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作文 >

关于诗的世界作文汇总7篇

关于诗的世界作文汇总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的世界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诗的世界作文汇总7篇

诗的世界作文 篇1

有人说,每个孩子就其天资而言都是诗人。而我要说,生活中处处有诗,处处是诗。——题记

记得小时候,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到处玩耍,便整日在家看书。后来渐渐长大,也由此养成了对诗歌的浓厚兴趣,并在生活中捕捉着诗的光影。

春天时,记忆深处最鲜明的莫过于淅淅沥沥的小雨了。那亮亮的白线,如牛毛,如细丝,如花针,农人们称其为“春雨贵如油”。是啊,这是一年中饱含生机的时刻,这时就不免想起老杜的诗句“夜雨剪春韭”,让人觉得极清韵。

熔炉般的夏日,蝉鸣蛙鼓,傍晚吹来的习习清风扫去了一天的闷热,几颗疏星点缀着深蓝静谧的苍穹。这时,口边不禁轻吟着辛弃疾亲近自然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心里不免觉得诗与自然、与生活是相融相通的。

秋风袭来,性急的叶子纷纷换上了暖色调的着装,日光透过树林的间隙投射下斑斑驳驳的光影,满树的枫叶经秋霜的浸染散发出灼灼其华的光,眼中尽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极致美感。

凛冽的寒冬,在一个月圆之夜忽降鹅毛般的大雪,“未若柳絮因风起”。清早起来,推开屋门,眼前不禁豁然一亮,屋檐上,院落中,到处都能看到雪的踪迹。闻着它的气息,鼻子有些麻麻的,呼出的气也都化作白气随风消散。槐树上那如同穿了一件破旧棉袄的灰土土的枝干,此时由于雪的降临,也已是银装素裹,其中,已消融的部分已冻成冰晶,如粉妆玉砌一般,煞是好看正如岑参所说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是不错的。

生活中处处有诗,处处是诗,失意时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伴我前行;无事闲坐时细品赵师秀“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子落灯花”的悠然意趣;秉烛夜读时感受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未酬的心绪。

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而我要说:“以诗为镜,可以明心性”。生活中处处有诗,处处是诗,只要你肯去发现它,那时,将在你眼前展现出一幅绮丽的画卷。

诗的世界作文 篇2

眼前这个万千世界固然精彩,但是书本深处却还隐藏了一个令人感到无比奇妙的'诗词世界。

一步一步爬上山顶,展眼望去,一片片的翠绿映入眼帘,群山高低起伏,云雾蔓延在山顶,人站在上面像是一个个会腾云驾雾的神仙,甚是壮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杜甫的《望岳》描写的便是这般情景。诗句中,我体会到了做人要有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开春来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随风飘洒在大地上。乍一看,如同点点墨水滴在白如雪的宣纸上,不知不觉,隐约成了一幅水墨画。坐在书房里写作,隔壁邻居正教他的小儿子读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听见了什么?听见了那将要来到的春意盎然。想不到春季之初,雨却打落了一地的桃花,又传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啊,这满地的桃花,谁知道究竟有多少朵呢?

大雨过后已是中午了,家中正静谧着,透过窗看见父母亲正在看书,他们眼睑低垂,睫毛微颤,一副认真的样子。指尖轻轻划过纸中字,一字一句思考着。殊不知,他们抬头与低头之间竟成了一番独特风景。那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后悔,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作风吗?

感叹于诗词世界之大,可惜的是很多好诗都无缘读到。但是曾经懂得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壮志;曾经明白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渴望回到家乡及想念亲人的浓浓思乡之情;曾经看过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新脱俗,给人一份恬静;曾经感动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感动诗人的爱国热情,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也曾经向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中有诗人,诗中有仙境,诗中有思想,诗词能育人。每一首好诗,都值得去慢慢钻研,相信会在这千万首诗中感悟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现实世界的确教会人道理,诗词世界也的确教会人理解啊。

诗的世界作文 篇3

唐朝发出耀眼的光芒,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漆黑夜空中闪耀着的明星,唐朝是个繁华而独特的时代,唐诗更是在人们心中永远流传。

每当看见天空中那镶嵌在蓝黑色的夜幕中,那发着淡黄色光芒的圆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就进入我的脑中,“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便引领着我走向那萧瑟的寒风所包裹着的边疆,而“秋风清,秋月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正借着明月不断诉说着自己悲伤的心情……

