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心得体会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在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下面就让小编为各位整理了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的相关信息,欢迎各位查阅。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一)

今天参加了太仓市朱棣文国小主办的《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关于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国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作为一名国小三年级孩子的家长,感谢校方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次继续学习的机会,本次报告会受益颇多,总结了一点不成熟的心得,与各位家长共同探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受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支配的。从当前国小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家长宜在以下几方面确立教育观念: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子女观;正确的健康观。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宜把握几个方面问题:

1)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2)为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是提高孩子自立能力的前提;

3)与孩子平等地交往与沟通是增进相互了解、改善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

4)增强、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秘诀。

同时作为家长自身也宜了解以下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如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广泛兴趣爱好的方法、培养孩子健康情绪与情感的方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提高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培养孩子交际能力的方法等。

现在的国小教育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观察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观察孩子的性格是否开朗,是否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恰,能不能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自觉性、是否强;学习欲望强烈与否,面部表情愉悦不愉快,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善于交友不孤独等,观察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班主任虽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协助家长对学生教育好孩子。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生活;情绪乐观、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的四有新人。

在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做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措施。家长更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工作,限事态于萌芽状态,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孩子们的心灵打下一片蔚蓝的天空。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二)

生命是一个过程,重在追求幸福,寻找乐趣;

教育是一种手段,旨在帮助人生的预备。

—— 尼尔 (二十世纪英国教育家)

今天才发现自己从未认真了解并思考过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复杂,尽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专业教学上不断突破自我,争取每一次的进步。过去的五年里,我只是单凭自己的热情、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带领学生们走过每一学习阶段,有欢乐也有悲伤,有激动更有难忘,似乎班主任工作就这么简单。直到现在的班级中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让我在一种复杂的感情中,才想到该冷静思考教育工作当如何有效进行,正是在工作自我剖析中悟到了班主任必须下功夫用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医生的角色才能让学生“感觉幸福”。以下是一则典型教育案例及从中获得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案例:

周同学,男,18岁,高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际,缺乏与人良好沟通的能力。个人喜欢运动,阅读文史地军事等课外书籍。但习惯自我为中心,恃才傲物瞧不起同学又赢得不了同学们的肯定,眼高手低,极度自负的同时又非常自卑,缺乏信心;

愤世嫉俗,有较强的民族正义感及法律意识,思想固执行为容易极端,非常渴望荣誉和权利,十分在乎个人利益得失。敏感、多疑不相信他人,脾气易暴,易情绪化,思维方式与一般人有一定差异,并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前期症状;

做事拖拉,学习、生活效率低,经常迟到,个人卫生有时不懂收拾,成绩属班级后部分。

教育实录:

一、 了解学生背景,分析形成目前状况客观主观原因

经过多次课后与他的个别谈心,家访,经常和他母亲电话交流,我了解到周同学国中地段中学教学质量相对偏差,会考复读了一年才考上现在的这所普通高中,也因此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心高气盛的他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同时也因广泛阅读了课外书而瞧不起班级其他同学,造成内心主观上就与同学们对立,与人说话居高临下,不愿与周围同学们坦诚交流更拉大了与班级整体的距离;因为做事效率低,他经常早晨迟到上课或是任何教学活动总是最后一个到,拉班级后腿,班级各项事务中缺乏对集体的责任感,漠不关心,客观上也孤立了自己。这种风格的形成部分也源于他的生活环境。他从小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身为从事医务工作的老红军干部对孩子宠爱有加,外公的去世不仅让外婆更加疼爱他,也令外公成为他心中高大伟岸的军人形象及权利的象征。长大后回父母身边,母亲工作繁忙,父亲常在郊区工作无法经常及时地与孩子交流,常时间的时空距离使父子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父亲家长式的作风和教育方式使孩子缺乏信任和最需要的鼓励,他的优缺点也得不到及时的肯定与指出,当然还有思想困惑等方面的疏导。孩子曾说父母不相信他,连去楼下买豆腐妈妈还要在楼上窗口上看着,更不用说承担其它责任。与他的交流中才发现他的确连交际的基本常识都不是很明白更不懂基本的人情事故,然而涉及个人利益却变得精明、狭隘,他不愿为别人无偿付出,甚至会认为其他同学们为集体工作是理所当然。他固守着自己偏执的逻辑,与所有人展开拉锯,包括“没有给他公平比赛成绩的评委老师”。他渴望朋友也渴望被关注,却很难去理解和被理解。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与他有关的问题。高一一年用“伤痕累累、倍受挫折”来形容他毫不夸张。他积极踊跃地参加了几乎任何一项校园活动却没有获得一次奖项,唯一的一个参与奖他拒绝领奖,包括班级竞选或任何班级代表推选带来的都是打击。愤懑与不平充斥着内心,连我都担心他还能受得了哪怕再小的刺激,也不忍心再看他面对失败那痛苦与仇恨的样子,正如他自己所言“心力憔悴”。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会对他今后的成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二、 积极与父母交流,共同探讨摆脱他思想上心理的困境

