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者齋 >

財會職務 >統計師 >

2017年統計師考試複習指南解析和提分技巧

2017年統計師考試複習指南解析和提分技巧

統計師是指通過考評結合取得的統計系列的中級職稱,由省級人事部門頒發證書。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統計師考試複習指南解析和提分技巧,歡迎閲讀。

2017年統計師考試複習指南解析和提分技巧

  總論複習指南

負債概念: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實質上反映了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一種債權、債務關係。

  特徵:

(1)負債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引起的

注:企業預期將要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可能產生的債務,不能作為會計上的負債處理:如企業與其他單位簽署購貨意向書

(2)負債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義務

負債需要在未來某一特定時日用償付。否則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3)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負債需要在未來某一特定時日用資產或勞務償付,企業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從而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例題】:

屬於流動負債的是( )

A預收帳款 B 應收帳款 C 應收票據 D 應付債券

【答案】A

【解析】應收帳款、應收票據為流動資產;應付債券為長期負債

(三)所有者權益概念: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餘額。實際上是投資者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

3、特徵:所有者權益是一種來自投資者投資行為的權利

所有者權益是一種剩餘權益

所有者權益具有長期性

4、所有者權益與負債的區別

對象不同

性質不同

償還期限不同

享有的權利不同

承擔的風險不同

(四)收入概念: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項。

收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指企業的營業收入,廣義的包括營業收入、投資收入和營業外收入。

2、分類

3、特徵:

(1)收入從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

(2) 收入可能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也可能表現為企業負債的減少或二者兼有。

(3)收入能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僅指收入本身的影響)

( 4)本企業的收入指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項,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

(五)費用

1.概念: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或各種耗費。

2、分類

費用按照經濟用途的不同,分為

3、費用特點:

(1)是企業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偶爾發生的不屬於費用,如企業對外投資或購買固定資產。

(2)費用表現為企業資產的減少和負債的增加或者兩者兼有

(3)費用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4.費用與成本的關係

成本是按一定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的費用。

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繫,而與生產何種產品無關

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相聯繫,而與發生哪一期間沒有關係

企業產品銷售後,其生產成本就轉化為銷售當期的費用,稱為產品銷售成本或主營業務成本

(六)利潤:概念: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是根據收入與費用的合理配比而確定的,是企業收入減去費用後的餘額。利潤的實現表現為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虧損的發生表現為所有者權益減少。

2.構成:利潤總額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支淨額等。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補帖收入+營業外收支淨額

六、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通常稱為第一會計等式)

資產於所有者的投入資本和債權人的借入資金及其在生產經營中所產生的效益,分別歸屬於所有者和債權人。歸屬於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權益;歸屬於債權人的部分形成債權****益(即企業的負債)。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等式反映某一時點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反映了企業資金的相對靜止狀態,所以也稱為靜態會計等式。是複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2、收入-費用=利潤(第二會計等式)

廣義而言,企業一定時期所獲得的收入扣除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後的餘額,即表現為利潤。如果收入大於費用,差額為利潤;收入小於費用,差額為虧損

這一等式是基本等式的補充和發展,表明了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與相應的收入和費用之間的關係,説明了企業利潤的實現過程。實際上反映的是企業資金的絕對運動形式,也稱為動態會計等式。

收入、費用和利潤之間的上述關係,是編制利潤表的基礎。

3、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第三會計等式)

該等式反映了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之間的關係。

注意:無論發生什麼經濟業務,都不會破壞會計等式的平衡關係

七、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等四項。

(1)會計主體

含義:會計主體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它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範圍。

要求:會計核算分清經濟業務是屬於本企業的還是企業的所有者,還要分清經濟業務是屬於本企業的還是其他企業的

【例題】

會計主體核算的生產經營活動也包括其他企業或投資者個人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

【答案】錯

【解析】會計主體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組織,不包括其他企業或投資者個人的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注意: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的關係

會計主體可以包括集團公司、子公司、分公司、銷售部門、生產車間等等

法律主體主要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

同一法律主體中,可能存在多個會計主體,這些會計主體也不具備法律主體資格

所以:

