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书信函 >

宗祠倡议书

宗祠倡议书

各位族友:

宗祠倡议书

我黄氏始祖峭山公,出身名门望族,乐善好施,为四方百姓景仰,21子传遍全国,明初自江西迁徙至湖南,卜筑醴陵,为我醴陵黄氏之始祖,嗣后族裔繁衍,枝繁叶茂。

醴陵黄氏现有子孙数万,大小分支几十处,广布于醴陵、湘潭、萍乡、武汉、新疆、云南等地,自明清至今,醴陵黄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且人才辈出,代代繁昌。

而今,国泰民安,欣逢盛世,新增清明假期,更让我们后辈念祖之心大盛,然先祖之魂渺渺不知归处,后人花枝纷飞,想深深叩拜茫茫不知何方?请回英灵,孝心供养,告慰先人,方不辜负人才济济之黄氏,不枉了昌盛繁荣之太平。

经数次商议,决心把我黄氏宗祠总堂重新修建,选址醴陵嘉树枫林村,为了工程早日落成,使我族先祖有安居之所,望我族积极行动起来,为宗祠建设增砖添瓦,慷慨捐资,筹委会决定:为捐资者立碑著传,流芳后世,让后人永远颂扬他们积极行善之功德,我族先祖,英灵在上,必将保佑我子孙后代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美满!

醴陵黄氏宗祠重建筹委会

2011年4月1日

宗祠倡议书 [篇2]

尊敬的萧氏宗亲、兄弟姐妹及萧氏后人:你们好!

萍西陂头萧氏宗祠自1821年建成以来一直为子孙后代所敬仰,春夏秋冬辗转,风风雨雨浸蚀,历经数百年沧桑,仍保存至今,但已经是破烂不堪。为倡导崇贤敬祖,饮水思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缅怀祖先,弘扬先祖创业精神,启迪后辈;为使宗祠恢复当年风采,彰显宗祠气派。由萧氏前辈等发起,多次开会研究,一致同意在原址上作一次全面重修,因工作量大,所需费用也多。现予以广泛倡导并征求意见,收集踊跃乐捐意向。百年大计,佑福子孙,期待所有萧氏子孙的全力参与!

萍西陂头萧氏宗祠理事会

xx年6月30日

宗祠倡议书 [篇3]

各位陈氏宗亲、乡亲、社会各界人士: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追溯小塘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间,历史悠久,现已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前夕,小塘村民在小塘陈氏大宗祠内兴办起小塘学校,自此小塘陈氏大宗祠一直作为小塘村的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小塘学校为小塘村培养出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为了教育事业,小塘陈氏大宗祠付出了不朽的贡献,因学校教育事业所需已几经改建,如今小塘陈氏大宗祠仅剩下前门大厅,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败,风光不再。

小塘学校在今年九月搬迁到新校舍,原址归还给陈氏大宗祠。所谓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陈氏大宗祠,势在必行。经小塘村两委会及乡亲父老商讨议定:在原址上重修小塘陈氏大宗祠,恢复其原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要修好陈氏大宗祠,希得到各位陈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更需倡议全体乡亲、族人鼎力相助捐资,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襄善举,筹集资金。恳切希望陈氏子弟及各乡亲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出钱出力,齐心协力,尽心倾力诚孝,众志成城,完成重修小塘村陈氏大祠堂之大业。捐款数量不限,捐款叁佰元以上者,刻名铭志留念。我村两委会将专门成立筹备组,统筹资金及修建工作。欢迎热心人士亲临垂询、监督、指导,共同搞好小塘陈氏大宗祠重修工作。

恳请社会各界人士、乡亲、族人踊跃参与。

祖德泱泱,祖祠煌煌;

万世永垂,方土永康!

宗祠倡议书 [篇4]

萧氏宗亲宾公房的子孙们:

大家好,这次复修宗祠,是各村代表欢聚一堂,经过反复酝酿,最后做出的决定:一定要把宗祠修建好!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巍巍雪峰山下,滔滔沅水河畔,其他姓氏都有祠堂,祠堂就成了一个姓氏的象征,一种脸面。看看吧,米姓、谢姓、舒姓,陈姓、杨姓等他们都有了。难道我们的祠堂坏了,就不能把它复修好吗?不,不可能。泱泱中华大地,我们萧姓历来就是名门望族,自从大心公赐名得姓,先后有皇帝19人,著名宰相16人,著名皇后16人,驰骋沙场的将军,著书立说的.文人,更是不计其数。我姓萧,我自豪!