在与他母亲的交流中我建议家长学着看一些家庭教育的通俗读物,放开心胸,放平心态,学着开始放手,对孩子的全方位管理可以适当转化为教会孩子自己承担部分家庭责任,在责任教育中学会理解他人和与人合作,也请父母尤其父亲有意识地加强同孩子地沟通以便及时地疏导孩子成长地困惑;在学校我经常抓住机会利用小事教他领会情感与责任,用心体会家人与同学、朋友的付出,学着领悟集体的快乐与温暖,学会做好小事,学会积累,等待成功。记得月考后的一天课间,走廊上他皱着眉头郁闷又有些愤怒来找我,因为班级的一些小事又敏感不平了。听到他说自己这周心情一直很不好不仅因为月考不理想,还有回家跟妈妈吵现在又加上学校里同学之间的不痛快,已经憋得快不行了,还质问我是不是不关心他了。我立即因势利导,平静地替他分析了妈妈最近的工作状况及一人承担家庭担子的辛苦与难处,设身处地地请他想想妈妈撑不住了你怎么办,而18岁男子汉的你现在又可以为母亲做点什么;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都是在默默无偿的付出中才能体会到他人的理解与感激,正如同学们和老师对你的包容与关心是融进每一天静静的日子里的,你感受到了吗,你感激过吗,自己细心回味一下?他不好意思地鼓着嘴笑了,点了点头…于是又是湛蓝的天空,阳光明媚。

三、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同学、老师的信任与温暖,使其恢复自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积极的最好手段。”

针对他渴望成功的心态,我特意去书店挑了本励志类的书《成功是一种心态》赠送给他;就他那个火爆脾气和天天不平的心态,我挑了几盒不同的音乐磁带送给他感受体味,也推荐了几本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建议阅读如刘墉作品集…课任老师之间我会提前告知情况并请老师们多鼓励关心他,尽量挖掘他的长处,本学期他的语文古文进步了,生物实验做的最好上课态度非常认真,地理期会考了班级第三名;班级里,我会帮助他让周边同学及全体同学了解他值得褒扬的地方,也侧面请同学们多给予他包容与鼓励,更多的是在学习生活中教会他做人,指出他的不足也给予他机会改正,他那害怕受伤的心灵已逐渐能完全理解我的用心,肯定我,信任我,哪怕是挨了我严厉的批评。尽管他确实有很多不为人喜欢的地方,甚至有我都无法理解的莫名的思维方式,但同学们慢慢也能用平静温和的心态和方式与他相处并一起为他加油努力,学习上大家都会认真给他讲每道不明白的问题;高一的校园冬锻运动比赛中他获得了一项个人第一,一项团体长绳第一,我们班因此代表参加徐汇区比赛获二等奖,他与大家一起快乐的同时一定不会忘记训练过程中合作的喜怒哀乐吧;学农一周令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与室友的相处,然而全寝室能以大局为重,互相帮忙照顾,内务评比获得班级最高分,班主任我由衷得高兴孩子们懂事。

当然,现实中的改变总是反反复复,在思考中我觉得一味的爱与包容与鼓励也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育的真谛就在于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在一次对话后,我答应他将以对其他同学一样的标准在学习生活方面加强严格要求,奖惩一致,因为敏感的他不想别人总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所以也意味着他接收对自我更高的要求的挑战,至少敢于面对问题。高二上学期,他主动请求每天下午放学替班级关门、窗、饮水机。自从他接管这项班级事务,我们班再没有因此而扣分,为此我特别几次在班级中进行表扬和鼓励也提出希望,让他学会心平气和地等待成功与荣誉并为之付出努力,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圣诞节前夜,他特意电话问我下学期文理分班我教哪班,他不想分班…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最令我头大的孩子居然最令我放不下。

教育反思

心理问题岂能当作品德问题,草草敷衍了事。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学生更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由于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隐抑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三)

前不久,“百场家教讲座入千家万户,十万学生家长学科学教子,遵化市妇儿工委家庭教育年活动启动暨知心姐姐家庭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遵化国际饭店一楼会议室举行,《知心姐姐》报告团的孟讲师,给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极具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听孟老师的讲座心里豁然开朗、感触很深。为老师和家长在今后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开启了心灵之门“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心得体会文章“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心得体会文章。

孟老师以“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为主题,用一个个典型鲜活的案例和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话语向大家揭示了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盲区——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给家长、老师敲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也使大家顿悟:心灵的成长和身体一样重要,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需要我们给予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也需要我们给予适当的挫折教育,学会心理自助“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心得体会文章文章“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心得体会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短短的一个小时,现场的家长和老师们听的全神贯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正确地赏识自己的孩子了吗?我们把指责的“食指”收回来了吗?赞扬的“大拇指”是不是经常竖起?现在我们的家长给孩子的自由应该说很多,但效果为什么不好?听了孟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帮助孩子合理的安排时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所以孩子自由的没有了“度”,这种放任自流的“自由”会贻误孩子终身的。讲座刚开始的时侯,孟老师让我们每位家长在白纸上用画圈的方式写出孩子的十种优点,当时我所想到的却只有孩子的缺点,后来通过孟老师的引导慢慢的发现孩子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优点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对孩子的要求太过完美,没有想过她才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还有孩子刚入学时还有好多上幼儿园时的习惯,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慢慢的引导,可是我们却总是批评孩子,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心得体会文章心得体会。通过今天的讲座,在今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我们家长会学习孟老师的心灵沟通方式使“知心姐姐心理健康”之花开得更美、更灿烂。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ndetihui/52jmv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