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做好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应具备的五点意识论文

做好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应具备的五点意识论文

高三学段,单就语文学科而言,大学联考知识点复习呈现出诸多特点:繁多化、琐碎化、庞杂化、模块化。这一个个知识点倚叠如山,分布繁乱,令人头晕目眩。本已身心俱疲的学生更是在知识的汪洋里常感无所适从,一片迷茫。如何在该记、须记的知识点复习上为学生减负、减压,成为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理清知识、熟记知识才能更有效地运用知识,进而提升解题能力。所以,在高三语文知识点的复习上,要具备如下几点意识。

做好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应具备的五点意识论文

一、图文并茂的板书意识。

以图文并茂的板书形式去理清、理齐知识点,可以在知识的精简性、审美性、直观性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让人一目了然,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混乱、细琐。

因为“板书作为一种无象的、无声的书面语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从有声语言中获得的印象,而且能够创设课堂审美情境与和谐气氛,引起学生审美的心理体验,产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1]可见,以图文并茂的板书形式去整理知识、简化知识,易于使学生产生接受的心理,因为这里有审美心理的唤醒。有了板书,文本中的一个个知识点不再是僵化的、无温度的,而是具有立体感和生命感的,可以形成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著名的“三美”主张之一--格律美。文字与图画的组合、叠加可以让人在视觉平面上享受到一种心理上的立体架构之美,使记忆的效率大大提高。如在复习记叙文在叙事过程中通过侧面描写去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板书:

即在记叙文中,适时、适地、适当地点缀一些景物来侧写人物,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叫“人面桃花相映红”.写一个人生活贫穷,可通过其肖像、动作等来进行直接描写,也可通过外物衬托来间接侧写,如写其居住环境:门的破旧、裂隙,床上铺的烂棉絮,饭碗的破损等。在具体描写景物时要注重其特征,而描写其特征时要注意多角度手法的运用,即感官角度、观察角度、修辞角度等,以此丰富和突出人物形象,才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意)服务。这种侧写在诗歌鉴赏中可以称为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它是衬托“人面”的“桃花”,可以增益其美。

当这种图文并茂的板书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美的画面时,记忆这种枯燥的学习行为也显得富有情趣和美感了,记忆的质量就会随之提高。

二、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

大学联考语文的知识点多如繁星,如果一个个死记硬背,就会出现记不牢、记混等问题。这对于后期学习来说无疑是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形成在整体上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可以对知识点的组线、构成、织网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在《教学十二韵》中写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师“传授有思路”,学生就会“识记易寻路”.教师的主导性之一就体现在导方向、导思路上。让学生“遵此路”就会“识斯真”.故这种宏观把握上的思路意识,是在有效地导控知识点的方向性、顺序性、线索性,让学生的记忆更便捷、高效。如在训练记叙文整体写作思路上设计如此知识点结构图:

即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记叙文写作,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

(一)w hy:为何而写。这关乎到作文的立意,即记叙文表达的思想情感或揭示的观点道理。而立意(主题)源于对作文材料审视,通过立意(主题)亦可自拟标题。而标题往往能直接反映主题,所以拟题很关键。

(二)w hat:写何内容。主题立意总要找到一个载体,犹如诗歌中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和“志”总要找到依附的载体:景和物。记叙文中主题思想的载体就是人和事。在写人叙事时,首先要根据主题来确定人物的性格,依据性格再选择事件。事件是人物性格得以呈现的载体,所以在叙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先确定典型画面(场面或事件)。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三个特性:即过程性、细节性、障碍性。如此叙事才能具体生动。所谓过程性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性格进行直接描写时要注重组合式,即以动作为主,辅以肖像、心理等其他描写。因为事件的推动发展主要靠人物的行为完成,注重动作的细化延缓,事件过程性才能得以延展和体现。在叙事的过程中要想细腻感人,需合理添加细节,特别是合理设置障碍。因为“写好一个故事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元素:冲突。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冲突的基本流程:愿望 + 障碍 = 冲突。”[2]有障碍才有冲突,叙事才能曲折动人。如学生澎湃为了刻画爷爷勤劳能干、细心认真的性格特点(人),选择爷爷开垦荒地之事(事),通过设置一些障碍使叙事更曲折。如添加障碍一:荒地上的垃圾繁多乱杂;障碍二:杂草丛生很难拔动、铲除等。在克服障碍和困难的行动中就能很好地体现爷爷上述性格特点。叙事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但只要这三个主要特性把握住了,作文就会有光彩。

