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工作总结 >

花生生产工作总结

花生生产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生生产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花生生产工作总结

花生生产工作总结1

花生在我市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市仅次于油菜的主要油料作物。花生营养丰富,脂肪中主要含油酸和亚油酸,不含芥酸和亚麻酸,是世界上主要的优质食用植物油;花生根系具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给植株养分、增进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上它又是一个良好的养地作物;花生茎叶中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素,又是优质的绿肥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及花生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鲜花生水煮后食用,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每当花生收获季节即将来临时,人们都希望尽可能早地享用到鲜花生。而采用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可比常规栽培提早15--30天上市满足市场需求,那时货少价高,种植户可获得较高经济收益。进行优质花生基地建设在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站按照“稳水稻、玉米面积,减小麦、薯类、增油料杂粮”的粮油结构调整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为出发点,于1999年在原七间进行探索,种植优质地膜花生20xx亩,取得了很好社会经济效益,20xx年继续进行了示范,分别在七间(现合并入古楼镇)、炉山、佛盐种植优质地膜花生“天府9号、10号、11号、12号”共计3000亩,又取得了成功,其效益十分显著,平均亩产鲜花生550.2—750公斤,亩产值1100.—1500元,亩纯收入达835—1235元(批发均价按2元/公斤计,投入成本为265元/亩),成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典型的、获得成功的、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优质花生生产。

20xx年花生基地计划种植优质花生5万亩,其中地膜覆盖栽培1万亩。由于我市今年遭受了自1959年以来最严重的春干、夏旱连伏旱,致使该项目无法取得预期目标,仅种下2万亩。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地点及面积

本项目在七间(现合并入古楼镇)、草街、佛盐、三庙、原利泽(现并入大石镇)、狮滩、原赤水(现并入龙凤)、隆兴、燕窝、太和十镇实施,合计面积5万亩,其中,地膜覆盖栽培1万元。

二、实施情况

1、以原七间镇为示范基地,示范片面积0.4万亩,其中在万耳村建立了市级地膜覆盖栽培高产示范片0.02万亩。严格实行“统一整地、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覆盖地膜、统一防治病虫草害”为主要内容的“五统一”栽培管理措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市农技站成立了优质花生基地建设项目指导小组,指定了专门技术人员,及时撰写了优质花生“天府9号”、“天府10号”、“天府11号”、“天府12号”高产栽培技术资料和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分发到有关人员手中,并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作技术指导,技术人员还在合川有线电视网上对地膜花生的关键技术进行讲解,还通过各实施镇三干会、广播会、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保证了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培训到位,种植户充分掌握优质花生种植要领。各实施镇还采取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农户等手段加以落实,达到了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增进效益之目的。

3、为了抓好基地建设,农业局把花生基地建设纳入了对项目实施镇农业工作和农技站业务工作的目标考核内容;各镇党委和政府把花生生产任务纳入了对各村社20xx年度的目标考核内容,对完成得好的村社,采取了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表扬。

4、技物结合,综合服务:为了全面实施好本项目,我们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结合技术指导,及时组织了部分天府系列优质花生良种,优价供应给项目实施农户,对所需相关配套物资,如肥料及农药等的组织供应也积极向有关供应商进行了协调。

三、取得的效果。

1、经济收益:

基地计划种植的5万亩花生,多数因干旱而没能适时播种,因旱未种2.94万亩,占58.8%。已种的2.06万亩,烂种或未出苗0.2万亩,出苗后枯死0.3万亩,有收成的1.56万亩。在原七间镇,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0.4万亩优质花生,于7月10日开始陆续上市鲜销,平均亩产鲜花生655.3公斤,产地价2元/公斤,亩纯收入1046元,总产2621.2吨,总纯收入524.24万元,经济效益较好。全市除花生基地有收面积1.56万亩外,大面积尚有1.1万亩常规栽培的老品种有收面积,全市合计有收成的花生面积为2.66万亩。常规栽培老品种平均鲜产322.3公斤/亩,8月10日以后才陆续上市,鲜销价仅1.5元/公斤,且市场销路不好,亩产值仅484.7,亩纯收入仅254.7元(亩成本为230元),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优质花生比习惯方法亩多收入791.3元;没有盖地膜的优质花生,共计560亩,亩产平均为300公斤,市场售价为3元/公斤(干花生),亩产值为900元,亩纯收入为670元(亩成本230元),比种植玉米亩多收入470元,也有较好经济效益。如大石镇月白村6社张建国,采取麦—花---豆种植方式,亩产干花生350公斤,小麦100公斤,黄豆100公斤,亩产值达1620元。

