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教育考試 >

九年級政治(上)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九年級政治(上)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一、 參考人數

九年級政治(上)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本次考試共有515人蔘與,其中:九(1)班58人,九(2)班61人,九(3)班65人,九(4)班71人,九(5)班61人,九(6)班59人,九(7)班80人,九(8)班74人。

二、 分數段、及格率

分數段如下表:

其中,優良率為:0.58%,及格率為:20.97%,平均分48.3。

三、試卷分析

本套試題共三大題,二十七個小題。內容比較符合《九年級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試卷結構穩定主要考查了第一至第六課的主要知識點。主要要題型分及分值如下:單選題有20個共計40分,第5、8、12、15小題稍難。其它難度不大;簡答題中35分,大部分學生做得不好,只有100左右個的學生能做得好些;材料分析題有2個共計25分,大多數同學能做第一題,而第二題有難度。 該試卷能反映出各章節教學目標和要求。注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考查。試卷基本能反映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水平和能力,也能有效

的考查教師平時的教學情況,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四、存在問題分析

(一).選擇題:

1)分值:40分

2)錯誤原因分析:

單項選擇題的第3、8、12題是錯誤出現較多的兩題,學生不能掌握相關知識。失分較多。

(二)簡答題:

1) 分值:35分

2) 錯誤原因分析:

簡答題的的難度不大,但是大多數同學不能用專業書面語準確作答,表達拉雜,錯誤較多,因此失分。

(三)材料分析題

1)分值:25分

2)錯誤原因分析:

學生不能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的靈活運用,對連知識技能一踏糊塗,導致失分。

五、改進方法

1、抓好課堂教學

課堂四十五分鐘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所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在課堂教學在下功夫。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課堂上的要想精彩又有成效離不開課下精心的設計,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如何開動學生思維,如何對知識進行鞏固等等。

2、做好課外輔導:

根據人的大腦的遺忘規律,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在一天後會遺忘大部分,因此學生做好複習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的重要方法。而學生的複習如果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

當今的教育,不僅僅是教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其中包括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對過程和方法的指導與點撥。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啟發式教學,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動手動腦,從而有更大的提高。具體方法有:多做演示實驗,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和操作實驗問題等等。

4、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考試要求學生根據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試題較多,而學生對化學知識、化學語言掌握不是太好,在分析實際問題的時候無法準確把握問題的實質,在敍述的時候就無法表達準確,在平時老師要加強語言敍述試題的訓練,加強方法的指導,提高得分率。

九年級政治(上)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篇2]

(一)、試卷結構:試卷有兩個大題,即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共有22小題。總分為100分。考試內容為九年級第一二單元所有內容

(二)、試題特點:試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提升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注重引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意識,促進學生主動求知,不斷實踐,是一份既體現教育教學改革精神又突出思想品德學科特點的試卷。

1、注重基礎知識考查。

這張試卷最鮮明的特點是突出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從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來看,考查的都是課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非常強調對基本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許多道題考查的基礎知識很細,對學生準確記憶的要求較高,學生必須對基本知識有深刻的記憶和透徹的理解,才能準確答出。

2、信息和思維容量大,知識覆蓋面廣。

試卷對知識的覆蓋體現了“三突出”的特點,即突出基礎;突出主幹;重視熱點。“三突出”和具體生活情境的有機結合,極大的擴充了試卷的信息量和考生的思維容量。試卷的這一特點要求考生必須有效的把學科的學習內化為自己的素養,以學科知識為工具,形成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有效的克服了考生考試機會主義的心理。

3、科學性。

充分體現了思想品德課育人為本的德育功能,體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導向,引領思品教學走上科學教育的軌道。

4、開放性。

除少數題在書上能找出答案、其它題都不能在書上找出現成答案,充分體現了思想品德試題的靈活性、開放性,也是對學生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

5、試題取材新穎,設問靈活,綜合性強。

試卷重視創設問題情境,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試題善於在生活中選取考試素材,既尊重考試範圍,又不拘泥於教材的表述,體現了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特點。試題新穎性、靈活性、綜合性的特點,使考試儘量克服了考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缺點,有利於考生髮揮出真實水平。同時,試題答案的開放性與創新性,有利於優秀考生創造性的發揮,真正落實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的評分原則,有效的提高了考試的信度、區分度和效度。

6、重視基礎知識,落實能力目標,追求德育昇華。

本次末考試命題意圖的重點是“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命題者力圖在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中機智的昇華其道德情感,生動而又具體的實現思想品德學科的德育功能。

