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範文 >愛好 >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生平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生平

​司馬炎,字安世,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昭的長子,西晉的開國皇帝。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生平,希望大家喜歡!

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生平
  司馬炎的生平簡介

司馬炎少時曾經出任中撫軍一職,司馬昭被封為晉王后,屬意於次子司馬攸,但眾臣反對,於是在公元265年,司馬炎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司馬昭病逝,司馬炎繼承了相國與晉王之位。彼時,通過其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與父親司馬昭的奮鬥,朝中的政權已牢牢地握在司馬氏的手中。

公元266年,魏元帝曹奐被迫禪位,司馬炎登基稱皇,改國號為晉,是為晉武帝。同年,司馬炎冊立妃子楊豔為皇后,立二子司馬衷為皇太子。公元275年,司馬炎追尊祖父司馬懿為宣帝,廟號高祖,伯父司馬師為景帝,廟號世宗,父親司馬昭為太祖,廟號太祖。同年,洛陽出現瘟疫,人口死亡過半,公元279年至280年,司馬炎派兵攻打吳國,吳國戰敗投降,三國鼎立的局面從此結束。

司馬炎在位期間,對治國的措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創新,頒佈《秦始律》,依法治國,大封宗室,罷州郡兵。又制定了户調式的經濟制度,包括佔田制、户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三項內容,注重荒地開墾,興修水利,使西晉的經濟逐漸繁榮,創造了太康盛世的景象。另外,司馬炎也比較重視文化的發展,弘揚民族文化,為中國的文化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雖然在各個領域都有一定的建樹,但司馬炎晚年逐漸怠惰政事,變得荒淫無度。公元290年,司馬炎病逝,享年五十五歲。

  晉武帝司馬炎稱帝

對於司馬炎稱帝,建立晉國這件事,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三國給人以這樣一個結局,使得很多人表示無法接受。在看過三國整個歷史過程後,很多人都希望曹操、劉備、孫權中的一個能統一天下,可惜的是三個國家鬥了那麼久,結局天下卻成了司馬家的。但是,歷史終究是歷史,這是歷史的'趨勢,是無法改變的。

司馬炎能夠稱帝,完全是靠他的爺爺司馬懿和父親司馬昭。在當年司馬懿殺死曹爽之後,這魏國的大權基本上就被司馬懿全權掌握了。司馬懿不論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絲毫不遜色於諸葛亮,諸葛亮以前説過一句話“我所慮者,唯司馬懿一人也。”可見,司馬懿的才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司馬懿為曹魏四代託孤重臣,手握重權,他之所以沒稱帝,也是害怕留下千古罵名。

再説一下司馬炎稱帝的另一個核心人物司馬昭。司馬昭在父親死後,滅掉了蜀國,他在魏國的地位更是無人能比。司馬昭想稱帝的心更是無人不知,魏帝曹髦早知司馬昭念及皇位已久,於是就帶上百名侍從想謀害司馬昭,誰知消息走漏,魏帝被殺。之後司馬昭立曹操之孫曹奐為帝,在滅掉蜀國後,司馬昭被封為晉王。司馬昭還沒來得及稱帝就不幸猝死,他的兒子司馬炎替他完成了司馬家的心願。

司馬昭死後,司馬炎為晉王,同年12月,司馬炎效仿曹丕篡漢的做法,自己登基。曹奐隨後下詔書,稱是上天讓把帝位給司馬炎,讓司馬炎接受。司馬炎假裝推讓幾次後,接受魏帝禪讓,建立西晉,並封曹奐為陳留王。

  司馬炎篡位

其實司馬家從司馬懿開始就完全掌握曹魏政權了,可是司馬懿畢竟是四代託孤重臣,他篡位則一定會留下千古罵名,死後也無顏見曹魏主公。到了司馬昭更是“司馬之心,人盡皆知”,可惜司馬昭因中風突然死亡,要不然這開國皇帝肯定是司馬昭。到了司馬炎,這篡位之事只是個時間問題,這天下一定是他司馬家的。

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嫡長子,在父親死後,不光繼承了他父親的職位,還繼承了父親篡位的心願。從司馬懿殺曹爽,司馬昭殺曹髦就可以肯定他們都是為後面的司馬家篡位做鋪墊。司馬炎在得到司馬昭的晉王爵位後,就開始謀劃篡位之事。司馬炎手握軍權,手下親信自然不少,有些還位居高位。為了不動用武力,讓魏帝曹奐自動讓位,司馬炎讓那些親信不停地勸説曹奐讓位,還説了很多利害關係。曹奐自知司馬家的勢力,又有曹髦的前車之鑑,最終決定讓位。

曹奐下詔書,內容是司馬家輔佐歷代皇帝,功勞頗大,這皇位早就應該是司馬家的,這也是老天爺的安排,司馬炎不要推辭,請接受皇位。司馬炎心裏非常高興,但還是做足戲份,就假裝推辭,不願接受。司馬炎的心腹更是率領百官勸説司馬炎接受皇位,司馬炎只好接受。司馬炎如願的坐上皇帝寶座,建國西晉,封曹奐為陳留王。之後的幾年,討伐吳國,吳國滅,統一天下,歷史上也再無蜀、魏、吳三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fw/aihao/lrkz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