  2、引起了上级领导和宣传部门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花生产业所表现出的巨大经济效益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宣传部门的极大关注以及广大农民朋友的参与。合川市分管农业的付市长、市科委、市农业局有关领导、市宣传部有关领导等多次到花生基地视察、指导;合川报、合川广播电视局、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多家报纸和电台多次对花生基地生产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特别是地膜全覆盖栽培的花生进行了重点报道,使合川的花生基地知名度大大提高,重庆市级有关部门,绝大多数区县都知道合川有个地膜花生基地,对花生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3、“地膜覆盖栽培优质花生”成为了合川市的一个农业品牌:

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范例,种植户初偿花生生产甜头,倍受鼓舞,表现出极大的种植热情,纷纷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扩大地膜优质花生面积,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种一季地膜花生相当于种3~4季苞谷、由“要我种”变成为“我要种”;

四、二点建议:

1、据统计全市沙土和半沙半泥土合计约18万亩较适宜种植花生,目前由于其保水保肥力差等多种原因在其上所种植的粮食作物产量很低,效益较差,如果将它们调减出来改种优质花生品种,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引导,加大投入,确保所种植的花生品种优,栽培技术先进;同时培植1--2个花生深加工龙头企业进行花生精深加工,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会更高;

2、由市农技站牵头成立合川市花生协会,将我市花生种植户、加工企业等联合起来,共谋花生产业发展,促使我市花生产业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20xx年九月三日

花生生产工作总结2

一、基本情况

花生在我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花生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今年我县花生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原因是有些地方土壤条件适合种植花生,且农户种植多年也熟悉,销售价格也可以,因此,农户愿意继续种植花生。但是种植花生的费用要比种玉米大,风险也相应要大些,农户种植面积就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因此花生种植面积没有变化。种植的主要品种为,海花1号、鲁花14、鲁花11等。

通过调查,我县基本上全为麦套花生,面积10.06万亩,其中亩产量在400公斤以上的有0.6万亩;大部分产量在200~400公斤,有8.2万亩;在200公斤以下的低产田有1.26万亩。全县平均亩产293.6公斤,较去年亩增8.9公斤,总产2.95万吨。

二、今年花生增产的主要原因

1、天气和气候因素。5月份,正值花生开花初期,气候比较干旱,利于花生蹲苗,起到了控上促下作用,为减轻苗期病虫害和增加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6—8月份,全县降雨适中,满足了花生生长期的需要。后期,降雨较少,光照足,基本没有出现芽果、烂果现象,花生果实饱满。

2、我县以花生良种补贴为契机,加快了花生良种推广和更新换代步伐。重点推广适宜我县土壤特点和气候特征的“鲁花14号”号、“鲁花11号”等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生长期短的花生新品种。

3、施肥较为合理。花生要增产,科学施肥是关键。以前农民种花生用肥不当,偏施尿素和碳酸氢铵,忽视磷、钾肥和生物菌肥、微量元素的使用。每年投入肥料不少,可只长秧子不结果。近几年由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施肥观念和施肥技术,特别是控释肥的推广和使用,很大程度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4、一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是增墩减粒,提高种植密度,适宜密度是花生取得高产的关键,麦套花生要比春播花生加大密度10%—20%为宜。在适宜株数的情况下,增墩减粒是提高单产的措施之一。

