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教育考試 >

【精品】期會考試總結作文5篇

【精品】期會考試總結作文5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期會考試總結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期會考試總結作文5篇
期會考試總結作文 篇1

期會考試已經過去了,我和全家人做一個總結。

我的語文是97點5,數學是90,總分是187點5,爺爺姑姑給我的語文打分可以,數學是良好,我給我的分數做一個總結數學不是很好,所以我以後還要努力學習爭取考上雙百分,絕不辜負老師和家 長地希望,為期末考試打下良好的基礎。

期會考試總結作文 篇2

課快學完了,也就快期末考試了,這幾天,所有副科全不上了,光上語文、數學、英語。把同學們都愁死了,我也是。 今天,王怡赫説:大下個禮拜二就考期末試!我們心裏懷着害怕和憧憬。害怕考不好,大人訓;憧憬能天天睡懶覺,玩。但不是還沒考試嗎?臉上的笑容凝固了,真希望今天就考試! 這幾天,媽媽領我複習,煩死了,我正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了,媽媽嘮叨的話語在我耳邊遊蕩,我根本就聽不進去,媽媽讓我死記硬背,真的,好煩啊!我不禁歎氣。

媽媽總是拿我和別人攀比,説:你看徐佳、王怡赫她們,您家都上補習班了,咱在家更得加油了,知道嗎?不是我説,這句話我聽了800回了,媽媽真嘮叨,每到學習,她都會説這句話,真煩! 不過,期末考試要來臨,我還是加油!加油!再加油!記住媽媽的口頭禪:保住前五名,爭取前三名,最好第一名! 內蒙古莫爾道嘎一小三年級:王春雨

期會考試總結作文 篇3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4、經線:在地球儀表面,連結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

經線有四個特點: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長度都相等;⑶、地球儀上任何兩條相對的經線,都組成一個經線圈。(4)任何一個經線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

5、緯線:在地球儀表面,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的圓圈叫緯線

緯線特點:①、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②、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最後成一個點);③、自成一個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

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週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現象:晝夜更替、不同經度地方時不同、日月星辰的東昇西落。10、地球的公轉: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週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地理意義:產生的現象:四季更替、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1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13、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15、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16、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17、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18、註記:地圖上,用來説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19、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20、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21、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山谷發育成河流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陸地上山脈主要分佈在兩大地帶:一是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太平洋東岸自北向南縱貫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西部的日本羣島、台灣島和菲律賓羣島等一系列呈弧形分佈的島嶼山體,構成了沿太平洋西岸山脈帶。二是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阿特拉斯山脈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6、閲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地勢。

7、板塊構造學説: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10、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説。

第三章:天氣和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詞語判斷]:

夜裏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暴風驟雨,飛砂走石,風和日麗、陰雨綿綿,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氣)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五原春色歸來遲,二月垂柳來掛絲,岳陽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長冬無夏(氣候)

3、氣温是指大氣的温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温度計。

4、一天中的氣温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温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温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中的氣温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温是7月份,最低氣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温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温與最低氣温的差值。

氣温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温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温的差值。

6、氣温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温下降0.6℃。

7、學會閲讀世界年平均等温線圖。課本P728、世界年平均氣温的分佈規律:①全球氣温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②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温不一樣;③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温低,平原氣温高。

9、學會閲讀氣温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⑴緯度:緯度高氣温低、緯度低氣温高;低緯降水多、高緯降水少⑵海陸:距海近多雨、距海遠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遠,温差大

⑶地形:海拔高氣温低,海拔低氣温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温就下降0.6℃);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⑷洋流:暖流增温增濕。寒流減温減濕

⑸人類活動:植樹造林、修水庫則風調雨順旱澇災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温室效應,冰雪融化、水温上升,引發洪澇災害氣候也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其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顯著)

14、學會閲讀降水柱狀圖。

17、能舉例説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1)傣族人地處熱帶,氣温高,穿着單薄;愛斯基摩人身處極地,氣候寒冷,穿着毛皮服裝以抵制寒冷;藏族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温低,晝夜温差大,藏民穿着藏袍非常方便。因此不同的地區由於氣候不一樣,穿着也就不同

(2)從倫敦到莫斯科1月平均氣温越來越低,因此,由沿海向內陸,牆壁厚度逐漸增加。其表

現具體説來,即歐洲民居的牆壁,自西向東、向南向北逐漸增厚。

(3)我們廣東茂名屬於亞熱帶帶季風氣候,其特徵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對農業生產來説,這種氣候雨熱同期,有利於農業的發展,適合種植水稻農作物。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面積

