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热点 >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通用15篇)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先进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通用15篇)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

荔波县小七孔镇觉巩村有这么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他叫xxx,拥有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父母、爱人,还有两个活泼懂事的女儿。他的家庭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全家人都在用自己的真挚、朴实和宽容守护着平平淡淡、最真实的幸福。

爱岗敬业守底线,愿做乡村振兴衔接人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他在工作中虚心、勤劳,积极主动,尤其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工作上,主动关心脱贫不稳定群众,积极为脱贫监测户申请各类项目分红;对包保网格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发现有突发困难群众及时制定帮扶计划精准开展帮扶工作;协助村级开展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工作,对于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做到“包接包送”并做好相关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乡村振兴工作开始以来,他积极参与村级项目谋划,协助村支两委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谋划工作。此外,积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帮助群众介绍外出务工、登记好已就业人员的信息台账,做好防贫、返贫等相关事宜,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任劳任怨睦乡邻,愿做勤俭节约持家人

xxx的母亲一直秉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和勤劳,尽心竭力地处理好家中琐事,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和身患重度残疾的xxx的父亲。每天的日常就是骑着一辆电三轮风雨无阻的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到家后又急忙洗衣做饭,一刻不得清闲。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她尝试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能够给予一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让家庭变得更加温暖的同时让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在对待邻里关系上,王母也表现得很积极,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的母亲就一定会伸出援手,为大家排忧解难。

敢于担当甘奉献,愿做传道授业园艺人

xxx的妻子是一名乡村幼儿教师,为了能给孩子们上好课,她除了积极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网上优秀教师的课程,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常常观看视频,查找书籍,为给孩子们制作教学用具常加班到深夜。她常说“当了幼儿教师,我才知道,真的要会十八般武艺。我要努力勤学习,做我们班孩子的榜样。”“班上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缺乏父母的陪伴,我更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们一些”。xxx的妻子从两个孩子的妈妈,变成一群乡村孩子的“妈妈”,她心疼班里的孩子,同样更能切身体会这些村里孩子们对爱的渴望,所以她总是竭尽所能陪伴和爱护孩子们,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尊敬长辈爱学习,愿做舞蹈绘画追梦人

xxx育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说起女儿,是我和妻子最大的骄傲”xxx说。他的两个女儿非常地听话懂事,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在奶奶的教育下,平时她们在家也总是互相帮助,一起玩耍,不给奶奶添乱。特别是刚五岁的大女儿,经常帮助奶奶扫地、洗碗、整理玩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三岁的小女儿总是跟在姐姐身边有样学样,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大女儿从小就表现出对舞蹈和绘画的热爱,所以四岁时xxx就给她报了舞蹈班,四岁半给她报了绘画班,每次课程奶奶都会带着妹妹接送姐姐,一年多下来,姐姐也坚持从未请假旷课或迟到。短短一年时间下来,孩子已经取得中国舞一级资格,绘画方面获得了2021年贵州省全省创意书签设计赛学龄前组一等奖。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2

xxx志自20xx年3月入驻拉伯乡拖甸村委会以来,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四项工作”,以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为前提,以解决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与当地党员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拖甸村委会帮扶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深入走访,准确掌握村情民意

拖甸村位于拉伯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7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610户,2542口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667人。

xxx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克服了高温的考验,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计,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足迹踏遍了拖甸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他还不时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认真记好民情日记。通过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不仅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还清楚掌握了整个村情社貌。

吃透政策,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

xxx志刚来,正赶上全省扶贫工作转入整改阶段,按照省、市、县关于“回头看”文件精神,先后进行了7次“回头看”。他先后参与了拖甸村委会易地搬迁工作存在问题的摸底调查、拖甸村卡外农户的摸底调查和托甸村精准扶贫动态调查等专项活动。xxx与两委班子一道,及时组织广大扶贫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把握政策要点,吃透政策精神,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六九五六”贫困退出标准,严格对标对照,逐户分析研判。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进村入户摸底调查等工作任务。

在调查工作中,xxx志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目标,深入查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屋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扶贫对象是否精准,扶贫措施是否有效,资金管理是否严格,贫困退出是否真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的要求,逐村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对村内建档立卡户进行核实,拟定贫困户于组内,经村内评议、村内张榜公示后无异议报乡政府,确保了全村贫困户的准确性。

摸底调查结束后,他与其他队员一道不辞辛苦,认真撰写出《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调查统计表》、《托甸村回头看整改意见汇总》、《托甸村回头看统计表》《托甸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增减情况明细表》、《托甸村贫困户信息表修改》等,准确掌握了拖甸村民委员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变动情况,着力降低错评率、漏评率,努力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从而确保了拖甸村委会“整改”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谋划项目,农牧民受益匪浅

xxx志与云南省社科院驻村工作组,筹建了托甸村委会精准脱贫作战室,并以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出发点,同村班子一道,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跑办帮扶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资金。

xxx与他的队友们,在确保托甸村委会贫困户1万元挂联配套资金、家庭助学基金10万等足额投入外,时刻关注并落实托甸村委会三江口、布落、两家村“灌溉用水”、托甸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等工程项目推进情况。同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帮助村民解决安装太阳能路灯及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为此,xxx志亲自认真撰写了《安装厕所+淋浴室+太阳能热水器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安装太阳能路灯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等报告。经过xxx等同志不懈的努力,云南省社科院共落实项目资金27万元,在格落、草皮甸、古鲁甸三个村组试探性地实施了太阳能路灯项目,经评估验收后进行运营,效果十分良好。在最短的时间内办成了让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用得上的好事实事,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xxx还直接参与了《托甸村精准脱贫示范村建设项目》方案的草拟工作。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掌握了拖甸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初步确定了以打造4个示范村,即民族文化生态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房屋固化工程、道路硬化工程、路灯亮化工程、庭院美化工程、环境净化工程、特色产业、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基层党建创一流工程等为主的10大惠民项目。

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拖甸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明确,农村经济有了坚实的保障。走进拖甸村,一条条宽敞的路面、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一间间整齐的民房、完善的各类公益设施,俨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祥和、安康的农村新景象。

牢记宗旨,展现人民公仆形象

在离开昆明时,xxx在他的日志中写道:说实在的,年逾五十,重新接受一项全新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何况是去偏僻的乡下,有那么一瞬的忐忑。但这次去的地方,却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能拒绝吗?我拒绝得了吗?故乡时时象一只无形的手,牵绊着我的心,何况我的故乡还是那么落后、闭塞,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好吧,去了再说,那怕只有三分力,我会使出四分劲!就让我带着一颗诚心,一份热忱,故乡我来了!

