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计算机 >计算机三级 >

2015下半年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模拟试题(一)答案及解析

2015下半年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模拟试题(一)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2015下半年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模拟试题(一)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数据库应用系统逻辑设计阶段工作内容分为三部分: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事务概要设计、应用程序概要设计。其中Ⅳ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应该属于数据库概念设计。

2.B【解析】B项中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标:定义和描述应用领域涉及的数据范围;获取应用领域或问题域的信息模型;描述清楚数据的属性特征;描述清楚数据之间的关系;定义和描述数据的约束;说明数据的安全性要求;支持用户的各种数据处理需求;保证信息模型方便地转换成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库模式),同时也便于用户理解。A项在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将具有相同属性特征的同类对象抽象为实体集,然后用一个有意义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为每一个实体集命名。C项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存储空间占用少、数据访问率高和维护代价低的数据库物理模式。D项物理模式评估中对数据库物理设计结果从时间、空间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评估,从多种可行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数据库物理结构。综上所述,B项错误。

3.B【解析】事务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所谓的事务,它是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中,事务的特性之一就是一致性,即在和用户的交互过程中,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其他三项都是事务长时间和用户交互带来的坏处。当事务长时间和某个用户进行交互时,导致其他用户需要等待该事务结束以获取资源,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同事务的并发度,同时因为长时问的交互导致资源被用户占用的时间过长,将会增大死锁的可能性,系统在执行检查点操作时,所有的事务处理都被暂时中止,长时间的事务影响检查点的效果。

4.A【解析】随着数据库的运行,数据库中的数据会不断改变,为了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需要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空间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其中的重点是监控空间增长比较快的表,对这些表的监控就能达到对数据库空间的增长的良好预测。当数据库所在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考虑将一些不再使用的数据转移到其他存储设备上。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着不同的逻辑实现结构,因此数据库空间管理办法随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同而不同。

5.C【解析】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步骤包括:数据库逻辑模式调整;文件组织与存取设计;数据分布设计;安全模式设计;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其中将关系模式和相关视图转换为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支持的表和视图不属于物理设计的范畴。

6.B【解析】SQL中的集合操作符IN、EXCEPT、INTERSECT和UNION的用法分别为:①IN,确定给定的值是否与子查询或列表中的值相匹配,选择与列表中的任意一个值匹配的行;②EXCEPT,指在第一个集合中存在,但是不存在于第二个集合中的数据;③INTERsECT,是指在两个集合中都存在的数据;④UNION.操作符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SELECT语句的结果集,对于UNION操作符,请注意,UNION内部的SELECT语句必须拥有相同数量的列。列也必须拥有相似的数据类型。同时,每条SELECT语句中的列的顺序必须相同。要返回A和B相同的商品,则选项I中先查出B购买的商品号,并且使用IN操作符,查出A购买的商品号且该商品号同时也在B购买的商品号结果集中,即满足了A和B都购买的商品号,符合要求。选项Ⅱ中的EXCEPT操作符使得查询出的结果为A购买的商品减去B购买的商品,不符合要求。选项Ⅲ的ECT操作符表示两个结果集都存在的商品号,即既属于A又属于B的商品号,符合要求。选项Ⅳ中的UNION操作符表示两个结果集的合并,即包括A购买的商品也包括B购买的商品,不符合要求。

7.B【解析】从功能上讲,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包括下列四个层次:①表示层,位于最外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②业务逻辑层,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通信的桥梁,主要负数据的传递和处理,例如数据有效性的检验、业务逻辑描述相关功能。业务逻辑层概要设计包括:结构、行为、数据接口、故障处理、安全设计、系统维护与保障等方面的内容。③数据访问层,主要实现对数据的保存和读取操作;④数据持久层。由上述可知,业务逻辑层的主要任务是梳理DBAS的各项业务活动,将其表示为各种系统构件(如类、模块、组件等),因此构件设计属于业务逻辑层。

8.A【解析】数据库选用中该注意考虑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数据库环境,如操作系统要求等。在存在大数据的情况下,还应该考虑到数据库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虽然关系数据库均采用比较统一的SQL语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但是不同的数据库产品提供不同的应用程序接口,因此在更换数据库产品后,一般原有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接口会失效,需要重新修改应用程序。