(三)H ow :怎么去写。就是如何去润饰和描摹选材内容里的人和事,这需要学生注意整体和局部构思。如上图,在此不一一赘述。

这种知识结构图体现的就是一种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即使是临场作文,按照此思路拟作文提纲,学生就会避免边想边写、愈写愈乱的紧张心理。

三、三维角度的思维意识。

江苏大学联考语文的重头戏其实包含两大模块:现代文阅读模块(散文阅读 / 小说阅读 + 论述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等);作文教学模块(记叙文 + 议论文 + 散文等)。这两大模块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却是常常易被忽视的,可能是因为熟视无睹。但是,有时最常规、最中规中矩的方法,看似笨拙,反倒最有效,最有智慧。这一条贯穿的主线其实是一个三维角度,它们在不同的文体中可以灵活组合应用。这个三维角度就是三个层面:W hat角度,即写什么(内容、对象);W hy 角度,即为何写(目的、意图);H ow 角度,即怎样写(方法、技巧)。无论何种文体(小说、散文还是论述类文本),何种模块(阅读还是作文),这个三维角度是根源。把握了它,阅读和写作的整体思路和框架就掌握了,作为读者和作者的学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习有效性就会得到显着提升。

如上述第二点宏观把握的思路意识里提到的记叙文写作整体思路,见上图模式:

W hy+ W hat+ H ow(这里不再赘述,见上文)

议论文写作也牵涉到这个三维角度。如对中心论点或话题进行分解形成分论点时,也是从这三个角度入手的。具体观点或话题要具体对待,看从三维角度中哪一个角度好切入分解。如中心论点:人生应拥有乐观心态。可以从 W hy 角度切入,即谈论拥有乐观心态可以达到的效果、所起的作用和意义等。再如“谈赏识”这个话题,可以确立“人生应学会赏识”这个中心论点。对于此中心论点,可从 H ow 角度切入去写,即如何学会赏识,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议论文从 W hy、W hat、H ow任意一个角度去写,姑且可以称为“独角戏”.可写成并列式、正反对比式或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如果把 W hat+ W hy+ H ow 三个角度共同组合叠加在一起去写,且保持顺序不变,姑且可以称为“铁三角”.可写成递进式结构的议论文,即先提出观点或话题,接着分析其原因,再提出解决的办法。

而同样,这种 W hat+ W hy+ H ow 的“铁三角”式的递进式结构写作思路,亦可迁移转换到学生对江苏省大学联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思路题型和段落层次题型的考查认知上。解答这类题型也可从三维角度入手。如下图:

同样,散文阅读的思路也是从三维角度展开的,图示如下,不再赘述:

所以说,语文知识点的复习看似繁杂,其实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自己的聚居群落和部族。让每一个知识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对应之家,把它安顿好,学习就会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事半功倍。

四、文体特征的要点意识。

江苏大学联考语文除了对语言基础题型的考查(包括词语辨析、语病、漫画题、排序、对联等)外,重点还在于对诗歌、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等文体的考查。而每种文体所考察的知识点又都很庞杂,在不同的学习内容模块和文体板块中理出要点知识,对于每种文体和模块的复习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正如“二八定律”所言: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 20% ;其余 80% 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非决定性的。在复习中要抓住、抓全、抓牢那100%的知识点既费力又不切实际。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抓住那 20% 的要点、重点,就可掌控那 80% 的次要知识。寻找不同文本特征的教学着力点和支撑点,就是寻找那20% .把握这个点就能撬动并激活这一文体知识内容学习的思维点。教学方向找准,教学要点找对,复习自然省时高效、路顺速快。

如在诗歌鉴赏教学模块中,可重点把握“四语”意识。如图:

所谓的景语,即对形象的考查,主要指景物、事物形象,它是诗歌赏析的起点。“一切景语皆情语”,情语又是赏析诗歌的一个归宿点。通过景语这个起点和载体,可考查景物营造的意境(境语),以及描写景物的手法(法语)等。

无论是江苏省还是其他省的大学联考题,很多题目都是从四个角度命题的。

如 2011 年重庆大学联考题:“客愁”在〔明〕张弼的《渡江》一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这道题考查的是思想情感,属于情语角度。再如 2010 年安徽大学联考试题:杜甫的《岁暮》一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这属于考查写作技巧和表达技巧类,属于“法语”的角度。