2015年农历六月初六。祠堂终于破土动工。到目前为止,祠堂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经盖瓦了。建祠之初。预算建祠费用约75万。按1993年修谱人数估算。大概有1.6万人。人平收入50钱就差不多了。据目前统计的实际人数,只不过1.1万人左右,人平均50元全收齐的话,也只不过55万元。

本次修祠,与工匠签订的合同是58万,三通一平工程,后来,祠堂又扩建了2米长度的工程。超支近两万,救灾近一万,宗亲代表开会十几次,伙食费开支近两万,外调人员的车旅费开支近一万,预算修谱要20万,祠堂编书近五万,总开支需要90万左右。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资金缺口很大,因此,萧氏宗祠筹备委员会。向全体宾公房的子孙们提出倡议:

一、人头费未交齐的村户,应立即交齐,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凡属公务员、国家事业编的工作人员,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你们是现时代萧氏家族的精英。本来我们是同一祖宗,由于你们自身的勤奋努力,加之老祖宗对你们的偏爱,使你们在茫茫人海中高出一节。更应该不忘先祖、热爱宗、关心宗祠,伸出援助之手资助宗祠每人,助资1000元以上。

三、刚出茅庐的热血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承担着兴盛萧氏宗族的未来。因此你们更应该关心修祠、修谱。献出一份爱心,资助300-500元。

四、固定资产在50万以上的企业家、商业家,你们更是人中豪杰,应该向萧崇刚(捐资2.1万元)、萧典建(捐资2万)、萧建平(捐资1万)、萧湘斌(捐资1万)、萧杨林(捐资1万)学习,力争多捐一点。

各位宗亲为了把祠堂修好我们少喝一杯酒,少抽一根烟,少玩一把牌,大家都来捐一点。老祖宗在上天是看得见的,是会保佑你们的,你们将会在老祖宗的庇佑下,经济更加发达,事业更加兴旺,前程更加辉煌。

宗祠倡议书 [篇5]

[size=4]尊敬的宗亲们:

唐朝宰相张九龄奉召开凿梅关驿道,至今一千多年,从大庾岭穿越岭南山脉,是一条沟通粤赣南北交通唯一官道。其中梅关古道全长1500米、宽3米,路底以鹅卵石砌结,古迹犹存。

自始中原先民或避战祸逃难、或经商任官均经梅关古道南下。一过梅岭,首站就是南雄珠玑巷,这是南粤大地的先民以及南来北往旅客的歇息地,南迁移民大多数首先聚居珠玑巷休养生息,人口日益旺盛,自然形成聚居福地、繁华古镇,珠玑巷因此成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历多个朝代更替,战火纷飞,人们不断南下,居民日多,然后子孙后裔继续南下散居各地。据现今统计资料,共有153个姓氏曾经居住在珠玑巷,其后裔沿着北江顺流南下广府,并散居岭南各州县,乃至衍居海外,珠玑巷成为岭南人的发祥地。其间、曾氏先辈大多也是在混杂在芸芸众生的南下移民当中,至今可谓无县不曾。

一夏子孙历来注重木本水源,在慎终追远的教诲中,对先祖曾经居住的故地念念不忘,珠玑后裔近年来纷纷回到南雄寻根问祖、拜祠谒墓。在当地政府亦大力支持下,很多姓氏新建、重修祠堂,规模鼎盛,赖以敬宗尊祖,团结族裔,让祖德流芳、福荫后人。

惟曾氏在珠玑巷祠堂至今凋零未显,愧对先贤。欣喜南雄宗亲在2015年4月注册成立“南雄珠玑巷武城曾氏联谊会”,并不遗余力筹建宗祠,现已落实建祠用地一千多平方米,拟建三进三横广府式曾氏大宗祠,工程预算投资1200万元。南雄广州商会会长晓洪家先生带头捐资100万元,南雄当地宗亲已筹集200万元。未足部分现呼吁各县市曾氏族裔宗贤鼎力捐资助建,共成义举!让曾氏先祖在珠玑巷故里永享祭祀,让曾氏族裔回到珠玑巷有一个团聚的地方。

欣逢盛世、天地人和,相信有海内外曾氏族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曾氏大宗祠将屹立在珠玑古巷,以显我曾氏团结一心,为曾氏家族添上光彩。

在此,我们承诺,本次集资建祠,专款专用,并邀请各市宗亲会派出代表监察管理,财务收支情况及时在宗亲网公布。所有捐资宗贤名讳、金额,将在曾氏大宗祠勒石铭记,万世流芳!对建祠作出较大贡献的房系,宗祠立其开基祖神主牌,永享香火。并提供厢房一间,以其开基祖名字命名,彰显祖德。

曾氏辉煌、全赖有你!祈盼各地宗贤鼎力支持。

南雄珠玑巷武城(曾氏)联谊会 敬启

账户名:南雄珠玑巷武城联谊会

开户行:中国银行韶关支行

账 号:679565060535

联系人:

曾子南:13802815258

曾晓洪:13802512576

曾海宏:13798668108

曾宪忠:13922570866

筹建曾氏大宗祠地址:广东省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珠玑巷[/size]

标签: 倡议书 宗祠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shuxinhan/e59j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