9.D【解析】分布式数据要达到的目标是:本地自治、非集中式管理、高可用性、位置独立性、数据分片独立性、数据复制独立性、分布式查询处理、分布式事务管理、硬件独立性、操作系统独立性、网络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独立性。并行数据库的目标是高性能和高可用性,通过多个处理节点并行执行数据库任务,提高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10.C【解析】UML类图中一对多的关系用1:*表示,ER图的一对多的关系用1:m表示。ER图中的关系写在UML类图相对应的一边,即原来的关系(3,6)和(10,50)分别对应原来的UML中的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和课程与学生的关系。

11.A【解析】聚类将一个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组,使得每一组内的数据尽可能相似,而不同组问的数据尽可能的不同。它与分类的一个不同点在于,它强调同一个组中的对象有较高的相似度,不同组中的对象之间差别很大。分类和聚类的区别在于,分类事先知道有哪些类别可以分。聚类事先不知道将要分成哪些类,需有聚类算法来自动确定。综上可知,算法A属于聚类算法。

12.C【解析】范围划分明显有利于范围查询和点查询,s包含数据比较少,适合对s采用复制的方法。

13.B【解析】包含INTO子句的SELECT语句的语法格式为:SELECT查询列表序列INTO<新表名>FROM数据源。

14.A【解析】数据库系统实施活动包括创建数据库、装载数据、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以及数据库的试运行。其中Ⅰ项属于定义数据库结构,Ⅱ项属于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Ⅵ项属于数据库的试运行。

15.C【解析】数据库性能优化和数据库的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例如在网络带宽过窄的情况下导致数据库速度访问缓慢时,则单独对数据库本身优化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物化视图是预先计算并保存表连接或聚集等耗时较多的操作结果,这样,在执行查询时大大提高了读取速度。物化视图有很多方面和索引很相似:使用物化视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查询性能;物化视图对应用透明,增加和删除物化视图不会影响应用程序中SQL语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物化视图需要占用存储空间,当基表发生变化时,物化视图可以手动刷新也可以定时自动刷新;存储过程是相当于加载到数据库上的模块,因此再次运行时不用重新编译,但其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绑定,因此如果在更改数据库管理系统时,需要重新绑定存储过程。在数据库性能优化期间有可能改动原有的符合范式。

16.B【解析】数据分配方式有四种:①集中式,所有数据片段都安排在同一个场地上;②分割式,所有数据只有一份,它被分割成若干逻辑片段,每个逻辑片段被指派在一个特定的场地上;③全复制式:数据在每个场地重复存储。也就是每个场地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④混合式:全局数据被分为若干个数据子集,每个子集都被安排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场地上,但是每个场地未必保存所有数据。这是一种介乎于分割式和全复制式之间的分配方式。

17.C【解析】0DS(Operational Data Store)是数据仓库体系结构中的一个可选部分,ODS具备数据仓库的部分特征和OLTP系统的部分特征,它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当前或接近当前的、不断变化的”数据。第一类ODS数据更新频率是秒级,第二类ODS的数据更新频率是小时级,第三类ODS的数据更新频率是天级,上述三类是根据数据更新的速度划分的,ODSIV:第四类ODS是根据数据来源方向和类型划分的。

18.A【解析】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和相容性。触发器是SQL server提供给程序员和数据分析员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一种方法,它是与表事件相关的特殊的存储过程,触发器经常用于加强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和业务规则等。事务是以可控的方式对数据资源进行访问的一组操作,事务的隔离性使得事务之间的交互程度有着严格的定义,保护了数据的完整性。Ⅲ中数字签名是用于数据防篡改,Ⅳ定义主码是用于实体的完整性。

