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演讲稿 >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发言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发言

一、基本情况2010年学院共有本专科毕业生682人,本科签约率91.8%,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考研率3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考取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编制近30人,总体就业率达98.7%。2010年学院计划招生690人,实际招生报到729人,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发言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院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院团委牵头、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体制,做到了“三结合、四到位”。“三结合”即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指导毕业生就业与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相结合、毕业生就业与毕业生产实习相结合;四到位,即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奖惩到位、人员落实到位。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转变观念,形成合力,力促就

针对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事业编、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缺乏热情的情况,学院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教育,努力营造健康的择业教育氛围。开展致毕业生、家长、全体教工、用人单位“四封信”活动,转变观念,形成合力,加强用人单位与学院沟通了解。通过企业老总、知名校友到学校“现身说法”,引导学生降低期望值,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工作或创业。

(三)认真排摸,个案指导、人文关怀认真做好就业排摸工作,针对排摸出未考取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及未签约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其就业意向要求中的省份、区域等要求,把就业困难学生及就业弱势群体作为重点。对未签约和有业不就的学生登记造册,院系领导、班主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辅导员及关工委,密切关注毕业生思想动态,实行“一对一”谈心,根据毕业生自身实际、社会背景、个人愿望及存在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个案指导”, 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性就业。木材科学与工程系刘念华主任,对该专业每位毕业生的实习单位、是否考研、想与何种单位签约、需要如何帮助都了如指掌,进行专门辅导咨询,热心为学生答疑解惑,积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职业选择,充分体现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

(四)抢抓机遇,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学院实行院、系领导划片分区域拓展就业市场制度,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在稳定省内17地市就业市场基础上,开拓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就业基地。2010年以来,重点抓住国家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机遇,着力拓展京津冀辽等省外就业市常环渤海经济圈毕业生签约数量由2006年初的不足5%上升到2010年的28%。

学院结合专业社会实践,借助送科技“三下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淮河、太湖、长江、黄河和海河流域,南水北调工程和山东省西水东调工程,参与社会实践,加强校地沟通,寻找就业机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校毕业生以良好的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近年与这些流域和工程单位签约的毕业生逐年增多,打破了他们非“211”、“985”学校毕业生不签约的常规。水利部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等成为我校“大学生青春创业实践基地”,拓展了就业空间,实现了就业区域的新突破。

(五)化劣势为优势,实现就业质量的新提高就业质量关系学生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学院针对部分单位对农业院校的工科专业不了解的情况,加强与实习基地、对口行业联系,通过走访、校地科技合作等多种形式,向用人单位介绍学校办学优势、学院专业特色、学生业务能力、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等。许多单位了解了学校、了解了专业、了解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2010年学院举办的就业市场中,中国水电基础局、中国水电四局、中国水电十三局、中建二局、中建八局、中建安装局、中铁十局、山东钢铁集团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30余家大型企业到校招聘。在提高毕业生签约率的同时,实现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yanjianggao/ppkl6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