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七年级上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上教学反思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反思:

优点:1、本节课我始终贯彻教学设计的思路,围绕设定的三位目标进行教学。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不足之处:本节课是新生刚接触的第一节历史课,虽然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教学及引导学生学习,但是没有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模样时不够到位,所以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这是今后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2、作为升入国中的第一堂课,在明确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对原始社会进行学习。由于本节课距离我们比较遥远,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利用历史图片辅助教学,收效很大。透过历史图片,同学们能直观地感觉到这一段历史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记忆重点知识,充分说明学生已经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同时学生们还自己通过比较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山顶洞人的复原图,得出他们的体质特征。

由于学生未作预习,所以对本课知识生疏,因此在教学进度上没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我觉得在一定条件下应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上学生通过提纲自读教材,注意及时在课本中勾画重点,培养学习习惯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后反思:

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全体学生鸦雀无声地望着我,就说明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当这种挑战来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我细心观察并发现了摇头的同学,使得这一环节更有意义,激活了学生思维。反思一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总是考虑能否按课前准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需要、情感没有真正地被重视。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观察、多思考,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到学生身上。我相信,对学生多一份关注,他会还你一个惊喜。

第3课华夏之祖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炎黄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了解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我们中华儿女拥有超强的凝聚力。到此第一单元原始社会的历史我们就学完了,从夏朝的建立开始,我们即将进入到奴隶制社会的学习。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通过对七年级《夏商西周的兴亡》这节课的讲授,使我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弊病,也使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为我以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这节课成为我以后不断改进,不断成长的起点,自认为本节课上的很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对教学班的课程进度未能及时的了解,对前节课的知识未做补充,就直接引课,造成了学生的冷场和茫然局面,创设情境教学法失败了,应该有的效果未能体现出来。

2、教学过程设计上,以我校的自然分材教学理念为基础,主体进行设计,由于本人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有欠缺,所以设计了四个自学提示,以问题为导向,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但事与愿违,自己的设计和学生的学习不在一个调上,致使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设置的问题学生都在书中能够找到,所以学生没有新鲜感,问题反而成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从这节课上,我充分体会到了自己不敢放手发动学生自主探究的这一毛病,这也不是一两次了,怕放去收不回了,这也是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老认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所以,就不敢放手。还有一个原因是:老认为学生不懂就要讲,大包大揽的包办了学生该做的事,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

4、未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因为自己讲的过多(都是学生容易懂的),浪费了时间,若能做到学生会的不讲,我的教学就是很大的进步。综上所述,我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在今后工作中努力的使自己教学更有进步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内容。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等特点。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我选择丰富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探究青铜制造业的上述特点。同时,强调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的认识,适当介绍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学生对夏商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

标签: 反思 七年级 教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x5xd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