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者斋 >

范文 >教育考试 >

2018注册建筑工程师考试通关复习指南

2018注册建筑工程师考试通关复习指南

要想顺利通过建筑师的考试,考前掌握相应的通过复习指南很重要。那么关于注册建筑工程师考试通关复习指南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注册建筑工程师考试通关复习指南,希望大家喜欢。

2018注册建筑工程师考试通关复习指南

  注册建筑工程师考试通关复习指南

一、注意临场心理调节。当你进入考场后切莫慌张,可用“我能行”、“静心”、“认真”等自我暗示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二、把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全丢掉,轻装上阵,尽力而为。

三、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动笔,用十分钟时间浏览试题,领略各题的难易、分值,然后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四、答题前,要逐字逐句审清题意,明了要求。答题力争简明扼要,答其所问。卷前的“注意事项”要仔细过目。

五、分值较小的题,如果一时做不出来,可先放一放,抢时间先做会做的题,然后再回头考虑本题。

六、有些看起来较容易的题目,其中可能有难点,切忌疏忽大意。

七、巧用图表法,碰到有些数学难题,可将已经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列成图表,然后进行分析。找出解题的方法。

八、复查是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如果时间来不及,宁可把做完的题先复查一遍,而不做无把握的题。

九、不要见别人交卷就着慌,草率收兵,要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圆满的答完、检查完。

十、考完一科后,精神要放松,不要参加考生之间的议论或互相对答案。应抓紧时间清醒头脑,做好考下一科的准备。

  建筑师土方复习资料

一、土方开挖

对深基坑的界定如下: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一)开挖原则

基坑一般采用“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开挖原则。

(二)浅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程序:测量分析—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

1.开挖前,应根据工程资料,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

2.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

(三)深基坑开挖

1.土方开挖顺序,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严格一致。

2.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无支护结构)、中心岛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有支护结构)。

3.放坡开挖是最经济的挖土方案。

4.中心岛(墩)式挖土,宜用于大型基坑。

5.盆式挖土优点:周边的土坡对围护墙有支撑作用。缺点:大量土方不能直接外运。

6.当基坑较深,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合理的人工降水措施。

7.开挖时应对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进行检查。

二、土方回填

(一)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

不能选用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质大于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

(三)土方填筑与压实

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建筑师建筑结构复习资料

1. 钢筋混凝土柱纵向受力筋

直径不宜小于φ12;

全部纵向钢筋不宜大于5%;

圆柱纵筋宜周边布置根数不宜小于8根,且不应小于6根

偏心受压柱截面高度大于600时,侧面加设φ10-16的构造筋,并设复合箍筋或拉筋

受力筋净距不应小于50

箍筋末端135度弯钩,平直段大于5d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及构件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4、>6

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构件承受使用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

3.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有如下特点

外荷作用下构件的挠度减少;构件开裂荷载明显提高;使用阶段的刚度比普通构件明显提高;极限承载力保持不变

4.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纵向受力钢筋外皮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5. 增大截面高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增大钢筋的用量可减小受弯构件的挠度

6. 提高受弯构件截面刚度最有效的是提高截面高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裂缝沿配筋的表面发生

水泥膨胀异常,裂缝呈放射形网状

超载时,在梁、板的受拉区

地震时,在柱、梁上沿45°角产生

7. 减小裂缝宽度的措施有:增大截面尺寸、增大钢筋用量、采用变形钢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构造允许时采用较小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8.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挠度计算时,可取同号弯矩取段内的弯矩最大截面的刚度

9. 板受力方向负筋的面积>1/3跨中受力筋面积,非受力方向可适当减少

10. 单向板分布筋的面积>15%受力筋面积,(>0.15%配筋率)

>φ6 ≤@250

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筋适当加大<@200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xuezhezhai.com/fw/jiaoyukaoshi/v5z2xq.html