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幼儿 >

《柳林风声》童话读后感

《柳林风声》童话读后感

《柳林风声》书中讲述了居住在野森林里和小河附近的一群好朋友鼹鼠、河鼠、蟾蜍和獾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林风声》童话读后感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柳林风声》童话读后感

  《柳林风声》读后感_篇1

一条清澈奔腾的大河,一片神秘美丽的柳林,一群个性鲜明的小动物,他们汇在一起,为我上演了一幕幕妙趣横生的动人故事。这就是《柳林风声》给我带来的美妙感受。

书中讲述了居住在野森林里和小河附近的一群好朋友鼹鼠、河鼠、蟾蜍和獾的故事。.狂妄自大的蟾蜍不务正业,任意挥霍家产,追求新奇玩意儿,结果上当受骗,被关进大牢中,连家也没保住。最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才把家夺了回来,他们也因此而成为了森林里的名人。

通过《柳林风声》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的动物朋友:敦厚善良愿与朋友分享所有的河鼠;调皮机灵、爱动脑筋、但又经不起诱惑的鼹鼠;爱冒险、会闯祸、又极度挥霍浪费结果把自己弄进监狱,最后又差点丢掉家园的蟾蜍;宽厚、不苟言笑、但是外冷内热,率领大家帮助蟾蜍夺回家园的獾先生;还有胖乎乎的水獭,有礼貌的小刺猬,周游世界的航海鼠等等。他们虽然并不十全十美,各有各的小缺点,但是我非常喜欢他们。

我最喜欢鼹鼠。因为他既活泼开朗,又多愁善感。当我读到“鼹鼠经过家门口时,说‘我想我的家,那是个破烂、狭小的地方。不像河鼠那个舒服的小屋,也不像蛤蟆漂亮的大院,或是狗獾的大宅子。可它是我自己的家,我爱它’时,十分感动。是啊,自己一点一滴、省吃俭用造出来的家可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别人的家再好,那也是别人的,自己的家才是永驻心头的小屋啊! 这段描写让我体会到鼹鼠对家深深依恋的温馨。

书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蟾蜍出逃闯祸后的部分。那一次,蟾蜍迷迷糊糊把别人的车开到了路上,结果,被警察拦住了,还被送到警局接受盘问。警察告诉蟾蜍他犯了很多罪,第一,他偷了一辆昂贵的汽车;第二,他违章驾驶,危害公众;第三,他对警察蛮横无礼。录事先生把蟾蜍做过的所有的坏事都记录下来了。首席法官说道:“唯一的困难是,怎么才能给这个不知悔改的家伙一点厉害尝尝?”法官们商量了一下,说:“你一共要坐十九年的牢。”录事先生马上说:“凑个整数,就二十年吧。”哎呀,真是倒霉的蟾蜍!蟾蜍被戴上了镣铐,推进了监狱……

蟾蜍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其实,它并没有想过或者有预谋地策划过偷别人的车,也没有想过遇到警察会顶撞,更没有想到会因为这件事而被判二十年的监禁……全是他一时冲动,一时糊涂。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无论何时都不能放任自我。一旦做错,无论你是故意还是无心的,都得接受惩罚。

随着故事的一个个发展,我也被小动物们之间的友谊所感动。在蟾蜍遇到麻烦时,朋友们伸出友情之手帮助他,鼓励他。让我领悟到生活中朋友之间的友情是多么的重要。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朋友,生活便会失去色彩,变得枯燥无味。当你痛苦时,朋友会分担你的痛苦,当你快乐时,朋友会分享你的快乐。

《柳林风声》虽然读完了,但是那充满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的优美景色和小动物们之间的温馨的感情还经常围绕在我脑海里,一个个小精灵经常跳出书本进入我的梦中和我聊天。

  《柳林风声》读后感_篇2

今天我读完了《柳林风声》这本书。它是英国作家肯尼斯.各雷厄姆给他六岁的儿子写的童话故事。书中主要讲鼹鼠、河鼠、獾和蟾蜍之间的友情。

蟾蜍总是乱花钱,一会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是个喜新厌旧的人。这次,他又带着鼹鼠和河鼠乘上他刚迷恋上的马车去周游世界。在路上,一辆汽车飞驰而过,把马车撞进了路边的深沟里。河鼠很气愤,而蟾蜍却呆呆望着汽车远去的方向。他又迷上了汽车,简直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他真愚蠢!

鼹鼠、河鼠和獾千方百计的想帮蟾蜍改掉他的毛病,他当时很感动,决心改掉自己的毛病,过后又反悔了,这回他又溜了出去,来到一家宾馆,偷了一辆汽车,开走了。结果被人捉住了,近了监狱。一个给监狱送饭的小姑娘很同情蟾蜍,帮助他逃出了监狱,回到了他的住处,可是他的家已经被黄鼠狼给占了。鼹鼠、河鼠、獾和蟾蜍又齐心协力把它夺了回来。蟾蜍也从此改掉了他的错误。蟾蜍这种知错就该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可爱的小鼹鼠。他活泼聪明,还很勤劳。不像我,擦个桌子都喊累。其次我喜欢的人物是河鼠。他性格开朗,还很好客。鼹鼠在河鼠家住了好年,他一直对朋友都很好。河鼠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会作诗、划船......。我要学习鼹鼠的勤劳,河鼠的好客。

他们后来的生活如何呢?也许蟾蜍最后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了全村的人,还发誓洗心革面,不再靠父亲的财产过日子。而鼹鼠、河鼠和獾成了村里有威信的人。最后,蟾蜍也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富商。

《柳林风声》是我在暑假里最喜欢看的一本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youer/wnoo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