刚入村那天,看着从车上搬下的三套行李、洗漱用品,乡党委书记惊讶地说:“真住啊?”xxx真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你的村民,每月要住20天以上。”从此,一住就是5个月。作为云南省社科院派出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xxx志首先认真思考了四个问题,一是省委为什么要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为主题的整改活动,二是下派驻村工作队到村做什么,三是驻村期满给党员群众留下什么,四是回去收获什么。xxx志为了回答好这四个问题,他时刻警醒自己,驻村工作队是一面旗子、一面镜子,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xxx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教师,他深知脱贫攻坚工作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他毫无怨言、义不容辞地投入乡村。时刻把基层党员群众的反映做为第一信号,时刻把群众满意又不满意做为标准。他时常对身边的年轻队员说,我们工作队来村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不是来享福的,要多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自觉把廉洁自律贯彻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整改”工作中,xxx志善于宣传教育和政策落实,他不仅带头讲党课,而且在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家中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解释政策变动的原因及新政策要点,使群众理解支持政策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几个月的相处,老百姓把xxx和他的队友当成了亲人,他们的住处也成了村办公室,一天到晚总会有老百姓来唠家常,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工作队商量。他感慨地说:“都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通过驻村这几个月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有老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那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回到宁蒗,回报家乡,这是本人长久以来的一个强烈愿望。在驻村期间,我一定严守扶贫工作纪律,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完成各项扶贫攻坚工作任务,给组织和当地民众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这是xxx志抵达拖甸村委会后第一篇日志中的话,可也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3

作为国网xx市供电公司“七五”普法专责人,xx自20xx年“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认真组织和推动公司普法工作,不断强化学法、懂法、用法观念,加快企业法治化进程。

xx将法律法规的规范内容与岗位工作、业务流程、本单位规章制度紧密结合,使员工把握住日常工作的法律要素、法律风险点,由被动规范执行逐步过渡到主动运用和遵守;在全公司广泛开展“一学三讲”,即以“学法律、讲权力、讲义务、讲责任”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大讲堂、培训超市,举办x期培训班,组织员工集中学习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法规。“七五”普法以来,先后有x人次参加了x次辅导培训,使普法教育由业余化转向专业化推进。

xx围绕工作中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部署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工作。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月”“普法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和“3·15”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电力法律法规和依法用电、安全用电知识,提高社会依法用电、保护电力设施和维护正常供用电秩序的意识。“七五”普法以来发放宣传材料xx份,接待咨询群众xx多人次。组织志愿者利用抄表收费、维修服务和麦收等机会,在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电常识,为百姓和单位解决用电难题。利用公司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平台,推送电力行业政策法规、用电安全消息等xx期,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公司新型普法宣传方式,充分发挥平台沟通作用,也为客户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

20xx年x月,通过选拔,xx作为xx市代表队的一名成员参加了xx省宪法基本知识(电视)大赛,与来自全省x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的x支代表队同台竞技。经过四个环节的角逐,最终xx市代表队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作为公司法律专工,xx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合同管理办法》,制定了争议纠纷处理的过程控制内容和方法,有效避免了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审查、签订、履行流程。大力推行信息化合同管理,20xx年,xx所在公司开始推广使用经济法律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实行合同网上流转、会签,规范手续流程,“七五”普法期间,累计网上办理合同x份,公司获评xx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在七五普法工作开展过程中,xx始终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积极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努力维护法律权威,确保普法工作的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员工法律意识,提高公司法治化管理水平,使得依法治企、依法经营理念深入人心,依法办事已经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4

小珍,女,门巴族,1993年3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本科,西藏自治区xx县xx乡xx村人。“走出去只为了更好的回来”。放弃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大学一毕业,带着在大学四年期间与其他各族同学交流学习所绽放的先进思想,带着在校园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获所得,毅然决然踏上回乡之路,成为一名乡村振兴专干,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家乡建设发展出谋划策,贡献青春力量。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党范围内广泛、热火朝天地开展党史的学习教育。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如何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将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激发全村党员群众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创业信心,饱满干事创业热情,不畏创业途中泥泞艰难;将党史的学习教育办得生动有趣,农牧民群众听得明白,理解得了,领悟得到,做到不仅入耳,还入心入脑,知道今日之和谐稳定、幸福生活从何而来,应该恩向谁报,成为开展党史的学习教育成效的关键。

小珍同志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xx人,清楚地知道由于过往“三不通”(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网),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思想并不活络,相对落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认可度、理解度都远远不够。想要深入开展党史的学习教育,且卓有成效,就得找到一条适合村内现状的途径。“上级部门发放的学习资料多为汉语、藏语,门巴语又没有文字,群众不识字也不通语言,这样开展,他们大部分就算想看想学也可能被消磨为不愿学、不想学。村内有广播,现在村内大部分群众不会看、不会读,但是他们会听,也愿意听呀!没有门巴语党史的学习资料,我们自己可以做啊,我们可以做一系列门巴语党史小故事音频,用村内广播每周广播,这样不仅辐射范围广,还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起召集大家开大会一起集中学习,更愿意被村民接受呀!”

