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雪夜来客》读后感

《雪夜来客》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雪夜来客》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雪夜来客》读后感

《雪夜来客》读后感1

我最喜欢的书是《西游记》,它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书中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他们凭着坚持不懈的信心和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取到了真经。由此,我想到了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名言使我明白了极其深刻的道理,这句话陪着我成长,使我不断获得成功。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妈妈要做一道凉拌菜,需要把大蒜捣成蒜泥。妈妈告诉我,捣大蒜是很难的,可我就是有些犟,便萌发了试一试的念头。于是我便飞奔到厨房,看到妈妈已经在捣蒜了,还时不时得被大蒜散发出来的气味熏出眼泪。我心想:妈妈连捣大蒜都不会,对我来说必定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我走到妈妈身边,对她说:“妈妈,捣大蒜这么简单的事,还是我来吧!”

“你……你……你能行吗?”妈妈半信半疑地问。

“当然可以。”我拍了拍胸膛,说罢便从妈妈手里得意洋洋地夺过两个大蒜和捣蒜的工具。

一切准备就绪,我把大蒜放进装大蒜的容器里,然后拿出捣大蒜的锤子,装出一副很熟练的样子,便鼓捣起来,可大蒜仿佛在跟我作对,一直在里面“跳舞”,我气得乱捣起来。突然,有块大蒜“飞”了出来,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我还来不及躲闪,蒜瓣已经打在我的脸上。

我坐下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大蒜是圆的。外表是光滑的,不好砸,我只要把它拍扁就容易多了。于是我拿出菜刀,“啪”的一声,圆圆的大蒜变得扁扁的趴在案板上,我又试了一次,果然变得轻松多了。心想:原来,只要我用心想办法,困难就会克服的。

这正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坚持不懈、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最后修成正果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都要坚持,用心。这不就是验证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吗?

《雪夜来客》读后感2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高女人和矮丈夫》这个动画片是改编自冯骥才先生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篇小说。没有看过的读者们可以去搜一搜这个动画片,跟小朋友一起看也非常不错,有着浓浓的80年代的感觉。

《雪夜来客》是冯骥才先生的小说集,其中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人间悲喜”,中编“百姓世相”,下编“江湖传奇”。所收录的小说都是冯先生50年来的精品中短篇,包括《雕花烟斗》、《神鞭》、《雪夜来客》,也包括他最新创作的《木佛》。

冯骥才先生是老一辈艺术家的代表,他们文化底蕴深厚,经受过社会大浪潮大风暴的洗礼因此作品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冯骥才先生首先是画家,这是我所不知道的。这本书中附赠的两张画片正是出自冯先生之手。在60年代的大风暴过后转而进行文学创作,成为“伤痕文学”代表人。本书中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雪夜来客》以及《雕花烟斗》等作品中渗透着那场动荡给冯先生等社会文人带来的冲击和伤痛。但是他们仍然坚持了下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中与本书同名的《雪夜来客》这个短篇用了极短的篇幅描写了一位刚刚从那场风暴中抽身的在大雪纷飞的夜晚跌跌撞撞地来投奔“我”的朋友,而“我”和妻子能做的仅仅是为他提供一顿简陋的晚餐。太多的欲言又止,太多忍住的眼泪,充分表现了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迫害以及前途的渺茫。冯先生的文字朴实不做作,但是非常有张力。

在这本小说集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木佛》。它的`视角有点像东野圭吾的《悲剧人偶》,出发自一尊来自宋代的木佛。冯先生在文后的创作手记中将其定性为荒诞小说,这是他最新的创作体验。故事讲的是一尊被主人遗忘在床底下的尘封已久的木佛,有一天终于得见天日,从那时起就辗转多人之手,被买卖,被鉴别,最后竟然……剧透停止。冯先生借木佛之眼对在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各色人物进行描写,嬉笑怒骂之下透露众生之相,反映了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气。

除此之外,冯先生在本书开头的自序“作品的生命”非常值得一看。他说“文学史排斥各种功利”,只要用生命去创造的作品就是美好的,成功与否已经不重要。这段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现在的人总是现有目的再创作,而并非以创作本身为目的。

标签: 读后感 雪夜 来客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xq5q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