19.A【解析】在UML模型中,协作图主要用于描述对象在空间中如何交互,即除了动态交互,它也直接描述了对象如何链接在一起的情形。状态图主要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其生存期间的动态行为,表现为一个对象所经历的状态序列,引起状态转移的事件,以及因状态转移而伴随的动作。一般可以用状态机对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建模,状态图用于显示状态机,重点在与描述状态图的控制流。顺序图主要用于描述指定的一组对象是如何交互的,它着眼于消息队列,也就是在消息间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部署图描述的是系统运行时的结构,展示了硬件的配置及其软件如何部署到网络结构中。一个系统模型只有一个部署图,部署图通常用来帮助理解分布式系统。

20.D【解析】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有:①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②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③数据库性能的检测和改善;④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21.C【解析】前三句赋予用户U1对T表INSERT,UPDATE,DELETE的权限,第四句拒绝UPDATE权限。所以用户的操作权限是INSERT,SELECT,DELETE。

22.D【解析】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需要用户来调用,而是当用户对表中的数据进行UPDATE、INSERT和DELETE操作时自动触发执行。触发器通常用于保证业务规则和数据完整性,其主要优点是用户可以用编程的方法来实现复杂的处理逻辑和业务规则,增强了数据完整性约束的功能。

23.C【解析】聚集文件是一种具有多种记录类型的文件,它存储了来自多个关系表的数据,每个关系表对应文件中的一种记录类型。聚集文件将不同关系表中有关联的记录存储在同一磁盘块内,从而减少数据库多表查询操作时的磁盘访问次数,提高系统I/O速度和查找处理速度。该题中用户频繁对两个表进行关联查询,符合聚集文件的特性,因此采用聚集文件能有效提高查询效率。

24.C【解析】每个游标都有一个当前行指针,当游标打开后,当前行指针自动指向结果集的第一行数据,INSENSITIVE关键字用以创建由该游标使用的数据的临时复本。对游标的所有请求都从tempdb中的该临时表中得到应答。因此,在对该游标进行提取操作时,返回的数据中不反映对基表所做的修改,并且该游标不允许修改。使用SQL-92语法时,如果省略INSENSITIVE,任何用户对基表提交的删除和更新都反映在后面的提取中。当“@@FETCH_STATUS=0”时,表示的含义是FETCH语句成功;“@@FETCH_STATUS=-1”时,FETCH语句失败或行不在结果集中;“@@FETCH_STATUS=-2”时,提取的行不存在;关闭游标之后,可以通过OPEN语句再次打开该游标。

25.B【解析】从数据库中查出没有选课的学生姓名和所在系,则在学生表中查出选课表中没有的学生即可。在这里采用LEFT JOIN来连接查询。并且要求选课表中的学生学号为NULL。

26.C 【解析】完整备份是将数据库的全部内容均备份下来;差异备份是备份数据库相对最近的完全备份之后对数据库的修改部分;日志备份是备份自前一次备份之后的日志内容。第一次数据库备份要求是完整备份,日志备份不能还原数据库物理损坏的情况。每个事务日志备份的序列都必须在执行完整备份或差异备份之后启动,所以C错。

27.C【解析】数据库镜像是一种简单的策略,具有下列优点:①增强数据保护功能。数据库镜像提供完整或接近完整的数据冗余,具体取决于运行模式是高安全性模式还是高性能模式;②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发生灾难时,在具有自动故障转移功能的高安全性模式下,自动故障转移可快速使数据库的备用副本在线(而不会丢失数据)。在其他运行模式下,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选择强制服务(可能丢失数据),以替代数据库的备用副本;③提高生产数据库在升级期间的可用性。因为数据库镜像技术需要额外存放数据的空间,所以会增加应用成本。

28.D【解析】内联表值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表,该表的内容是一个查询语句的结果;内联表值函数的使用与视图非常相似,需要放在查询语句的FROM子句中,作用很像是带参数的视图;内联表值函数通过SELECT语句填充函数返回的表值。

29.A【解析】对于经常在其上需要执行查询操作并且数据量很大的表,可以考虑建立索引;对于经常出现在where子句、order by子句和group by子句中的`属性就可以考虑使用索引;对于前后都是%的列查询不会访问索引,因此不适合建立索引。

30.A【解析】公共云指的是云以即用即付的方式提供给公众。私有云是指不对公众开放的企业或组织内部数据中心的资源。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jsj/sanji/4x50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