说干就干,小珍立即着手准备,从故事改编、故事翻译、音频录制全部独立完成,一手操办,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表演”将一个个二维化、遥远有距离感的纸面故事立体化,革命先贤志士生动化,大大增加村民学习“食欲”。

故事改编是最耗费心血的一环。故事是否生动有趣,能“引人入胜”,用通俗地表达,准确地反映出党史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描绘出党史人物勇于、甘于在革命道路上披荆斩棘、在乌蒙磅礴里走泥丸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整个故事的“灵魂”。为做好这个工作,拉珍要反复通读故事内容,上网搜索相关党史材料,重新为故事凝根铸魂,“重塑肉身”,加上自己的感悟理解,抛砖引玉。故事翻译是最需斟酌储备的一环。拉珍虽然是门巴族人,但作为受汉语普及影响,汉语中的“偏难怪”词语也会存在拿不准、不知道如何翻译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大问题,她向阿爸阿姐、村内年长老人请教,有时候一个词要请教多人,综合意见,再反复斟酌抉择如何翻译,只为了翻译正确表其意,把党史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更精准地传递给每一位受众。音频录制是最孤独磨人的一环。录制设备简单,仅靠一部手机,收音效果差,为了录制效果好,杂音小,拉珍每次都要等到自己儿子熟睡,夜深人静时开始“孤独录制之旅”,一个故事经常录了又推翻重录,有时候一小段故事内容要录制不下10遍,才能达到拉珍要求。录制时,拉珍还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克服口语中不自觉带出的语气词。夜晚清风蝉鸣,一人一灯一手机,一遍又一遍,一节又一节,将“小事”当成“大事”,用“匠心”倾注。一篇故事经常录着录着,就到凌晨2、3点了。

就是这样的用心用情,坚持不懈做这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贴民心近民意的门巴语党史小故事音频,村内营造起浓厚的党史的学习氛围,系列门巴语党史小故事音频也获得了乡党委的高度认可,并每期获得乡公众号《xx新窗口》的转载,将党史的学习材料共享全乡,辐射全乡,这项创新举措为党史的学习解决了群众普遍存在的“三不”问题(不会认、不会读、不会写),打开了开展党史的学习的新方式,找到了关照现实,符合村内实情的新途径,获得了党史的学习教育深入人心的新成效。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5

小李,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xx乡xxx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xxx村共有178户、560人,党员4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近年来,该同志按照xx乡党委“党建作引领、产业筑基础、美丽搭载体、乡风提内涵”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己任,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狠抓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带领xxx村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强党建,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支部。自20xx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以来,该同志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先锋指数管理等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打造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积极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从“两委”班子抓起,按照乡党委的工作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更好推动工作,该同志多次自费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滦南县、昌黎县等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学习考察,引导大家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认识差距、比学赶超。注重发扬民主,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定了符合xxx村实际的乡村振兴创建方案。同时,组织开展了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党员义务劳动,党员志愿服务和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村干部一心为民谋发展,党员先行先试做示范,也调动起群众参与村内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育产业,筑牢支撑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做基础。该同志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分析市场前景,结合村民多年形成的农业生产实际,为xxx村确定了皮毛动物养殖和果菜种植“两条腿走路”的产业发展方向。依托远程教育、党员之家开设“专家大讲堂”,定期聘请农技专家来村为群众免费传授养殖技术,组织村内养殖能手和一般农户开展结对帮扶,引导广大农户改变传统养殖观念。20xx年,全村狐狸、貉子等皮毛动物养殖量达到2万只,xxx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皮毛动物养殖大村。为改变单一养殖结构,拓展农民增收致富途径,该同志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及科技致富带头人到周边地区参观考察,结合本村实际加快产业调整步伐,鼓励村民发展黄瓜、甜瓜、桃、葡萄等果菜种植,并积极帮助棚户引进新品种。20xx年以来,全村新发展日光温室大棚25座,棚菜面积累计发展到320余亩,棚均销售收入达3万元。在产业的有力带动下,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05元。20xx年,投资50万元的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落户,xxx村建成5座高标准温室对外承包,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收入来源。目前,xxx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元。

三、促美丽,搭建推动乡村振兴的平台载体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xxx村是20xx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好、起点高。近年来,该同志又提出“绿、美、亮、净、硬”五字标准,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合理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及自筹资金30余万元,建成集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于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一座;翻新柏油路800米,村内主副街道基本硬化,方便村民出行;安装路灯40盏,全村路灯达到85盏,实现主街道全部亮化;在村内栽植绿化树木500棵,经过近几年的绿化攻坚行动,村庄绿化率达到了42%;清理村内及周边残垣断壁6处,清理垃圾1400方,村庄更加干净整洁;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旱厕223座,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了100%;改造提升村内废旧坑塘,建成占地4亩的百姓公园,完善休闲步道、文化长廊等配套设施,并融入当地传统民俗,村民休闲健身娱乐有了好去处;同时,对村址周边围墙进行美化,粉刷绘制文化墙1400平米,村庄更加靓丽多彩。

四、转乡风,丰富提升乡村振兴的品质内涵

乡村振兴,不仅要有物质生活的提高,还离不开村民精神面貌的重塑。近年来,该同志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以前红白事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盲目攀比的风气得到根本扭转。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在全乡开展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培树村民“知美、爱美、建美、护美”意识,以环境美促进精神美,村内72%的家庭达到了美丽庭院标准,20%的家庭达到了精品美丽庭院标准。每年开展优秀共产党员、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选树身边典型,在全村营造见贤思齐、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同时,团结村内有成就、有威望的乡贤组成村民调解委员会,村民之间的矛盾在村内便得到有效化解,成功做到了将矛盾“吸附在当地”。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多年来,xxx村保持了和谐稳定,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6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这是清水县乡村振兴局干部,白驼镇杨坪村第一书记xxx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xxx自20xx年5月选派驻村以来,真抓实干、倾情付出,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培育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补齐村户短板,20xx年底实现整村脱贫退出,116户508人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的他,再一次站在了乡村振兴建设一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天水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清水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强基础、重创新、育特色、促提升、抓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四抓两整治”为抓手,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职能,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全面加强组织建设。

