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道钱学森回国的经过,体会他的艰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要句子

3、感受钱学森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壮志。

教学重难点:

体会钱学森回国的艰辛和他的爱国热情。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多元感知。

1、同学们,1955年的10月8日,我国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胞,他就是——钱学森。对于钱学森,大家了解些什么?(指名说)

2、踏上国土,他这样呼唤着: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板书),我们一起来读课题,你感觉到钱学森的内心怎么样?(指名说)

3、同学们,这“终于”这“回来”的背后,藏着多少辛酸,痛苦与幸福,让我们饱含着深情地再呼唤一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艰辛。

课文从哪儿写出了钱学森回来的艰辛呢?请同学们把课文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先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再读的时候,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他回来得艰辛?

三、细读品悟,体验艰辛。

(一)再读课文,从哪儿感受到他回来得艰辛,找出有关的句子。

(二)读后交流,师生互动。

1、出示句子: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他只好退掉飞机票。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

1)这时指的是什么时候?我听出了你对美国的不满,你为什么这么读呢?

2)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屈服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3)出示句子: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自由读,谁来读这个句子,听了他的朗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着重:没有屈服、不断

2、出示句子: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被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

1)什么是无休止?他受到了哪些无休止的折磨?想像一下,他还会受到什么折磨呢?只有谁会被关在拘留所里,这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个别读,评

2)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钱学森受到的磨难是深重的,读得真好。

3)他睡不好,吃不饱,穿不暖,受到这样无休止的折磨:他屈服了吗?再出示上个句子:读。

3、出示句子: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仍不放松对他的迫害。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行动受到限制,会受到哪些限制?尽管生活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然而:引读

4、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仅仅是为了回到祖国,就受到无休止地折磨,自由被剥夺,就这样过了5年,整整五年啊!在这五年里,特别在一定的时间里,他还会受到的怎样的磨难呢?请同学们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情况。

1)出示句子:

这五年里,

A、当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春节来临时……

B、当夜深人静时……

C、当收到朋友信件的时候……

2)在这些时候,钱学森会想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

3)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来说说,可以一个人说,也可以同桌、前后桌交流一下。

5、美国为什么要阻止钱学森回国,而且是千方百计?你明白吗?

1)老师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当美国一名海军军官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时,他说:“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于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到哪里,他都值5个师!”

一位外国作家曾经这样说:“金

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个师或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国研制的导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国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力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同时,在美、苏两大军事强权之间,中国以其导弹实力加上十几亿人口,与苏美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简直是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

看到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同学们,正是由于钱学森的突出表现,他所存在的价值,所以美国才千方百计地阻止他回国。虽然美国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回国,虽然他为了回国在美国过着监狱般的生活,然而——引读。

四、感知力量,升华情感。

1、那么是什么信念让他这样生活,这样苦苦坚持斗争了5年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3、读后谈体会。这里的一切指什么?如果钱学森继续留在美国,他会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面对这些,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小结:同学们,从1950年到1955年,将近5年,这5年的时间对钱学森来说是多么漫长!钱学森25岁留学美国,45岁才回到祖国。他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20年,在这20年中,他始终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土地,没有忘记故土的亲人朋友,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咱们全体起立,让我们带着对钱学森深深的敬仰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教学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反复复地感情朗读,读中感悟,读中激情,读中积累语言。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触摸文本、贴近文本,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的学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激情,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荡人心魄的爱国心,中华情,从而受到爱国注意教育。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31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4、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明确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概括段意要明确,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语言表述要通顺连贯。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3、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老师要提4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要想答出来,你可以想一想,我可能会提哪些问题,你就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读悟

1、猜一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

指名说,表扬积极思维的学生。

3、板书要提的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4、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回答问题要有课文中的依据。

5、反馈

随机点拨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

联系华罗庚的事迹和他信中的一段话。

饱含诗情齐读两段话。

联系你的敬佩和愤恨,想想钱学森回国容易吗?

那一个词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终于)

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课题。

四、作业:

1、在刚才的4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写一个读后所感的片断。

2、机动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营救”、“过问”、“被迫”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放弃、折磨、迫害、限制、营救、过问

2、交流读后所感。

二、读悟

1、自读思考

钱学森为什么能顺利地回到祖国?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指名读有关句子,并用上“在……在……终于……”回答。

怎样支持?(理解“营救”)怎样关怀?(理解“过问”)

3、比较句子

(1)完成作业本第2题的(2)、(3)题。

(2)讲评作业

“被迫”一词说明了什么?“雄伟”、“终于”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4、齐读“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5、感情朗读

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朗读。

三、归纳主要内容

1、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

2、归纳段意。

3、尝试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说说段落大意连成课文主要内容时作了哪些修改。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5、6题。

2、补充完整读后所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pn1l2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