3、世界人口分佈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及北美洲和南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稀疏區:乾旱的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都不適宜於大量人口長期居住4、人口問題:

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看病難、資源緊張等問題。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人口問題對策控制人口數量(人口過多的國家進行計劃生育,人口過少的國家鼓勵生育),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6、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原因:農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難;城市裏有較好的醫療、教育條件,較多的發展機會等。過多人口向城市遷移導致城市病:住房擁擠、交通堵塞、垃圾噪音污染等7、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佈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於黃色人種

期會考試總結作文 篇4

這次的期會考試之於我的意義是比較大的,因為這是我轉學以來的第一次會考,畢竟對於一般人來説轉學所要面臨的新的學習環境、教學方式、課本內容,要適應,都是比較費神的一件事,更何況我還是從其它市轉來的。

比如像我以前是從來不會考口語的,學生那麼多,哪有可能讓老師一個個的來糾錯。所以在面對筆試和聽力部分還不怎麼緊張的我,一聽要考口語,心裏不禁就緊張起來,害怕考不好。果然,到了考試那一天,我們一共有四名同學(包括我自己)被分到了同一考場內,我們幾個就在門口推讓着,沒有一個敢率先進去的,最後還是監考老師讓我們所有人一起進去,我們才進去了,原來考法是讓我們四個分別抽一張紙,上面所標註的內容就是我們要考的內容。我很幸運地抽了張我能夠完成的紙,可就算如此,還是因為我的過於緊張,有的地方很是結巴,當我背完後,還把監考老師的水杯當成自己的給拿了起來,哪起後我才反應過來那是監考老師的,並不是我的。在考的時候雖然緊張,但考完後就輕鬆多了。

而其它科目,考起來我覺得還是比較輕鬆的,除了時間我沒有把握好,而導致了做題速度比較慢,往往沒有多少時間來看一遍前面做的題,所以有的題就那樣丟了分。

直到考完試,到了面對分數時,我才又開始了緊張的狀態,説實話,我是那種有點兒鴕鳥心態的人,所以我不敢去問分數,往往不是從其他人的嘴裏瞭解我得了多少分,就是聽老師公佈成績,這樣就造成我是最後一個知道自己成績的人,而這中間內心所承受的煎熬就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了。

在知道成績後,我自我分析了一下,説實話分數我不是太滿意,我自認為我其實可以考得更好。其中,讓我失分如此嚴重的就是我自己的做題速度,尤其是在數學上,因為我的速度慢,導致了b卷的兩道大題我沒有做,就因為如此我就被扣了15分;其次就是語文,也是因為速度問題,我做完作文後也就剩下五六分鐘的時間,根本就檢查不出幾道錯題,這又得失分;最後英語還好,我起碼還是糾出了幾道錯題。除了速度外,這次的考試也讓我明白我有些知識點,我自以為懂了,可是在這次的考試中還是犯了錯。還有就是閲讀理解,我也應該提升下能力。

總的來説,除了政治和歷史我是上了班級的平均分,但語數外就沒有上,還拖了班級的後腿,這讓我反省了下自己的學習,我認為我應該重新制定一下學習計劃,使自己的成績能有所提高。

期會考試總結作文 篇5

期會考試結束了,試卷陸陸續續地發了下來,可成績並沒有我預期的那麼好,一個個紅色的分數異常扎眼,那些錯題也大多是不該錯的。

題目的錯法五花八門。有的是沒讀清題意,提筆就寫,粗心大意;有的是讀題後沒分析,想當然地寫出答案,雖然大概意思對,但牛頭不對馬嘴,答非所問——跑題了,照樣扣分,哎!可憐的數學卷子,要不是因為我沒仔細審題,我的得分就是三位數了。

英語考試有的是詞組掌握不牢,到考場上便慌了手腳,思考半天仍沒有答案,結果就又丟一分;還有的因為字母寫反了而扣分。

還有就是語文的閲讀題了。閲讀題所佔分值很大,題型也多種多樣,而我做得最不好的就是寫自己的理解和總結概括。寫理解的題我最不能寫的全面,結果許多的半對出現在我的卷子上;至於總結類的題,我總不能把它寫得十分簡潔,也抓不住要點,寫出來的答案往往不是總結,而是擴寫,寫的比原文還長。所以我以後還要加強閲讀訓練,不論是看課外書還是學課文,都要試着提煉出它的主要內容,並想想自己的感受,相信這樣堅持下去,我的閲讀理解能力會不斷提高。另外就是要加強課外閲讀,這樣有利於我擴大知識面,對我的作文也有好處。

標籤: 期會考試 精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jiaoyukaoshi/5o5zz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