一是注重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提素质。严格落实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党员做到五个熟悉(熟悉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熟悉党建理论知识、熟悉村情实际、熟悉法律法规、熟悉全村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党员在理论水平上要高人一筹,在干事创业上要先迈一步,引导杨坪村党员做好“惠民政策宣传员、村情民意信息员、帮办实事服务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夯基础。对照党章,严格执行“党员管理制度”、“交心谈心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不断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将从严管党治党措施落到实处,将村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结合村情实际,创新推行杨坪村“流动党员定期联系制度”“帮学帮教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帮办实事积分管理制度”,自觉践行为民服务宗旨,20xx年来,认真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共4件,化解矛盾纠纷6起,开展为民代办服务15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是聚力党员队伍建设强筋骨。注重从专业大户、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把符合条件的人员发展成党员,让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带头能力强的人吸收进党员干部队伍,把优秀党员培养为村干部,不断让基层党组织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凝聚起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为杨坪村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7

“我叫小旦,是一名乡村振兴专干,20xx年春节,是我入职的第一个节日,也是特殊的一个节日。按照组织安排,我本来是有机会回到老家过一个祥和、欢乐的节日,但就在这个时期,全国爆发了冠性病毒疫情,通过各个媒体平台看到每天的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激增,我犹豫了,想到入党申请书里的誓言,我决定,放弃节假日,我要和国措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用身体为群众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线,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小旦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提前结束假期纷纷赴村到岗,全力投身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和乡村干部一起,携手同心、主动作为,当好宣传员、劝导员、战斗员、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百姓。

一、加强舆论引导,身体力行筑长城

接到上级通知后,小旦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连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驻村工作队3名队员、党支部在岗的17名党员成立巡逻组、值班组、应急组,在村域内开展24小时巡逻工作,禁止群众外出串门、聚会。在村口搭设简易帐篷,24小时开展值班登记工作,群众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由小旦和村“两委”代办采购,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凭借几个月来在群众中打下的基础,动员带领大学生组成宣传队,一边学习、一边宣传疫情传染、防范知识,加强群众对疫情的认知程度。

二、科学管控,以身垂范防疫情

疫情的爆发在藏历春节时期,按照往年的做法,国措村党员、群众将放下所有的工作,欢聚一堂,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庆祝新年伊始,但是看到疫情形势愈来严峻,为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经过与村“两委”代表和群众代表多次沟通协商,最终一致决定,取消今年所有庆祝活动,关闭所有娱乐场所,今年拜年全部以微信、短信通讯方式进行,坚决把上级的各项要求和政策落实到位、落实到人,不给病毒有机可乘。

三、知恩图报,驰援湖北送爱心

通过组织村党支部17党员认真学习吴英杰、齐扎拉致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后,本村17名党员主动交上了自己在回信中的学习体会,并纷纷承诺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小旦在看到全国人民饱受疫情折磨,想到西藏各族人民多年来一直深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厚爱,值此国难当头,理应站出来贡献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在他的倡导下,发起“回报党恩、驰援湖北、彰显真情”自愿捐赠活动,筹集善款5450元,交由县民政局。大家表示,钱虽然少,但是代表的是国措村群众的真情厚意,希望这微不足道的帮助能让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感受到一点温暖和关怀。

他说:“这次疫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对我任职乡村振兴专干的一方催熟剂,让我明白了群众对我的期盼有多高,我身上的担子就有多重,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里,我会像千千万万的党员、医护人员一样,乘风破浪、逆风而行,守初心、担使命,完成组织重托,不辜负群众期望,助力全面打赢此次疫情攻坚战”。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8

小文,男,1974年3月生,农工民主党员,中共预备党员,现任xx市中医院院长、xx市中医药现代化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xx市科协副主席。

近年来,在小文的带领下xx市中医院累计为定点帮扶村麦洼村解决实际困难62个,走访农户136次,开展义诊活动14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12期,开展科普宣传16次。指导成立了麦洼村中草药种植合作社,截至目前帮助麦洼村发展金银花种植基地386亩,党参、桔梗、猪苓等中药材种植基地100余亩,110户农户稳定脱贫增收,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余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将乡村中医培训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两年培训乡村医生445名;近三年xx市中医院全面落实城乡医保政策,接收就诊患者24万余人次,其中贫困户人口6000余人次,使贫困户医保政策得到应享尽享,为农民稳定脱贫、乡村振兴作出有力保障。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9

原xx,现任化峪镇张开东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立足岗位、勇于奉献,发挥女同志特长,富有热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带领张开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注意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对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和重要文件,她都善于学习研究,认真领会,并注重体现到工作中,受到了领导干部和同事群众们的一致好评。20xx年6月被中国共产党稷山县委员会授予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称号;20xx年3月被稷山县妇女联合会授予最美女性称号;20xx年6月被稷山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甘于奉献,忘我工作。该同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工作以来,她牢固树立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理念,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敬业爱岗,埋头苦干。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我加压,不怕艰苦,勇挑重担。

创新思路,业绩突出。她能根据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久久为功,心无旁骛,尤其是在近三年里,下大力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真抓实干。20xx年投资5万元硬化村东环村路,投资2万元村边绿化,投资7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0xx年投资60余万元更新人畜饮水深井一眼,累计投资70万元为全村修建灌溉渠道4500米,解决了村民吃水用水难的问题,整理村容街道加宽、水渠盖板共投资8万元;20xx年投资4万余元对村北蓄水池进行改造升级;投资1万元左右对东街变压器线路进行改造;投资4万余元完成荒山绿化补栽1500余株等,持续优化村庄生态环境。

