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緊密銜接,同時才能保證教育在方向上的一致性,以及實現不同教育方式理念等的互補,從而更加增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3

1、放下所有事情,將這一天的時間給孩子

現在社會工作節奏快,家長普遍都是上班忙,幾乎週末都較難抽出時間陪孩子。而有許多的小朋友並不缺物質方面,更多是父母的一種關愛,比如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去公園、博物館或圖書室,讓孩子在輕鬆愉悦的過程中學到東西,更重要是增進親子感情!

2、問一問自己的孩子,想如何過屬於自己的節日

我們現在提倡尊重孩子,孩子雖小,卻都有着自己世界的想法,做家長的不妨徵求孩子的同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滿足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使孩子得到快樂的同時,有被尊重的感覺。

3、讓小鬼們噹噹家,父母與孩子互換角色

平時,家裏的這些小皇帝、小公主都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什麼事情都不用做,有時不符合他們的意願,還要耍耍小脾氣。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家長可以考慮兒童節來一個角色互換,她來當家長,父母當孩子。這一天的生活,包括吃什麼,穿什麼,幹什麼通通都由她來安排。雖然可以預料到,很可能會很糟糕,但能夠得到的東西會更多。

4、和孩子一起回到童年

現在的小孩跟我們小時候比起來,不知道他們更幸福,還是我們更快樂。雖然現在的物質生活條件是改善不少,但相對來説精神生活要比我們小時候匱乏很多。大部分城裏孩子的活動,都是被限定在固定範圍裏,而周圍還有一羣大人,因怕孩子出意外,限制着孩子的自由活動,這個不能玩,那個要闖禍。每當我向兒子講起,小時候在鄉下和他舅舅一起抓龍蝦、摘西紅柿的故事時,兒子都會聽得如痴如醉。看着他羨慕的表情,我就想什麼時候也帶兒子去體驗一下我童年時的快樂。這個兒童節,我決定帶他去郊外公園釣魚、釣龍蝦,還能現場燒烤釣上來的魚。雖然這種玩法和我的童年比起來少了份野趣,但我想只要能讓兒子體驗到媽媽小時候的那份快樂,就很值啦!

5、為孩子及其朋友們,開個化粧舞會吧

我建議幼兒園在六一節的時候也辦個化裝舞會,讓小朋友自己畫面具,再穿上與面具身份相符的衣服,或是扮成各種卡通人物,讓他們一起玩遊戲、跳舞,最後再來猜猜面具後面的是哪個小朋友,猜對了就有相應的獎勵。這樣既能給孩子創造機會,也能增進孩子們的友誼,我想他們一定會愛上這個遊戲,並且玩得很開心。

6、把快樂畫到畫冊裏

專門給孩子訂製一本畫冊,讓他把在節日這一天感到最開心的事畫下來。每年都畫一張,每年都有不同的回憶。等長大了以後再來翻翻看看,或是給他的下一代看,這肯定很有意思。

7、與孩子一起辦個愛心大義賣

兒童節那天,讓孩子帶着家長,在“愛心義賣”的櫃枱前選購自己需要的東西,並把錢都放到幼兒園的愛心義賣箱裏。等活動結束後,把錢箱裏的錢捐到民政部門,捐助給那些生活貧困的山區兒童,給他們送去節日的關愛。通過“愛心義賣”活動,不僅能鍛鍊孩子的交往和理財能力,同時也能讓他們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同齡人,一舉兩得。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4

1、父母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一個學生從降生到完全獨立進入社會,有2/3的時間在家裏度過的。少年兒童意識極為單純,行為習慣也不固定,加上他們在生活上,特別是心理上對父母的依賴和愛慕,就使得父母的行為舉止、思想品質容易在他們的幼小心靈留下深刻的烙印,他們從家庭成員之間道德、精神和心理等方面接受薰陶,逐步形成善與惡、真與假、好與壞、是與非、美與醜的最初概念,學會如何對待周圍人和事,知道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身教重於言教”,子女對父母的觀察最細緻、感受最深,學習時間也長,這個時期的基礎打得好與壞,將決定子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2、物質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物質環境為孩子後天的身心發展提供條件。良好的家庭物質環境除傢俱、炊具、電器等,還應從有益於孩子的教育着眼,進行必要的安排,如孩子必須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家庭陳設要清潔整齊,有條不紊,美化效果好;家庭成員衣着要整潔大方,談吐文雅這些都會使得孩子感到舒適、愛勞動、做事有條理等良好的習慣。