九年級政治(上)期會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篇3]

一、試卷特點

(一)、試卷結構:試卷有兩個大題,即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共有22小題。總分為100分。考試內容為九年級第一二單元所有內容。

(二)、試題特點:試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提升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注重引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意識,促進學生主動求知,不斷實踐,是一份既體現教育教學改革精神又突出思想品德學科特點的試卷。

1、注重基礎知識考查。

這張試卷最鮮明的特點是突出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從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來看,考查的都是課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非常強調對基本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許多道題考查的基礎知識很細,對學生準確記憶的要求較高,學生必須對基本知識有深刻的記憶和透徹的理解,才能準確答出。

2、信息和思維容量大,知識覆蓋面廣。

試卷對知識的覆蓋體現了“三突出”的特點,即突出基礎;突出主幹;重視熱點。“三突出”和具體生活情境的有機結合,極大的擴充了試卷的信息量和考生的思維容量。試卷的這一特點要求考生必須有效的把學科的學習內化為自己的素養,以學科知識為工具,形成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有效的克服了考生考試機會主義的心理。

3、科學性。

充分體現了思想品德課育人為本的德育功能,體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導向,引領思品教學走上科學教育的軌道。

4、開放性。

除少數題在書上能找出答案、其它題都不能在書上找出現成答案,充分體現了思想品德試題的靈活性、開放性,也是對學生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

5、試題取材新穎,設問靈活,綜合性強。

試卷重視創設問題情境,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試題善於在生活中選取考試素材,既尊重考試範圍,又不拘泥於教材的表述,體現了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特點。試題新穎性、靈活性、綜合性的特點,使考試儘量克服了考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缺點,有利於考生髮揮出真實水平。同時,試題答案的開放性與創新性,有利於優秀考生創造性的發揮,真正落實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的評分原則,有效的提高了考試的信度、區分度和效度。

6、重視基礎知識,落實能力目標,追求德育昇華。

本次末考試命題意圖的重點是“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命題者力圖在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中機智的昇華其道德情感,生動而又具體的實現思想品德學科的德育功能。

二、考試情況和主要錯誤類型分析

由於教學時間緊張,一直都在追趕教學進度,沒有時間安排有效的複習,與沒有讓學生做題訓練;另外九年級的試題帶有會考模擬性質,學生的考試能力沒有完全形成,考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1、基礎知識不紮實,一些基本知識點不過關,沒有認真地熟讀教材,基本概念不清。例如:12題(1)現階段我國的主要矛盾,學生在回答時,把“社會生產”答成“社會生產力”的比比皆是。

2、答題不夠規範,語言表達不明確,條理不清。例如:13題(1)體現了哪些基本國策、發展戰略、發展觀,學生沒有把三個問題進行區分,只是簡單的把答案寫出來。

3、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比較欠缺,一些學生讀不懂題目,不能理解題目的意思,致使答案五花八門。例如12題中的“民生”,學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答案各種各樣,什麼都有。

4、學生不能認真審題,拿到題目後不加思考就做,審題不清,結果答非所問。學生回答問題不能結合材料,不能按照題目的要求答題。例如11題(2)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答案至少要求答2種,而很多學生只答一種。

三、思考與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比較,並冷靜的反思平時的思想品德的課堂教學行為,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建立以下理念,形成以下對策:

1、平時要適當關注時政,有些重要的概念和觀點要讓學生了解。

2、平時的知識教學要突出知識結構,要找出知識間的聯繫,從知識中拎出基本的觀點,我們讓學生掌握的應是基本觀點,而不是瑣碎的知識。對所學的基本觀點,還要把握它的考試方向。

3、死記硬背的知識是沒有生命力的,知識必須和社會實際緊密結合才能成活,知識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動,知識只有植根於學生的個人實際才能深刻。因此,思想品德的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生活中感受,在具體的問題中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把思想品德的教學有效的轉化為學生的學科能力和素養,促進學生的成長。

4、平時的考試訓練是教學的必要環節,但必須突出考試的三大功能,即一查漏補缺的功能;二提煉和形成方法的功能;三培養和形成學生優秀的學習和考試品質的功能。如此方能讓學生考有興趣,考有收穫,考有進步。

5、思想品德教學必須首先落實知識,然後由此出發,並以此為工具,形成學生面對具體問題情境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昇華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實現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功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jiaoyukaoshi/0vlr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