作风严谨,清正廉洁。她作风优良,为人正直,关心同事,团结同志,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能以身作则,为同事作出表率。能做到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做到不贪不占,清正廉洁。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0

小索,中共党员,2019年10月26日起在岗巴县岗巴镇门德村担任乡村振兴专干至今。她的日常工作是协助村(居)“两委”抓好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服务群众、基层党建等工作。同众多奉献在乡村振兴事业道路上的基层工作者一样,在日常巡逻的村道上、防疫执勤的设卡点、纸笔繁忙的办公室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总是热情地穿梭在人群中。自参加工作以来,她迅速转变思想,成功地完成了从初出校门的学生到群众工作者的角色转型,总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群众事业中。

一、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

夯实政治理论,增强党性修养。思想是行动的根基和源泉,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时刻跟着党走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她一直坚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决策的悟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新发展理念,努力落实高质量乡村发展措施,不断努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争取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充满幸福感、获得感,始终将自己融入群众圈子,同大家一道,奋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常向群众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为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她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始终抱着一颗学习之心向群众请教、向村“两委”请教。在基层的锻炼中,她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维模式,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履职尽责显本色,服务发展践宗旨

一肩多挑,支持推进民生工程。在工作上,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切实改善民生,她边学习边实践,积极配合该村集体经济项目(养羊合作社、沙场、劳务输出、生态岗位)负责人担任会计职务,日常管理账本、起草会议纪要、统计分红、收入支出、整理材料以及撰写村委工作简报、统计上报文件、搞好党建、整理精准扶贫材料等文职工作,确保了各类项目的有效运行。

预防为主,维护社会政治安全稳定。她积极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更新综治台账,举行综治宣传号召。重要节日、敏感节点都加强值班备勤;强化扫黑除恶向持续纵深开展。特别是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她积极入户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并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疏散人员聚集、关闭聚集场地。每天同村医一道给疫情期间入村人员量体温,教他(她)们正确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做好居家隔离;她积极筹备设卡点建设,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制作防疫宣传栏并以张贴海报、宣传单以及先进模范者照片;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给每个党员讲解《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并发放藏汉双语版的复印件。当夜空中星星闪亮之际,村庄道路上依然能看到她坚守岗位的身影。在防疫工作中,她一直坚持组织双联户、党员进行昼夜交叉巡逻,积极参与设卡点值班,并组织参与了疫情联防联控重点公安检查站、公安干警、县乡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工作和为武汉疫区捐款活动。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她发现该村党建工作及部分行政工作仍较滞后,更加积极投入相关工作,在建立党支部活动室、健全工作机制上勇越建言献策,使该村党建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建设。村“两委”班子也曾夸赞道:自从她来到门德村,加强了我们村的党建工作,规范了合作社文字材料工作,她的努力,我们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还经常开玩笑说:“她是我们村里最耀眼的星”。

三、立足本职,制定目标

回顾近四个月的工作,她深切感受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得到了加强。实践让她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基础,不断学习提升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前提,为群众办好实事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突破口。她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科学指导实践。不骄不躁、始终如初、再接再厉地积极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做好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她将努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实事、做好事,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我,充分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压实责任,紧跟落实,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发力,始终把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做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标。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1

官成镇位于平南县城北部,距离县城15公里,辖17个行政村,人口10.8万人,行政区域面积203平方公里。20xx年,我镇财政收入4170.1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01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6613.3万元、工业投资5453万元。20xx年,我镇获评为党建达标乡镇,八宝村获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社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活富裕是根本。在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上,官成做了积极探索。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执行者,在几年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引擎,二是乡村治理要出成效关键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一、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引擎

官成镇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种植的作物糖分足、甜度高,群众历来有种植红薯、龙眼、荔枝的传统,人称官成三宝。全镇的龙眼种植面积20272亩,年产量达8896吨,荔枝种植面积3598亩,年产量2131吨;红薯种植面积1322公顷,年产量700多吨。虽然也有龙眼干、红薯干加工,但是大多以小作坊为主,全镇的红薯干加工作坊有200多个。且因鲜果(薯)销路不畅、价格低迷,群众种植管护的意愿不高,进入了群众越不管、品质越不好、价格越不高、收入越不增、品种越老化的恶性循环。为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我镇党委政府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扩大鲜果(薯)的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发展蜜蜂养殖,增加蜂蜜销售、采蜂蜜体验等发展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是引导传统的加工作坊提档升级,重点培育三宝培强红薯专业合作社、薯大郎食品有限公司、喜乐食品等红薯干、龙眼干加工企业,引导企业引入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切实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量。通过三措并举,不断做大做强我们的甜蜜产业。目前,官成镇红薯干年产量达1万吨,深加工产值收入近1.6亿元,月销售额达2万多单,销售量达5万多斤,远销广东、港澳和东南亚各国,解决了本地农民4500多人就业增收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成为助农增收的优势产业。

二、乡村治理要出成效关键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我镇通过搭建一套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立一套乡村治理规范机制、开展一系列乡村治理有效行动“三个一”举措开展乡村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这些措施中,最有效的当属结合“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活动,组建以“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等“二老一新”为主导的屯级理事会,由他们带动、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矛盾纠纷处理、文明乡风引导、环境卫生整治、乡村风貌提升等乡村治理中,让村民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也构建起了党建引领、干群联动、群防群治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20xx年,全镇完成了114个基本整治型村屯和八宝村喜地屯精品型村庄建设;在主要路口、村庄新增摄像头3500多个;全镇约70%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屯一级,调处信访积案7件;全年无较大以上信访维稳事件和安全事故发生;评比出乡风文明标杆屯46个;八宝村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乡村振兴,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和干部的职责所在,更需要发挥群众主体的能动性,只有他们主动参与、发挥作用,才能更顺利、更高效地推进。以上是我在参与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谢谢!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2