3、品德重於學問,狀態大於方法。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築人格長城。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醜。有了高分數,好成績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實上,影響終生髮展的因素中,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約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樂,是受人歡迎、尊重,而不是知識學問。點點滴滴的影響,將會對人格的健全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我們注意到不少父母過多關心學習,只要考出好成績,什麼要求都答應,什麼願望都滿足,什麼承諾都兑現。品德低下卻不被關注,有些孩子説謊,拿家裏東西或別人東西,自我中心,不考慮別人感受。這樣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憂慮。生活毀滅人是無聲無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樣,生活成就人也是無聲無息的.。只有關注生活的細節和進程,只有成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實驗有句口號:“狀態大於方法,方法大於苦幹。”現實情況恰好相反,是“苦幹大於方法,方法大於狀態”。實際上,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狀態。有了狀態就有了方法,有了狀態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5

1、父母做孩子的榜樣。

通常優秀孩子成長為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温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父母們把孩子送到國小、中學時,總喜歡説:“老師,這孩子全交給你啦,拜託啦!”其潛台詞是“與我”無關啦。其實,絕對不是如此就行的。父母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一樣,是沒有止境的過程。父母的不斷進步、不斷學習,其影響是無形而深刻的。

2、培養孩子的意志,適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古人説:“吃一塹、長一智”,説的正是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經受了磨鍊才會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對孩子不能溺愛,不要怕孩子受委屈,更不要讓孩子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要經常帶孩子參加勞動鍛鍊,以此來鍛鍊孩子堅強的意志。在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孩子對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引起負面影響。

3、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增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將孩子培養成人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獨立性只能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經過努力,不管成功與否,都應該鼓勵,讓孩子感到自豪。孩子畢竟是孩子,當孩子在做事情時,哪怕做錯,也要對他多鼓勵少批評。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意義6

1、培養孩子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不但要管孩子吃、穿、玩、學,又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對於孩子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我們都要予以鼓勵和表揚,對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幫助他分析問題,找出不足,耐心地説服教育,避免對孩子自尊心的損傷。孩子考試拿回成績單,偶爾出現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先幫他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告訴他不要因為考試失利而產生畏懼感,勉勵今後加強學習,鼓勵下次取得好成績,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從而激發他的學習熱情。

2、正確認識孩子的能力,對孩子的期望值適度。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為達到這個目的,有的父母不惜一切代價實施各種智力開發或技能培訓,並且不滿足學校教育的內容,在業餘時間給孩子請家教,如學琴、畫、、舞等,讓孩子成天被各種學習任務所困擾。大量的事實證明,對孩子施加過重的學習任務,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由於孩子不是主動地學習,對所學的知識缺乏興趣,即便是參加了學習,也還是“人在曹營心在漢”。長此下去會損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償失。所以對孩子的期望值適度,根據他的專長、興趣合理安排他的學習,尊重他自己的意願,從不加重他的學習負擔。

3、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

學習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應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家裏孩子要有固定的學習場所,沒有書房,哪怕是卧室一角也可以。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在學習時間內,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交談,及時瞭解孩子學習和生活情況。要準備必要的讀物和學習資料,不斷充實更新,創設條件添置一些書籍,引導孩子少買玩具多買書。家長要成為學習的主體,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對孩子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一個日夜打麻將的家長不停地叫孩子學習,學習。孩子會學習?父母都在看書,孩子也會跟着看書的。與孩子一起閲讀,一起交流,引導他把內心真實想法説出來,家長加以點評,他就會喜歡閲讀,喜歡學習。一個以學為樂的孩子就會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標籤: 家庭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jiaoyukaoshi/vg40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