二是搞好种子包衣和菌剂拌种,花生种子通过杀虫剂拌种,能有效地减轻和防止烂种。用根瘤菌拌种能加速根瘤的形成和增加根瘤的数量,增加固氮作用。

三是及时中耕灭茬,搞好病虫害防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花生品种老化。海花1号在我县推广种植20多年,全县10万亩80%以上仍是该品种,该品种混杂严重,种性退化,品质差,这是制约我县花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瓶颈。

2、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县在花生种植上仍存在着不合理的过量施用化肥,滥用化学农药等问题对花生造成了严重污染,直接导致了大量花生农残超标,影响人民生活的安全和花生的出口。

3、农民科技水平偏低,新技术推广慢。我县虽然花生种植历史长,但种植水平低,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较慢,技术仍以传统种植为主。农民的种植习惯性很强,对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不太了解,只顾眼前利益,短期效益,对花生种植投资少,且投入不合理,农家肥施用少,化肥施用多,肥料结构不合理造成土壤肥力严重退化和肥力后劲不足,密度低,群体结构不合理,田间管理粗放,这些都是导致花生产量低,品质差的重要原因。

4、生产基础条件差,产量不稳定。我县有70%以上的花生种植在砂碱薄地,耕作层较浅,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低,蓄水保肥能力弱,加之广大农民施肥不科学,配方施肥面积小,导致花生产量低而不稳。

5、花生重茬及病虫害问题趋于严重。在花生生产中,由于花生重茬越来越普遍,花生病害趋于严重,尤其是青枯病、白绢病、根腐病、茎腐病发病严重,导致花生减产。重茬引起的另一个问题是土壤某些营养因子的亏缺,也引起花生产量和品质的下降。病虫害面积加大,防治不科学。随着连年重茬,加之种植方式的改变,花生地下害虫日趋加重,特别是蛴螬是影响花生产量提高的障碍因素,蛴螬危害一般造成花生减产10~30%,严重地块达50%以上,给花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加之农民用药不合理,盲目乱用化学农药,造成花生药害严重,导致农药残留超标,也给出口创汇带来严重影响。

6、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地方政府只注重工业生产,忽视农业生产的投入,特别是花生科研投入,没有拿出资金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对农民粗种粗收的技术置若罔闻,这些也是我县花生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

四、采取的对策

针对花生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了确保我县花生生产再上新台阶,促进我县花生科研、生产、经营的持续快速发展,使花生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目的,带动我县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我县在花生生产上应采取以下对策:

1、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逐步淘汰老品种海花1号,重点推鲁花系列、花育系列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利用3~5年的时间,争取新品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使我县的花生尽快走出低谷,提高市场竞争力。

2、推广标准化生产。为适应新形势、生产出符合国家要求的安全农产品,保证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真正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加大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农业标准化是优化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是执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具体途径。为此我县大力发展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基地,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建设管理,带动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3、强化领导,加大培训力度。针对全县花生种植区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低的现实,县乡村三级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强化行政和领导,制定优惠政策,增加科研推广培训经费,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搞好试验示范,抓好典型引导,建立县、乡(镇)、村一体化优质花生实用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电教中心、农广校、农函大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青年农民和各类技术人才。采取聘请专家讲座、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搞好农民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种植优质花生的技术水平。

4、大力改善生产条件。生产条件的优劣,制约花生生产发展,从加厚土层,增施肥料(有机肥),培肥地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栽培技术,加大投入,进行综合治理,创造有利于花生生产的适耕环境。

5、搞好服务,解决优质花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搞好信息服务。各级各部门要转变职能,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引导,及时为群众提供生产供求信息;

二是搞好技术服务。从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到田间科学管理,从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化控,化除,合理浇水,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农技、科技等服务部门要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以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三是搞好物资服务。提供优质价廉的农用物资,以满足农民生产需求。

6、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针对我县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盲目滥用高毒、剧毒等农药,导致花生品质下降,残留超标的现象,在花生病虫害的防治上,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慎重使用杀虫剂,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用量,确保用药安全,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生产出无残留无污染的花生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7、推广种植机械化,实现节本增效。在新形势下,加大花生机械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花生播种和收获机械,改善花生生产条件。只有实现花生机械化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效益。

标签: 花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zongjie/5qz1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