xxx,男,中共党员,现年59岁,锦界镇窝兔采当村卫生室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40年前怀着对白衣天使职业的憧憬和向往,成为了一名服务群众的乡村医生。一路走来,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心中“救死扶伤”的神圣责任,有的只是成为“群众信赖、医德高尚”的好医生的坚定信念。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光里,行程上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08年大年七年级的下午,临村有一个小孩儿生病了,需要出诊。像往常一样,乔医生带齐应用的药品、器械出发了。由于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虽然只有几公里的距离,路也很熟,但是由于没有人走过,所以根本无路可寻。凭着感觉驾驶着摩托车往前行使,开进路边的沟里就下来把车倒出来,再往前开。去到生病孩子的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孩子得的是急性肺炎,得输液治疗。打完点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回来时他想绕远一些,找一条宽敞点的路,这样可能好走点。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开出了近五公里,野外仍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路。感觉自己迷路了。寒冬数九,远处连一盏灯光也没有。没办法,乔医生只好沿着摩托车压过的痕迹找到了来时的路。回去时比来时还要难走,由于天黑,车轮更容易滑进路的边沟,进了边沟还是只能下车来推。就这样走走推推,推推走走,最后回到了村口。回到家时已经临近凌晨一点了。这些年来类似于这样的出诊已是好多次了,每次虽然都好艰难,但乔医生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相反,他觉得自己为乡村卫生事业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而高兴不已。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肺炎笼罩着中国的上空,没有了节日的气氛,变得阴沉。路上行走的只剩下忙碌的白衣天使。xxx整装待发,不畏艰险,以医人为主要原则,始终站在这场“战争"的第一线。每天按时按点到外地返乡的乡亲家消毒、测量体温、时刻观察着乡亲们的身体情况,做好全村人民的'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份每天按时去神木西火车站协助交通部门给六趟客车的上下车旅客测温、扫码、登记信息等,直至晚上十点半送走最后一趟车的旅客,才能下班回家。

作为乡村医生,xxx把党和政府健康扶贫各项惠民政策及公共卫生工作落到实处,为全村适宜人群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档案,对所有建档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全面完成了上级交与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履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做到医疗废物归类管理,上交和销毁。

几十年来,跑遍本村和周边乡村每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哪些重大疾病,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免费为村民测血糖、量血压,同时为他们发放老年人保健知识资料。坚持每年4次面对面随访,对于病情控制不良患者及时进行转院治疗。健康扶贫工作扎实细致,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称赞。

xxx为医务事业执着不已,长期扎根农村,心系病患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医疗事业的忠诚。为窝兔采当全村690余人及周边4个乡村的2000余人敬业奉献。始终不忘初心,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就这样默默无闻的履行着乡村医生的光荣职责,同时多次荣获市、县、镇级相关卫生健康机构“先进村医”、“先进个人”、“最美村医”、“先进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有保障达标村卫生室”等荣誉称号。平凡孕育伟大,正是这样一边履行着照顾家人的职责,一边忠诚地践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和健康扶贫工作者的使命。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3

龙四清,女、侗族、高中文化、1962年9月生,现任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禾梨坳乡古冲村党支部书记。xx年以来,该同志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xx年12月被省妇联、省民政厅授予全省优秀女村党支部书记称号,xx年6月光荣当选为xx大党代表,xx年被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一、执著:为党的事业树好旗

古冲村过去由于村党组织涣散,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基础条件差经济起点低,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村级债务较多,党员有情绪群众不满意。当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1万元,村民年均纯收入仅895元,而村集体负债却达5万元。xx年村两委换届时,乡党委将村支部书记人选锁定在致富能手龙四清身上。亲友们都劝龙四清:“村里这样的烂摊子,你就是条龙也干不好。村里欠帐多人心又不齐,千万别往火坑里跳。”村里个别群众也有看法,说“古冲村男人都死绝了,要一个女的来当书记?”亲友好意相劝和群众冷言冷语,反而激起她不服输的劲头,毅然走上古冲村党支书岗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上任之初龙四清从规范村务决策机制入手,以规范村民代表会议为重点,建立完善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从制度上保证村民民主决策权。凡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实行民主决策,由村支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做到会前向村民广泛征求意见、会后公布表决结果。制定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18项制度,切实规范村支两委班子运行机制,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逐步增强。同时,龙四清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以“党员亮身份、同心奔小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党员主动亮出自己身份,结对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全村55名党员共有41名党员与47户困难群众结成对子,现已帮助29户农户脱贫致富。

二、奋斗:为富民兴村铺好路

要想富拉通村组路。斋公坡组毛玉梅至今也忘不了xx年冬天的三场大雪,当时她为把近2万斤柑橘销售出去,请人挑到乡镇集市租房等客商,结果柑橘一个也没卖掉全部霉烂变质,白白亏损一万多元。毛玉梅的事对龙四清触动很大,为破解交通瓶颈,她一边号召党员群众投工投劳,一边外出化缘筹资,共投入200余万元硬化水泥公路12.6公里,覆盖12个村民小组,组级公路硬化率达70%。现在全村公路宽阔平坦交通便利,古冲村已成为外商收购柑橘的首选地。

村集体无实力,村支部就没战斗力。为改变落后面貌,龙四清多方争取资金10万元修建电排两座、对村柑橘场6000余株柑橘进行品改、新建80亩柑橘场一个、投资9万元修建750平方米大型库房一个。如今古冲村不仅还清债务,而且村集体资产已达200多万元,全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多万元,成为全县集体经济强村之一。