窗外,晶莹的雨滴从天边滑落,跳动着拍打着玻璃,“拍拍,咚咚”听着雨珠的低吟,使我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连绵的雨,将街道笼罩在灰色的薄纱之时,仿佛听见杜牧在轻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体会到“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悠闲。当阵阵雨声将寒气洒向大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悲凉,无奈展现在我眼前……

当阵阵萧瑟的风卷动着落叶,凋零的花朵下展现初秋的身影时就会想起,“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也会遥想寒山寺外,少年张继乘着小舟低吟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同时也可以看见,杜甫满怀着悲伤与凄凉长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寒风萧瑟的季节,充满着悲凉与离别,其中无数的诗人留下足迹,有无数人流泪走过,通过诗句向大地诉说着自己的悲伤。

当站在山顶,透过绿叶的间隔,望着蓝色的天空下,沐浴着阳光的城市,看着插着幢幢高楼画卷,注视着街道上一个个移动着地微小的人影。能想起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能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远远的望着那伫立在大地之上,融入天空绿色的山的影子,仿佛听见李白在唱着“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高大的山脉留下了多少诗人的感叹。

唐诗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人们口中代代流传,它记录着历史的模样,记录着诗人们的悲欢离合,更记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诗的世界作文 篇4

走过诗人的世界,徜徉在湖光山色的自然情趣之中,亦是四时之景的乐意无穷。

走过诗人的世界,成为繁华世界的独一无二,亦是清高孤傲的独立情怀。

走过诗人的世界,品赏美景之下无尽的惆怅,亦是知足常乐之情的升华。

走过诗人的世界,同感那怀才不遇的苦闷,亦是自信满满的骄傲之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与欧阳修一起寄情山水,举杯共饮,欣赏优美自然风光。

欣赏“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笔下的“四时之景”令人赏心悦目,何乐而不为?走过春季的繁华似锦,看生机勃勃的春景如画,走过夏季的万紫千红,品百花盛开的红肥绿瘦,走过秋季的落叶沙沙,赏秋风红叶的层林尽染,走过冬季的满天风雪,寄情瑞雪兆丰的寒梅怒放。

品味“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寄情山水的独一无二。在大雪纷飞的流年中,也不乏不怕寂寞之情,独游西湖美景,不能自拔,是三千繁华世界的一次唯美邂逅,亦有文人雅士似的清高孤傲,有何不可?

领会“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孤独惆怅,月儿似乎有了怨恨,为何要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于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那又如何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相隔万里,不能相见。但没有离别的痛苦,哪有重逢的喜悦呢?况且,还能欣赏同一片天空下的一轮明月,只希望离别之人健健康康,岁岁平安,那就足够。知足常乐,为何不为之赞扬呢?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那丰富盛宴下的停杯投箸,是诗人怀才不遇之最大的苦闷抑郁之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仕途受阻,却又相信自己的前途仍然充满希望,一片光明,自己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为何不为之感叹呢?

走过诗人的世界,收获了自然之情趣。

走过诗人的世界,领会孤傲之独立感。

走过诗人的世界,品味美景之惆怅。

走过诗人的世界,感受怀才不遇之苦闷。

走过诗人的世界,乃人生之大乐,余可愿与吾同行?

诗的世界作文 篇5

学校新建了一个3D虚拟现实的实验室,在一次体验中,我遇见了我心中的偶像......

月色清凉如水,几颗星星散落在深蓝色的天幕上,一弯弦月的周围飘着几朵云,好似仙女手中撒落的花朵。

前面一个人影若隐若现,走近一看,只见那人一袭白袍,腰间挂一把剑,手中捧着一杯清酒,对着明月,陷入深思之中。月光下,他的影子越拉越长,心中的孤独也越来越浓,许久,他才徐徐吐出一句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他就是李白,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但是,许多人只看到了他的浪漫,却无人能懂得他的孤独!又有谁知道,他早年若不是怀才不遇,又怎会一生放浪诗酒之中!

再往前走,林中有两个人,一人骑着高头大马,一人骑着一头毛驴,缓缓走着,口中反复念叨着什么。前去一瞧,呵!原来是韩愈和贾岛正在“推敲”月下门呢!过了一会儿,一人?提出“僧敲月下门”,随后两人一拍即合,愁眉舒展开来。

接着往前走,一条清泉流过石上,一缕月光透过松林照在地上,一个人在松林下缓缓踱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不正是王维吗?一心专一,只爱辋川!这不就是他工诗善画的原因吗?这般美景,吟诗当然不足,有了画才更好!