在小说这种文体中也要树立“四位一体”的要点意识。如图:

即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同时是为小说主题服务的。主题是灵魂,三要素中的人物常常是核心。无论是江苏省还是其他省份有关小说的大学联考题,有几类题基本上是必考的:或从环境入手,问某段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或从人物入手,问某主要或次要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或问某个情节或线索在文中的作用;或探究主题意蕴或标题意蕴。无论从哪个角度设问,答题的思路都应是四位一体的。如问某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应考虑四个角度:即环境角度(环境本身交代了什么);情节角度(对推动全文情节或对下文某情节的推动作用);人物角度(暗示人物的心境、处境、命运结局等);主题角度(如社会环境常会暗示主题等)。当然不是每一个提问都一定会全面考查四个角度,可能侧重其中某几个角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学生的整体思考应是四位一体的。

如 2008 年江苏的大学联考小说《侯银匠》,其中有一问: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答案如下:

1.情节角度: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等情节提供依据。

2.人物角度: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又如 2011 年江西大学联考小说《晚秋》有一问:请指出小说第三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这里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四位一体的角度其实涵盖了大学联考小说考查题型的大半江山。如从情节角度出发,大学联考命题又引申出情节概括题型、情节作用题型、情节安排设计探究题型。从人物角度出发,又设置了人物形象分析或概括及人物形象作用题型等。

所以,增强复习各种文体知识的要点意识,就会让学生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拥有了一个罗盘,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不至于在大海中迷失方向。

五、以点串面的整合意识。

语文知识点的复习内容看似是由相对独立的各个模块、板块构成,但很多时候每个模块的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之间有交集、有交叉、有交融。找到每个模块之间的共同点、交叉点、贯穿点,就能很好地以点串面,提升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增强整合意识,在异中求同,分中求合,寻找隐性的知识点,串联多个知识模块,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习效果。高三语文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常常有这样的误区:

因为国中不考,故不教;大学联考不考,就不学。有些知识点虽然表面上大学联考不直接考查,但一直在隐性地考查。比如有关汉语句子成分知识点。如图:

句子六大语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其顺序及其词性构成的隐性考查涉及到语病、对联、文言文断句、翻译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

如语病题里的划分主干法就能重点考查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赘余这几类语病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等。“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要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2013 广东)这里“缓解”与“载客”搭配不当,属于动宾搭配不当,应在“载客”后加中心语“的压力”.同时,通过这种主干划分也能知晓,此题也可看作成分残缺。

而在定、状、补这些枝叶成分中,也可考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定中或状中)。如“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2012 北京)这里“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属定中搭配不当,应把“功能和作用”改为“特点”.

又如在江苏文科附加题文言断句里,也能有效利用这种句子成分分析法来提升做题的效率。

2008 年江苏大学联考试题: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要求给画线句子断句,限 6 处。出错最多的地方是最后一句,有人断句到“此”之后。其实根据句子成分分析,“此”应做最后一句的主语,正好构成主、谓、宾三大主要成分,断到“此”后,则末句缺少主语。

对联题更是追求一种对仗工整,对仗工整里就涵盖了词性的对仗。如上联: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请选出下联。有学生选下联: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结合上图的句子语法成分排列图可得出:上下联前五字对仗较工整。但问题是,“花香鸟语”是主谓结构,“香”和“语”是谓语。而“群山”之“群”是修饰名词的,是形容词“.起”是动词“,花”是名词,正确的选项应是“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绿”和“青”本是形容词,这里放在主语“水”和“山”后面,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成分,也构成主谓结构。同理,在文言文的词语用法和意义辨析以及文言翻译里也会运用到句子语法成分的知识,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增强以点串面的整合意识,就能让学生重新重视被忽略、被遗忘的句子成分这类语法知识,使它重新焕发生命活力,让死的、枯燥的知识点重新灵动起来,对于学习不同模块的知识内容有辅助性的促进作用。

大学联考语文知识点复习之方法、策略,不是一篇文章所能道尽的。但具备这五种复习意识,无论是从宏观整体上,还是从微观细节上;无论是在不同模块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辐射面的比较联系上,还是在同一模块知识点内的纵向线索性的迁移联系上,都能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有路可遵循、有法可依靠、有线可凭借,为繁重的记忆减压、释压,使知识记忆的质量提升,使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

注释:

[1]严先元。教师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2]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q5x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