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校园 >

伊索寓言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伊索寓言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伊索寓言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1. 了解三则寓言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赏析理解。领悟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

道理,结合例子,获得效益

2. 通过对寓言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伊索寓言》的喜爱,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谁能用简洁语言说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内容?

二.精读课文

《狐狸和葡萄》

1. 指导看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体味葡萄的诱人。

2. 一只狐狸看到了,它变得怎样了,又是怎样做的?

想尽了各种办法,想象一下,它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呢?

3. 结果怎样?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4. 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5. 齐读第三段,体会寓意。(可用生活中的事例,加深理解)

《牧童和狼》

1. 默读第1、2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表现?(读后交流)

2. 齐读第1、2段,体会牧童前后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听后有什

么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类似的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事情吗?

4.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说谎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5.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公开课《伊索寓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公开课《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蝉和狐狸》

1.学生讨论:圈套指什么?本则寓言中指什么?

2.细读第2段,思考:怎样骗的?(划出表现狐狸行骗的词语)

3.默读3、4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

4.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

什么?

5.齐读第5 段,说说自己对寓言的理解。(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6.对比狐狸和蝉与狐狸和乌鸦的主人公形象。

三.总结、1.文章结构:先讲故事,再揭示寓意。

2.感受寓言形象,感悟寄托道理,吸取经验教训。

四、作业:自学《我读书我快乐》。

附: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葡萄:诱人。

狐狸:馋得直流口水吃不到酸

《牧童和狼》:

狼没来

牧童:大叫(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大笑(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蝉和狐狸》

狐狸:想吃蝉,设圈套

蝉: 善于观察、思考,存有戒心

(聪明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xiaoyuan/3zg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