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热点 >

《翠鸟》与《赶花》的课堂教学品评

《翠鸟》与《赶花》的课堂教学品评

听完王丹红老师和孙红梅老师的课,感受颇多。王老师那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教路令我自叹不如;尔后,我又被孙老师那种“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的朗读指导水平深深地折服。这是两堂值得我们品,值得我们学的好课。下面,我就这两堂课浅谈几点感受。

《翠鸟》与《赶花》的课堂教学品评

一、 整体把握与局部品评相得益彰

新课标非常强调,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两位老师都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探索。《赶花》一文抓住“谁赶花——怎样赶花——为什么赶花”,在多次默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主线与重点。王老师在抓整体的同时又注意局部突破。如体会养蜂人赶花的“艰辛”与“诗情画意”时,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感悟、品读。极好地突显了“在整体中抓局部,在局部中悟整体”的教学理念。又如《翠鸟》一课,孙老师先通过听读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翠鸟,并理清课文文路。再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最喜欢翠鸟的哪一部分。然后抓住翠鸟的“颜色鲜艳”和“动作敏捷”两个部分进行重锤敲打。这是这两堂课的一个闪光点。

二、 自主感悟与教师引导水乳交融

自主而不自流,引导而不包办,两位老师兼顾了主体与主导的

关系。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给了学生自主感悟、发表个人感受和朗读展示的自由。如孙老师在教学第二节“颜色鲜艳”时,总是引领学生不“发现”。她第一次是这样引领的:“请你读读这一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最先发现的是这节的总分段式。孙老师就顺着学生的发现进行第一次导读。“小作者在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顺序呢,你发现了吗”又一次把置身于“发现”之中。但孙老师的引导并未停留于此。“你还有发现吗?”再一次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读出翠鸟的美,读出对翠鸟的爱。学生的发现是惊人的,孙老师的引领是成功的。她就是这样为学生营造最佳的“愤悱”状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王老师的'《赶花》与孙老师的《翠鸟》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老师在教学12、14两节时,很好的处理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如她在引导学生理解“养蜂人赶花的艰辛”时,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完成练习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发现,通过练习深入课文。所以,王老师又轻轻一推:从练习中你发现作者是怎样写养蜂人赶花的艰辛的呢?然后结合学生的回答,提炼出三个成语:天南地北、千里迢迢、马不停蹄,让学生深刻感受“赶花”之“艰辛”。此时的朗读已是水到渠成了。

两位老师时时处处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时空,始终把学生引入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使阅读课从过去的内容本位走向了“以学生为本”,很好地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理念。从这一点来说,两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践行着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这是这两堂课的又一个闪光点。

三、 生成《翠鸟》与预设《赶花》各有千秋

《翠鸟》一课动态生成性极强。如第二节的“发现”,第3、4节的“感受”,都是在预设中生成的。孙老师在教学中能非常敏锐地抓住课堂上动态的信息。我用大家熟知的八个字来评价孙老师的课:以学定教,循学而导。这八个字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努力追求的。很明显的,王老师的课则多了些“不放心”,生怕学生不会回答,总是过多的提示。王老师的课多了份“害怕”,害怕学生“跑题”,过早地“引导”。当然,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的通病,我们经常不自觉地犯着同样的毛病。以至错过引导的契机,失去许多难得的教学资源。我们不难发现,王老师在教学“要学生说说读了12、14两节后的最大感受”这一环节时,显得有些“紧张”。因为学生说的很深刻,有说“养蜂人赶花很辛苦”,有说“养蜂人赶花的生活充满乐趣”。这出乎王老师的意料,也是教案没有预设到的。于是,王老师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教案的预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我认为,此时应不失时机地指导阅读,让学生结合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朗读感悟。既然学生有此感受,那就请他们挑选相关句子用朗读来说明。其实,此时还是朗读指导的契机呢。也许,这就是“循学而导”吧。

这两堂课给我的启迪远不止这些,以上只是我向这两位老师学习的点滴体会。教学是一种创造活动,它时时孕育着精彩。愿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新课改一同成长!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redian/4mo6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