继续往前走,在西边的阁楼上,一人背着手,一汪泪眼望着明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话音未落,一行清泪悄然落下......

月光如水,我已分不清是虚拟还是现实。只知道自己在诗意的密林里穿行,看到的是无尽的人生风景。

诗的世界作文 篇6

泼墨三千丈,书不尽千古英豪;诗韵五千载,藏不住万古流芳。

——题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穿透时间的禁锢,我已醉心于这诗词曲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已留恋于这诗情环萦;"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我已沉迷于这诗香袅袅。我与诗词在百转千回中不期而遇,这场邂逅书尽了韶华的肆意昂扬。

我在诗情四溢的世界中寻寻觅觅,眺望到芭蕉下独伫静思的李煜。他踱步于树下,尽显落寞之意,遥想那为皇时的一头青丝,如今却毫不遮掩的显现根根华发。他原先的意气风发难道也被一道留在了南唐?月朗星稀下只见他一人踽踽独行,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婉叹息,还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忧愁?

我在诗情四溢的世界中期期冀冀,偶遇易安居士。女子多情似水流,却叹这双溪舴艋舟载不动李清照的愁。早年夫唱妇随,收集奇石珍宝,访五岳踏古径,好不自在逍遥。金人一声军令,美好在瞬间灰飞烟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李清照,是否把盏哭泣,怀念往昔之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否是她夜夜悲泣哭诉时的凄凉情景;这般才情女子,却遇坎坷身世,万般苦楚都和着温酒一吞下肚。

我在诗情四溢的世界中徘徘徊徊,转身对上醉卧石台的白衣青莲。许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太过含蓄,这酷爱饮酒的诗仙再一次醉于杯杯浊酒之间,他微抿的嘴唇为何勾起一个弧度,莫不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大抱负实现有望?他红肿的双眼是否是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而黯然落泪?他是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乐天派,亦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消极者。积极与悲观,报国与避世,李白,这样一个满腹经纶的矛盾者,在挥毫泼墨间,究竟有几分是喜?几分是忧?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我掌船驶过诗词之海,只见的落英缤纷,桃林百里。伴着诗词风韵,尽享诗情四溢,我在这个世界已沉醉心迷,不愿离去。

诗的世界作文 篇7

沏一盏红茶,阅千年精华。一切在阳光下氤氲,我在诗词中沉醉……

一湖春水中飘着一叶扁舟,一男子摇摇晃晃地上了船。船夫撑起了橹,碧水从船头分开,又在船尾相碰,碰撞有声,不逊于丝竹之音。忽然间,岸边桃红柳绿之间,闪出了几位村民,拍着手唱着当地民谣,歌声在山谷之间飘荡,直击船上男子的心灵。起身含泪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千古绝唱,一梦千年;南北东西,一湖思念……

阳春三月,嫩绿的柳芽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鹅黄。从南方飞来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小精灵,它们忽的飞入人家的院内,衔来树枝来做窝,乌黑的剪刀在空中飞舞,不时地用嘴梳理羽毛,溅出了泥香落花。人们卷起屋帘,满心欢喜地迎接这些小精灵,盼望着它们可以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再多留一会,好与它们相伴过年华。

走在西湖的湖畔,看远近青山绿水,观浓淡水墨之画。整个西湖仿佛是黛色面纱下一个含笑的少女,若隐若现。有粗犷豪迈的浓墨渲染,也有轻描淡写的细细勾勒,真如人间仙境般飘渺!大笔一挥,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消失在碧波当中……

残阳如血,西风猎猎,远处的天边只剩一抹殷红。一青衣男子骑着一匹瘦马在小道中踉跄。老树上断了根的枯藤如吊死鬼般摇曳着。他心里一紧,加快了速度。小溪边几位妇女在洗衣服用棒槌在石头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们高声笑谈,其乐融融。快乐是她们的,可我却瘦马也没有。他这样想着,远去了。

寒冬腊月,北风凌冽,似乎空气都冻成了霜。万物都把身子蜷缩在一起。忽然间,一缕清香融化了霜。寻着香味,却是转角处的三五枝红梅,迎接着严寒的洗礼,骄傲地散发着鲜红色的气息,给苍白寒冷的严冬增添了几份温暖与热烈。

在诗词的世界里,我领略了唐宋元明清的风华正茂,与文人墨客相谈甚欢。倾情于中,沉醉,沉醉……

标签: 汇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zuowen/l1x9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