抓优势发展多元产业。龙四清在全村大力推行有奖种植、有奖品改,全村柑桔种植面积从3200多亩增加到6120多亩、人均4亩;柑桔品改优质率达90%,价格平均高出老品种20%;年产量从600万斤增加到1350万斤;整个产业规模扩大一倍,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00余元。牵头组织成立禾梨坳乡柑桔协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15个省市,全乡70%的柑桔都通过协会销售。为增强柑桔市场竞争力,引导协会会员注册“舞水牌”商标,并于xx年9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十佳品牌”。凭借品牌影响,“舞水”柑桔成功打入上海、广州等10多个城市,还出口到俄罗斯等国,价格比注册前普遍提高30%。成功举办首届“舞水”柑桔节,湖南电视台等1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节会盛况,招商签约资金达1140余万元。在做大做强柑橘支柱产业同时,古冲村还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烤烟生产和牲猪养殖。去年全村共开发烤烟150亩,创产值50万元;年出栏牲猪4000多头,创产值500余万元。xx年村民年均纯收入达5000元,一举跨入怀化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列。

经济要发展信息是保障,龙四清千方百计引进程控电话安装项目。目前全村电视入户率100%,电话普及率100%,手机入户率100%。通过与外界联系,她成功将在外地创业致富村民李小河的100多万资金引回村里搞柑橘开发。如今,李小河已开发种植“山下红”、“沙糖橘”等新型品种1000多亩,有力带动群众致富步伐。

三、夯基:为科学发展增后劲

优化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先后投入20余万元,统一安装自来水65户,打深水井337户,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5%以上;争取资金42万元建成沼气275口,沼气覆盖率达80%,成为全市沼气第一村;投入资金15万元,进行以“四改”为主的院落环境整改,80%村民实现了“改沟、改厕、改厨、改圈”。

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村民素质。设立村教育奖金,对村里成绩优异学生及考取大学的给予奖励。为了增强农民学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龙四清经常邀请技术专家实地开展培训指导。在文化部门支持下,她还开办了“农家书屋”,现有农业科普知识、法律知识等藏书4000余册。

创新载体树文明新风。她牵头组建秧歌队、快板队等5支文艺团队,经常开展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为提高全村文明程度,她以“爱党、爱国、爱家庭”为主题,在全村积极开展“孝心榜上比孝心”、“十星级家庭评比”、“五好家庭”等主题的评比活动,树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新风典型组、典型户,形成人人争当文明标兵的新风尚。

四、奉献:为民不计得与失

在龙四清眼里每位村民都是亲人,村民冷暖疾苦都时刻挂在心头。为了让村里孤寡老人安度晚年,龙四清多次到民政部门争取支持。xx年10月村养老院顺利竣工投入使用,成为怀化市第一个标准化村级养老院。84岁五保老人许修进无人照顾,生活起居困难,她就像老人亲女儿一样照顾他。老人家里没自来水,她就出钱接通自来水。通水那天老人紧紧握住龙四清的手,热泪盈眶连声说:“你真是我们五保老人的好闺女!”在古冲村走访时群众纷纷说,龙四清自担任村支书以来,她至少拿出3万多元,帮助20多户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0多起。为这事家人不是没意见,但她总是笑着对家人说:“我是村支书,我不帮他们谁帮?我不帮他们就是给村支部和党员抹黑!”

龙四清对群众的无私奉献和关爱,使她成为群众最可爱的人,反之却亏欠了家人许多许多。xx年在修建组级公路时,龙四清要丈夫许积富义务为村里移动电线杆。工作时许积富不小心从电线杆上摔下来,当即不醒人事。等她得知消息赶回来时,丈夫已在医院抢救了1个多钟头。当她看到丈夫时,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在任村支书5年多时间里,龙四清一心扑在村里,农活、家务活、照顾公婆、小孩的责任全都由丈夫承担。为此有人戏称许积富为“家庭主夫”,曾经有村民问龙四清的公婆:“龙书记没有照顾好你们,你们怪她吗?”他们总是笑着说:“没办法她也是为群众做事,我们又怎么好怪她?”可龙四清知道,她亏欠家人太多太多。

真心换来真情。村民见龙四清太忙无法料理家务,就主动帮她做家务为她送菜送水果。面对这些推却不了的真情,龙四清总是笑着收下回头又转手送给困难群众。她深情地说:“党的富民政策给了我一切,能够为困难群众谋福利,带领群众致富是我的本份,更是我应尽的职责。”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4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下寨村通过制定规划,抓牢基层党建,完善基础建设,壮大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乡风文明等不断加强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

一、基本情况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在脚下延伸,旁边低矮破旧的木房让人觉得压抑,“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这是下寨村在村民们记忆中的样子。自2013年下寨村被列为岑巩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客楼镇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文化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集中抓好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自此,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冉冉而生。下寨村先后被评为“美丽乡村”、“贵州省十佳最美赏花地”、“乙级旅游村寨”、“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

客楼下寨位于岑巩县西北部,距离集镇中心1.6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289户12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29人,已脱贫74户298人。全村总面积7.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8亩(田804亩,土494亩)。森林覆盖率70.44%,辖区内地势平坦,海拔在85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1290mm,是天然“氧吧”和绝佳的“避暑胜地、养生天堂”。下寨村红豆杉群为客楼镇两个庞大的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之一。全村存有大大小小的野生红豆杉数千株,胸径达50cm以上的有60株以上,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达2000年以上,需5人合抱,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野生红豆杉,誉为“亚洲红豆杉王”。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基层党建,配强村组队伍。针对部分村干履职不力、能力不强等问题,客楼镇党委及时在在职干部队伍中选拔30岁以下、本科文化程度的1位同志,担任下寨村的支部书记。该同志到岗后,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群众高度认可。同时,选配和管好用好村“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完全融入脱贫攻坚和村务工作,杜绝“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两张皮”、“水与油”等不良现象。由于工作务实、群众认可,下寨村“第一书记”田启金同志先后被县委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州委表彰为“全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二)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方向。2018年下寨村已完成景区规划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下寨村将充分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这一独特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红豆杉康养基地,坚持农旅、文旅、体旅、医养相结合,着力打造“森林人家”及红豆杉康养村落,建成集康复康养、休闲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