法律主體可以作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判斷)

(2)持續經營

含義;持續經營是指會計主體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根據正常的經營方針和既定的經營目標持續經營下去。即在可預見的未來,該會計主體不會破產清算,所持有的資產將正常營運,所負有的債務將正常償還。

持續經營前提的'作用在於為會計核算中使用的一系列會計原則的確定和會計處理的方法選擇提供基礎。如歷史成本計價原則

(3)會計分期

概念:會計分期是指企業會計主體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割為一定的期間,對其進行的期間劃分。

會計分期的作用在於解決了會計核算和會計報告從何時開始到何時為止的問題,由此產生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進而出現了應收、應付、預提、待攤等會計處理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半年度、季度、月度稱為會計中期。

(四)貨幣計量

概念: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採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記錄、反映會計主體的經營情況。

貨幣計量前提的作用在於確認了以貨幣為主要的、統一的計量單位。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八、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13項)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了13項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可以分為三類

1、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一般原則

(1)客觀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相關性原則:又稱有用性原則,是指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能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各方瞭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

會計對外保送的財務會計報告,只能是提供通用的會計信息。

(3)一貫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確有必要變更,應當將變更的內容和理由、變現的累積影響數,以及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説明。

堅持一貫性原則,便於從縱向上對同一企業前後各期的會計信息進行比較和分析,有利於預測企業的發展趨勢,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4)可比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堅持可比性原則,便於從橫向上對同一期間不同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相互比較和分析。有利於提供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5)及時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不行提前或延後。

(6)明晰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清晰明瞭,便於理解和利用。

2、對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

(1)權責發生制原則:

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均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都不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權責發生制也稱為應計制或應收應付制,從時間上規定會計確認的基礎,其核心是根據權責關係的實際發生期間來確認企業的收入和費用。即收入歸屬期是創造收入的會計期間;費用的歸屬期應是費用所服務的會計期間

我國行政單位採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除經營業務採用權責發生制外,其他業務也採用收付實現制。對於行政、事業單位之外的企業單位採用權責發生制。

(2)配比原則

配比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其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

在會計核算中配比原則有兩層含義:

當貨幣購買力變動和物價上漲時,按歷史成本計價就不能確切的反映企業資產的價值,會削弱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4)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是指凡支出的效益僅涉及本會計年度(或一個營業週期)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如: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收益性支出作為費用列入利潤表中

凡支出的效益及於幾個會計年度(或幾個營業週期)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如購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支出,固定資產更新改造支出,它應當作為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中。該支出通過折舊、攤銷等逐期轉化為各期的費用

將資本性支出誤計入收益性支出,就會低估資產和當期收益;將收益性支出誤計入資本性支出,則會高估資產和當期收益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則

(1)謹慎原則又稱穩健原則或審慎性原則,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但不得計提祕密準備。

如:對應收款項計提壞帳準備、在物價持續上漲時對發出存貨採用後進先出法計價、對固定資產採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2)重要性原則: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對交易或事項應當區別其重要程度,採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對資產、負債、損溢等有較大影響,並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作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進行處理,並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準確的披露;對於次要的會計事項,可以適當的簡化處理。

判斷重要與否,可以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判斷:從性質來説,當某一會計事項有可能對決策產生一定影響時,就屬於重要事項;從量來説,當某一會計事項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則該事項就是重要事項。

(3)實質重於形式: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內容進行會計核算,而不能單單以其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如:融資租賃固定資產

九、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一)基本程序會計確認

2、會計計量

3、會計記錄

4、會計報告

(二)會計核算的方法

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户

複式記賬

填制和審核憑證

登記帳簿

成本計算

財產清查

編制會計報表

十、會計法律規範

我國的會計法律規範主要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和地方性會計法規,具體 會計法

2、 企業財務報告條例

3、 會計準則

4、 會計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zhezhai.com/zh-hk/ckzw/tongji/vlmk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