(三)抓好基础建设,提升旅游内涵。目前,已完成下寨“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建设规划。通过项目整合,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景区旅游路网、供水设施、慢行系统如游览步道等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景区接待场所、紫藤长廊、景区护栏、休闲垂钓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景区农家乐示范点建设,利用人居环境建设资金1130万元,修建休闲亭,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2处。2018年,启动实施千亩莲藕产业园项目1个(首期实施400亩),建成红豆杉苗木基地1个(120亩)。2019年,成功举办“岑巩县客楼镇首届避暑文化周”,吸引游客8万余人,直接旅游收入500余万元。

(四)抓好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改变村容村貌。一是加大对村庄环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三废”(废圈舍、废厕所、废墙墟),全面整治公路沿线滥搭乱建,添置了垃圾桶50余个,配备护林员5个,聘请保洁员17个,负责清理主要通村通组公路及公共区域,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三是以一线作战队队长包村、驻村队员包网格,987帮扶干部包户的原则,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主体责任,以“3+N”工作制度为抓手,严格按照“五净一规范”要求,组织全体987帮扶干部打扫好自己帮扶户的环境卫生,做到户户责任落实到人。

(五)抓好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下寨村充分依托高山云雾茶叶、荷花产业基地、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等旅游优势产业。一是依托高海拔气候优势,打造以高山云雾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带,种植面积350亩,年均产值约2400余万元,惠及群众291户1231人;二是依托连片农田优势,2019年村级合作社流转整合土地360亩用于实施莲子种植项目,预计亩产80公斤,年均产值约140余万元,覆盖全村贫困户85户327人。同时修建千米观光木栈道(956米)、百米紫藤长廊(248米)、百亩荷花鱼塘等农业观光配套设施;三是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优势,打造“森林人家”和红豆杉康养村落,全村共有野生红豆杉10000株左右,100年树龄以上的红豆杉100余株,拥有亚洲最大红豆杉树,杉胸围5.85米,树高约30米,覆盖了约500平米地面,长期晴天有“红豆杉雾雨”奇观。同时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红豆杉苗木产业,着力从药用、观赏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做强红豆杉产业;四是依托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村级合作社流转连片水田50余亩,建成荷花鱼塘养殖基地1个,荷花垂钓鱼塘1个,观赏鱼塘一个,该项目覆盖群众291户1231人。

(六)抓好活动载体,建设乡风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使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文明乡风,激发群众脱贫信心。客楼镇将乡风文明与精准扶贫同步部署,不仅在增收入”上想办法,更在“富脑袋”“健精神”上下功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治懒病、拔穷根”。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5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

今天,我带大家认识一下我的家乡——桂平市南木镇联江村绿水冲屯,给大家讲讲我的乡村振兴小故事。

绿水冲屯位于广西桂平市4A级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毗邻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村庄依山傍水、仙气缭绕,这里的空气饱含负氧离子,让人身心为之沉醉,是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好去处。

小时候,我的家乡偏僻闭塞,进城返乡需要跋山涉水,先步行40分钟的山路,再坐1个小时的轮船才能到达县城,黔江是唯一的交通要道,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每天只有一趟船,中午1点从码头登船出发,第二天才有船返回,而且每次经过黔江弩滩段险滩时都有一次死里逃生,出行非常困难。父亲从小教育我们这一代:“要走出大山必须靠自己。”父亲的话一直鞭策着我成长,20xx年大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公务员,真正地“走出”了大山。但是,我依然盼望着能有一天再“回到”大山。

绿水冲屯,这里有养育我的热土,有我可亲可敬的乡亲,有我魂牵梦萦的乡愁。富而思源,富而思报,支持家乡发展谋振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兜兜转转,20xx年7月,根据组织部的安排,我回到了南木镇人民政府任职,组织的这份信任让我既欢喜又担忧,高兴的是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担忧的是怕做不好愧对父老乡亲。在挂点联系老家联江村的.2年多时间里,我走家串户,和父老乡亲打成一片,我时刻惦记着如何带领绿水冲人走出大山,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何让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这始终是我心头的一件大事。

20xx年,桂平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万名干部回故乡,助推群众建家乡”活动,号召乡贤们参与到建设家乡中来,回到家乡置业,支持家乡发展。我非常兴奋,这是一次改头换面的好机会,我马上把这好消息告诉村民,连续4次召开了绿水冲的户主会、理事会,谋划村庄发展事宜,在我的劝说下,乡亲们纷纷表示愿意给我一次机会,一起改造村庄。

非成业难,而得贤难。有了父老乡亲的支持还不够,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外力支撑,而乡贤回归可以实现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回归。于是,我又开始寻找绿水冲在外发展的乡贤,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动员乡贤回乡出钱出力和献策,我主动带头并动员家族兄弟姐妹们捐款捐物,村民和乡贤们也跟着踊跃参加,仅3天时间就筹集到捐款捐物20万多元用于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出乎我的意料。同时,为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经过多方走访和争取,建成“一事一议”道路1.5公里,搭建了总投资80万元的村庄大桥,彻底解决了一到洪水期道路就被淹没导致群众出行难的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了学生上学途中的一大安全隐患,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同时,依托人大履职平台的优势,我多次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实地调研绿水冲屯,倾听各界人士对绿水冲未来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并形成记录,和乡亲们反复探讨,邀请了广西设计院的专家一起参与村庄的规划,深入了解村庄存在的实际问题、农民意愿、发展动力,确保乡村风貌提升建设符合村庄的实际发展要求,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不忘家乡根,回报桑梓情。大部分喝着龙潭水成长起来的绿水冲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浓烈的乡情。未来,我将继续用情怀号召人,让乡贤回归成为家乡建设者用美景吸引人,让乡贤回归成为旅游开发者。以“旅游+康养”为特色产业,通过发挥绿水冲的自然环境特色,向山坡觅空间,将绿水冲打造成一个集康养保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观光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和康养旅游度假名村。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redian/p5vl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